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仙文明-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冯云飞坚定地走在通道上,走向自己的战斗机。编号1010,就是自己在虚拟世界里的编号。这里是宇宙飞船的机舱,这里足有100架战斗机,旁边有完整的充电口、弹药补给装置、氧气等等设施。其实,这里和虚拟场景中,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现实中,那长长的舱室已经被一个个单独的舱室取代,每一个舱室中,一百战斗机;之所以被这样隔离,就是防止战斗中某一个舱室一旦被击穿,就可以选择密封关闭——类似于轮船的密封舱。
  另外,如今经过不断地改进,战斗机的造型更加的科幻、当然也更加的合理。有立方体形状的,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等,这样的战斗机好处是方便布置内部的零部件、也容易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还有球形、椭球形的,内部体积大,可以携带的东西多。而除此之外,还有仿生的,比如鱼、蛇等等,甚至冯云飞更是将自己的战斗机设计成了蝙蝠的形状——带有薄薄的可折叠翅膀!
  如今在制造战斗机甲、战斗机等等的时候,这些“小”物品往往会采用超高强度材料。而现在这些材料不是像以前一样,比如造出成型的钢板,然后冲压、切割、剪裁、焊接等等。而是直接采用纳米垒砌技术。
  这是华夏帝国最顶尖的技术,每一个纳米粒子就是一个完整的已经加工成型的超硬材料单体,需要某种材料的时候,通过超高电压和高温,将这些纳米粒子直接像是建筑一样垒砌出来,中间如果需要加入别的材料,也可以在这种微观建设下实现完美的融合。也因此,导致了个性化的发展。比如眼下。虽然说战斗机有几个固定的系列,但实际情况却是:愣是没有一个完全重样的!在这里,这个飞船上所有的舱室里,在这个冰冷的钢铁世界里。你甚至可以看到几百种几何造型、几千种动物形态!
  永远不要小看普通民众的智慧水平。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其实科学家也仅仅只是普通民众当中。专业的那一类罢了。除了那些千百年难遇的天才,大部分人的智慧水平相差都不大。
  这样独立设计自己的战斗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完全掌握!如今的战士也不好做,一个战斗机几千万个零部件。全都需要自己安装——当然,如同发动机、小型核反应堆等等,就不需要拆解了,这东西一旦坏了,只能换新的。但是基本的零部件组合却必须要掌握。
  与虚拟世界中,一模一样的场景,却让冯云飞有种莫名的紧张。虚拟世界终究是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也终究是现实世界!至少,眼下的技术,还无法让人类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等同起来。你连外面的世界都没有探索完毕,如何模仿!这就像是你看一个人就看一半,然后将这个人完整的画下来——可能么!也许你没有看到的另一半手中拿着枪呢!
  虽然紧张,但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小命着想,该有的训练绝对不能够偷懒。而要想熟练的掌握这个战争机器,就必须亲自驾驶、驾驶足够长的时间!否则,就算是你自己组装的,也不一定会用。毕竟,组装的过程中,可是采用了不少的标准件。比如成型的芯片、成套的软件、比如成品的发动机等等。
  芯片的计算速度、发动机的响应速度、导轨炮的充电时间、每一种弹丸的攻击极限、激光炮的几百种应用等等,甚至包括人工磁场发生装置的强度与对光线扭曲的作用等,都是需要掌控的。
  尤其是如今,随着高速运动而产生的一些无法避免的高速物理现象,时间被扭曲,与现实相剥离;质量凭空增加,如何协调质量等等。还有,战斗机推力强大,加速度和减速度都需要计算、同时也要考虑身体的承受极限!还有能耗、氧气等等消耗都需要计算。
  如果说氧气提前用完了、能量还充足,那么可以消耗能量循环氧气!但如果是能量用完了,抱歉,你只能等……等什么?要么被救下,要么就是等死。高速移动的战斗机将会永远没有停止的冲向宇宙!
  冯云飞走入战斗机,战斗机的舱罩缓缓合上。驾驶舱很大,在中央有一个被钢铁固定下来的小小的独立舱室。战斗机怎么说也有二三十米大小,划出一个三米见方的生活舱还是很轻松的,宇宙中的战斗可能是连续几天几个周的战斗,吃喝拉撒总要有地方。而中间的独立舱室,就是真正的驾驶舱。首先换上带有电极触电的贴身衣服,随后静静地躺在其中,周围的硅胶充气后,将人牢牢地固定住,大脑开始于中央电脑驳接,开始静静地适应现实世界里的战斗机。首先当然是攻击力,最大的攻击可以将50克超高强度弹丸用0。1倍光速抛射出去。随着星空巨炮建设完成,帝国的导轨技术取得了爆发性的发展。这样的攻击,甚至足以击穿宇宙飞船的外壳。速度太快了,甚至会打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导致钢铁的防御形同虚设。
  最强的激光,可以在一秒钟烧穿十米厚的特殊钢,但是能耗太大,只能用物理电池提供能量,十个单位的物理储能,竟然只能用一百个小时——而实际上,在预想中,战斗机在太空的战斗时间,有可能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的!毕竟,太空的尺度太大了,一追一套,怎么也要很长的时间吧。还有就是,在高速战斗的太空中,一般不会有机会连续锁定对方一秒钟;很多机会都是稍纵即逝!
  而后就是飞船的加速能力。速度,是现代科技的关键、更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无论是什么样的战争技术,首先必然是速度上的要求。没有速度,核弹头也就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玩爆破了。在空旷的宇宙空间中,反重力发动机形同虚设,只能依靠电浆发动机。考虑到太空的环境等等,战斗机采用的发动机是标准的虎胆二号发动机,2000吨额定推力。当然,既然是军工技术,肯定是有优化的啦。首先必然是能耗、然后是响应速度和时间。相比较传统的技术,能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发动机更是可以在三秒钟内点火成功、一秒钟内达到峰值的70%,十秒钟内达到100%功率。稳定工作后,可以短时间超频高达30%!这就是军工技术的另一个指标:爆发!
  除了推力,还有自身的防御。除了特殊的复合甲板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人工磁场发生装置,太空中,需要防御的不仅仅是敌人的进攻,还有宇宙的辐射!太多太多的辐射,根本就侦查不到——等你看到了,也已经被击中了!因此,在这个空旷的宇宙中,磁场发生装置必须时刻开启。
  最后,同样最重要的就是能量。小型的核反应堆,最大功率有1万度每小时,但这样只能工作几个月——理想的状态是3000度,可以工作30年!核电胜在长久。除此之外,还有一组物理电池,携带十个单位的电力。一个单位一亿度!这才是能耗的大头。物理电池技术,依然是如今人类最巅峰的技术之一。小小的一块亿立方米大小的空间,却可以储存1。5亿度——理论值为2亿度。其携带的能量,超过核能太多;但持续性上,依然是核电占优势。只能说各有优点。
  “倒计时……”
  随着渐渐地适应自己的身体,冯云飞听到了倒计时的声音。负责指挥战斗的,是赵青云亲自上阵的,直接负责指挥众人的,却是穆天河——穆星海的儿子!不甘平淡的人,同样有很多!(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主要是为天空战斗留下铺垫。按照设想,高速状态下的战斗,与一般的战斗完全不同。我在尝试写出这种状态下的特色。


第六六六章 科学家的战斗

  第六百六十六章啦……这数字真心不错!
  ——————————————————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宇宙中的训练和旅程注定是艰难的,但是没有人畏惧。再踏上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而在这时候,太阳系也终于彻底与这个超新星残骸完全的接触、并迅速的冲入这个超新星残骸的怀抱。
  太阳系影响力最大的前端、也就是皮壳位置,大约有70亿公里半径;宇宙中太阳前进的速度足有240公里每秒,超新星残骸的速度现在依然有上千公里,双方大约呈现45°的方向。超新星残骸在太阳系靠近银河系核心的方向上;如果从上到下俯视看,是在太阳系前进方向的右前方位置。而现在双方相对之间,正在用近乎1000公里每秒的速度接近。
  超新星残骸的前沿,只要1900多个小时,大约80…81天,就可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其前锋达到地球和金星附近。
  为了迎接这个来自宇宙的灾难,被称之为死亡恒星之诅咒的超新星残骸,在这一刻,地球和金星联手保卫人们的家园。
  数以万计的携带了磁场装置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团团包围地球和金星。这些年来,地球和金星共享了人造磁场发生装置技术,而现在这些磁场发生装置被巧妙地安排在太空不同的轨道层面,从最低的近地轨道到最高的50万公里高度。都有运行。他们有的利用所携带的核电、有的直接吸收光能工作。数以万计的人工磁场发生装置为地球和金星穿上了厚厚的防辐射层,让两个星球的防辐射能力,直接达到了地球的标准防辐射磁场能力的一千多倍!这样的磁场下,绝大部分带电粒子都会被扭转、然后扔出去!
  除此之外,还有地球和金星与太阳之间布置了巨大的遮阳板。随着超新星残骸的到来,必然会导致宇宙空间温度的整体上升,要想保证地球和金星上环境的正常,适当地遮挡部分阳光来降温,也是必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
  这样的超新星残骸,要是百年前到来。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完美的界解决这些问题!只要不是那种恐怖的射线流,普通的辐射等等,如今已经无法对人们造成巨大的影响了。
  帝国历63年4月,公元2127年8月。两个人类的星球都进入紧急防御阶段。在接下来连续一年的时间里。人们将尽量的避免室外运动,防止一些看不见的辐射突然爆发。毕竟,这是一个超新星死亡的残骸、正像人们所形容的。带有死亡恒星的诅咒。这些辐射光看不到,尤其是如紫外线、伽马射线等等,不带有电荷的辐射,根本就无法被磁场拦截,只能直接的照射到地球上。而这些射线,必然能够轻松地将这些倒霉的人送到地狱中!
  金星和地球依然在太空中坚定地盘旋,而远方的残骸却已经发威!
  帝国历4月中旬,太阳系皮壳被撕裂,蔓延了四分之一个太阳系皮壳的闪电流消失,但是高温的残骸,冲入了太阳系稀薄的星云并不能对太阳系本身造成任何的困扰,甚至这些尘埃还会为太阳系带来新的能源,比如太阳需要的氢和氦等等。但是对人类来说,这就是一个灾难。辐射……巨大的辐射已经先一步到来!他们用近乎光速的速度首先光顾了金星,然后再次光顾此刻处于太阳另一头的地球。
  天空中,所有的带电粒子流都被强大的磁场所干扰、化作漫天的流光,为星球穿上了彩色的婚纱。就像是在庆祝人类的新生,人类文明走入新的纪元。
  全世界各地的警报疯狂地响起,人们就近寻找无法被直接照射的地方躲避。当然,为了这些问题,帝国这些年来在路边建设了太多的避难所,他们是一个个拱形的大厅,建筑夹层中,有细密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可以在轻微通电的情况下,隔绝一定的辐射。再里面,还有经过特殊加工的铅,保证就算是核爆炸10公里以外的辐射,都无法穿透。
  这是一场对人类来说,极为严峻的考验,虽然说已经做了全方位的准备,但毕竟是以人的力量来抗衡宇宙的力量。超新星,宇宙中最灿烂、也是最残酷的景象之一。地面上,最美丽的东西往往具有毒性;而在太空,这个最灿烂的天体——超新星,同样具有无法比拟的“毒性”。在生命的最后一颗,释放出亿万年来积累在体内的所有能量!当然也就有海量的辐射被激发。
  处于太空中的帝国科学研究基地首当其冲,但是这里的科学家们却忙碌的脚不沾地!有时候,不仅仅是军人需要上战场,科学家同样如此!在这个面对宇宙灾难的时刻,军人都要靠边,能顶在最前线的,只有科学家。
  张承业亲自压阵,那些有爵位在身的科学家们,全都在场。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至少为了给公民信心,就算是不相关的领域,都要前来压阵。最起码,要保证机器的流畅运行。这个机器——就是整个人类防御辐射和防高温的体系!从太空遮阳板到太空中数以万计的携带人工磁场发生装置卫星,再到大气层中,释放的纳米级悬浮磁颗粒,形成了三重防御;要是再加上星球本身的磁场,就是四层防御。
  诺大的太空基地全都是警报声,虽然之前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是现在毕竟是上战场了,所有的人精神都高度紧绷。处于这一场战场的最前沿,没有侥幸!要么成功,人类继续安全的在这里生存;要么失败,科学家首先殉职!
  此时此刻的地球、金星、乃至整个太阳系都如梦似幻,极光一样的流光如同飘带,将太阳系笼罩。而地球和金星附近,更是仿佛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棉花糖,极光如同丝絮如同飘带一样来回穿插。
  刚刚接触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也是这个超新星残骸威力最大的部分,那就是辐射。只要撑过这一段时间,接下来人类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未来”——一个温暖的宇宙空间!(未完待续。。)
  ps:  最近这几章为了快速过度情节,天涯可是压缩了很多的章节字数。我知道,情节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有些着急了,我也尽可能的圆润的转折。


第六六七章 星云探测

  高高的缥缈峰上,张敬元带领着自己的妻子们静静地观察着天空。在这一刻,张敬元忽然有一种无力感,在这样的灾难下,果然还是科技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如果是修行者的话,要想将整个星球保卫起来,估计要仙人的能力吧;要不然就要海量的仙石——这东西可不是太阳能和核能这样的大白菜。但在科技的手段下,人们楞是用冰冷的石头制成了辉煌的科技产品,而这些看上去冰冷的科技产品却愣是形成了星球最坚固的护盾,将辐射牢牢地挡在星球外太空。少许遗漏的辐射,也会被金星磁场和大气层中悬浮的、肉眼 看不见、不影响人类健康的磁悬浮颗粒所吸收。
  周妃萱三女静静地陪在身边,虽然已经贵为一国之母,但是三女依然恪守本分、并不追求奢华,而现在更是跟随张敬元常年在缥缈峰这里闭关修行。太阳系就这么大,这些年来也早已经转遍了,现在就是修行,寻求长生、乃至永生。也许唯一的追求就是望子成龙——不过不用担心了,都是龙王了。
  “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张敬元看着有些落寂的风雪芝,轻轻地呵护,女儿张婷跟着丈夫 ,移民了!现在已经走在了星际移民的路上,要是说风雪芝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嗯。”风雪芝没有拒绝,虽然都是上百岁的人了,但是修行让他们的身体一直保持在20岁的巅峰状态,甚至本身的能力更加的强大。
  一天……两天……这种辐射一直持续一个周。然后迅速消散。这种辐射,就是当初超新星爆发后,释放的光芒;而这种光芒显然就只有一波!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仅仅只有与人类有三分钟热血;现在过去了,就表明人类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一环!剩下的就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