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之初-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叔你别替他说话,当年在洛阳的时候阿父便因为阿雍的胡人身份而不喜欢他,如今又怎会同意我跟他的事!我就知道——”王初忿忿地说道。

“不是你想得那样,阿初,你先听我说。”王导怕王初说出什么过火的话,急忙阻住了她,王初是他看着长大的,她的脾性他了解,原本王导就很担心王初会因为王敦的插手而对他心生怨气,所以也劝过王敦不要这么做,可王敦执意如此,他也只好尽量居中协调。

“有什么好说的,阿叔你告诉阿父,我是绝不会任他摆布的。”

王初原本对自己与慕容翰在一起的事还有些不确定,可王敦突如其来的阻拦却激起了她的叛逆,让她坚持不愿妥协。凭什么他说管就管,说不管就不管!

“上次在石头没来得及让王大将军了解我,才会今日这样的局面。”慕容翰将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这是我的失策,如今既然王大将军愿意再给我一个机会,我怎能不好好把握呢?”

“不行!”王初断然拒绝道。

“小丫头你不相信王大将军会接受我吗?”慕容翰的表情颇有些受伤。

“你了解我阿父是什么样的人,”王初着急的望着慕容翰,坚持道:“我不能让你冒这个险!”

要知道王敦可不是那种喜欢手下留情的人,慕容翰本事再高强,如何抵得过王敦手下千军万马?到了他的地盘,一切都将受制于他,若是他动了杀心,想逃也晚了。

“小丫头,”见王初如此为自己担心,慕容翰回望王初,温柔的一笑,道:“别替我担心,我能应付。”

王导笑道:“阿初你放心,你阿父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不是莽夫。他知道若是他伤了阿雍,便也同时伤了你,他那么疼你,绝不会那么做的。你想想,他在石头时,原本是想废掉阿绍的皇太子之位,可是为了你,他不是连提都没提吗?”

王初没想到王导会拿司马绍的事当例子,不过也这个例子的确最能证明王导所言非虚。她看了一眼慕容翰,见他一脸坚持,便无奈地叹了口气,转头向王导说道:“我听阿叔的。”

眼看就要动身前往武昌,王初最不放心的,还是身在西池的阿袆。从她叫人送来的口信看,她目前还算安全,王初却还是不大放心,只要有庾文君和紫玉在,阿袆的处境就算不上真正的安全。

慕容翰看出王初的担忧,他知道阿袆对于王初来说很重要,便提议道:“你身边功夫最好的便是梅远了,不如将梅远派到阿袆身边保护她?”

这几日一直挂在王初眉间的愁云一下子散去,她击掌笑道:“是啊,我怎么忘了还有梅远呢。”

杜若和李桓一样,一心只为王初打算。听见王初要将梅远调离,着急地忘了还有外人在场,脱口道:“梅远是李桓留下来保护小娘的,若是将他派到阿袆那里,谁来保护小娘的安危?”

王初倒是不以为杵,她眼珠转了转,指着身旁的慕容翰笑道:“杜若你别看他生得比你家小娘还要好看,那可是带过兵打过仗的,杀起人来,绝不比李桓梅远他们逊色。”

虽然王初的话听起来像是在夸自己又不大像是好话,慕容翰一概笑纳之,他点头道:“若是有人敢对你家小娘不利,我绝不会放过他。”

第一百八十九章 行路

望着远处的官道,慕容翰用劝慰的口吻对一同站在客舍门口的王初说道:“一直这么赶路,我真担心你身子吃不消,反正要在武昌过年了,多歇一日再走又何妨?”

“我好得很,”王初回以一笑,“若不是想让侍卫们休养休养,昨日便该启程了。”

冷冽的寒气随着呼吸入侵,王初裹紧了身上的裘衣,跺了跺脚,哈着白气疾步向马车走去。

早早守在马车旁的杜若忙扶着王初进入马车,王初将手搁在熏炉上暖了暖,笑道:“没想到今年冷成这样,多亏你多备了些炭火,不然这一路可真难熬。”

得了王初夸奖,杜若心中颇为高兴。她替王初掖了掖裘衣的袖子,自得地笑道:“小娘还说呢,原先怎么都不肯带上杜若。您瞧,您离了杜若能成嘛?”

王初好笑的看着杜若,道:“你还得理不让人了,远行要比在府里辛苦的多,我是不想让你跟着受罪才不让你跟的。”

杜若吐了吐舌头,俏皮的笑道:“不管小娘去哪儿,反正我这辈子是跟定小娘了。”

马车里的两人说着话,外面慕容翰已经跨上马,他对侍卫们吩咐道:“再过三四日咱们便能到武昌了,大伙儿都打起精神来。待咱们平安到了武昌,再行封赏。”

尽管此次出行的侍卫个个是一等一的好手,慕容翰还是每日出发前都会进行一次训话。虽然知道他是生怕自己受到一丁点伤害,才会这么谨慎,但王初还是觉得他有点过于紧张了。她拨开车前貂裘做成的车帘。探头笑道:“他们都是多年的家兵了,又是阿叔亲自选的,出不了岔子。你的人更不用说了,个个骁勇善战。忠心耿耿,你就放宽心吧。”

“越是如此,越要多加小心。须知骄兵必败,”慕容翰摇摇头,宠溺的笑望着王初,又对一旁的侍卫首领文远吩咐道:“启程。”

司马家和王家在江东这些年的悉心经营总算没有白费,虽然经过了前阵子王敦的叛乱,江东大部分地区都还算安稳,这一路走来。除了几小波乌合的流贼外,并没有遇到甚么太难对付的情况。

依照王初所见,似乎此时并不是出行的好时节,因为这些时日以来,她还从没有遇到像她这样大大队人马出行的。但往常每日间也总能遇到一些三两人一行的过客。

可今日有些奇怪,自从客舍出来时算起,已经有两三个时辰了,却还没有遇到一个行人。官道上安静的出奇,王初心里总觉得不大踏实,仿佛有哪里不对劲。她掀开车帘,看见慕容翰的神色比先前慎重了不少,心中更加不安,她想了想。唤道:“阿雍。”

听见王初的声音,慕容翰面上露出笑容,他道:“可是觉得累了?”

“我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方才你说得很有道理,还是小心为上。”王初有些忧虑的说道:“咱们还是赶快些,尽量天黑前赶到下一个客舍。若然露宿在外。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别担心,我有分寸。”慕容翰温声笑道,

虽然面对王初时表现的成竹,其实慕容翰心里也很担忧,他随即吩咐了让侍卫们加速前行。搁在往日,他自然不怕甚么危险,可眼下王初也在,若是她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他也不会原谅自己。

一行人快马加鞭往前赶了半日,慕容翰突然下令止步。还没等王初出声,他便已经退到马车跟前。慕容翰坐在马上,探身贴近车帘,对王初说道:“你在这里稍停一会儿,歇一歇,我去去就来。”

“出了什么——”待王初掀开车帘,却见慕容翰已经领着几名侍卫策马向前去了,很快在王初视线里,他们便成了几个黑点。王初转目看向守在车门边的文远,见他一脸警惕,问道:“莫不是遇上贼人了?”

“属下只听见前面有一些马蹄声,还不知到底是什么人。”文远答道。

王初一听便急了,她埋怨道:“他怎得这么鲁莽,还不知是敌是友,便上前去了,只带了那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

杜若忙安慰道:“小娘稍安,说不定只是些行商之人呢。”

此时文远突然向前一指,道:“慕容王子回来了。”

王初抬眼远眺,果然看到几条不甚清晰地身影策马飞驰而来。虽然还看不真切,但王初知道那正是慕容翰和那几名侍卫。

转瞬间慕容翰便到了眼前,王初忙跳下马车,迎了上去,道:“怎么样?”

慕容翰翻身下马,笑道:“小丫头,你看这是谁?”

先前光顾着看慕容翰,王初根本没有留意到他身后多了一个人,此时听见慕容翰说,王初才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李桓见过小娘。”那人向王初行了个标准的跪拜之礼。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李桓,王初先是一愣,继而喜道:“李桓!你怎么来了?”

见王初要扶自己,李桓忙站起身来,他爽朗的笑道:“是郎主派李桓接小娘来了。”

在军中这两年,李桓也得到了不少磨练,此时的他越来越有大将风范了。王初赞赏地打量着李桓,笑道:“才几月不见,你看起来比当日在石头时更加威风了,看来当日放你从军果然没错。”

李桓顿了一下,笑道:“小娘过奖了。”

虽然王初没有注意到,但李桓面上一闪而过的失落却被慕容翰看到了。李桓对王初的感情,聪明如慕容翰,自然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但他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

“我还以为是遇上贼人了,没想到却是你们。”王初说道。

听见王初的话。李桓的表情甚是古怪,慕容翰笑道:“以后有得是机会叙旧,我听李桓说前面有一家客舍,咱们抓紧赶路。天黑前还能赶到。”

这次王初没有错过李桓的表情,慕容翰的打岔更让她心中生出许多疑惑来,她看着李桓。严肃的问道:“李桓,到底怎么回事?”

李桓尴尬地笑道:“咱们还是快些赶路吧,小娘若是有话,到了客舍再问李桓也不迟。”

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不是这么轻易就能完全改变的,所以一看见李桓这样,王初就明白他是有事瞒着自己。她满是疑惑的瞅着李桓。这时才发现,他的装束有些奇怪,既然从王敦那里来,为何穿的不是戎装?而他腰间的那把环首刀,也不是他一直佩戴的那一柄。莫非……?

电光火石间,王初突然想到,自己曾听闻常常有地方大员在自己辖区处以兵扮贼,打劫过往商旅。依照王敦的性格,这么做也不是不可能,可李桓,他怎么会……?王初面色一变,厉声道:“李桓!为何你会变成这样!”

“阿初你先别急,听听李桓的解释。”眼见这件事没办法善了了。慕容翰一边劝王初,一边吩咐侍卫们到前面去等自己和小娘。

见自家郎君有令,慕容翰的侍卫转眼间便都离开了。文远看向王初,见她点了头,也率领侍卫们离去,整条官道上。转眼间就只剩下王初、慕容翰、李桓和站在马车门口的杜若他们四人。

看见王初表情的那一瞬间,李桓便明白,她猜到的即使不是全部,但也不离十了。

王初望着李桓,失望地质问道:“是你还记得你去阿父身边之前,我吩咐你的话吗?”

“李桓记得。”李桓垂下头,不敢看王初的眼睛,他最怕的,便是失去王初的信任,这也是他很少给王初写信的原因,他不想瞒王初,可这里的情形……

“你还敢说记得,”王初一下子激动起来,她道:“当日你没有遵从我的话,替我劝住阿父,反而领兵攻下长沙,我没有怪你,因为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可阿父这边发生了那么多事,你一样都没跟我说;这些都算了,可是,你倒跟我说说,今日这又算是怎么一回事?”

“小娘,瞒住小娘,是我不对。郎主这边,有些事李桓已经尽力拖延了,可终究没能阻挡住,李桓知道自己有负小娘重托,还请小娘责罚。”李桓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道:“可是小娘是了解我的,小娘想想,您认识的李桓,岂是那等不分善恶之人?”

“王大将军的性子,小丫头你也知晓,他要做的事,除了你,还谁能拦得住?李桓已经尽力了。”慕容翰劝道,他明白王初并不是真的因为王敦的事而责怪李桓,她生气,只是因为她无法接受李桓变得像王敦那样。

王初也不愿意相信李桓会变成那样,所有听了李桓的反问,她便立刻相信了。她叹了口气,又问道:“即是如此,为何今日你在这里,又这般打扮?”

“因为知道小娘要来,我担心他们有眼无珠,不小心冒犯了小娘,才会与他们一道待在这里。”李桓忙答道。

说话间,忽然听见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从后面传来,只感觉到一阵风,紧接着便见一道骑着马的身影闪电一般飞驰而过。

虽然这一路常常见到行色匆匆的旅人,但如这般匆忙的,还是第一次。王初心道:只怕这人的事紧急得很。

王初坐上马车,正要叫杜若放下车帘,却看见如离弦之箭一样往前冲的行人突然勒住了马,高声喊着什么。

“小娘,好像是梅远。”李桓第一个认出了那人。

“梅远?”王初疑惑道,“他怎么会在这里?”

“难道是咱们府上出了什么事?”杜若小声嘀咕道。

李桓忙看向王初,见她没有留意杜若的话,才低声警告道:“杜若,莫要胡乱猜疑!”

马不停蹄的返回王初身边,还没等马站稳,梅远便已经跳下马去。他跪在王初面前,禀道:“小娘,圣上崩逝了!”

第一百九十章 返京

谁也没想到,先前已有好转的司马睿竟未能熬过这个冬日。

一听到这个消息,王初立时便要回建康。她担心司马绍,虽然他与司马睿的关系不算融洽,虽然司马睿算不上一个明君,但他一去,司马绍更是举目无援。而且司马睿的死与王敦脱不了干系,万一司马绍激怒之下要发兵武昌,或许只有自己能劝一劝他。

慕容翰知道即使王初勉强留下,她的心也早飞到建康去了,不如索性让她回去。为着好向王敦交代,几人商定,由慕容翰代王初先行前往武昌,而李桓和众侍卫则一道护送王初回建康。待稳住了王敦,慕容翰再返回建康与王初汇合。

那弥天的黄黑大雾渐渐消散了,使得健康城露出了它的真容。

因为先前的那场大疫和司马睿的崩逝,城里处处透着凄凉的意味。王初掀开车帘,望见全副武装的官兵一队一队面色冷峻的在街道上巡逻而过,行人们步履慌张,一刻也不敢在街上多做逗留。

她叹了口气,对一旁的李桓说:“你瞧他们的样子,好像很快便会有大事发生似的,这样下去,百姓们哪里能安得下心来。”

“眼下局势不稳,皇帝崩逝,城中戒严也在情理之中。”李桓安慰道:“小娘莫要忧心,新皇不是那等没有分寸之人。”

“这个我自然知道,不过我这心里总有些不宁。咱们先回府,旁的都待见了阿叔后再说。”王初说完便放下车帘。

王府门口的侍卫眼尖,离得老远便认出了王初的车驾。忙让人进去告诉曹氏。

下了车,看见站在府门前的曹氏,王初忙道:“阿初见过叔母。”

曹氏快步下了台阶,扶住欲向她行礼的王初。笑道:“阿初,你阿叔跟我算着你还得再过两日才能到家呢,没想到今日便回来了。路上可还好?”

“托叔母的福。一切都好。”见出来迎接自己的是曹氏而不是王导,王初心知王导此时定然不在府里,她急着见王导,也顾不得跟曹氏多做寒暄,便径直问道:“叔母,阿叔可是到官署去了?”

“不是,你阿叔被圣上召进宫了。你先回房歇着。我派人去跟你阿叔说一声。”曹氏道。

“既如此,那阿初便也往宫城去罢。”

王初暂别了曹氏,吩咐侍卫们回府安置下来,骑马与李桓一道往皇宫行去。

宫门口的守卫比方才在街上看到的还要森严许多,侍卫头领也是王初从前未曾见过的。这样的阵势倒让王初放心了不少。看来司马绍比她预想中的要坚忍的多了。

见王初下了马走近宫门,那侍卫头领威严地斥道:“宫门重地,闲杂人等,休得靠近!”

李桓将手按在环首刀的刀柄声,冷声道:“咱们琅琊王家的女郎,也是你等随意呵斥的吗?”

听见琅琊王家四个字,那禁卫头领登时打了一个激灵,他收起了满面的威风,慎重的打量着王初。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这话的真假来。

他是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