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郎中正待上去,老先生已收回了自己的手。

这双手,可不是别人想碰就能碰的。

赵郎中差点急了,弄不懂这是哪里来的一个“倔老头”,给他包扎伤口他还不领情!

李半夏的眸子又看向了他的那一双手,想不通,这到底是一双怎样的手,竟然让这位老人家宁肯在重伤之余,还不愿让别人碰触。

李半夏决计想不到,她眸中的那一双手,几乎是天下最厉害最值钱的一双手!

111 深藏不露

111 深藏不露

赵郎中拘着身体,等候了半天,也没等到那老先生伸出手来。

回头与同样一脸茫然的李半夏对视了一眼,都不知道这老先生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茶——”老先生伸伸手,等着别人给他奉茶呢。

“……”

“愣啥呢?老头子我坐半天了,口也干了,你们药庐连杯茶也没有?”

李半夏吐吐舌,表示这样的病人自己还真的没有见过。

赵郎中虽也感到诧异,还是招招手,让川乌给老先生倒了杯茶。

川乌把茶端来了,老先生喝了一口,刚一入口就吐了出来,“噗!就拿这东西给老头子我喝啊,是茶还是马尿呢?”

老先生扯着脖子喊,将茶杯重重一放,就好像喝了什么脏东西似的,嫌恶地将茶杯推远了一点。

川乌性子直,一听这老先生说他倒的茶是马尿,忍不住站出来道:“我说老人家,人家好意倒茶给你喝,你不说声麻烦你了就罢了,咋还说我们这儿的茶是马尿呢?你这老人家,也太难伺候了。”

最后一句只是他轻声嘀咕,不过这嘀咕的声音有点大,不只在他旁边的赵郎中和李半夏听到了,那个老先生也听到了。

“老头子就是说了,你还能咋的?”老先生倔起来,可是一个十分不讲理的人。“茶不好喝,还不准别人说了,这哪个定下的规矩?”

川乌头更大了,“老人家,你现如今是在我们这儿,又不是在你家里,你别把这儿当成你们家。而我们就该伺候着你好吗?”这都什么人啊,明明毫无道理的事情,恁是被他胡掰得好像错的人是他们一样。

真叫那啥……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

“我是长辈,你是小辈,你个小奶娃娃,伺候我老头子有啥不对?”

“我……我这是……”川乌是了半天,也不知该如何接下去。

李半夏掩嘴轻笑,这位老人家可真有意思,这一不说话就半天都不说话。而一说起来又没完没了。还喜欢与人争辩,摆着架子教训人,最重要的是——他们这儿一张嘴不饶人的小川乌。居然被他堵得无话可说,呵呵!虽然有些无奈,也是挺有趣的。

“小丫头,你笑什么?”李半夏的笑声很低很轻,他还是听到了。

李半夏忍不住感叹。这个老人的听力果真非一般人可比。因为就连她自己都不记得,她方才的笑容是否发出了声音,更多的只是嘴角扬起,应该无声可听。

吸取先前的教训,李半夏不想再找什么托词或是说什么假话,直言不讳地答道:“不瞒老人家说。我是在想老人家并非我想象的那种不爱说话的人。相反,你很喜欢说话,只是不喜欢说废话。还有。我是在笑川乌。打从我来到这之后,还是看他第一次这么吃瘪呢。”

“李姑娘~~”川乌跺脚,李姑娘怎么在这个时候说这个呢,也太丢脸了,被他听到了岂不是会得意?

“抱歉。实话实说。”李半夏对川乌抱歉地笑笑,话间尽是玩笑的意味。

老先生冷着脸“哼”了一声。没有再开口。

先前包扎的伤口在纱布扯下时碰到了伤处,又经过刚才一系列的动作,在川乌的惊呼声中又开始冒出鲜血。

赵郎中再次上前,这一次语气坚定了点儿,几乎是不容他置疑的道:“老人家,你别多说了,且先让我为你处理伤口,止住流血再说。”

老先生在伤口裂开后,没有叫出声,却也忍不住皱了皱眉。疼痛让他的“气焰”小了点儿,可态度依然是那么的不配合。没让赵郎中给他医治,手一指直直指到了站在赵郎中身旁的李半夏身上。

“你——我要你给我治。”他至少不会像那笨小子笨手笨脚的,也不像那姓赵的大夫,唧唧歪歪的那么多话,别人伤了他比本人还要着急。

“我?”

“你没听错,就是你~~”老人家老神在在的伸出手,伸到了李半夏的面前,一副你不给我看我就没完的样子,还真拿他没办法。

李半夏狐疑地摸了下自己的鼻子,她心里此刻不是在怀疑打哪儿冒出这么个人,而是在想着他到底多少岁。怎么言行举止有的时候老气横秋的,有的时候看起来又像个“幼稚”的顽童。

赵郎中撞了撞她,“妹子,老人家都这样说了,就由你去给他包扎一下,总是这么的流血也不是个办法。”

“好,大哥,我知道了。”李半夏忙应了下来,回到自己坐的地方拿出药箱,打开,又吩咐川乌到后院取一盆清水来。

川乌尽管还有点嘀嘀咕咕的,不过救人是最要紧的事,也没敢耽搁。

李半夏坐下,仔细打量着他的手,比划着他的伤口,心里诧异。照这个伤口来看,应该是刀剑一般的利器留下的伤口,这个老人家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招来这么棘手的仇家?要不是他躲得快,又及时擦上了止血的药粉,这只手可就算是废了。

“老人家,冒昧问一句,你这伤是怎么来的?”

老先生拍了拍桌子,“让你包扎一个伤口,那么多话作甚?做你自己的事就好,不该问的别问。”

呵!这脾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老人家,你误会了,我这么问不是想打探你的私隐。只是想说那个出手的人对你下手这么狠,这次你逃过一劫他/她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希望你能多加小心。”她完全是出自好意,他不领情也就算了。

老先生似乎被她一语戳中了什么心事,脸拉得比马脸还要长,许久许久都没有吱声。

川乌把水给打来了,李半夏拿出布帕,开始为他清洗伤口。为了达到消毒的效果,在布帕上涂上了酒精。酒精碰到伤口时,一定会剧痛,李半夏不由再次开口提醒:“我要开始为你擦洗伤口了,可能会很痛,你多忍着点儿。”

老先生没应声,李半夏也只有当他听见了。

真是一个怪人,这么怪的人,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与人相处到今天的。

涂满酒精的布帕缓缓挪了过来,在他的伤口附近拂拭而过,自始至终那个老先生都是一哼不哼。即使李半夏碰到了他的伤处,也只是微微皱了皱眉。

这一刻的他,好像对他手上的伤浑不在意,又或者该说对他的那双手不在意。

前一刻还宝贝得不许别人碰,后一刻却跟这只手不是他的一样,李半夏都弄糊涂了,他到底在不在意他的那只手?

擦洗完伤处,李半夏匆匆给他上了药,然后取出白布将他的伤口包扎了起来,系上一个结。

“好了。”李半夏站起身,“老人家,我在你的伤口处涂上了最好的伤药,对伤口的愈合和消炎止痛很有效。只不过,这最近半个月,你这只手还不能碰到水,也不能过多的活动,否则伤口会崩开。”

话就说到这儿,不过看他的样子,应该也没有在听。李半夏本想就这么算了,又担心他真的不注意把伤口给弄裂开,只好不厌其烦地又重复了一次。

老先生刷地转过头,李半夏心中一突。哀叫着他能不能别每次都给她来这么一出,怪吓人的。

“小娃娃,我的样子像是耳背吗?”

李半夏知道是因为什么了,看来她又是好心办了坏事,招他烦了。

川乌和赵郎中看过来,三人是大眼瞪小眼,纯不知这是个啥情况了。

“我走了——”老人家没理会这三人的大眼瞪小眼,突然道。

“咋这就走了,话正说着呢?不是……喂~~你的药钱……”川乌都给他整成大舌头了,还好在他临跨出门的时候没忘了找他要药钱。

老人家没有停,拄着他那根棍子,“我没钱——”

“没钱你还摆那么大的谱?没钱你还嫌弃我泡的茶?没钱你还……没钱你就早说麽,又不是非得找你要,干啥搞得跟个有钱的大老爷似的,你以为这钱是光靠唬人就唬得掉的……”

川乌唠唠叨叨,喋喋不休,一直从门外念到了门里。李半夏和赵郎中听着那是一个哭笑不得,这个小子吧,可真没赖他,整个就一话痨。以后哪个姑娘嫁给他,还真担心被他给念叨死!

“好小子,不差你几个钱,就在桌上。睁大你的耗子眼看清楚,别说我老头子占你几个小辈的便宜——”

三人俱是一惊,这声音哪来的?

明显的,是刚才那个老人说的,可是他不是走了老半天了,这声音怎么还响在耳边?

呵呵!这该不是古代传说中的千里传音吧?

李半夏笑着摇摇头,暗笑自己怎么想起这等没头没脑的事。老先生刚走不远,凭着耳聪之便,听到川乌的话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桌子?

对了,他曾提到什么桌子。

李半夏目光移到了他口中的桌子上,果然,在不远的桌子上,放着一块巴掌大小黑咕隆咚的石砚——

他所说的钱,难不成就是那块砚台?

112 一石值千金

112 一石值千金

——***——

多谢patherg 妹纸的评价票,还有 妹纸的打赏,多谢了。

——***——

“这是啥,能值几个钱?”川乌将那块很小的砚台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也看不出它能值什么钱。

也是,这块小砚台在他眼里看来,就是一块有点特别的石头。他平时也很少习字磨墨啥的,就算习字磨墨也没用过这么小的砚台。这么一想,除了拿着玩玩还真没什么作用了。

再说了,这可是砚山的故乡。像这种砚石山上有的是,随便一捡就能捡一把回来。那老人家有钱就给,没钱也不会蛮找他要,干嘛弄这种东西糊弄人。

李半夏从川乌手里拿过这东西,细细瞧了瞧。她并不懂砚台砚雕之类的玩意儿,这方面她可以算是真正的大外行了。

不过那位老先生,总是给她感觉不简单。他留下这方石砚,绝不是为了让他们把玩的。

“大哥,你看看~~”李半夏又将那方石砚交到赵郎中的手上。赵郎中没事还就喜欢收藏些砚石印章啥的,对这些东西可比她这个门外汉有见解多了。

赵郎中一接过那块石砚,在手上摸了摸,顿时来了精神。

“妹子,你可知道,单凭这砚石的石质,就已经是砚石中的上乘之属了。这等石质的砚石,在一般的砚石店中,这般大小的,至少要十两二十两银子一块。”

“哦?”李半夏虽然想到这小东西不简单,但没想到它竟然这么值钱。

到古代来这么久,她一次还没见过那么多钱呢。说起来也怪没出息的,但是是事实。她每次拿回去的都是以铜子记,最多的也不过是半串钱,一串钱。

还见过几次比大拇指还小的碎银子,第一次见到银子,忍不住放在嘴里咬了咬,想看看是不是真的一点都咬不动。

刘东山当时看着她那样,笑话了她好半天呢。到最后,她恨不得追着他打。

没想到啊,这小东西值那么大一锭银子。然而李半夏还是小看了这枚石砚的价值,它真正的价值比她听说的还要高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赵郎中摸着那块石砚半天。眼睛突然定在砚石上面的雕刻上。砚石上面雕刻的是一副山高流水图,无论是刀功还是表现的意境堪称高绝。

赵郎中站不住了,拿着那块砚石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感动的。抓着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又像是难以相信似的,赵郎中赶紧跑到后院,找出自己好不容易捣鼓到的一副老花眼镜,抖着手戴上。

“妹子妹子,你看看。你看看……这可是出自大师的手笔啊!”赵郎中激动得连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了。

“这方砚石,将石质、精巧的构想还有雕刻技术三者合而为一,使写诗的砚雕作品含有不尽的深意,所雕刻出来的石砚神妙绝伦、浑然天成、极具品味。我敢保证,在我们卞国,能有这种手艺的大师绝对不会超过五个!”

李半夏错愕。看着那方石砚,陷入了沉思——

…………

下午回到家中的时候,太阳快下山了。

家里正热闹着呢。一家人也都回来了。难得,大家都回来得挺早的。倒是听说,今晚家里要弄黄鳝汤吃。

东山和西山在田里看到黄鳝,就把它逮了起来。西山提议说把黄鳝带回去熬汤喝,东山也觉得这提议好。只不过不够啊,就一条小黄鳝。家里那么多人,分口汤都嫌少呢。

兄弟俩合计了一下,打算再在田里找几条,凑凑数,这样拿回去的时候还可以熬汤,到时候大家每人喝一碗,就当是给家里人改善伙食了。

刘西山不愧是个孩子王,逮黄鳝的确有一套,这么些年在田里摸爬滚打,对这些小家伙的习性可是再了解不过。

不出半个时辰,就给逮了四条黄鳝回来。刘东山在给田采草的时候,也碰着一条,挖了好久的泥才将他逮到。两相加起来,一共有六条,够大家伙儿没人喝一碗美美的汤了。

心里惦记着黄鳝的事呢,再加上时间也不早了,两兄弟就收拾好东西提前回来了。

马氏一看两个儿子弄这么多的黄鳝回来,也是满脸的欢喜,直言说今晚她要亲自掌勺。

马氏的厨艺很不错,尤其是做汤,味道鲜美,而又原汁原味。只是喜欢端着婆婆的架子,不喜欢下厨,特别是在两个儿媳妇进门之后。正因为这样,家里人可是少了许多的口福。

三个孩子自从看见了黄鳝,你捋一爪子,我捏它一下子。刘灵芝更是不嫌黄鳝的腥味,摞着袖子,敞着晒得发亮的胳膊,捉出木桶里的黄鳝,放在小嘴巴上亲了亲。要不是他亲一口就放下了,刘银翘还真怀疑他要生吃了它们呢。

等家里几个人都凑齐了,烧晚饭的时间也差不多了,马氏开始给家里几个人分派任务了。那架势,就好象家里正在进行着多么重大的计划一样!

刘东山和刘西山,哥儿俩打了黄鳝回来,算是立了功,这等女儿家干的活就不让他们两个大男人伸手了。

马氏让李半夏和刘银杏去杀黄鳝,李半夏最怕蛇,偏偏黄鳝长得很像蛇,一听说马氏让她去杀黄鳝,一个劲地摇头拒绝。

刘灵芝小鬼,竟然趁火打劫,李半夏不去,他推都把她推去了。碍于面前的形势,李半夏也只好顶着头皮上了。

刘银杏这方面比她要强,杀鸡杀鸭杀黄鳝对她都不在话下。从这点来看,这个小姑娘的胆子的确不小。

刘灵芝就是一个捣乱的,还很恶心的专门去捡那被剪掉的黄鳝头和尾巴,李半夏看都不敢看,这小家伙乐得跟个啥似的。

最可恶的是,这个小鬼好像看出来李半夏怕这个,捡了一个黄鳝头就跑过来吓她。要不是李半夏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时刻防着他的突然袭击,这小东西还很有可能将黄鳝头扔进她的脖子里。

到了最后,李半夏成了个打酱油的,就呆在旁边等着他们忙完,然后一起回家呢。

只是有刘灵芝那个小鬼在,这打个酱油也不好打呀!

113 闲适黄昏

113 闲适黄昏

——***——

多谢yyrngg 、 、 以及d 妹纸的钱袋子,催更票以及更新票,多谢了!

之前有位妹纸投了3票9000字的更新票,时间太紧,没能拿下,抱歉了。

——***——

终于,刘银杏从石头上站起来了,将杀好的黄鳝放在个小盆子里。让刘灵芝把脏兮兮的小手洗洗,几个人回去了。

河里与家里还有一段路程,来回要小半个时辰。李半夏在河里蹲得有点腿麻,刘银杏也是。

只有刘灵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