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仙文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敬元啊,你这个文章很好,好到我都不能判断其中的价值。所以才不得不找更资深的专家评论。”向允东五十岁的人了,一下子就判断出了张敬元现在的心态。立即进行安慰,科研,虽然艰难,但是人才更加的难得。一个好的人才,是需要尽量维护的。
  “谢谢老师!”
  “呵呵,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教师的荣幸。”向允东笑的看不见眼睛,自己的手下出了这样的天才,这是大喜的事情。别看后面还有十五个人的签名,但是一看就知道,张敬元才是主导!这是自己的学生啊!



第六章高手实验室

  向允东提交的论文,很快就影响到了整个青州大学,不仅仅是因为理念清晰,理论完备,条理清晰,更重要的是,其中列举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并通过另一个视角分析。从电子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从人工智能到自然生命,无所不包。短短万字的文章,竟然蕴含了当今世界十几种顶尖的理论研究。
  “好!”校长彭章华拍案叫绝,“张敬元这小伙子很不错,开学不久就见义勇为,为学校挽回了极大的损失,给他们的奖励现在还在走最后的程序。没想到开学不到一个月,就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校长,我们是不是再考虑下,这是不是太匆忙了,科学不是小事情,闹笑话的话……”旁边一个老教授本着谨慎的精神,觉得应该还需要在考虑一下。确实,科学不是玩笑,真的是容不得马虎。曾经,华夏因为学术作假,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王教授,说的有道理,对于新的事物,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这个时候,向允东却赞同。这其实也是对张敬元的负责,一旦闹了笑话,可是能影响张敬元未来的一生的;而要真的是很好的论文,晚发表个一两天,实在是太正常了。多少论文要用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去验证。
  第二天,整个青州大学相关的科学方面的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并且将张敬元十六个人全都叫了过来,大家进行现场的品论。从最基础的小问题到综合性的理论,全都要经过详细的审评。这个过程中,张敬元朗朗而谈,其余的十五人这个时候却沦为了配角,只有在需要说明某一个观点来自哪一个文献的时候,这些人才能派上用场——毕竟自己找到的,印象比较深刻。还有就是,毕竟大家一起讨论的,其中很多思想对张敬元也有很大的作用,张敬元也不会去贪婪朋友的那点努力。
  “很好,我认为,这篇论文,完全可以发表。”校长最后拍板,而作为张敬元的辅导老师,向允东兴奋地满脸通红。
  而经过了整整一天辩证的张敬元等十六人,也是高兴地大呼小叫。因为,校长亲自说过:这篇论文,有资格在:《国家科技》、英国《nature自然》、美国《science科学》上面发表,这几乎代表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三本自然科学杂志!
  “张敬元,你很了不起!我为能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校长彭章华亲自拍着张敬元的肩膀,“上一次见义勇为的事情,学校申请的奖励已经批下,你们四个人总共有十万元的奖励,每人两万五千元。相比于你们的奉献,这个有些少,聊表心意。”
  “啊……校长,不用的,毕竟是同学,我们救人也是理所当然的。”张敬元几乎没有考虑的回答道——几乎没有不代表没有,张敬元狡猾着呢!
  “好好,不过这是你们应得的。但是作为学校,我们也不能没有表示。这一次你们的论文很好,说吧,想要什么,只要不过分,我答应了!”
  “真的?那,那个,校长,我们想要一个实验室,如今我们这十六人已经成立了高手实验室,并且准备在最近在学校注册成立。”
  “好!有理论更要有研究。我准了。有什么基础要求么?”
  “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机加工、高压、仿生学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申请一台组合加工中心、高压输电、大型计算机辅助、还有新的实验可能需要用到特殊的材料,因此需要一个冶炼车间。暂时,那个,就这些了!”张敬元说的有些脸红,自己的这些申请,其实完全是狮子大开口,这样的实验室,如果完全配备,完全能支撑大型企业的科研项目了,现在却仅仅让自己十六个学生申请,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只是这些东西,却是十六人商讨后的,少了一样,都会对研究造成很大的影响。
  听到张敬元的话,看看十六张期待的面孔,校长有些犹豫,而周围的专家教授们,也有些惊讶。
  “校长,我认为这个实验室不仅仅是张敬元等人需要,我们作为辅导老师,也需要!”关键时刻,向允东给了极大的支持。一下子,这样的实验室申请就从学生变为专家教授们的集体申请。瞬间,原本极为困难的事情,变得极其简单!
  毕竟,要真的是按照张敬元的申请下来,实验室一年的费用就要百万计,这样的申请,国家当然不会给普通的学生糟蹋了。扶持教育不等有随意的浪费。
  “嗯,我想,等到这篇论文发布后,造成轰动之后,再和国家申请会更容易!对了,你们的高手,好吧,高手实验室我准许了,明天去走下程序。”校长彭章华考虑好久,定下基调。只是显然,对于高手实验室这个名字,有些纠结!
  踩着星光,张敬元十六个人哗啦啦的跑出了校长的办公室兼实验室,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兴奋。一篇论文,竟然值得三十多个专家教授审核两天时间,不管能不能成功,仅仅这个,就已经足够兴奋了!更别说,实验室,可是有眉目了!
  “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庆祝高手实验室正式成立!”刘海东兴奋的找不着北了!自己可是仅仅提了几个错误的建议,翻了基本资料而已,就有了在校长的等专家面前露面的机会,当真值得高兴。当然,在内心里,李海东也暗自决定,自己将来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好,我们去南餐厅的三楼,那里提供小炒,还有果汁、啤酒。”王庆伟的机械分院在大学的偏难位置,不过这里的餐厅很好,据说有大厨掌勺。
  “好好……”搭上校园内短程电瓶车,一伙人浩浩荡荡的杀向餐厅。
  当天晚上,七个男的喝的迷迷糊糊的回去了,而女孩子却嘁嘁喳喳一整夜!
  第二天老早的,十六个人就来到了学校中心的大楼,办理校团手续。
  一个中年人接待了他们,并详细的解说了校团的注意事项、权力与义务。“这一栏,需要填上英文名字。”
  “还需要英文?”张敬元有些大中华主意。
  “当然,作为科技的校团,就要有走向世界的志向。对吧!”中年人一句话,就将十六个还有些不满的大学生摆平了。
  “对!”张敬元毫不犹豫!
  “起个什么英文名字好呢?”女的开始发言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全都是和花朵有关。
  “不行,要与高手相关。就叫做high-techandlab!”
  “狗屁不通!”方青山极力反对!连校团的中年人都一头黑线。
  “这完全是华夏式英语!”周妃萱也是反对。
  “那你们起一个好名字啊,要有新意、要容易记住、要有代表性、要能和高手实验室的汉字相匹配……”
  “……好吧,你赢了!”
  于是,一个奇怪的团队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了:高手实验室,英文名字是搞笑的:high-techandlab,团队的代表图案是一只伸向天空的大手。



第七章轰动世界的理念

  后期的事情张敬元就简单关注而已,实在是,用不上力。论文的发表、推介等,全都是校长和指导老师向允东帮忙。
  如今,向允东作为张敬元、赵青云、刘东海、吴玉良、周妃萱等的指导老师;李长兴的指导老师是47岁的博士王岩刚;王庆伟的指导老师是53岁的博士李东;方青山的指导老师是48岁的博士张伟明,校长挂名高手实验室主任,张敬元副主任,加上四个博士导师,可谓是力量雄厚。
  彭章华与四名导师首先将稿件投递到国家科学杂志社,这样的科技论文是需要严格审核的,甚至需要科学院过目,毕竟这是要发往全世界的。审核时间大概需要一个月,因为很多专家也要验证其中的可行性。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张敬元申请的实验室,根本就没有符合的,需要单独设立,这个也需要国家科学院审批。
  现在,一群老专家老科学家对着张敬元的论文,逐字推敲,而对于“能”的等级决定智慧、生命的言论,也在进行验证。论文中指出,电能是一种低级的粒子能,粗暴简单,难以支撑智能的发展;化学能灵活多变,是生命产生的必备条件之一;还有一种原始能,就是宇宙微波,这是一种极为细腻的“能”,它是构成生命的与智慧的核心。支持生命运动的是一种场能,支持智慧的,却是一种极为细腻的能,就是“灵魂”,一种由宇宙微波能构成的生命体!
  以此作为论证,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应该首先是对能的重新定义与发掘,电能发展到如今,几乎跟不上人类的尖端科技发展速度,所以现在想要再一次形成工业革命,科技革新,就需要首先从能源着手。
  一篇论文不仅仅涉及了科学演技,更涉及到了现在世界上悄然兴起的灵魂研究。
  在专家们忙碌的时候,张敬元十六人在四名指导老师的辅助下,正在做理论研究。准备从新的视角,重新定义能源与能,机械的运动与控制等等。随着记忆的觉醒吸收与融合,随着修为的不断前进,张敬元总能语出惊人,一个月时间,张敬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竟然让四名指导老师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尤其是大家动手制作的一些小型的试验品,让人拍案叫绝!
  张敬元用108枚家用电脑高级芯片,按照两仪三才四象三种阵法排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网状结构,远远看上去,莫名的,竟然有一种人类大脑的错觉。
  利用无线连接与能量传输技术,让这108枚芯片工作后,竟然产生了一种模拟大脑的“场”,接通计算机,经过计算,108枚芯片结合后的运算能力提升了整整一千八百到两千倍!当场惊爆了一地眼睛。
  这个实验,甚至惊动了校长,看到108枚家用电脑芯片联合起来,竟然产生了接近大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后,校长当场拍板:研究室,现在就建立!
  随后张敬元给大家做了简单地讲解:这个芯片组的运行方式,其实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首先,芯片本身其实并没有任何的计算能力被应用,他们仅仅是作为一种基础单元,这些芯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微弱的磁场,这些磁场交错衍化之后,才是运算的核心,是在芯片组空白的地方开始的运算。
  “还可以这样!”不仅是老师校长,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等等,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运行中一定会涉及到能量的消耗,我们用红外能量测量仪检验一下。”校长到底是老科学家,第一时间提出了方法。
  很快,红外能量检测仪被校长的助手送来,只不过这个可怜的助手很快就被大家赶到了门外!
  “打开电源,开始输入检查方程式,无限制计算圆周率。”
  “检查正常,电源稳定,开始!”
  “红外检测仪安装调试正常,开始扫描!”
  “吱……吱……”红外仪开始工作,一个红黄白三色立体图案,在3d投影显示屏上显示。
  “哇!”不少人惊叹,虽然说3d立体投影技术在已经成熟,但是因为成本原因,依旧只能作为极为昂贵的物品使用。不说别的,仅仅说3d立体投影仪器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稀有金属,仅仅这些成本价就超过百万元,更别说其中还有技术的成本。这样的一台红外检测仪器价值超过两百万,还是成本价。
  不过高投入,效果也是喜人的。一个一模一样的虚拟模型出现在空气中。
  经过红外能源感应发现,果然,在虚空的模型当中,温度最高的地方温度超过30度,在33-35度之间波动,这些地方,全都是芯片组中的空白位置;而芯片本身,温度只有25度左右,电源线温度22度;室温22度。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校长还有四个指导老师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样的一个模型,已经颠覆了他们既有的知识体系!
  “啊……圆周率竟然出现规律重复!(小说)”忽然,旁边的江蕙兰发出尖叫,一身的书卷气息不翼而飞!
  “什么!我看看!”五个花白的脑袋聚集在一起,盯着盯屏幕看!只见芯片组在飞快的工作,电脑屏幕上的小数在以每秒近千万位数的增加,而循环规律是每十二亿八千万位小数,循环一次!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圆周率竟然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个发现,将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向允东激动地难以自已。
  “重新计算,说不定是计算机错误!”校长还算冷静。
  “重启芯片组,连接大屏幕。”张敬元冷静的指挥着,将显示屏连接到了墙壁上的巨型屏幕上,足有十米长,三米高。
  密密麻麻蚂蚁一样的数字在显示屏上滚动,在第一瞬间,就已经填满屏幕。芯片组加速工作,芯片都产生微微的颤动,这样的计算速度与计算强度,已经超出了家用芯片的承受能力。好在,现在芯片仅仅承受震动就可以了,不用承担计算能力,但是庞大的数据转换与传输,也渐渐地接近芯片的极限。
  “真的,真的出现了重复!这是一个改变人类的伟大发现,圆周率重复,代表了人类的数学研究,将走上新的道路!”校长激动地轻轻地抚摸着屏幕,只有最资深的科学家才能知道这一件小事情所代表的意义!
  “校长,张敬元上一次的论文还没有发表吧,我们是不是将这个发现一起发给科学院?”向允东看着张敬元,两眼放光——这是自己的学生,而自己却是这样的一个天才的导师!一个爱因斯坦+特斯拉一样的天才的导师,想想就让人兴奋!
  “对对……”
  忙碌了快要一个月的科学院还没有来得及从兴奋中醒过来,又一张巨大的馅饼从天而降。圆周率有重复,也就是张敬元作为主要的署名人,而后跟着十五个学生和五个高级的博士签名。
  2040年11月,是一个后世铭记的时间,一片引导了人类科研新方向的论文,在华夏的国家科学杂志上发表,而后不到半个月时间,英国的自然与美利坚的科学两本杂志,相继转载。同时发表的,还有发现圆周率重复规律,彻底宣告圆周率为无限不重复小数成为历史。
  无数的科学家开始验证,并发表自己的研究理论。有反对的有统一的,有打酱油的!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这一篇论文,引起了世界新的思考,我们之前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应该改变了?



第八章实验室成立

  张敬元一篇论文,搅乱了整个科研世界;而如今,张敬元十六人却在紧张的忙碌中——实验室审批手续彻底完成,国家科学院直接报批一个亿的研究资金,而这,仅仅是第一批资金,视情况而定,后期可能会无限期增加投入;惊呆了所有的小伙伴们。
  不过,也不是没有条件的,不仅仅是建立新的科研大楼,而且还有国家方面过来的斤30名各个方面的顶尖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助手,浩浩荡荡近两百人。领头的是国家科学院院士黎春华,一个近70岁的老专家,只不过老头子精神极好,龙行虎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