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门闺范-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静挺好的。您有她了还不够吗?”

张氏摇摇头:“她只是个女孩子。”

生不出儿子来,她将来就只能依附着周思文生活,她的女儿也只能靠着周思文给她撑腰。可是周思文毕竟不是她亲生了,做什么事总归是隔了一层的。

“母亲,这事请恕思敏不能答应你。”周思敏长长舒了口气:“除非是父亲又或是其他长辈来提要求。”

幸好她没有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张氏身上。否则,她这会儿一定会伤心死的吧。

张氏皱了皱眉:“为什么?对你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啊?你去求一求她,她顶多是骂你几句。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不给你吧。可万一她给了呢!思敏,母亲求求你了,就再帮母亲这最后一次吧?”

骂一骂又不会少块肉,对方这般推三阻四的,让张氏十分恼火。

可周思敏这一次连话也不多说了,调头就走。她想:张氏这边,她用再多心也不能换来对方一点体谅,还不如将这时间用来陪陪仓氏。

张氏既失落又怨愤,暗自嘟囔道:“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啊。这要是思静,她绝对不会看着我这般难受的!”

“想要什么就自己去找人开口啊!逼着我表姐干什么!”

周思敏一走,一个低沉的声音便突兀的响了起来,张氏转头一看,便见假山另一面就转进来几个年轻的男子。

周思文也跟在后面,面色很是阴沉。

原来那花厅正处在花园的中轴线上,前半面面对着一片开阔的露台和池塘,后面则被一座高大的假山所遮掩。从花厅里将后门一开,便可见到这座假山横亘在了前面,也是取了“开门见山”之意。若要通过花厅去往后院,就必须要从假山下穿行而过。周思文和两个表哥原本是准备去往后院拜见老夫人的,却没料到刚走到这边就听到继母在哀求妹妹。

郁嘉善很不高兴。他原本以为表弟表妹的继母是个好的,所以在门口时对她也就存了一份客气和感激在里面。结果一转头就被他发现了对方的真面目……

他就有些不痛快。

这些都是耍皮子的行家里手,张氏根本就不敢跟对方对方。她顿时就羞的满脸通红,急急退后几步将周思静招了过来,然后便沿着两边的游廊一路绕行走了出去。

郁嘉言又是一番大开眼界。

“你这后娘还真上不了台面。”他转头对着周思文毫不客气的说道:“不辩解不解释就算了,起码也要坚持着从这里走出去吧!这样落荒而逃的像个什么样子啊!”

一身的小家子气,真不知表妹那个气度是怎么学出来的,居然也没被这女人影响道。

周思文冷淡的瞟了他一眼:“总比亲娘好些。起码没当众指着我妹妹的鼻子骂她是贱人……”

郁嘉善顿时就是一噎。是呢,他们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张氏怎么样呢。做的再差也比他亲姑姑做的好呢。

“算了算了。”他摇摇头,很有些沮丧的说道:“指望你那两个娘,还不如指望你媳妇呢。”

傅家声名在外,再差也不会比这两人还拿不出手吧。

周思文听他说起傅家,耳尖一下子就红了。那傅清桐和妹妹脾气相投,她们应该能相处好的吧。

正想着呢,耳边却听到远处传来了悠长的钟鸣声!

几人脸色一变:难道是宫车晏驾了?

钟声有些断断续续,不过几声后就停了下来。郁嘉善暗地里数了数,然后皱起眉头问道:“我不是听错了吧,刚才这钟只敲了七下?”

周思文和郁嘉言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点了头。

“这可就奇了怪了。”郁嘉善眉头皱得更紧了,忍不住嘟囔道:“这要真是宫车晏驾了,应该要敲九下的啊。”

虽然按礼制来讲,太子及诸王去世时也能敲钟告知天下,但是天舟立国之初,出身贫寒的圣孝皇太后离世的时候恰好是在除夕深夜。也许是担心冲了这开国之初的喜气,又或是怕自己这去世的日子太晦气影响到后世子孙的福泽。圣孝皇太后去世前就跟圣祖说不许敲丧钟,不许官员内眷到宫中哭灵,棺椁也要延迟到元宵后再发丧……

有了这个开头,内皇城宫塔上的那口丧钟也就只在皇帝驾崩时才会敲了。毕竟,连圣孝皇太后都不敲丧钟扰民了,什么藩王还有太子难不成还能越过了皇太后去。

可是若真的是宫车晏驾,这丧钟应该敲九下才是啊……怎么断断续续只敲了七下呢?

“不管敲了几下,圣上肯定是不好。”郁嘉善道:“若是好好的,怎么着也不会让人爬到宫塔上去敲钟的。”

也许是他们听错了,又或者那敲钟的宫人数错了。

“圣上应该没事的。”周思文见郁嘉善那愁苦的样子,便开口说道:“不瞒两位,我妹妹之前并没有住在王府,而是一直藏在皇城里头的。”

嗯?

郁嘉善和郁嘉言一听这话,便一齐回了头瞪圆了眼珠瞧着对方。

“她不仅一直在皇城里头,还救下了圣上和太子,并且和他们一起都藏了起来。”周思文弯了弯嘴角:“直到王爷今日进宫将圣上找到,才又将她给送出了宫。”

郁嘉善和郁嘉言只觉得自己是幻听了:皇上和太子还活着?是表妹救下了皇上和太子?

“具体的经过,我也不知道。”周思文见两人一副不信任但是又好想听他详细讲讲的样子,便无奈的说道:“我们一回来就转了马车到你们这里来了。我说的这些也还是在来的路上妹妹亲口跟我说的。”

他妹妹那么厉害,救了皇上和太子很令人吃惊吗?

郁嘉善和郁嘉言对视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走!咱们去找她!然后带她去找祖父!”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处置

从皇城里传出来的丧钟声,京中的半数人家都听见了。

不过这也就是一会会儿的时间,又加上普通百姓们都住的离皇城较远,所以在那么一瞬间错愕过后,大家便纷纷交头议论起来。

“刚才是宫塔上的钟在响?”

“好像是的。”

“哪能啊。钟塔上的钟若是响了,各个坊内的钟还能歇呢?你听到咱们坊里的钟响没?”

“好像没响。”

“所以别胡说八道了,省得祸从口出,还连累到我们这些街坊。”

众人一听,也觉得应该是这么个理。若皇帝真驾崩了,各坊的钟楼听到钟声后也要依次敲响的。既然坊里的钟楼未响,那么他们刚才听到的钟声就不会是宫塔里的那口丧钟。

百姓们在坊间议论纷纷,钟楼里的守钟人也是很苦恼的啊。传递皇帝驾崩的消息作为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自然是一件极其严肃且严谨的事情,一不小心可是要条脑袋的。他们可跟老百姓们不一样,宫塔里的钟声一传出来时,他们就觉得不对劲。这钟声一点儿也不连续,且一共就敲了七下……

这怎么跟上岗前培训的内容不一样呢?

犹豫了一下后,众人又想反正这京城有那么多坊呢,他只是其中一个,不若就看看别人敲没敲了。若是别人都敲了,他也跟着敲一下好了。要出错大家全出错。法不责众,到时候也不会有什么严厉的处罚。

所以你观望我,我观望你。最后竟一个都没敲。

事实证明,跟从绝大多数人的脚步这个行为,还是极安全的。

这敲丧钟的不是别人,却是已经被南岭的军队围困在宫塔上的赵王李进简。他觉得自己非常倒霉,前一天还在和心腹们商议怎么伪造玉玺呢,第二日一早,就被下属从龙床上叫了起来。说是太子已经发兵将内皇城围困起来了。

原本还有些迷迷糊糊的李进简一下就被清醒了过来,急乱之下竟没了主张。又加上步芳军从内联合。不到一会儿,他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沉闷的脚步声。

结果他这边刚把衣服穿起来,那边石冲就拖着他赶紧往外逃去。不巧李进简的运气却比李进明差了一些。南部的羽林军原本就只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才跟了李进简的,现在看到最正统的太子没死。且听说皇帝也还活着之后,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不安之中。

不过在太子说投降的人以后只会被降职而不会被追究其他责罚后,这些人便纷纷丢了兵器,自发的跑到墙根处抱头蹲了下去。

太子领着岭南军极其顺畅的进了内皇城,石冲等李进简的心腹被当场射杀。

李进简则身份特殊,众人反而不好动他,一心只想着生擒。

这便让李进简一路爬到了宫塔之上。

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上了死路。折腾了这么久,不仅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还丢了项上这颗人头。巨大的恐惧压的他甚至都不会思考了。只一心后悔之前的所作所为。他奔逃的时间虽短,脑子里闪过的念头却很多。身边的心腹一一被剿灭,最后只剩下他一个时。有个执念便越发在他脑中清晰了起来。若是前几日他就撞了丧钟,告知天下皇帝和太子已经死了的话,这两人便是再复活过来,他也可以说对方是假冒之徒吧。

到时他才是正统,所有人都得听他的!

越是这样想,他心中执念越深。等爬到了宫塔上时。竟是用尽全力就狠狠撞了那丧钟两下。

太子一见就知道这事不好。若是真让他敲了九下丧钟,过后又爆出皇帝没死的消息。先不说皇帝得有多晦气吧,至少天下人说到这事时暗地里也免不了要将他李家皇族嘲笑一番吧。

更别提史书上也会记上一笔,后人再提起他们时说不定还要以“就是那个死而复生的皇帝”来代称……

所以他忍不住就在塔下大叫道:“别让他敲!快停下!”

宫塔内的台阶很小,中间只能过一个人,所以当领头的士兵真正将李进简擒住时,他已经断断续续的敲了五下了……

太子这才松了一口气。只敲了五下,应该没问题吧……

太子身边的都护名叫章铎,为人比较机灵,一见到此番景象便立刻对太子悄声说道:“殿下,这丧钟已敲,过后总要给臣民一个交代的。诸王离世不是敲七下么,不若再多撞两下,过后就说有亲王离世……”

余下的话他没有多说,太子却是瞬间就懂了。皇帝让步芳军生擒了李进简交给皇叔去处置,存的就是保下对方一命的想法吧。可是他却对这两个害的太子妃流产,害的他东躲西藏过得跟老鼠一样的两个弟弟恨之入骨呢。皇帝此番不肯处置他,等他继位了就更动不得对方了。再到他的子孙,说不准还会给对方来个特赦什么的!

这叫他如何解气呢!

可若这丧钟敲了,哪怕是为了给朝臣们一个解释,李进简都不得不去死一死了。

更别提他还犯了皇帝的忌讳。

一想到这里,太子便果断对着上面的侍卫命令道:“再敲两下!”

所以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原本皇帝还是想给李进简留一命的,但是他给自己敲了丧钟,把他的小命给作死了。

李进简被擒住拖到了塔下,太子却是连看都不想再看他一眼,大袖一挥就让人将李进简送到宗正府去了。

皇帝听了这事后,自然又被气了一次:“既然他那么想死,朕若是不能如了他的愿望。岂不是不慈!”

死到临头了还想着诅咒他!这一刻,皇帝只觉得心寒似铁!

李延年领命而去。

太子则在去过寿安宫后,返回头又将皇帝给迎到了宫中。太后担心坏了。孙子再亲也不如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亲。看到皇帝伤的如此严重,这个已经七老八十的老太太竟一下子狠厉起来,当着皇帝的面便骂了起来:“这两个忤逆的畜牲!赶紧让十七郎开了宗祠将他们逐出李氏宗族!”

她没有这么狼心狗肺的孙子!连亲爹亲兄弟都敢杀,祖宗的脸都被他们给丢光了!

皇帝躺在床上默然不语,显然是认同了太后的说法。

太子心里也这么想,但是口上却不能这么说。

“还请父皇和皇祖母息怒。”他神色悲痛的说道:“两位弟弟还年幼,哪里就敢做出这般捅天的大事了?只怕还是受了身边小人的影响。他们的本质。其实还是好的……”

就算这两人已经翻不起大浪了,他们身后的党羽也要趁着父皇在位时一起剪除了。要不然他将来上了位再动手。未免有伤他好不容易极累起来的仁和的名声。

这话一说出口,太后看向太子的目光便比往日里还温柔了不止数倍:“你这孩子,也太仁厚了一些!都被那两个畜生伤成这样了,还在为他们说话!”

不过想想。也觉得太子说的话很有道理。他们李家的子孙,根子自然是好的,不好的只是那些带坏孩子们的奸臣罢了。

所以她转头便对着皇帝说道:“不过进仁说的也有道理。进明和进简小时候多懂事啊,也就是这几年才生了那不该有的心思吧?”

不过是小妾生的庶子,也妄图跟嫡长子争位子!太后撇撇嘴,决定回去后对新晋升上来的赵美人再多做些思想教育工作。

皇帝深深看了太子一眼,只把对方都看得低下了头,才沉声回答了太后的话:“母后说的是。在那两个畜牲身边伺候的肯定是不能留了。冯家那边……”

他冷笑了两声:“就夷三族吧!”

出了冯锦年那个敢对皇帝举刀的,冯家就不可能全身而退了。只是二皇子已经逃了这么多天了。冯家人只怕也是早早就躲藏起来了吧?一想到自己在祠堂里藏了这么多天,他就忍不住冷笑:这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的日子也不好过呢。即便那些人都逃开了。余生也只能在颠沛流离中靠悔恨度日。

“王家那边呢?”太子忍不住问道:“儿臣听说王家并未与三弟一同进宫作乱……”

到底不是亲外孙,怎会如冯家那般为老二尽心呢。

皇帝却摇摇头:“王家那边你就别管了。”

李延年早就将周家私自调兵进京的事情告诉他了。他这一次承了首阳王府的情,自然不会追究。那王家,便当是还了他们借兵来救驾的情分吧。

他又眯眼看了看正在宫外站岗放哨的步芳军侍卫,心中一凛,暗暗想道:只是这禁军确实要大力整顿一番了。这才十来年的时间。就堕落成了这个样子,若再过个几代。他这皇城和那纸糊的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可惜了德妃!”太后哀声叹息了一声,然后对太子道:“她虽不是你的生母,对你却也有教养之恩,又是为了你才死的……”

羽林军的嘴不严,是以德妃之死的经过太后老早就知道了。她当时听到这消息时,还忍不住哭了一场。

太子当场便跪在了皇帝的床边、太后的脚下痛哭道:“是儿臣不孝,连累了母妃也遭此大难,如今竟连个尸首都找不回来,想给母妃收敛安葬也只能置个衣冠冢!儿臣……儿臣实在痛彻心扉!”

太子身份贵重,自然不好记在德妃名下的。但是德妃也算是太子的养母,平日对他也是颇为维护,所以在太子心里,德妃的地位很高。如今德妃惨死,他心里颇为痛苦,这一番作为倒也算真情流露。

德妃是在皇帝登基前就跟着他了,所以情分也深。这会儿想了想,他也是颇为伤心,连带着皇太后的眼泪都也被他们给勾了出来。

祖孙三人一时间情难自控,竟是抱头痛哭起来。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百九十四章 袖手

祖孙三人痛哭了一气,将心中的郁气都散尽了,才又各自擦了眼泪回宫布置。太后那边只消帮着收拾收拾内宫,皇帝这里却是要有些大动作的。

先要将那些作乱的羽林军给甄别了。虽然都是进宫作乱,但是这其中却既有郁宗阳这种主动谋逆的,又有章炳坤这类被上官蒙蔽的。主动谋逆的自然不可饶恕,被上官蒙蔽的却还要看他在这几日中的表现。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