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窑窕淑女-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大,用不了这么多,这块腿肉至少得有三十多斤,你家人也多,再说了还有姥娘家的要送,这哪分得开啊,一头猪百来斤看着显多,实际上也没多少。”杨氏急忙拦着萧景土。

范氏过来劝道,“不打紧,姥娘那边今年也要杀年猪,可以送得少些。”

刘氏朝杨氏斜了一眼,笑着对范氏道,“嫂子是个礼数周全的,村里人都夸呢。”说着盯着篓筐里的猪肉看,“这猪头肉我打小就喜欢吃,炖过水,放上辣子炒来吃最好吃了。”

范氏见她看中了那猪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半边猪头来,放到篮子里。

刘氏又在一旁假装随意说说,话里有话地说那肋条肉腌腊肉好,猪肚好吃,吃起来脆。

丁香听出她的话来了,拉过范氏,“嫂子,你别听她的,她那张嘴啊啥都想吃啥都想要,就是个好吃懒做想吃闲饭的。”

这猪肚猪心就那么一个,分不开,范氏见刘氏是个贪小便宜的,什么都想刮人家的油水。只是老宅里的人多,今年又不杀年猪,想把猪留着到来年给老三娶媳妇用,过的年有些清贫,自家想帮衬也帮衬不来,本来是孝敬两位老人,只怕倒头来肥了别人的腰,便也作罢,不再送了。

第九十八章 刘氏早产







第二日,范氏挽着篮子给姥娘家送肉,回范家村去了。

前阵子,她和喜子娘抽空去访了柳家庄那后生,见长得眉清目秀的,模样儿周正,说话也是斯斯文文,怪不得小姨会喜欢。只是那后生正在备考,来年准备考乡试,不好让人分了心。范氏询问了后生娘,是还没说亲的,暗中与后生娘通了气,等来年放榜要是没考上,范氏想给他说门亲事。要是考上了,那往后就是秀才老爷了,也不好高攀,一切看后生的意思。

后生娘正为他的亲事发愁,二十岁了还没说上一门亲事,一门心思扑在书本上,都快念成书呆子了,见有人来议,自是欢喜,一口应下了,来年考完了就把这事和孩子说说。

范氏回了娘家,到了傍晚一脸乐呵呵的回来。

小姨是个心气高的,看上了柳家庄的后生,其他家的便都看不上了,她还就是有眼光,一眼就看中了个读书人。小姨见范氏出面打听了,又和后生娘又了达成了共识,更是心里几多欢喜几多愁,盼着那后生不能考上,门当户对的才好,一想到寒窗苦读,又盼着他能考上,一番苦心能换来回报。

一个新年便在小姨的亲事谈资中度过。前前后后下了几场雪,下得虽是不大,天气越是阴冷,到了初六那日,天空才放晴,出了太阳。

范氏领着两个闺女把院子里的雪用铲子铲到一堆,堆成小山堆到墙角。太阳出来了,晒得人身上暖哄哄的,忙完了,一家人搬了凳子在院子里晒太阳,萧玉翠拿着没绣完的帕子出来绣,萧玉珠拿着烂衣裳试着绣一个简单的花样。范氏端了瓜子出来磕,一边休闲地磕着瓜子,一边看着两个闺女绣花。

范氏扑哧一声,笑出来,“哎呀二丫头,看你绣得像个什么,看着不像映山红也不像山茶花,倒像是地里的油菜花。”

萧玉珠朝她笑笑。人家本来绣的就是油菜花。看来这绣工是有大长进了。

萧玉翠拿过玉珠手里的布,翻过来指给范氏看,后面的线绕成一团,乱糟糟的,更是引得范氏不住的笑。

这时,村尾来了一头大白马。好些早发现的小孩子结伴嚷着,“看大马去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高大的大白马后面套这一辆平板车。坐着一个妇人,手里抱着个小孩。

范氏看那妇人侧脸有些像是桃子,便喊了一嗓子。“是桃子吗?”

“诶,嫂子,是我!”妇人从车上下来,扭过头来,真的是桃子。

范氏把手里的瓜子丢回盘里。瓜子撒了好些出来,走到篱笆门口,“桃子,真的是你啊!一年多不见你回了,你这丫头嫁出去了也不常回来看看,你娘老念叨着你哩。”

马家坝的牵着马,桃子抱着孩子过来,“隔着好几十里路呢,好几回想回来又不得空,过年了下了雪,路不好走,今日见出日头了,雪也化了,路上好走些。”

怀里抱着的娃,粉嫩嫩的小脸,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盯着人看,范氏伸手要接过来抱,“小子快半岁了吧。”

“还差十多天就满半岁了。”桃子抿嘴笑着。

小子嘴里“依依呀呀”的吐着泡泡玩,被范氏颠着转悠,乐得“咯咯咯”笑起来,响亮的笑声引得玉翠玉珠过来看。萧玉珠伸手掐了两把他粉嫩一团的小脸蛋。

范氏见马家坝那后生站在一旁看着,却不多话,是个实诚的汉子,桃子面色红润,身子也比之前圆润了不少。“亲事好不好,一看就知道。”看这样子,这门亲事不赖,桃子嫁了个好人家。

“难得回来一趟,多住一阵子。”范氏本想再唠会,见桃子来拜年还没着家,没敢耽搁她太久,把孩子递给了桃子,从兜里拿出两个钱来,放到小子身上。

“嫂子,哪用这般客气?”

“这小子我看着喜欢得很,眼下大过年的,又是第一回见就当个见面礼。”范氏看着桃子的背影,叹道,桃子这么好的姑娘,老二是个没福气的。

下半响,桃子抱着小子来了,说是带的一点马家坝的土产,小半块熏干的牛肉还有一些晒干的蘑菇。

腊梅手里拿着糕点在吃,嘟嘟囔囔地说,“这牛肉干好吃,中午我娘炒了一碗,放了辣子炒得香,我喜欢吃。”

腊梅半句不离吃的,桃子看着她笑。范氏搬了凳子,让桃子在外面坐着晒太阳,吃些瓜子糕点,自己一手接过小子抱着,逗着他玩儿。

没过多久,萧景天过来传话,说是远方的表姑妈和几个表兄弟来了,老爷叫老大过去一趟。

范氏愣了一下,说萧景土不在屋,人回来了就叫他过去。

桃子也愣住了,低着头,场面很是尴尬,倒是腊梅不知趣的剥了花生,要塞给桃子吃。

萧景天用眼光扫了一眼院子里的人,清楚了中间坐的人是桃子,匆匆地别过脸去,脸上火辣辣的,浑身很是不自在,想过去打声招呼,话却哽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桃子脸色淡然,仿佛之前的事没有发现过,抬起头来,细声细气地叫了声,“景天哥。”

萧景天小声应了,很快红着脸转身走了。

再说后来,萧景天和桃子的旧事,不知怎的传到了刘氏耳朵里。原本以为她会大闹一场,没想到她却安安静静地,只是说道了两句,其他的话便没有多说。

直到有一日晚上,亥时刚过,一家人准备吹灯睡了,堂屋里传来急促的拍门声,把堂屋的门拍得“砰砰砰”响。

范氏披了衣裳出来,见是萧景文。

“二嫂怕是要生了,娘叫你过去一趟。”萧景文气喘吁吁地说。

算算刘氏生产的日子还没到,还有大半个月呢,范氏一直把这事记挂在心上的,一想不好,怕是要早产。急忙穿上衣裳跟着萧景文就走。

萧景文说话声很大,家里剩下的人都听得清楚,萧玉珠躺在床上没睡着,一听这消息,也是担心得不行,古代没有医疗设备,生产本来就是件危险的事,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正想着。范氏在外面叫人。叫两个闺女过去帮忙,这大半夜的,黑灯瞎火的,多个人手也好。

萧玉珠和萧玉翠赶快穿好衣裳,就着月光,跟着去了老宅。刚到时。萧景天领着接生婆来了,一进门就喊,“哎呀。大喜啊,秀才老爷家要添丁了。”

屋里是乱成一团,杨氏翻箱倒柜地找早备好的剪刀。白纱布,白棉花。屋里黑乎乎的,堂屋里点了一盏灯,西厢房北间点了一盏灯,昏黄的灯光一闪一闪。接生婆是个五十多岁的婆子。老眼昏花的,看不清楚。

范氏让丁香把家里的油灯都拿出来,灶间点了一盏,刘氏住的西厢房多点了一盏。又命令玉翠玉珠赶紧去后院烧水,把大灶小灶上的锅都添满水,把火烧得旺旺的,越旺越好。

厢房里传出一阵阵刘氏的疼痛声“哎哟哎哟”,旁边的人心跟着揪起来。萧玉珠抱了柴火进灶间,玉翠往几个锅里都添了水,把火烧得旺旺的,很快小灶上的水开了,萧景文提了半桶走了。

火光映红了两人的脸,西厢房那边还是没动静,萧玉翠打发了玉珠去看看。

刘氏的疼痛声叫得比之前更为惨烈,一声胜过一声,杨氏急得团团转,“阿弥陀佛,上天保佑……上天保佑……”急得直念阿弥陀佛去堂屋上香。

萧景天在外面走来走去,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使劲……使劲……用力啊!用力!”里面传出接生婆的声音。

帘子外边的人急得不行,萧玉珠和丁香守在门外边,两人的脸色不由地白了,萧玉珠手心里满是汗,早产加上难产,这情况大大不妙啊,心里火烧火燎的,默念道大人小孩平平安安的才好。

很快帘子动了,接生婆出来,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汗,“生了半天生不下来,胎位不正啊!”说着吩咐人去煮红糖水,很快又一阵风地钻进房去。

刘氏脸色苍白,咬着牙,手里死死地拽着被子一角,试着用尽浑身力气,可是很快松开了手,她有些虚脱了,感觉没力了,整个人就像是踩在了棉花上,用不上力来。

范氏额头上全是汗,拿了温热的毛巾擦了擦刘氏的脸,不断地安抚她,“老二家的,才生了半个时辰,咱不怕啊。”

很快红糖水端进来了,范氏喂着她喝了两口。

“景天媳妇,再加把劲用力!”

萧玉珠盯着垂着的帘子,不敢挪眼,房里又传来刘氏的惨叫声。

半个时辰过去了,房里还是没有动静,萧老爷子坐在堂屋,脸色很是难看,萧景文去灶间火急火燎又拎了桶水过来,范氏满头大汗地出来,接过提着进去了。

“露头了,露头了!”

听得外面的人一阵喜色,很快,房里传来了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紧接着是接生婆大声报喜声,“恭喜秀才家的,母女平安,添了个千金!”

“也好,也好。”杨氏撩了帘子出来,朝老爷报喜去了。

范氏用温热的巾子给婴儿擦洗身子,用细棉布包好,放在枕头旁边。刘氏一听是个闺女,顿时泄了气,再加上用力过度,整个人瘫了过去。

接生婆大大地松了口气,把胞衣装进陶罐里,杨氏拿了两串用红线穿着的钱,一串十来个钱绑在陶罐口子上,一串二百个钱给接生婆,“得劳烦大姐跑一趟,好生埋起来。”

接生婆笑眯眯地接过钱,“瞧大妹子说的,和我客套不成。”

杨氏嘱咐她,洗三儿再来,接生婆自是眉笑颜开,抱着陶罐出去了。

第九十九章 满月日起纷争







萧景天第一个冲进了房里,见婴儿粉粉嫩嫩的,闭着眼睛打了个大大的呵欠后,抿嘴梦笑着,看得他心里软软的,用手轻轻的抚摸她的小脸蛋。

范氏在一旁忙着收拾产房,笑道,“瞧这呵欠打的,是我们老萧家的人,和玉翠玉珠小时候一模一样。”

萧玉珠和丁香在门外站着,也想进来看看孩子,被杨氏拦着了,里面沾了血不干净,两个都是未出阁的姑娘,撞见了不好,进房去帮着收拾。

一大会儿,范氏在里头叫人,“都收拾好了,进来吧。”

门外的人涌进去看,萧玉珠趴在床前看,伸手捏捏她的小脸蛋,“这么说,我有妹妹了。”

那婴儿小小的缩成一团,皱巴巴的,和小猫差不多般大小,样子怪丑,眯着眼睛没睡饱似的,呵欠连天,看得大家都笑了。

“这未足月的孩子,生出来个头就是小,得好好养养。看这模样儿瘦弱得,奶看了都心疼。”杨氏喜极而泣,眼泪顿时就出来了,虽然捡的是个丫头,辜负了她的心愿,但大人小孩能平平安安的,也是萧家有福菩萨保佑。

萧景土带着萧玉涵不知什么时候来了,萧玉涵上前看,有些失望地撇了撇嘴,“妹妹长得丑死了!”

范氏拍下他的手,“傻小子,别乱胡说,你刚生下来还不是一个模样儿,长几天就好看了。”转头恭喜刘氏,“老二家的,恭喜啊。”

刘氏脸色苍白地躺着,微睁着眼睛,神色很是虚弱,还没缓过劲来,想扭过头看看孩子。却浑身没力连手也抬不起来,萧景天抱着孩子给她看,“你就别操心了,好生躺着养养身子,家里还有我呢!”

刘氏听了心里一下子柔软起来,之前的怨气消了很多,点点头闭着眼睛休息。

房屋里热热闹闹的,大伙目光聚焦在小婴儿身上。讨论着鼻子像老二。嘴巴像老二媳妇,言语中掩饰不住喜悦,萧家好几年没有添丁了,这回可是大喜临门。

见刘氏身子很是虚弱,需要静养,大家闹了一小会。便自觉的出去了,萧玉涵握了握小婴儿的手,“哥哥走了。明日我再来看你。”

范氏让萧景土带着三个小的先回去睡,这会已经过了子时,几个小的是熬不住。她留下来帮着收拾收拾。

杨氏吩咐丁香去杀鸡,炖上鸡汤,刘氏半夜里醒来什么时候想喝都能喝上两口,喝了汤好下奶,吩咐完长长地叹了口气。“刘老二家的来送催生礼,包裹头明明是朝上的,怎么偏生下来是个丫头?”

“我看啊,生了个闺女,要是和玉珠一样,既聪明又乖巧才好呢。”丁香劝解她道。

范氏帮着杀鸡,知道萧家人丁不旺,杨氏是盼抱孙子盼得心切,宽慰道,“照我说,头胎生的闺女才好哩,都说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是乖巧又懂事,不像小子大大咧咧的,调皮捣蛋,让人操不完的心,这是头胎,老二媳妇往后有的是机会,给娘添五六个大胖小子。”

“到时候你就会嫌太闹腾了。”丁香瘪了瘪嘴。

杨氏连连叹道,“闺女也好,也好。”

范氏问起白天的事来,刘氏日子还没到,怎么突然发作了,是不是出来什么差错。

杨氏把事情的由来说了遍,林子娘是个多嘴的,前几日见桃子回来了,林子娘好生事端,就怕人家过得太平,偷偷地把老二和桃子的旧事说给刘氏听,刘氏这么大的月份了,稍有个闪失可是要出大事的。没想刘氏听了后,闷闷不乐也没有大发脾气,只是和老二话中有话地提到了,说笑了两句就过去了。今日桃子走的时候,刘氏偷偷地站在屋门口看,见那桃子年轻貌美,长得比她好看,之前的怨气便涌上来,回到房里又是摔罐子摔碗的,无论旁人怎么劝也劝不住,不小心磕在茶几边上……

“那林子娘真是个挨千刀的,断了她的舌头才好!”杨氏说完,往地上唾了一口,骂道。

“这事老二家的迟早是要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大人小娃子都没事,真是谢天谢地,活菩萨显灵。”范氏叹道。

“二嫂还不是没事挑事,寻了事出气,这大半年来,大伙当泥菩萨一样供着她,她还不知足。这是二哥成亲前的旧事了,过去一年多了,再说二哥和桃子还没咋滴,又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丁香不以为然的道。

杨氏上前一巴掌上去,“闭上你的嘴,姑娘家家的,嘴巴子这么不干净,往后怎么找婆家。”

丁香红着脸,把鸡肉剁了放进锅里炖着,回房去了。范氏扶着杨氏在一旁歇着,心里叹道,这丁香是还没成亲,心思简单了些,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女人都是要脸面的,处处要强的。

范氏忙完回到家,已是子时三刻了,家里人都睡了。

第二日,杨氏在屋门外挂一块红布,挑了红,让萧景天带着只母鸡,在鸡腿上拴了红布,捎上一壶酒一篮鸡蛋,去刘老二家报喜去了。

很快到了满月这日,老宅里做“满月酒”,亲戚们和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送来些礼物,有做的小衣裳小裤子小帽子之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