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儿,这位是小李大夫,刚才就是她让你苏醒的~~”

张少爷冲李半夏点点头,噙起一朵病态的笑花:“小李大夫,有劳你了。”

“张少爷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之事。”李半夏回他一个淡淡的微笑。

张少爷,名叫张决明,是张老爷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最受张老爷和夫人疼爱。

“爹,娘,孩儿有些事想单独请教李大夫,可否请爹娘先回去休息,孩儿的病让您二老费心劳神了。”张少爷突然作出这个要求,倒是让屋内的三人颇为意外。

但张老爷想着儿子是关心自己的病情,又怕他们二老为他担心。于是借着李半夏陪他们出来的时候,说了些事情,就满脸愁容的回屋了。

李半夏重新回到屋内的时候,张少爷已经自己支撑着从床上坐起来了。起了身,趴在桌子上,手上还拿着一壶酒。一边咳嗽,一边往喉咙里灌酒。

“张少爷,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喝酒呢?”李半夏上前,欲抢下他手上的酒壶,谁知手还没伸过去,就被他轻悄地用中指和食指夹住了。

“小李大夫——”张少爷唤了她一声,“如果你治我的病,必须要让我放弃喝酒,我看这个病你还是不用治了,现在就回去吧——”

说完,头一仰,又喝了一大口酒进去。

077 痨病公子

张家少爷张决明,乃是砚石斋老板张远志的三公子。

六年前离开家,独自在外漂泊。凭着少年时的一番际遇,在武林中也闯下了不小的名头。

张决明和另两位男子,太颠的万雪峰,苗顶的杨洛,被称为武林三公子。

张决明一把玉笛曾夜扫三大门派,名震天下,被人称为玉笛公子。

而万雪峰,贵为小侯爷,一把天残剑堪与日月争辉,专杀武林败类,为残剑公子。

还有一位,是苗顶的杨洛,风流成性,婢仆成群,走到哪里都是鲜花铺路,美女抬轿。

现寄居在绝尘宫,被称为绝尘公子,除非武林出了重大的事情,否则终年很少走出绝尘宫。

李半夏生在乡野,又鲜少知武林事,自然不知道这些。

但若是听过武林事,抑或是在酒楼茶寮听过说书先生说书的,那肯定对这三个人不陌生。

而其中最为人称道和叫绝的便是张家三公子张决明的江湖事迹,因为这个人的故事最为传奇,也最让人唏嘘。

张决明本来是一富家公子,吃喝穿戴不愁,每日用功读书,以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及第,光耀门楣。

若不是之后发生的那些事情,张决明恐怕自己都想不到会踏入江湖,开始他漂泊而又悲情的一生。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七年前,那个时候张家老爷子要为自己的儿子娶妻,挑中的姑娘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闺女。知书达礼,善良宽厚,与张家少爷是一见倾心。

两人都为这桩婚事暗暗欣喜,焦急地等待着。

谁知,在那个女孩嫁过来的一个月前。家里却被人洗劫一空,大火也将一家人烧死。那家的姑娘因为到庙里烧香祈福,错过了摆渡的时辰,便在庙中借宿一宿,因此躲过了一劫。

当事故发生后,外界便纷纷谣传这个女人乃是天上的扫把星转世,是克父克夫克家的命。

张决明担忧那位姑娘孤苦无人照应,便请求他爹尽早操办婚事,让那位姑娘早日进门。

张老爷早些年头有些嫌贫爱富,看中那户王姓人家也是因为她家是大户。祖上又做过高官,想着有祖先庇荫,这才千方百计拖媒人说了这门亲事。

等到王家出了这档惨事。没了家底,王姑娘也是无依无靠,现更被人说成是扫把星,哪敢让她过门?而且,王家灭门灭得蹊跷。还指不定他们家招惹了什么样的凶神恶煞,这要是娶了她进门,把灾星招进了门,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张老爷和张夫人断然否决了这门亲事,更是当场写下了退婚书。念在两家相识一场,给了一百两银子。打发王姑娘出去另外找个人家嫁了。

王姑娘虽然是一弱质女流,但性格倔强,先是受到了家门凋敝。父母惨死的悲痛。后又被夫家嫌弃,赶出门来,一时悲从心起,就投了河——

张决明听到自己的父母将王姑娘赶走,大痛。当场就吐了血。跑到他们曾经去的那个河边,只看得到一方白色的手绢在风中飞扬。昭示着一个年轻的生命终结,芳魂飞离人间——

张决明一直坐在河边三天,不吃也不喝。不管张夫人怎么哭着求他回来,他也是一声不吭。

这之后,张决明就消失了,离开了张家,一个人在外到处漂泊。

他的风寒就是那三天时烙下的,当时没觉着情况严重。到后来,出了关,上了狼山,才知道他自己得了肺炎。

他并不心急自己的病,反而还任其愈演愈烈,最后,他还爱上了酒这种东西。

张决明是一个奇怪的人,他虽然内心悲痛,很想与王姑娘一起离去。但他又着实是一个坚强的人,无论身背多少的苦痛,也不会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自杀,在他眼里是懦者的行径。

上了狼山,机缘巧合之下,拜了逍遥老人为师,学得了武林绝学。也因此,在江湖上留下了玉笛公子之名。

说起那把玉笛,正是那位王姑娘所赠,可是说是他们两人的定情信物,张决明珍之爱之。

张决明出手从不杀人,只是习惯点住别人的穴道,或是制住别人。因为他不想他那根爱惜的玉笛,染上一丝鲜血——

他在武林中的名气越来越大,即使许多武林前辈也很看重他这个后生晚辈。他待人宽和,处事公道,武功更是深不可测。再加上他是文人出身,琴棋书画是样样精通,文武双全,真可以说是惊才绝艳。所以江湖人极是尊敬他,黑白两道在路上撞见了,也会卖他几分薄面。

然而这位武林少年英豪,却是一多愁多病的身。

终年不离酒壶,喝酒可以慢慢喝三天三夜,也不会感到醉意。咳嗽与他终日相伴,喝一口酒几乎都要咳嗽上几声,有时咳得肺都要咳出来。

不少人劝他戒酒,却也知要让玉笛公子戒酒比要他的命还难。

尽管他是一个大酒鬼,还是一个痨病鬼,喜欢他的女人还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于是外界又谣传玉笛公子风流多情,艳福无边。也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这个男子的满腔真情,早已给了那个投河自尽的女子——

正因为张决明酗酒,再加上他时常动武,才导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

阔别六年,再次回到张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临死前总是渴望回到家乡,好待落叶归根……

…………

“小李大夫——”张少爷叹了口气, “如果你治我的病,必须要让我放弃喝酒,我看这个病你还是不用治了,现在就回去吧——”

“你可知你现在的情形?”李半夏问。

“我当然清楚,我……活不了多少时间了……”张决明有些奇怪,自己本来早已看破了生死的,为何这一次却觉得有些许的黯然?

是因为回到了家乡,看到爹娘为他的病如此伤心,他心下难安?

“你都知道?”李半夏诧异,他既然都知道,为何还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我这次回来,就想死在自己的家乡。”死在这里,好歹也算是落叶归了根。而且这里,离她近。“可是现在,我突然觉得我回来错了——”

李半夏心思一转,“你是不想让你的父母为你的病伤心?”

“算是吧,我本来想安安静静的死去的,我爹我娘都不知道,他们还会以为我在外面过得很好。”是他自私了,托着这样的一副身体回来见两位老人家,不管过去他的心里有多怨他们,看到爹娘为他落下的泪,他仍然心如刀割。

但是他现在回来了,不但令二老伤心,就连安安静静的死去,恐怕都不行了——

张决明看了一眼李半夏,未说出的话不用说李半夏也明白。

李半夏轻轻叹了口气,“我明知叫你戒酒你一定不会答应,但是我身为大夫,为了病人的身体着想,还是不得不叫你戒酒。”

“我明白。但你也要明白我是一个危险的人,长期与一个痨病鬼打交道,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与我太过接近,只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和不必要的困扰——”

“如果我怕危险,我就不会当大夫。”李半夏回答得很坚决,别说他只是身患痨病,有可能会有传染的风险。就算是别人身患疫症,她也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安危就对他们不闻不问。

从小爷爷就告诫她,行医救人,首修的就是医德。医德有了,才能谈得上研修医术,治病救人。

如果因为自己患者的病可能会传染给自己,就放弃救治,这样的大夫又有什么资格让这些患者把生命交给自己呢?又拿什么,来得到他们全身心的信任?

大夫和患者之间本来就是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只有患者信任大夫,才敢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交给大夫。只有大夫信任患者,相信他在他们彼此的坚持和努力下一定能够康复,病情好转。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医治他们,才可能真的达到彼此的预期。

看她说得这么坚决肯定,张决明愣了一下,抬头看了她一眼。

在他的注视下,李半夏又道:“而且我刚才替你把过脉,又观察过张老爷和夫人的面色,如果我所言不差,你的痨病乃是非开放性的,也就是说不具有传染力,不会传染给别人——”

张决明显然也知道自己的病并不会传染别人,只是安全起见,每次咳嗽说话的时候都特别留意。

短短时间里,她能断出这一点,也算是有点本事。

只是他的病他自己清楚,无论谁来都一样,没得医就是没得医。

张决明勾唇,轻轻一笑,“那不知李大夫是否听说过我张某是一个风流多情的人,喜爱女色,出现在我身边的女人,没有一个逃得掉。”

李半夏也笑了,“张少爷何必这样说自己呢?得了你这种病的人,若真是如你所说,是一个贪喜女色之人,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078 热闹跳大绳

“张少爷何必这样说自己呢?得了你这种病的人,若真是如你所说,是一个贪喜女色之人,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痨病还不是其他的病,尤其像他这种晚期的病人,每喝一口酒,每近一次女色,都会给自己的身体增加一分损耗,也多一分危险。

张决明怔了怔,笑着摇摇头,自己还真被她给说住了。

“那小李大夫打算如何为我医治,你也该知道我的病根本就是治不好的。”

“我……”

“明知治不好的病,就不要白费那个工夫了,你嫌烦我也觉得痛苦。更何况,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让别人治好我的病,我只想安安静静的死去——”

李半夏抬眸看他,她想不通到底是什么让这样的一个男人变得如此的消极,蝼蚁尚且偷生,他为何这般不爱惜自己的性命?

“这是作为病人的最后一个请求,恳请小李大夫答应~~”张决明说着,踉跄着提着酒壶,走出了房间。

李半夏叹了口气,她知道,在他没有想通让她医治之前,她说什么都没用。

在他快出门的时候,李半夏喊住他:“张少爷,我想说一句: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可能改变不了事实,但是可以改变态度。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没有开始替你诊断,你就选择放弃。我希望你能够尽早想通,即使你最终还是逃脱不了那个结局,至少不让你爹和你娘为你担心。”

“这是清心散,是我自己所制出的药丸,对你的病可能有些帮助,我放在这里了……”清心散是集五倍子。飞辰砂还有川乌等药材,糅合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散结,止咳化痰的功效,对张少爷的病应该会有所帮助。

李半夏说完,背着药箱,径直从张决明身边越过,在侯柳的带领下,离开了张家。

张家老爷子和夫人一听说儿子不要大夫医治,又急急忙忙赶到儿子屋里,张决明只是笑着说他并无大碍了。让他们二老放宽心。

放宽心?他们哪里能放宽心。

这不,张老爷沉着脸从房里出来,又是托关系。又是使银子,让自己的管家亲自走一趟,帮忙把卞国国都的孙兼之孙老大夫请来。

传闻孙兼之是卞国有名的神医,在他手上就鲜少有治不好的病。只是孙老先生脾气古怪,没有机缘他一般不会轻易医治。让管家跑这一趟。也不知结果到底如何——

李半夏直接回了药庐,赵郎中和川乌已经回来了。

几人商量起张家少爷的病,赵郎中也一口笃定,得了肺痨晚期的病人根本就是无药可救。与其想着让他多活几天,还不如满足他最后的心愿,让他安安静静的走——

不过赵郎中也曾提起。他以前游历的时候,听过一个地方的人曾经用一种很恐怖的办法治好了某个村长的痨病。当时村里一半人见着都恶心得吐了,但后来那位村长确实康复了。真是奇事一件。

至于是什么恐怖的办法,赵郎中就表示他不知道了。和他说这件事的人是一个有点耳背的大爷,东说一句,西说一句,想到哪儿就说哪儿。什么法子。他大致的也不太清楚。

李半夏却将此事放在了心里,并且随时留意着。

傍晚回到家的时候。院子里正热闹。

李半夏走近一瞧,原来是好多孩子在玩跳大绳。令李半夏惊奇的是,刘东山和刘西山这两个大人居然也和孩子们在一起玩。

刘西山有点孩子心性,用马氏的话说,就是“孩子王”,这些小孩子玩的玩意别人不会他都会,而且还精通得很。

刘东山就不行了,人太老实了,也没怎么看他玩过。这不,没轮到他跳绳,就站在那里甩绳子呢。

这人,甩个绳子都能笑呵呵的~~

李半夏又看了看场中,小灵芝正跳得欢呢。蹦得高高的,又稳稳地落下,偶尔厥厥小屁股,还连声喊着“爹,你快看啊~~你看~~我厉不厉害~~”

李半夏了然地点点头,怪不得,怪不得刘东山笑得这么欢呢。

刘西山站在绳子的一头,跃跃欲试,想要冲上去。

一边挥着手,让刘灵芝快下去,让他上。

而刘灵芝看见他小叔要上来,直喊着他还要再跳一会儿。刘西山不管了,冲进去了,开始像个孩子一样蹦起来,又跳下去。

“哎呀!”这两人跳得不一致,踩到绳子了,刘东山和另一个甩绳子的孩子,好像叫什么小荣的停下来了,笑着停了下来。

“哦~~你们俩死了,换人了~~~该轮到你们甩绳子罗~~”

小荣将绳子交到噘着嘴的刘灵芝手上,刘灵芝气汹汹地瞪了他小叔一眼。“都是你不会跳,不会跳还非要上来,这下把我都带死了~~”

“小鬼,你说什么呢!明明就是你踩到了绳子,没事跳那么快干什么~~绳子还没落下来呢,就急着蹦,自然就死了啊~~”

“是你不会跳你还赖我?”

“赖你怎么着吧?小欢子啊,我可是你小叔,敢跟你小叔这么说话,我打你屁股!”刘西山虎着脸吓他,刘灵芝捂着小屁股跑了。

刘东山笑着拍拍自己二弟的肩,他这个二弟啊,没事就喜欢逗欢子。

好了,这下子换刘西山和刘灵芝甩绳子了。刘西山倒没说啥,规规矩矩的甩绳子,还甩得高高的,这会儿人上去跳绳应该能多跳几个。

刘灵芝就不一样了,正跟他小叔赌气呢,小手拿着绳子,一通溜直甩,就像一武林高手甩着一条长蛇想将它甩死一样,还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盘旋的弧线。因为个子比较矮,使不上力,更是一边蹦着一边拼命甩绳子。

一帮孩子集体抗议,刘西山看着是头大,李半夏在这边也是暗笑不已。

这孩子,这是要造反哪!

这让李半夏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跳绳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