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仙文明-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烟疤严天雷摸了摸手指上的烟疤,“以前大家都在盛传,说华夏最后肯定会统一的,因此最近百年时间,冒险热情持续低落,以至于冒险者被当成了低劣的莽夫!
  艹!现在好,太祖亲自坐镇,谁特么的还敢歪嘴!就凭这个,老子卖了所有的家产,买了几艘老飞船,雇佣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拼一把。
  当然,两位兄弟要是来到我这里,我当然是欢迎。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能说因为我们是邻居,就格外优待!因此,有钱入股,就是领导;有才入股,就是队长。”
  “哈,烟疤哥,我老木头身上还是有点资产的。手上那个光标尺元件厂卖掉,加上身上的继续,300万是有的。还能买三艘老旧些的飞船,买上几个探险用普通机甲。当然,我工厂中,估计能拉几个用勇气的手下来。”
  “两位大哥,我……我……就几万元。不过,不过我一个月后,就能拿到帝国第二空间技术学院的高级毕业证明。”周青有些不好意思。
  “狗shi,帝国第二技术学院的毕业证明?是研究生?有什么成果没?”两个老粗人一下子瞪直了眼睛。但老烟疤很自然地摸动桌子上的按钮,一下子一道虚拟物理防护层笼罩在三人周边。别人再也听不到任何讲话。
  这不能怪两个人,自从二十多年前,帝国第二空间技术学院,在张冠的引领下,研究并攻克了空间滑移技术以后帝国第二空间技术学院几乎成为华夏空间技术学院中的龙头老大;而如今的大学毕业有三种毕业证明,第一种为初级:大学毕业;第二种为中级:一般研究生毕业;第三种为高级:获得优秀研究成果的研究生!至于说博士,那就要有一定的积累,进入国家专业的评价机构了。如今的学业证书,那可是镶嵌钻石的,贵得很!
  “我。我就是研究了空间小型化压缩理念。还是在张冠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周青脸色还有些犹豫。
  “艹!竟然是张冠教授的门生啊!听说最近张冠教授因为空间滑移技术,一举摘得9级科学家称号?并得到了太祖的亲自接见?牛啊。
  小青子,我决定了,你就是我们冒险团的老三。不用你出一分钱。将来我们建一个国家。就生产和研究空间压缩技术!到时候让哥哥们喝口汤就好。”烟疤欢喜的几乎连心脏都跳出胸口。
  空间压缩技术啊。号称如今的明珠科技之一!想想看,要是能将一个庞大的空间压缩到便携的程度,里面能够放置机甲、甚至放置飞船。那是多么牛掰的技术啊!到时候就是财源滚滚不说,社会地位也是无法形容的。这年头,搞探险的,虽然有收获,但大部分探险家也仅仅是温饱,要养飞船等等,一辈子拼搏下来,也没有多少收入。
  但是搞技术的不同,尤其是在这个科技爆发迅猛、国家法律严格的时代,多少搞技术的一夜暴富,随便找个工厂,技术入股,什么都不做,就可能几年时间成为某地首富!
  “木桩子,我决定了!探险,我们立即就出发,大家赶紧收拾下。老庄子,你的钱财等,直接购买小型飞船,或者是机甲等。那个地方虽然不起眼,但终究只有200光年,在现在的技术下,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地方,要是被别人发现了,就坏事了。等小青子拿到了毕业证书,我们就出发。
  等以后,探险发家致富后,我们就成立空间压缩技术工厂。忒忒忒忒激动了……”
  “额……两位哥哥,既然如此看中小弟,那是小弟的荣耀。”周青也是恍恍惚惚的。说实话,这年头人心思动,能够自己创业的,绝对不会去技术入股别人的工厂。那样虽然轻松,但实际上仅仅只能够得到真正价值的百分之三四。
  “好!现在我们先看看,看看我们白玉星系的投票结果!”老烟疤神情兴高采烈;只是这老家伙在转头的时候,眼睛闪过担忧——不知道这小青子掌握了全部的技术?还是只掌握部分技术?但这东西不能直接问,要等对方的毕业证书下来后,才能明白。
  白玉星系,是华夏进入明珠星域后,开发的一个星系,距离太阳系有57光年,在太阳系以外的星空。当时也没有什么天然生命行星,是后期开发的,而这里的“土皇帝”家族,就是风家,是张大老板的妻子,风雪芝的家族。当年华夏刚刚进入星际时代的时候,对于那些老式家族张老板不喜,但也没有刻意的打压,仅仅是迅速提拔新的阶层。不过这些老家族能够传承几千年也不是傻瓜,就老老实实地呆着,反正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之后随着帝国的强大,慢慢的放开了对全社会的限制,这些家族也迅速的膨胀,眼下的白玉星系,就是风家的新领地。
  但是呢,大老板也说了,无论是华夏帝国还是共和国,仅仅是一国两制中的分支,而不能独立,也必须要遵守宪法!因此,风氏家族虽然与大老板沾亲带故,也要搞公投!
  甲方红色:支持白玉星系“并”入到帝国的中央集权一方;
  乙方绿色:支持白玉星系“进”入到共和国乙方,成为相对独立的个体。
  而现在,投票已经进行了一周时间了,还没有进行完毕,依然有不少人持有观望态度。中央帝国共给出了两个限制:一个月的投票时间,或者星系内是80%的有投票权的人投票。
  一个月之后统计结果,要是一个月时间到了,一个星系内的投票人数还达不到80%,哪怕是79。99…%,那也算是弃权!你一个星系内,竟然不足80%的人重视自己手中的投票权,你这个星系的发展很成问题啊,国家当然要治治你!
  弃权的,会被强制并入到帝国体系。不过该有的利润等,是不会少的——你信么?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主动和被动,肯定是不同的;帝国历来公平,所以要是到等到最后,必然会是论功行赏!
  大家也看得出来,太祖还是偏向帝国制度,但也赞成共和制度;两种制度共存,对现在的华夏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你要想做墙头草就对不住了,那会被野火烧掉的。帝国的改革虽然崇尚和平演变,但要是有不开眼的,国家绝对不会吝啬子弹!(未完待续。。)
  ps:  抱歉,最近为新书愁得脑袋都炸了。人家都说老书能不结束就不结束。但天涯觉得,还是尽早考虑新书更好。不过如今已经修改的刚十几次了。呜呜……


第一零零五章 富强之路与标准

  “哎,这数据是一会一变啊!”一个公民站在公开大屏幕下,轻松地啃着雪糕。也许别的地方是隆冬,但这里就是炎炎夏日。
  如今每一个星球都会有一个广场,广场主要的作用,当然是“公开”,这里有清晰地屏幕,可以显示刷新政府的一切公开资料。当然,这仅仅是显示而已,作用仅仅是作为“标杆”;实际上,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完全可以去虚拟世界接受“灌输”,一个标点都不差;也因此,这里用的是低级的平面显示屏,而不是别的显示技术。不过,有的时候,公开的不是内容,而是行为和态度——一种表明政府态度的行为,这态度就是:公开、公正、公平等等。
  不过现在华夏境内所有的政府公开显示屏,显示的都是投票数据。一般每一个星球都有两个表格,一个表示本星球的,另一个表示全国的。
  本星球的,随时刷新;全国的数据,因为需要联网、传输、计算等,10分钟刷新一次。
  “我们白玉星系,竟然有23。1%的人支持帝国制度,22。7%的人支持保持相对独立而加入共和一方。剩下的还没有投票,显然是在考虑观望。
  算了,我认可帝国制度,因为帝国制度能最大的集中全国的力量,并且也是比较好的治理国家的方法。从国家的角度和民族强盛的考虑来说,帝国制度无疑是最好的。
  但帝国制度容易发生**。虽然现在有各种方法,但终究还是比共和制度大一些。嗯,这样,我投一票帝国制度,让我老婆投一票共和的。哈,咱也学学太祖的两全其美的方法!
  哈哈……”
  同样的情况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地方,就算是金星这里、作为中央帝国的首都、一直是千年来华夏名义上的首脑,也是如此。人们渴望强大,因此会选择帝制;但也有人选择共和。
  中央帝国和华夏帝国虽然被指定为帝国的形式,但是公民的权利还在。既然如此。在自己所在地已经被指定为帝国制度的时候。他们如何行使权力呢?太祖法外开恩,或者说灵活的变化一下,可以出售!出售给别的星系。这摆明了,是太祖在轻微的支持共和——因为有能力购买这些选票的。必然会是那些国家的高官政府等。
  “帝国制度做为主体。共和制度为辅助。双方缺一不可。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尽快的制定、并走出一条富强之路!实际上仅仅一个明珠星域的华夏帝国。占据的星球,就已经有华夏现有星球的70%,剩余的星系就算是全部选择共和也无所谓。只要能让现在的华夏统一就好。”张敬元放下茶杯,看着眼前的投影屏幕上的显示,语气慢慢悠悠的。
  “富强之路?”所有人看着张敬元,在现场,有在位的官员、有退休的老官员,甚至有科学家、工程师等的代表,当然,也包括公民代表等等,在外面还在投票的时候,这些人已经济济一堂,在张敬元的主持下,开始了讨论。当然,也有来自各个星球、企业等的代表。不过大家并不是在现实世界里开会,而是在虚拟世界——但如今的虚拟世界已经是亦真亦假,不知道的,一睁眼绝对第一时间无法分辨出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差别。
  为了区别,所以每一个虚拟世界的人影头顶有一个白光,上面可以显示自己的名字、特长、爱好、性格等等。而现场显示的,就是名字和职业、来源等,三五十个字以内。
  当然,也因为是虚拟世界,也就导致现场人呢有些多!直接的参与的,就足有百万之数,周围围观的更是不在少数。
  “是的,富强之路!”张敬元点点头,“经过千年的发展,社会积弊之类的就不用说了,现在小学生都知道,国家病了。正好,现在我们还有机会整顿下国内‘病情’。
  但如何整顿,也要有一个章程、大纲。仅仅是区分帝国和共和国,才是第一步。
  大家畅所欲言,要是发言不错,并且最终被执行的话,那么,我给你们发奖励。”
  刷!!!所有人的眼光闪亮,太祖亲自开口说,给你们奖励啊!这机会可是难得!
  “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张敬元手中依然捧着茶杯,“因为你们是在为民族的发展建言。当然,明天开始,我们也接受来自外界的言论;因此各位发表言论,仅仅只有今天一天时间啊。我想,外界百万亿人口,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的。”
  “我先说,抛砖引玉,帝国的科技发展,可以偏重军工;而共和国的发展,可以偏向民用。这仅仅是一个考虑,可以适当地用政策来引导发展。”
  “嗯。”张敬元点点头,就不再开口,以因为所有的建言都需要总结、筛选等等,然后才能被选择。当然,第一个开口,总是让人关注的,张敬元也就多看了一眼,竟然是一个学生代表,叫周青,帝国第二空间技术学院的代表;是个厉害人物。
  “我觉得应该统一度量衡!”这是一个老学究,帝国史学院教授孙雅鹏,“老头子我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正所谓古今同万古一,有些道理却是万载真理。
  现在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标准!
  经过千年的发展,我们有了太多的标准,仅仅就一个时间,既有好多计算方式。这已经不仅仅是给生活带来了困难,就算是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统一标准。全国官方文件,只允许一个官方标准。当然,仅仅是官方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因为也许新规定出来的官方标准也并不一定正确,还有就是需要社会慢慢的适应的一段时间,需要社会去检验。
  新的标准应该完全数字化,就如同重量,从低到高,上不封顶,这样方便以后的发展。
  我们举个例子,在同样的质量标准下,我们可以称量民生物资,如油盐酱醋。我们也可以测量军工产品。比如飞船质量,甚至我们能够用同样的标准来计算恒星、星系的质量。
  第二点,就是完全统一进制。比如现在,我们有的单位是十进制。这也是最多的;但时间进制说实话。很混乱。日常生活中的时分秒就不说了。时分秒之后的进度,如微妙、毫秒等等,有十进制。也有千进制。这样的计算方式,已经给科学家造成了很多的困扰。
  据说,七成的科学试验失败,原因都能涉及到单位进制的问题。
  这也就引发了第三点,那就是统一单位。
  比如,从毫米到米,全都是十进制。这样很方便。但实际上在科研中,有很多单位,什么毫微纳米之类的,有的体系中,是十进制,有的就是千进制,甚至还有一些单位是16进制等等。
  先不说这样造成的混乱,仅仅是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等,都是麻烦的事情。因此,应该尽可能的统一进制;无论是什么体系,都做到同一个单位前缀,就是同一个进制、
  比如,如论是毫秒、毫克、毫升等,只要有‘毫’字的,都尽可能是千进制,他们乘以1000才会进阶到下一个单位。比如毫秒乘一千,到秒;毫克到克,毫升到升;一些现在不符合的,重新调整。
  第四,修改错误的、老旧的计量方式。我们有一些单位已经使用了上千年了,也许千年前他们是正确的,但现在,他们却是错误的。
  最简单的,比如:水温。就算是在完全绝热的条件下,将水从零度加热到一度所需要的能量,实际上也要小于将水从99度加热到100度所需要的能量的。这个结论早有定论,其实和所谓的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很相似。
  如果说日常生活,这样的计量单位倒也足够;但要是放在如今的科研等精密技术上,这样的温度计算方式,却是错误的。当初温度的出现,是某一阶段的,平均分配;比如摄氏度是将冰水到开水之间,均分100等份;但实际上,要是从微观角度分,就会发现,从零度到100度之间的能量间隔会越来越大。
  第五,各个单位之间可以灵活的相互转换、计算,官方给出简洁的、一系列的计算方式等。
  在我看来,这些标准,就是富强之路的路标,有了正确的路标,才能让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更快、更准确!
  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必须要发展。很多人往往会着眼于科技的发展,却往往忽略那些最本质的东西。而单位和标准、进制以及数学等,就是最基本的东西。我认为,这些年来科学发展过慢,与单位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六,外来单位本土化。很多外来单位等,我们都应该本土化。所谓的本土化就是将这些单位不要用音译之类的,而应该冠上属于我们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哪怕复杂点,但可以助于我们的理解。
  我献丑一下,比如我们从寒冰文明直接复制音译过来的空间单位,帕玛。利亚,其表示冻结每利亚空间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而这里面的利亚是寒冰文明的体积单位。
  但实际上,这样的单位会让初学者不知所以然,也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发展。我觉得,如果这样修改:那就是每冻结1立方米空间需要消耗的能量为‘一丛’能量,丛本来就有聚集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