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公子-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贤侄不可,不可啊哎呀,你明目张胆的打伤主将,这要引起兵士暴*的。”张腾脸色一白,连声埋怨,腿都吓得哆嗦。

果然,下面一众武将纷纷冲到台下,朝着上面厉声大骂,后面无数兵士大声鼓噪,好像下一刻就要冲上来似地。

“张叔您还真是高看了他们的胆量,一群农夫而已。”张灏满不在乎的说道,任凭下面人刀剑出鞘。

“贤侄,你,唉”无话可说,张腾真是后悔今日过来,这豪门少爷太不知好歹了。

一群官吏和乡绅们自然吓得战战兢兢,不过冤有头,债有主的,大家身份尊贵,倒也不怕伤到自己。

张腾担心误伤自己,又怕伤了这位豪门少爷,可还没等他上前安抚一众官兵,张灏突然笑道:“今日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才叫做士兵。”

随着张灏说完,一声苍劲的牛角声从远处响起,伴随着沉闷之极的踏步声,声声震撼人心,就见一支手拿长枪的官兵,列着整齐的队形,缓缓朝这边压过来。

肃穆,令人窒息,就这么千人如一的大踏步而来,没有一个人说话,更没有官兵惯用的伎俩,隔着老远就嗷嗷大叫,完全是一片沉默,一个个军士面无表情,手中长枪斜指苍天。

早已乱成一团的官吏还有乡绅们,此刻才回过神来,下一刻赫然发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群原本趾高气昂的威猛之师,此时就跟一群无头苍蝇一样,竟然吓得直往后退,有的甚至连兵器都扔在地上。

“这军户竟然颓废如斯,难怪上万人才能围剿几百人的百姓,就凭他们,怎能敌得过倪弘三?”

张灏虽然早有预料,这从福建调来的官兵不堪一击,但也没想到,五千人的军士,竟然被一千人的同行吓倒,根本连手都不敢还,除了数百人在武将的带领下,收缩成一个个保护圈,其他人连同上司,就这么痛快的跪地投降了。

果然都是些老兵痞,一眼看清来的都是官兵,都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又没有上司严令,自然没人愿意上前厮杀。

“都进来吧。”张灏无语,原本是想试验下新练兵丁们的胆量,谁知对手太弱,事先准备好的方案全都失去作用。

身后严海龙早已把昏死过去的罗进绑好,又从怀里掏出几支彩旗,来回摇了几下,看的周围官吏莫名其妙,不过也能猜出,这是在召唤援军。

号角连响,战马嘶鸣,一时间,东南西北又各出现一支千人队,军容齐整,脚步凝实,一看就知都是劲旅,武器更是精良,一支千人火器营,一支千人刀斧手,一支千人盾牌兵,剩下的则是千人骑兵。

尘土飞扬,当先冲过来几十员战将,最前方的西门荣轩,朝着聚在一起的福建兵,喝道:“尔等放下兵器,过来拜见新任浙江总兵官,张灏张大人。”

哄得一下,四下里哗然,张腾大吃一惊,急忙问道:“贤侄什么时候成了总兵官?为何没收到兵部消息?”

“哦暂时充任而已,等剿灭完倪弘三,整顿完浙江兵事,自然就会卸任。”

张灏一脸郁闷,到底永乐末年开始乱象显露,即使天灾频繁,已经饿不死多少灾民,但常年徭役,这南方和中原多个最富裕省份,还是有流民四处乞讨度日,自然时常发生暴*,几乎年年都有。

皇帝终于忍不住修建武当山,即使国库充盈,但整整动用了三十万民夫呀谁没事愿意去崇山峻岭盖宫殿玩?此外整个南方都要供应北京城的修建,今年又开始调集五十万大军准备来年北伐,相关的苦役多达几百万百姓,秀才以上的贵族阶层却不用缴纳一文钱,这么庞大的负担,统统压在百姓头上。

“各位都回去吧,这里属于军营,不便外人逗留。”张灏心情变差,直接开口撵人。

怒气一闪而逝,知府张腾心中不悦,立时挥袖而去,连带着一群官吏和乡绅们,纷纷跟着坐轿离去。

“收拾完这些武将,自然就轮到你们这些斯文败类了,哼”张灏冷笑,这杭州城富甲一方,官场上早已贪污之风盛行,虽然没有什么心思理会,但谁让此地乃是文人扎堆的地方,少不得要借机杀掉一批了。

“二爷,你看兄弟们操劳的如何?”严海龙神色振奋,这些日子,他没少帮助西门荣轩练兵。

“有其形而无其魂,一群没见过血的新瓜蛋子而已。”

望着远处沉默依旧的五千军士,要是仔细看的话,绝对会令人心中震撼,竟然都是些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而时下的军户,几乎都是年龄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同在一起。

第三卷 一门双贵 第231章 脂粉倦匀

第231章 脂粉倦匀

军帐之中,听着罗进和一众军校的诉苦,张灏只气的浑身发抖,不禁心中大骂皇帝胡闹。

“二爷,不是咱们报空响,这五年之内竟然连续更换三处防地,那军田早已废弃,这么多家人要吃饭,五千多兄弟可养着几万人的家眷啊”

跪在地上的罗进一脸苦闷,今日春风得意而来,却顷刻间沦落成待罪之身,不过他到底是条汉子,当下有什么说什么。

张灏默然,一想到朱棣天性多疑,连个京城都要分成五个不相统属的都督府,下面更是将官调动频繁,军营林立,结果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各地卫所一样如此,动不动就各地换防,要不就是抽调北方,结果辛苦种了十几年的田地和房产,就这么平白扔给别人拣个现成,谁能心甘情愿?后来干脆就谁也不种地了,反正朝廷得养活大家,以至于军田大批荒芜,而朝廷开支则越来越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那为什么养着这么多军校?”

“二爷,唉”罗进神色复杂,一咬牙,低声道:“如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来的武将不用比试武艺,兵法,来了就用,不拘身份出身,而老人则要年年比试。”

“为何?哦,趁机收取贿赂,然后再去贿赂上司,这武将再多也是朝廷的事,人多了贿赂也就多了,大家都好升官发财。”张灏反应很快,即使从没在军营里呆过,但其中的一些道道,那也瞒不过他。

明明养着锦衣卫,却只用于监查天下官员的忠诚,监视皇亲国戚,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动辄因为帝王的心意而滥用私刑,恶事做尽,反而真正的职能弃之不管,和那御史台一样,只关心自身利益。

听着罗进滔滔不绝的讲起现在官场之上的一些陋习,张灏最终叹了口气,并未把此事写成奏疏,上报朝廷,不是他视而不见,而是太了解朱棣的秉性了,而朝中大臣一样会隐瞒不报,这太祖朝时的前车之鉴就在那摆着,朱棣要是真降罪下来,绝对是株连甚广,不问青红皂白的,尤其是现在年事已高的时候。

一想到如今浙江将近百万人的军户规模,张灏就大感头痛,分给土地吧,可人家家中的壮丁要是被调往别处,这家里岂能不跟着离去?那军田又不是私人的,又不能转为农户,那是与国策相抵触的

在一个就是好逸恶劳习惯了,领着一份钱粮,平日无事就去打散工,为武将们干些私活,勉强都能吃饱肚子,谁还愿意在田地里辛苦,倒是形成了女人在军田里劳作,男人游手好闲的局面。

“军职日滥,各地军营多有贪暴怠惰,纪律不严,器械不利,城池不修,军士缺伍,攻战屯守之法渐废驰,虚有屯种之名而田多荒芜,兵力之疲而农之业废,难,难,难”

张灏缓缓说出三个难字,要改变目前陋习不难,但却难在帝王身上,难在朝中大臣身上,指望他们锐意改革,基本上等同于痴人做梦,而永乐帝王一心建立大功,名垂后世,却早已不知不觉中,为后代子孙种下无数祸根。

一时间,张灏竟生出孤独之感,这父亲指望不上,大臣指望不上,皇帝指望不上,而自身又岂敢指望?

“罗进,这次我也不难为你,好生安顿军士们的家眷,每家抽出一人当兵,独生子的不要。”

“是,可是杭州城哪有那么多的军田?”罗进苦笑。

“带人去彻查杭州城所有田地,盘查人口,此为军令。”

说完之后,张灏觉得不妥,不禁低头想了想,马上吩咐击鼓聚将,改变心意,把难题推给地方官吏,责令官府分拨出良田安置军户家属,其他众将官三日后进行大比武,不合格者立时淘汰,从福建军士中抽出三千精壮日夜操练。

“罗进,这次命你戴罪立功,主持围剿倪弘三。”知人善任,张灏自知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身边属下一样如此,而罗进还是有本事的人。

罗进大喜,急忙点头领命,张灏又命西门荣轩为副将,又安排一些人事,最后说道:“那流匪不过三千人,现在各路大军都以出发,想必不久就能平息匪患,从者一律宽赦,只诛首恶,此乃陛下旨意。”

“是,陛下恩德。”满帐武将尽皆朝张灏拜倒,神色敬重。

张灏一样略微朝京城方向拱拱手,做个意思了事,沉声道:“老弱病残之家都发给一笔银子,任其脱离军户之籍,此事由我做主,没人会横加指责。在营中设立学堂,所有人都必须读书识字,学习一些行军打仗的知识,此事自有张继开兄弟负责,好了,都下去吧。”

千头万绪,还得时刻防备来此朝堂的攻歼,张灏不敢在整个浙江大肆改革军政,只能在杭州一隅之地偷偷做些准备,甚至是打算走一步看一步,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得被召回京城呢。

把一应军旅之事都交由其他人去办,张灏继续保持纨绔公子的形象,无非是今日过来一通胡闹而已,开设军校此等新鲜事物,自然不会引起谁人的注意,而抽调精壮操练,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不提张灏无意中成立了大明朝第一支职业军人,回到府上后,一连多日闭门不出,整日里和姐妹们玩耍,一副乐不思蜀的模样。

夜晚,小院闲阶玉彻,墙偎半簇新芽。

姑娘们沐浴完毕,纷纷涌出来跑到花园内散步消夏,一个个粉妆玉琢,秀发披肩,发梢上水渍还在,好似出水芙蓉,顽皮可爱,清新自然。

张灏的好习惯早已深入人心,他平日不喜欢女孩子盘起头发,以至于沐姐姐她们都是日日洗头,第二天无非是戴上头饰,既简单方便又清清爽爽,自然深受大家欢迎,不然为了保持发型不懈怠,一连多日无法洗头,还得涂抹头油,闹得女孩子们无法忍受。

千树浓阴,一弯流水,粉墙藏不谢之花,华屋掩长春之景。

园子中的夜晚依然景色迷人,端的是天生蓬莱,人间阆苑。只是灏二爷眉头紧锁,哪还有往日悠闲度日的心态?

挽着沐姐姐的玉手,两人缓缓步出回廊,循朱阑转过垂杨边的一曲茶蘼架,穿过太湖石,风字亭,来到奇字亭,就见秦姑娘正在教授一干女孩子们读书。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秦晴筠手拿一本书,缓缓念道。

女孩子们跟着念完,秦晴筠看了眼携手而来的二人,嫣然一笑,继续念道:“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

张灏一呆,哭笑不得的看着轻笑的沐姐姐,问道:“这丫头竟然教导圣学心法?真是荒唐。”

“有何不可?虽然是陛下命人所作,是为了给后代皇族子弟学习的规范之书,但帝王都要经常自省,经年研习此书,里面除了帝王学习的君道之外,还有臣道,父道,子道,百姓同样可以借鉴一二。”

看着认真学习的女孩子们,张灏心中不喜,这些日子出京一路耳闻目睹,越发证实和朱棣平日慈祥的长者形象不符,看来把帝王视为亲人长辈,本身就是最愚不可及的行为。

这圣学心法他自然都能倒背如流,很多地方还是朱棣空暇时亲自教导他和朱瞻基的,一想起当年朱棣教导君主不可滥用酷刑,滥施刑罚会失四海之心,招百姓之怨,而皇帝却重新设立锦衣卫,对一干建文旧臣和百姓大肆杀戮,极尽羞辱人之能事,真是可笑。

“这些日子灏儿一直忧愁不解,难道是外面有什么烦心事嘛?”沐怜雪轻轻问道,小手紧握着对方。

“看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而已,没什么。”张灏笑笑,当然不能把不满带回家里。

“唉灏儿年纪渐大,再也不是当年无忧无虑的性子了,真不知道是好是坏。”

伸手搂住沐姐姐的小蛮腰,张灏笑道:“这就是成长后的代价,真想永远悠闲度日,永远不过问外面的风风雨雨。”

“怎么可能?要真那样就好了。”沐怜雪叹息,情不自禁,缓缓依偎在张灏怀里。

两人当下朝着外面走去,留下女孩子们的羡慕目光,秦晴筠轻轻一叹,她自然知道沐姑娘主动人前亲近张灏,是为了用柔情抚慰对方,大家早已看出灏二爷时不时的心情激愤,这些日子一直情绪有些低落。

佳人在侧,张灏很快就把些许忧国忧民的压抑心情抛开,暗道自己还是年轻热血,这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何时没有?贪污腐败根本无法杜绝,何况凭什么要自己对整个民族负责?

嗅着沐姐姐刚刚沐浴后的清香,张灏心情宁静,不在思考外面世界的诸多难题,两人继续走到探梅阁,又过牡丹亭,欣赏了会数十种奇异牡丹,转而向南,穿过一片竹园,来到听竹馆。

馆中一样坐着几位女孩子,其中怜霜正在和史湘云下棋,萧家姐妹和几个丫鬟抹着骨牌,见到二人过来,丫鬟们急忙起身相迎。

脱下外衣,张灏一见少女们衣衫单薄,兰麝如芳,立时精神一振,又见八仙桌上放置着几盒水果,凑前一看,见是一盒枇杷果,一盒鲜乌菱,一盒冰俳西瓜,一盒橘子。

萧雅月含笑上前,娇声道:“这都是隔壁送过来的,此外还有鲜鱼菜蔬等物,都送去厨房了。”

“她们真是好客,呵呵,回头送去些绸缎之类的,当做回礼吧。”

张灏嘿嘿一笑,萧雅月一直陪着沐姐姐打理家事,已然像个能干主妇,笑道:“早已送去回礼了,都是些女儿家的汗巾子一类的,不劳二爷操心。”

灿灿一笑,张灏神色有几分不自在,就见沐怜雪似笑非笑,轻声道:“今晚就听到那边听曲,听的却是黄莺儿,好一个减香肌,憔瘦损,镜鸾尘锁无心整,脂粉倦匀,花枝又懒簪,空教黛眉蹙破春山恨二爷,这到底是何意呦?”

第三卷 一门双贵 第232章 卢家夫人

第232章 卢家夫人

深夜,张灏大模大样的,从花园间的暗门进了隔壁卢家花园,毫无偷香窃玉时的小心翼翼。

没等走上几步,就见卢夫人陪着慕容珊珊,连同韩家姐妹全都穿的齐齐整整,纷纷上前拜见。

“大半夜的,都回去休息吧。”

张灏笑着挥手赶人,韩三姐嘟着嘴点头,转身拉着姐姐就走,慕容珊珊媚笑道:“贱妾今日为二爷准备了好节目,还请进房。”

疑惑的瞅了眼脸色通红,却并未离去的卢夫人和韩大姐,唯有韩妈妈不见踪影,张灏并未说什么,当下跟着慕容珊珊进了一间阁楼,路上丫鬟皆无。

一进房中,又被慕容珊珊拉着直上二楼,进了一间卧房,但见正面是纸窗门儿厢的炕床,挂着四扇各样颜色绫剪贴的,张生遇莺莺的蜂花香的吊屏儿,楠木鉴妆,水晶镜架,各式古香古色的家具一应俱全。

炕上放置着红木雕花木桌,案碟菜蔬,一壶老酒,慕容珊珊回首甜笑,伺候着张灏更衣,脱鞋,自己则褪去纱衣,露出里面的大红镂空小衣。

肌肤如玉,慕容珊珊半裸着娇躯,陪着张灏上炕坐好,跟着进来的卢夫人和韩大姐神色羞涩,走至炕边盈盈跪地磕头。

“起来吧,不消多礼。”张灏伸手虚扶,笑道:“夫人的愁心事我已知晓,已经命人知会衙门,保管把带坏你孩儿的泼皮全都发落辽东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