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江山-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若辰知道真正的黑手是舒王,但此时的朝臣们,大概没有想过靖王出、诚王之外的继承人人选。

舒王的毒计要是没被云若辰发觉,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藏得够深。

“这个人,一定要除掉……”

云若辰再次下定决心,绝不容舒王再算计他们一家。

…………………………………………

腊八在大庆的冬季是很重要的节日。不过今儿算是皇家“家宴”,只是元启帝与靖王一家三口人用膳,所以宫里也并没有安排在和泰殿摆宴,而是把宴席摆在了元启帝常住的静心殿。

顾名思义,这也是元启帝“修道”的地方。

靖王并不因父皇没有在大殿接见自己而感到不满,能和元启帝一起吃饭对他来说已经是太新鲜的体验,激动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元启帝面无表情地看着表现得战战兢兢的儿子,心里却是一软。

唉,虽然老四没用了点,总算是个老实人,没那么多心眼。看他那个兄弟,心眼却多得吓人,这俩儿子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有了“歹毒”的诚王做比较,元启帝顿时感觉老实巴交的靖王顺眼多了。

皇帝的目光从同样惶恐激动的黄侧妃面上掠过,没有多做停留,而是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孙女儿云若辰身上。

见到云若辰大大方方地过来叫自己“皇爷爷”,元启帝比殿外雪堆还冰冷的脸上终于多了些笑影。

“皇爷爷,辰儿好久没见到您了,可想您了!”

云若辰行过礼,笑嘻嘻地走到元启帝身边,说道:“皇爷爷,待会辰儿又陪您手谈一局好不好?辰儿的教养嬷嬷棋艺挺厉害的,教了辰儿不少新套路呢。”

“是吗?好,下一局就下一局。”

元启帝捻着下颌发黄的短须,笑意愈发浓了。

靖王欢喜地看着父皇与女儿“和乐融融”的情景,对聪慧的女儿更是喜爱得不得了。

而黄侧妃则把头深深低了下去。

皇上,并没有过问她腹中的胎儿呢。

四十三章:前朝赵氏

诚王府。

“啪!”

清脆的巴掌声响起,云宝凌尖叫一声捂着脸往后倒下,竟也没有下人敢趋前扶住她。一屋子人就眼睁睁看着她猛地跌倒在地,紧接着诚王的脚又踢了过来。

“死丫头,滚开!”

诚王红着眼将往日最疼爱的女儿两脚踢飞到屋角,声音嘶哑,过去浑圆的面孔像是少了两斤肉,脸皮却松松的吊下来,憔悴无比。

云宝凌只觉得浑身骨头都要断了,眼前金星乱冒,满嘴腥甜,她不敢动也不敢哭,只敢把脸埋在衣袖里默默流泪,几乎要昏过去了。

父王,从小就将她当成掌上明珠一样哄着疼着的父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一切都从中秋宫宴那天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那天,她莫名其妙从重华宫的台阶上跌下来被送出宫。然后就听到了父王献瑞却被靖王伯父的什么“大瑞”完全抢了风头的消息。

当天父王从宫中回府,居然直奔她的院子把她从床上揪起来打了几巴掌,骂她是个扫把星专门触他的霉头。还说靖王府的云若辰多么多么机灵狡猾,要不是云若辰讨好了皇上,靖王的阴谋诡异哪能进行得那么顺利,云云……

云宝凌惊呆了,这还是那个对她呵护备至的父王吗?而那傻乎乎的云若辰,却怎么又变得……机灵?狡猾?懂得讨好皇上?

她还来不及嫉妒云若辰得到了皇上专门指派的教养嬷嬷,自己在府里的地位就从云端跌到了谷底。

父王不愿再见到她,懦弱的母妃也因为她的缘故备受冷落。而那生了嗣子的童侧妃竟趁机夺过了母妃的管家大权,把她们母女的用度克扣又克扣,府里竟没人替她们说一句话!

童侧妃本性刻薄嚣张,她才不理府外发生了什么,也理不到,她只知道在诚王府这一亩三分地里兴风作浪。诚王根本不关心这些内宅的事,任由侧妃将他的正妻嫡女作践得饭都吃不好,他也毫不在意。

云宝凌如今不仅没有新作的四季衣裳,连旧衣服旧首饰都被童侧妃以各种借口弄了去,身边的丫鬟婆子偶尔有替她出头的,就被童侧妃打个半死发卖了。天这么冷,童侧妃故意不给她屋里发炭,让云宝凌冷冰冰地穿着秋天的夹袄过了半个冬天……

今天是腊八,难得可以全家在一块吃饭的大日子。云宝凌不知道府里发生了什么,她只想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向父王诉诉苦。

她还天真的以为,只要她把童侧妃的所作所为告诉父王,父王一定不会不管她的。

然而,没有人告诉她,今天诚王府不开腊八宴。

快到中午的时候,云宝凌见还没人过来叫她,索性自己带着个小丫鬟就过来了。肯定是童侧妃那坏女人故意不叫她,怕她见到父王!

她刚进屋还没说话,诚王一看见她,居然就一个巴掌又扇了过来,对她拳打脚踢!

“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云宝凌躺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泣不成声。

她并不了解诚王是在因为不得召见入宫赴宴而暴躁,更不了解诚王的迁怒——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拼命找借口推脱责任,觉得在中秋那天“失礼”的女儿才是罪魁祸首。

理智上,他也清楚这根本不关女儿的事。但他太需要借口了,他怎能坦白地面对自己败给那个一直不如他的哥哥这个事实?

许多小有成就又突然遭遇挫折的男人,都爱拿妻女出气,也无非是这样的心理。

………………………………………………………………………

相对于诚王府这边的凄凄惨惨戚戚,靖王一家今天过得是相当惬意,起码靖王和云若辰心情就很好。

黄侧妃虽然对于皇上从头到尾都冷落她略感失望,却也明白这位皇上的性情。连亲儿子都可以几十年不见,她一个亲王侧妃算个屁?要不是因为怀了孩子,而上次那块“庆云奇石”还是在她院子里发现的,她说不定连进宫的资格都没有呢。

总之,能被召入宫,对于靖王府确实是个划时代的利好消息。黄侧妃想到大好前程,心里那一点点不满也就强压下不管了。

“咦?”

回程路上,黄侧妃依然和云若辰一辆车。才离开皇宫上了御道没多久,马车就停了下来。

云若辰与黄侧妃疑惑地对视一眼,转头让银翘去问问外头怎么回事。

“娘娘,郡主,是前面有辆车子滑了车,正歪在路边呢。等他们家下人把车子移走,路就通了。”

听了银翘禀报,两位主子也就安下心来。这种天气路上都是雪堆,清理都来不及,有些人家的马车轮子陈旧容易打滑很容易出事。

云若辰让银翘出去交代车夫,咱们这辆车子慢慢走,别赶路。“娘娘身子贵重,你们都给我仔细些!”

黄侧妃笑道:“郡主有心了,这几个车夫都挺老成,车子驾得很稳,不怕的。”

云若辰也笑。

不知那出事的是谁家车子,半天也没把歪倒的车移走,磨磨唧唧让后头的人等了许久。

云若辰久坐无聊,随手撩起帘子一角看看外头的街景解闷。

今儿的雪特别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连路边树杈上都结满冰霜。因为是节日的缘故,路上行人并不少,很多京城百姓三五成群地走过,各色店铺也都开门迎客。

啊……那是……

在御街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她忽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白衣胜雪的俊美少年骑在一匹通身雪白的骏马上,衣袂被寒风吹起如翩翩蝴蝶。

白衣白马白雪,融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赵玄。”

云若辰情不自禁叫出了他的名字,旋即回过神来,自己这是失礼了。

不过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她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罢了,偶尔失礼也是正常。黄侧妃见她像是见到什么熟人,也好奇地撩起她那边的帘子看了几眼,笑道:“啊,那是谁家的小公子?”

她倒没有神经质地认为小郡主会和男人有什么私情,都是小孩子而已!她好奇的,是云若辰竟会认识靖王府以外的人,这倒是稀奇。

“那是英国公家的世子,我们在宫里见过的。”

云若辰大方回答。隔得远,马上的赵玄自然没有听见她们的低声交谈。他走的是道路的另一边,与她们相反的方向,很快就驱马离开了这里。他身后是三五名鲜衣怒马的随从,马却骑得很规矩,一行人丝毫没有豪门纵马的嚣张做派。

“想不到英国公世子是这样俊秀的小公子。”谁不喜欢漂亮孩子,尤其是正在怀孕的黄侧妃,更是对好看的小男孩兴趣满满。“看他往那边去了……莫非是要进宫?”

“是吧?”

云若辰随口附和着。

黄侧妃说:“早听说皇上对英国公府圣眷极隆,看来是真的。也难怪……”似乎想到不该当着丫鬟们的面与云若辰讨论这些,黄侧妃笑笑转了话题,埋怨起前面那辆造成堵车的马车来。

片刻后,道路终于通畅。黄侧妃像是累了不再说话,云若辰也端坐在位子上默默无言,心里却在想着英国公府的事。

前朝的皇族赵氏。几百年来,一直被隔离在权利圈子之外的清贵人家,为什么近年来那么受皇帝关注呢。从她上次进宫的情形看来,元启帝是经常召赵玄入宫的。

她倒不会龌龊的认为,她的皇爷爷是那种喜欢漂亮小男孩的变态……咳咳,虽然元启帝的确也挺变态的,但在这方面应该还不至于吧?

而元启帝很明显也不是个爱孩子的慈祥老人。那为什么频频召赵玄入宫示恩呢?

这里头,一定有更深层的内涵。

她在想……这是不是代表着,皇帝是想借着宠爱赵玄,向某一方势力示好。也许,英国公府的背后,有她所不清楚的某些势力集团在活动也说不定……

要是真的话,赵玄这个人,似乎也值得她多花点精神来研究研究呢?

想起赵玄那奇特的命格,云若辰对英国公府更加好奇了。

………………………………………………

几天后,关于靖王府的巫蛊案,有了一些令人意外的新进展。

而挖掘出新线索的却不是以顾原阁老为首的靖王派,反而是诚王一系的人。

第四十四章:天命教

宫女瑞芳在宫中名册上的籍贯是保定,与京城距离不远。但当保定巡抚发人去逮捕她的家人时,却发现她乡下的家人全都离奇消失了。

这个情况自然也早就报回京城,引起顺天府尹等人的重视。这代表着宫女瑞芳背后还有着更多的秘密,若能将这些秘密查探出来,或许才能将这起巫蛊案的真相连根拔起!

一个多月来,保定巡抚发散了不少人手寻找瑞芳家人的下落。在腊月中旬时,从保定府传来了新的消息。

倒不是真找到了瑞芳的那些家人,而是查到他们家当初在乡下落户时就有问题。

这一家姓白,据说是从河南遭了水患才搬到保定来的。当初选良家女子进宫的时候,瑞芳这样的外来户本没有资格中选。当时选中的是里正家的长女,里正舍不得将女儿送进宫里吃苦,恰好此时白家找到里正,以家中人口多无法给女儿凑嫁妆为理由,让瑞芳顶替了这个名额。

里正不明就里,欣然接受,帮白家在户籍上做了假,证明他们是本村土著,于是瑞芳也有了进宫的资格。

这回出事,里正自然难逃问责。

保定府发公函让河南府的人查查这一家子的来历,结果竟发现白家人根本就不在河南府的户籍上。他们一开始就在说谎!

处心积虑地埋藏在乡下十来年,这家人究竟在图谋什么?

保定巡抚不敢隐瞒,火速将最新进展发往京城。

诚王一系在朝中的顶梁柱,是礼部与户部的两位大佬。他们得到保定府发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调动了所有能用得上的人手,上天入地般想要把这家人刨出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反而对诚王有利了!

只要证明这白瑞芳是提前多年就有预谋进京的,诚王的嫌疑就洗清了一大半。十多年前,诚王还是个少年,哪有那么大能耐安排人搞深度潜伏?

有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努力就会有回报,诚王系的人这回是拼了老命要搭救主子顺便救自己。

终于,白家人的另一个身份浮出水面——

他们并非从河南府进入保定府,而是从北疆过来的。通过对十多年来接触过这家人的邻里百姓们的盘问调查,种种蛛丝马迹都把挖了出来。综合许多证据来看,白家人很有可能是天命教的余孽!

…………………………………………………………………

“天命教?”

当云若辰在父亲嘴里听到这个名字时,不知为何只觉得眉心一跳,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是。”靖王苦笑两声,说:“若她真是天命教的信徒,那……唉。”

这天是顾阁老匆忙来访,靖王听到这新消息后倍感郁闷,所以女儿紧跟着过来问他案子的进展他也就没有多大犹豫地和她讨论起来。

云若辰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终于让父亲习惯了和她时不时说些朝廷上的事。否则,她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孩子,又怎么掌握外头的动态。

“父王,您是说,若她真是天命教的人,那……那她就不会是诚王叔派来的了?”

云若辰的声音压得很低很低,话却说得直接。靖王被她的直白吓了一跳,但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只得含糊“唔”了一声。想了想,他又不放心地补上一句:“小孩子别胡说。”

“女儿知道了。”云若辰若无其事地应下,却没什么悔改之意地继续低声说:“可是父王,辰儿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不明白这件事,为什么不是一就是二?”

她的话让靖王犯起了糊涂。“你说什么呢?”

“辰儿的意思是……为什么瑞芳若是天命教的人,就不是诚王叔的人了呢?”

“哦。”

靖王明白过来,只能耐着性子向云若辰解释起天命教是个什么组织。

说起这个天命教,历史可比大庆王朝还要悠久。

据说,唐代玄奘法师从天竺取经回国,中原大地开始普兴佛教后,各种分支教派也紧跟着不断出现。而天命教,就是从某个佛教支派中分流出的小教派。

天命教信奉的是天生圣母,初时以为贫苦底层百姓普渡苦厄为兴教信仰,迅速吸收了许多民间信徒。与一般平和的教派不同,天命教经常与很多地方豪强势力相结合,每当乱世时便投身争夺皇权的争斗。

然而数百年过去,天命教所支持的那些势力总是与最高权力相差一线,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据传大庆太祖也曾与天命教打过交道,然而后来不知为何反目,而太祖继位后也对天命教穷追猛打,几乎要将这个教派的势力全部灭绝。

经过大庆朝数次打击,剩余的天命教徒已经不多,起码在中原地区基本绝迹。仅存的天命教徒,也都纷纷逃往北疆,借着庆朝与草原部落在边关上的战乱来默默发展自己的势力。

所以,在查到这白家人是从北疆潜入保定府后,他们天命教徒的身份也就基本得到了确认。

天命教素以颠覆庆朝云家天下为奋斗目标,如果是他们,倒是很有害死靖王一家的动机。

因此顾阁老和靖王才会郁闷。这样一来,诚王岂不是又“清白”了?

云若辰听完父王说这些,沉吟片刻后才说:“可是父王,为何天命教只想害我们家?”

“这……”靖王脑子不好使,一时跟不上女儿的思路。

“辰儿方才就疑惑,为何父王您和顾老先生都认为,不是一就是二?是天命教就不能是诚王叔?”

“就不能是……诚王叔和天命教……一起吗?”

“啊?这……这怎么可能?”

靖王呆愣愣地看着女儿,被她提出的这种新的可能性震惊了。

但仔细一想,有道理啊!

为什么天命教费尽心思只想着害他府里的人,诚王呢?诚王可是有儿子的,天命教干嘛要放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