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窑窕淑女-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头来试探性的问,“那桃子的意思?”

堂屋里豆大的油灯照着,火光跳跃,屋内光影浮动。昏黄的光照在人脸上,半明半暗。

“我问了桃子,看她中不中意,如果她中意萧景天,那我再劝劝他爹,结果桃子她直摇头。”桃子娘说完,摇了摇头。

范氏心里疙瘩一下,“我还盼着能做桃子的嫂子,看来,我是没有这个福分了。”

“这事闹成这样,没有法子了,只是抹了你我俩家的脸面。”桃子娘深深叹了口气。

眼下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范氏在心里叹息。

一个时辰过去了,夜色渐晚,桃子娘起身准备家去,范氏把她送到院门口,拖着她的手想再说两句,却无语凝噎。

桃子娘走后没多久,萧景土从老宅回来,黑着个脸,拉得老长像个冬瓜。

“爹娘情况咋样?”萧景土一进门,范氏就问。

萧景土倒了半碗水喝下,“萧景天昨儿在天井跪着,没得爹的允许,娘不敢叫他起来,在天井跪了一天一夜,晕倒了,今儿在床上躺了一天。娘托二娘娘去提亲,连人带礼被轰了出来,娘气得心口疼,熬了两副药喝下,好多了。”

范氏把桃子娘刚刚来过的事说给萧景土听。

“看来,这事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爹对这事怎么看?”范氏问道。

“如果这门亲事能成是最好不过的了,成不了只能另做打算,这是爹的意思。”萧景土起身回房,边走边说,“上回,大妹子回来,说的刘老二家的闺女,娘看着蛮中意的,想等这顿风头一过,去访访。”

“这样也好,尽早定下来。”范氏手执油灯,跟在萧景土后面,回了房,“只是往后这两家的疙瘩就此结下了。”

第二日一早,萧玉翠打开堂屋的门,把院墙下鸡棚里的小鸡娃子放出来,又回来准备把堂屋门关上,萧玉珠拦着她,不让关,萧玉翠嚷着要关,两人相互把持着,堂屋的门关了又开,开了又关。

范氏在家里躲了一天,浑身不自在,见堂屋的门被两个丫头弄得咯吱响。

“娘,咱们还是把门打开吧,老闷在屋里,怕是会闷出病来。”萧玉珠骨碌着黑漆漆的眼睛道。

与其这样掖着藏着,还不如大大方方,该来的迟早会来,躲是躲不过的。范氏想想,把堂屋的门开得大大的,把院子里的篱笆门也打开来。

喜子娘手里垮了个小篮,从对面过来,“玉涵娘,今儿煮了些甘薯,见你开了门,送来给孩子们尝尝。”篮子里窝了几个甘薯,热气腾腾的像刚从锅里捞出来。

范氏脸色淡淡,“劳喜子娘费心了。”嘴上没多话,要玉翠分给几个小的吃。

喜子娘见范氏不怎么说话,以为她还在埋怨自个,嘴上解释道,“玉涵娘,前日那事真不是我传出去的,我也就路过,听见了回来告诉你,我不是爱传嘴的人,再没和谁多说道两句。”

“我怎么会怨你,听到的人又不止你一个,谁爱嚼舌根谁嚼去,嘴长在别人那,咱管不着。”范氏并不是针对喜子娘,这村里有几个喜欢说道的人,闲来没事就喜欢说事。

“看来是我多心了,我还担心你怨我!”喜子娘脸色讪讪的,挤着弄眼的又道,“听说,昨儿杨氏去桃子家提亲了,被轰了出来,这桃子爹也真是的,再怎么说,你家还有个秀才老爷,他这不是驳了秀才老爷的面子吗……”

范氏头也不抬,就要进屋。

“好,我不问了。”喜子娘拿了空篮子就要走。

范氏转身,送她到院门口,“喜子娘,这事如今传得满村都是,我也不好说什么,老二理亏在先,是我们萧家对不住人家。”

“玉涵娘,我知道你这两天闹心,听不得这些闲话,你别多心,我也就随口那么一问。”喜子娘挎着篮子摆手走了。

第二十四章 野花

杨氏病了,范氏领着几个小的过去看看,见老宅大门紧闭,范氏握着门环扣了一会,门才开。

“娘,怎么样了?”范氏把萧玉涵抱过门槛,问。

“在屋里躺着,好多了。”萧景文开了门,很快又把门关上,天井里的光把四处照得亮堂堂的,一股药味扑鼻而来。

萧玉珠跟在范氏后面,进了东厢房,绕过一扇山水式插屏,见杨氏正躺在架子床上。

杨氏见范氏和三个小的过来,拿了枕头垫在后背,半坐着直起身来。

“使不得,快躺下。”范氏一个快步上去,扶着杨氏重新在床上躺下。床围处雕花镂刻,

花枝缠绕,有莲花式的,有石榴式的,各式不一。

“奶,你好些了吗?”萧玉珠走到奶跟前,甜声叫道。

杨氏拉过她的手,“奶的好孙女,一见到你们,奶就好多了。”

萧玉涵钻到床头,“奶,你这是病了吗?我小时候病了喝了药就能好了,不过那药可苦了,涵儿不爱喝。”说完砸吧砸吧嘴。

杨氏抚摸着他的头,搂到怀里,“好孙儿,奶的好孙儿。”

范氏起身去了灶间,萧玉翠双手握着站在床头,腼腆地看着。

很快,范氏端了药过来,用瓦勺捣凉了,一口一口喂给杨氏。

杨氏皱着眉头,喝了几口,叹了口气,“咱家的脸面丢光了,我愧对萧家的列祖列宗啊。”

“娘,发生这种事怎么能怨你?”范氏喂了口药。

“萧家有几百年了,祖上还出了个在朝廷做官的,老爷怎么说也是个秀才,没想到萧家会毁在我的手里!”杨氏不想再喝推开药碗。

“娘,你就再喝点,气坏了自个的身子,哪可如何是好。”范氏怨道。

“一想起老二,我这心里就憋得慌。”杨氏手拽紧了被子说道。

丁香走进来,带着几个小的出去耍。

萧玉珠走进书房找爷,爷不在,走进后院,爷背着手望着葡萄架出神,一本书随手放在后院的石桌上,偶有秋风吹过,翻着书页哗哗地响。萧玉珠看了看桌上的书,看了几行,全是古文,看不懂说的是什么,不敢扰爷,偷偷地退了出来。

萧景文正拿着扫帚扫着天井里的山茶树叶子,萧玉涵踢着石子玩。

从老宅回来,范氏念叨着北边地里的甘薯得去收了回来,到时候好种些冬菜。

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黄了大半,被风一吹,呼呼啦地落下,一片片黄叶飘在空中,舞着旋转。附近田埂上的野菊花开了,一朵一朵在瑟瑟的秋风中挤着小脑袋,黄了一片又一片。

用野菊花做成的枕头,可以明目,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做一个送给奶正好。萧玉珠记得前世里喝过的菊花茶,清香扑鼻,这野菊花可以晒干做成菊花茶,还可以入药,送到城里的药堂还能卖钱。

萧玉珠想到这,看着田埂上,路边一簇簇黄的菊花,两眼放光,此刻在她眼里,这些不是野菊花,是黄黄的金灿灿的金子!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停下脚步在路边采了起来。

萧玉翠跟在范氏后面,走了一大段路,身后没了声响,见玉珠正在路边采着野菊花。

“这二丫头就是贪玩,让她跟着去挖甘薯,她跑去摘花,算了,随她去。”范氏心里沉闷,没有理会。

萧玉珠嘴角带笑摘着野菊花,用裙儿装了,一小会,装不下了。她飞快的跑回家,一路上忍不住的偷笑,回家拿了个装米的布袋子。

“玉珠,玉珠,你跑得贼快,干吗去?”杜鹃在自家院里见了萧玉珠,跟了出来,在后面喊。

“摘花去喽!”萧玉珠朝她招手。

一听说,能卖钱,杜鹃拿了布袋子跟着跑。

“我可没听说过,这野花也能卖钱?”杜鹃跟在后面,问道。

“你放心,我说能卖钱那就能卖钱,包在我身上。”萧玉珠拍着小胸脯说道。

杜鹃快步跟上,对着萧玉珠左右瞧了瞧,半信半疑地说,“我娘说,你是王母娘娘的水草仙子转世,我还不信呢!今儿一看,还真有点不一样。”

“玉珠可不是什么水草仙子,那只不过是道姑子想多骗几个钱,编出来的瞎话罢了,那日,我亲眼看见道姑子骗了我娘好些个钱呢……”萧玉珠想到那道姑子,撇了撇嘴。

杜鹃跟在后面,听着觉得稀奇,“可我还是觉得你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我也说不上来。”说完,飞快地跑到萧玉珠前面,跑着大声喊着,“水草仙子,水草仙子……”

“杜鹃,杜鹃,你这小丫头片子,你再胡说……”萧玉珠追着跑着。

两个小身影在田埂上采着野花,如两个小黑点一点一点挪动,时不时地飘出一阵阵清脆的笑声。采了一个下午,两个布袋里装不下了,两人才回来,到了村头,杜鹃忽然停下不走了,看着布袋子里的野菊花发愁。

“怎么了?”萧玉珠放下手里布袋子,歇了口气。

“这……我怕拿回去了,嫂子问我,我该如何交代?”杜鹃迟疑了一下。

“如实说呗!”

“那可不行,如果我告诉嫂子采的野菊花能卖钱,我怕这花刚卖,她就把钱要了去。”杜鹃清澈的眸子充满忧虑。

“那拿我家去吧,我帮你晒,卖了钱给你就是。”萧玉珠骨碌着眼睛说道。

“你说的倒是个好法子,就拿你家去。”杜鹃笑嘻嘻地抓起地上的布袋子就走。

在田里摘了几日,小院子里的簸箕米筛上晒满了野菊花,老远便闻到了一股清香。萧玉珠手翻着簸箕里的菊花,趁着天气好,多晒晒,秋日的太阳温情,最先摘的那一批晒了好些天,才晒得干透。

让萧玉翠拿碎布缝了个小枕头,装了晒干的野菊花,给奶送去。

村里的赤脚郎中正从田里摘野菊花回来路过,见院子里晒着的一团团黄色的菊花,似云一般。

“郎中先生。”萧玉珠见郎中在自家院门口站着。

“是玉珠啊,摘这么多野菊花做啥?”赤脚郎中问道。

这野菊花能入药,是一味好药材,这赤脚郎中不会不懂吧?萧玉珠也不想藏着瞒着这挣钱的法子,谁想挣钱谁摘去便是。“这野菊花能入药,我想着摘来晒干送去城里问问,能换钱不?”

赤脚郎中点点头,“能换钱,能换钱,我刚从东边的地里摘了些,准备晒干了做药方子。”顿了顿,叹道,“这小丫头真是机灵呐!”

野菊花晒干了能卖钱,这话从赤脚郎中这位权威人士口里说出,这个消息像秋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子,村里的老的小的妇女手里拿着布袋子摘菊花去,田里,地里,山上都是人。

“玉珠,你为什么把野菊花能换钱的事说出去?”萧玉翠从老宅回来,气鼓鼓地撅着嘴。

“这野菊花能入药,又不只有我一个人能知道,再说了,赤脚郎中早知道的,这挣钱的法子我也不想掖着藏着,免得别人怨道。”萧玉珠手翻着野菊花说道。

萧玉翠一瞪眼,“辛辛苦苦帮你晒了好几日,往后你自个晒去。”

萧玉珠却不恼,笑盈盈地说,“摘花,去不去?”

萧玉翠扭着身子不理她,走进屋拿了两个布袋子,跟着就去。

过了两日,喜子爹要去城里卖鸡蛋,萧玉珠和喜子跟着去了城里。给酒坊的陈掌柜送去一小包好的野菊花泡茶喝,剩下的卖到了药堂里。

药堂掌柜见这丫头都是选了些开得好的摘,没开的或者开得败了的一个也没有,晒得干透,色泽又好,全要了,嘱咐以后摘了晒干了尽管送到药堂来,按市面上的价收。

萧玉珠没有应下,药堂里的价格是按收购价,低得很,谢过药堂掌柜,手握着另一小袋子野菊花去了茶坊。

南方天气炎热,连带着南方人心火旺,喜欢喝茶,萧玉珠想去问问,茶坊里收不收。

一家茶坊的掌柜看了看她的货,摇摇头,“我们这卖的都是上好的龙井茶,洞庭茶,这种野花恐怕上不了台面。”

“有古书记载,野菊花味甘微苦,性平微寒,有散风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菊花茶闻起来清香扑鼻,喝下去可以清热下火,清肝明目。”《本草纲目》里面对菊花的记载,萧玉珠只记得这么点,希望可以用来应急。

茶坊掌柜见她念得有板有眼,还像真有那么回事。

“这位叔,要不你现在拿点泡上,看味道怎么样?”萧玉珠眨巴眨巴眼睛。

掌柜点点头,命小二拿去泡上。一会,小二端了杯泡好的菊花茶过来,闻着倒是清香,掌柜小口抿了,又品了几口,频频点头。

“叔,怎么样?”萧玉珠凑近了问。

“喝着倒是润喉,我先来点,在茶坊里卖卖,看看那些茶友喝得惯不。”

这茶坊要的是讲究,体面,萧玉珠一番鞠躬感谢,每两菊花茶多要了五个钱。

茶坊掌柜没二话,收了小布袋里的野菊花,“如果茶友爱喝,下回你摘了送来便是。”

萧玉珠自是一番感谢。

第二十五章 傻蛋不见了

地里挖的甘薯放了几天,控干水分发了汗,糖分增加不少。范氏在灶上添了一大锅水,命玉珠把柴火烧得旺旺的,水烧开了煮甘薯,挑了些个头大的准备晒甘薯片,小的拿来喂猪。

萧玉珠添了一把柴火,趴在火膛口用竹筒子吹着,把柴火烧得通红。范氏端着洗好的甘薯过来,扑哧一声笑出来道,“翠儿,快来看看,这二丫头脸花得跟只猫似的。”

萧玉珠擦着手里的水滴过来,一看,捂住了嘴笑,“玉珠,你这是刚从烟囱里面出来,还是刚钻了地道?”

很久没见范氏这么笑过了,这段日子她整天憋着个苦瓜脸,还是笑起来好看显得年轻多了。萧玉珠见范氏笑了,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瞥见黑乎乎的两只手,咧开了嘴笑。

萧玉翠拖着她出来,在水缸里照了照,“珠儿,你自个瞧瞧,你的这副模样是不是像个小叫花子?”说完,往玉珠脸上浇了把水,把脸洗净了。

萧玉珠扒了火膛里烤着的几个甘薯,坐在大槐树下吃,远远地看见桃子爹挑了豆腐筐子从村上头过来,看他的情形是要往村尾去,正好要经过自家,眼看走近了,桃子爹没走大道,拐进一条巷子走了。

“桃子爹挑了豆腐筐子走了。”萧玉珠嘴里塞着热乎的甘薯嘟嘟嚷嚷说道。

“好些日子没见桃子家出来卖豆腐了。”范氏喃喃自语,手里片着甘薯,眼睛顺着玉珠手指的方向望了望,片完了甘薯,净了手就出去了。

这一阵子,村里的谣言渐渐平息了,风言风语少了。村里的妇人闲着没事,拿了话柄子说道说道,嚼了几天舌根,只不过是茶余饭后寻个乐子罢了。

杨氏从老宅过来,萧玉珠塞过她一个烤甘薯,让她尝尝。杨氏吃了一口,左右转了转,见范氏不在,正想往回走。

说曹操,曹操到,范氏从青石路上回来,“娘,你的身子大好了吗?”范氏推开篱笆门就问。

“好多了好多了,前几日就好了,枕着珠儿做的菊花枕头,这病好得快些,我怕听了那些闲话,硬是在床上多躺了几日……”还没等杨氏说完,范氏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拉着杨氏就要进屋。

“我见了桃子爹出来卖豆腐,刚去了桃子家,见了桃子娘,没想到这么快……”范氏声音哽咽,话说到节骨眼上。

“桃子娘怎么了?”杨氏一惊。

“桃子娘没事,没想到这么快,桃子就被许了人家。”范氏平复了情绪把话说完,用手背沾了沾眼角。

“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来得太快了。”杨氏叹了口气,又问,“许的是什么人家?”

“说是马家坝的一个后生,这马家坝隔着这好几十里地呢,来回一趟都得花上一两天。”

“闺女嫁这么远,桃子爹娘也舍得?”杨氏脸色黯淡下来。

“说是桃子爹托人寻的亲,”范氏顿了顿,叹道,“看来,咱们老二是没有这个福分了。”

“我心里正想着,等村里的闲话一清净,我和老爷亲自找桃子爹说去,现在看来,不必了!”杨氏面无表情,看着门外发愣。

两人一番沉默,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