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赘婿-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起来,却不像是探亲这么简单?”

“嗯,她们呢……觉得我有必要一个人冷静一下,所以就都跑光了。”

“她们?”

“还有我家里的两位……”宁毅摊了摊手,“不过……还是不要说这种事情了吧。”

李师师眨着眼睛,看着他,目光之中颇为迷惑,但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第二天,李蕴去竹记参观,回来之后,被推销了一大批东西。至少矾楼之中许多烧火的地方,要分批次换成煤炉了……事后想起,李蕴总觉得被那个口舌如簧的小子摆了一道。

与此同时,祝彪、扈三娘等人抵达汴梁……

第四六二章 春雷乍响 旧戏新篇

江宁康王府。

天阴着,眼看便要下雨,偶尔响起的春雷之声混在王府中喜庆的气氛里,由于天色阴暗,下人们涨起了灯笼,灯火的光芒将整个王府渲染得更为热闹了。

周佩站在屏风后,探头朝外面看了几眼。今天是她的文定之期,但她的眼中,并没有带着多少喜气,有的顶多是些许的迷茫。她在这个并不需要出面的文定之礼上,偷瞧了几眼那个未来她将会属于或者将属于她的男子。

已经定下将与她结亲的男子名叫渠宗慧,人在之前并不是没有见过,由于父亲周雍的放纵,这位未来的夫婿是她自己选的。在选定的当天,父亲拍着她的肩膀笑:“我知道你自小聪慧,所以这些事情,全让你自己定,我这个做爹的,对你算是够好了吧。哈哈哈哈……只是想不到你会看上渠家的那个小子。”

原本可以选择的,有可能是卓云枫,但是京城一趟旅程后,周佩便不做这样的打算了。既然成舟海能看清自己喜欢上老师的事实,卓云枫或许也已经看出来了。渠家在江宁也是望族,渠宗慧排行第二,虽然并非长子,看起来斯斯文文平平淡淡的,但并非没有主见之人。他十四岁便开始管了渠家的许多事物,据说比其兄长渠宗翰还要厉害。

周佩之所以选了他,主要是因为——对方的行事,看起来有些像是宁毅。当然,这个理由,她是对谁也不说的。

女子之身,无论是谁,最后大抵都逃不脱这条路。她已经看得清楚了,但或许成亲之后,并不会像当初想象的那般难受。她已经听老师说过了他与师母之间的事情,有那么一段时间,她其实很是向往。

渠宗慧或许不会有老师那么厉害,但他们之间,或许也能慢慢的接触,慢慢的理解。她也想在王府的阁楼上,与自家的良人诉说一天里做过的事情,有趣的心情。而在另一方面,她其实也发现了,自己有许多事情可以去做,并不是没有。至少驸马爷爷那边,有许多东西她都是可以去帮帮忙的,驸马爷爷与皇姑奶奶也没有拒绝。

于是她辨认出那片人群之中谦和沉默的少年人,看了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这边,倒是在经过后院的廊道时,看见弟弟朝这边过来。

“姐姐。”

“君武你去哪?”

“姐姐今天文定,我自然是要到前头去看看姐夫了,姐姐你也是刚刚偷看了过来吧?”

“有什么好看的,渠宗慧你又不是不认识。”

“今天的渠二少可不一样啦。”

姐弟俩笑着说了几句。君武比她小两岁,但实际上,进入十四岁,也已经有了少年人的模样了。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弟弟不听话时自己可能还在动手打他,但自从被老师说过,真正立下志愿之后,君武便在学习上用功了起来。他对圣贤之书兴趣不大,只是于御下、管理、经营之类的学问非常感兴趣。周佩是知道的,他想要建一个搜集各种工匠,制造各种古怪东西的大作坊。最终的目的,还是格物。

但为了这个目的去学习御下、管理、经营,大伙儿却都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将来的康王府还得交到他的手上。这年月里,只要不是被人怀疑想造反,皇家的人想要学学天子之道统御之学委实不难。而在整个大的规划下,为了维持商业、资金的运转,家中人分析给他听,还得学习交际手腕。而读圣贤之书,也可以增加渊博的学识,于文人来往中颇有用处,他就连这些也学了起来。

如此一来,虽然时常叫苦,但本就聪明的君武对这些还是有条不紊地开始上手。至于他拿着王府的名字在外面弄的那个作坊,周雍也好,周佩也好,大家都有志一同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就当是小孩子的玩具,只要他上进,花点钱有什么关系。

接近一年的时间下来,君武的气质如今也为之一变,至少有个小大人的样子了。至于外面那个搜集各种工匠研究诸如“不透风又轻的布匹”“硬又轻的铁架子”等古怪玩意的工匠营,如今王府的管家管着也算是有了个不错的规模,其中还请了江宁苏家的匠人参与,算是给老师面子,稍作照拂。

事实上,当梁山泊覆灭的事情传到江宁之后,姐弟两听说了,终究发现自己与老师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但这又如何呢?交谈之后,君武朝着前方过去,周佩回过头笑着看他的背影。自己终于将要成亲,想通了心中的事情,而之前一直担心的弟弟的将来也已经可以放心,如同这春雷破开冬日的沉闷一般,接下来迎接自己的,将是一段更美丽多彩的生命了吧。

老师,谢谢你。

她望向京城的方向,嘴角露出了一个笑容。

你在汴梁,过得很幸福吧。有些事情,我永远不会跟你说起,但我也会放在心里,记一辈子。小佩……会一直记得你。

但小佩……要开始忘记你了。

她的心中,如此地想着……

……

已经成年的小郡主的思绪蔓延中,远在北方被她想着的那个人并没有这么复杂的心情。当然,要说幸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或许是算不上的,身边四个最重要的女子不约而同地抛下他跑掉了,因为大家都觉得他有必要将心情放松一下。作为一个平日里掌控欲极强的大男子主义者,被身边人这样定义了,未必会很爽,但他当然也生不起气来。

也罢、也罢……他想,自己或许确实是把事情和气氛弄得紧张了,放松一下就放松一下吧。来到这里这么久,他没有放下过现代人的思维,至少在对檀儿、云竹这些人身上,他一直希望对方能够拥有与自己对等的幸福——一夫多妻的事情除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会觉得为自己好而抛下自己跑开一阵子。自己的想法,算是初步成功了,不是么?

当然,在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的同时,他也在想:接下来,还是不用再深入了……

周佩的亲事在过年的这段时间里就已经拍板决定,消息传过来,宁毅看了一遍,除了跟秦嗣源说:“可喜可贺,这丫头终于想通了。”没别的可说的。

半年之前,周佩从京城回去江宁后,成国公主还曾经往京城发过一封书信。用词或许委婉,但从意思上来说,就是那位成国公主勃然大怒,觉得自家的孙女儿进京一趟,居然差点被京城里的纨绔玷污,实在不能忍。

为着这封信,高俅父子又被皇帝结结实实地折腾了一番,以至于这半年来花花太岁高沐恩都被关在太尉府中不能出来,也算是还了京城半年的太平世界。至于后来太尉府着周侗杀宁毅,有没有这件事的影响,那就难说得紧了。

当然,如今的太尉府,明面暗面上,其实都不敢跟右相府结怨。暂时来说,彼此的事情记在心里,短时间内还不至于出什么摩擦。至于日后的事情,自然是日后再说了。正月底的这几天时间,檀儿离开后,宁毅便投入了工作里。竹记的宣传、营销,另一方面,则是来往于相府与王家之间。

祝彪与扈三娘来到京城之后,王家的局面变得比较有趣。感情受挫又被归类成“完全不会泡妞”还没办法反驳的宁毅,对这件事情是很感兴趣的。

抵京之后,扈三娘住到了王家,祝彪则跟随在宁毅这边。据说王山月还没有理清楚心中对扈三娘的感情,王家的老太君与姑娘们便喜欢上了这位山东来的农村姑娘,理由在于扈三娘的武艺真的很厉害。初到王家是,她还特别拘束,但仅仅半天,就被王家的老太君留了下来。

扈三娘心中是肯的,王山月倒是纠结得不行,跑到宁毅这边来,跟祝彪解释不像解释,道歉不像道歉。这位在山东打架靠吃人的凶狠角色当天晚上甚至没有敢回王家,第二天宁毅才带了祝彪,随王山月回去,当时扈三娘已经被王家的一些女子缠着耍刀了,在宁毅的示意下,祝彪叫着:“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下场与扈三娘乒乒乓乓地打了一场,一帮女子虽然都帮着扈三娘说他欺负女人,但看得出来,祝彪的英武还是让这一个有着数十女子的人家颇为中意的。

王家的老太君名叫钱英,作为能够在王其松死后撑起这样一个家庭的老妇人,也是有着眼光与主见的,与宁毅交谈一阵,便能心领神会。祝彪与扈三娘的婚约,在礼法上还是个大问题,假如家中真有哪位女子与祝彪之间有好感,能够成事,双方摊开来说才算得上是皆大欢喜。眼下还是不可能三三五五的就说清楚,但大家应该都会乐见其成。

宁毅与王家合作的,主要还是书铺。与钱老太君聊了一阵这个,已近中午,老太君便留下了众人用膳。也在这个时候,闻人不二找了过来,蹭饭的同时,告诉宁毅一件事情。

“老师让你下午有空的话过去相府一趟……对了,你那个武林高手排行榜现在还没整理好吗?”

“竹记又没有弄好,排行榜有什么用……相府有事?”

“早些时日,彭泽湖南岸打了一仗。”闻人不二低声道,“方七佛为掩护方百花等人逃亡,断后被俘,如今正被押解进京,有些麻烦。”

宁毅微微愣了愣:“……怎么?”

“方百花以及一些绿林人想要救他,麻烦倒不是十分大,不过老师想听听你的想法。”

宁毅看看闻人不二,点头表示明白了,不久之后,大家入席,双方没有再说什么。宁毅的心头闪过一道身影,那个在沦陷后的杭州街头,以一人之力面对数十绿林豪雄,为了一帮孩子,要诛杀包道乙的年轻人。

“陈凡……”

方七佛是他的老师,这场戏里,如果他没死,不会不在的……

第四六三章 流沙逝水 故梦荒途

云大片大片地在天上飘,在云与云的缝隙间露出繁密的星斗来,就像是被遮挡在云层上方的银河,从云层的破口间洒落了银色的光尘。春天的夜风里还带着砭人的寒冷,押了囚车的队伍在地上走,囚车后跟着一长列被绑缚了双手的俘虏,队列周围,数百捕快士卒跟随前行。

从囚车上一根一根的栏杆中望出去,银灰相间的夜空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夜色无论如何都是好看的,因为那并非人间,他以前总是很喜欢在夜里看这片天空,现在想来,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看过了。

但如今身心尽折,手已经废了,腿也已经被打折,铁钩穿过了琵琶骨,一身的武艺已经废得七七八八。他也终于能够放下俗物,再次抬头望望那非人间的事物,因为人间的路,他可能已经不能再往前走下去……

他叫方七佛,景翰十一年的这个春天,他三十九岁。作为武朝这场由方氏众人领导的动乱的二头领,纵然外界将他视为无所不能的智多星,但从小的时候,他没有念过书。

方氏一姓在青溪附近是很大的一族,家中原本也还算是过得去的家庭,有房有地,父母勤勤恳恳地劳作,衣食无忧。自小由于他与几个兄弟姐妹资质不错,被绿林中人收为弟子,带去外地习武。武艺将成之时,出去行走江湖,一年之后回家看看,才发现家中田地,已经没有了。

这件事情是因为早几年他的父亲生了一次病,为了治病,方家抵押了田产。病愈之后方父的身体渐差,种地越来越困难。方母去到附近地主老爷办的坊间里做工,地主老爷倒也不错,时常带东西来看望方父,后来还不上钱,抵押便成了卖。

地主老爷那边对周围都很关心,方七佛也心存感激,纵然母亲并不同意卖地,为了给家里,给孩子多攒点钱甚至在工坊里累得晕倒,但父亲的身体好了,这总算是大幸。事实上,当时还不上钱,人情道理都已经如软刀子般逼得方家不得不将地卖掉。

然而不久之后,他才得知那位大夫收了地主家的钱,特意将父亲的病情说重,用药的时间拖长,弄得当时窘迫的方家不得不将田地抵押。血气方刚的他打到地主家,但当时他的武艺尚未大成。先是地主家的家丁,然后官府的捕快,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周围人的说话,权势的威逼都令得他不得不低头。

但年轻人,本就血气方刚,只要认定了事情,哪里会退。堂兄方腊、堂妹方百花乃至于一帮兄弟纠集起来,杀入那位大地主家,但对方也有防备,请了官兵过来,一番厮杀后,最终将他们迫退。

只在第二天,他们便被定为杀人的强匪,有些人家里父母来不及走……自那之后,他们便无家可归,亡命天涯了。

身上背负血仇,果然是武艺精进的最好动力。不久之后,方腊、方百花等人先后在江湖上打出偌大的名声,喜欢在夜里躺在屋顶上看星星的他虽然武艺进步没那么快,但也是方氏兄弟中出色的一份子。他们加入摩尼教,几年之后,回到青溪再度杀入那地主的家中。当时那地主的家业又已经翻了好几倍,在打败了对方请来的高手,将其一家灭门之后,走在血泊中的他,并没有多少喜悦之情。

他只是不明白,凭什么父母的勤勤恳恳战战兢兢,只是令得家产越来越少。而这些地主,平日里什么都不做,只是动动嘴皮子,便能让那些努力练武的高手如狗一般的被他们驱策。自己天经地义的报仇,为何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又过了两年,他再度回到青溪。曾经被地主夺去的田产,并没有一丝一毫回到曾经的村户手中,其他人瓜分了那地主的田产,然后又扩张得更大。那些如他父母一般勤勤恳恳种地的人,也是最相信公道的一部分人,在这个游戏里,从来就没有过说话的权力。

堂兄方腊是果决的,他早已意识到这点,既然已成匪类,他便想要造反。他也是天生的领导者,一大群人聚集在他的身边,愿意听他的话。而方七佛则更喜欢看这样那样的事情,想其中的道理,他开始识字看书,也更加明白,早几年若没有那样暴躁,父母或许不会死。人世如潮,当顺水而行。

几年之后,他们逼退司空南。那一战中,摩尼教的护法、长老仍有颇多高手未曾站在他们这边,堂兄的武艺,当时也不敌司空南,然而在那场原本预估处于颓势的战斗里,却是全力出手的方七佛连败数名高手,推斜了胜负的天平。

在想通了一些事情之后,他的武艺,在不知不觉间,已能与方腊并肩了。

后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口号,是他与方腊一道想出来的。十余年的时间里,他筹划着摩尼教的发展,如同引导着一支支的水流,在众人的合力下,终于令得这一切在江南一地汇成怒潮。失去恒产的人们起来杀掉了地主,三山五岳的人们起来响应。

再然后,一切就停下来了……那条河的水死了,他们引不动了……

或许如同那个名叫宁毅的家伙说的那样,没有野心,也就到那里为止了。

打下杭州之后,永乐军如虹的气势就开始转变,在那儿一直看着这一切的他最能明白这件事。原本是农户、山匪的头领们开始抢夺金银、瓜分田产。曾经可以一拥而上的战斗方法在对上大城市、大军队时失去了作用。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样不行,但每一个人都相信,其他人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