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门闺范-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你家半夏如今也有十多岁了吧?有没有看中的姑娘?”老太太只是哀伤了一会儿。便又和梁嬷嬷攀谈起来:“你长年的呆在安溪,我也没机会给你安排。如今你既然要在京里头养老了,小辈们的婚事到底要先忙起来了。”

人到暮年,最想的还不是那儿孙绕膝的幸福?梁嬷嬷身子虚。说不准哪天就闭了眼醒不过来了。若是早些安排她的孙子,让她看到重孙的出生,也就不枉在这世上走过一遭了。

“老太太真是了解奴婢。”方才还是一脸哀色的梁嬷嬷,一提到这事整个人都好似活了过来,兴奋的说道:“半夏那小子比少爷还要大一点儿,却整日里东磂西逛的没个正形儿。奴婢之前为了这不争气的孙子也是愁得睡不着,却不料这段日子……”

她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脸上露出的笑容很有些奇怪。

又是欣慰又是满意,好似还夹杂了一点点猥琐。

难得看到身边人这般样子的仓氏顿时就好奇了。

“你这老货,说话就说话。说一半留一半的是从哪里学来的坏习惯?”她不满的骂道:“半夏到底怎么了?你是成心要老婆子着急是吗?”

梁嬷嬷听到仓氏骂她,心里也不在意。但是面上却立刻收了笑容,慢慢道:“老太太您别急啊。奴婢这不是觉得半夏那小子好玩嘛。”

见到仓氏又要瞪她,她心知废话多了,忙又道:“之前奴婢身子不好。表小姐体谅奴婢就把她身边伺候的牡丹和百合送来服侍奴婢了。奴婢那时候惶恐啊,却也知道这是表小姐的一片心意,拒绝不了了便只给她们派了一些简单的活计。重活粗活还是半夏那臭小子干的。谁知这一来二去的,那臭小子就看上牡丹了。”

瞥眼看到王氏皱了皱眉,梁嬷嬷忙又道:“不过主子也不必担心。半夏那小子虽然起了这贼心思,却到底碍于礼数不敢和人姑娘接触。私相授受的事情,绝对是没有的。只不过老太太方才提了。奴婢才想起来的。”

王氏听了,这才轻轻松了一口气。大户人家规矩大,哪怕是奴才,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仓氏却是豁达的笑了两声:“瞧把你给急的。你是什么样的人,老婆子心里清楚着呢。既然半夏看中了牡丹,那老婆子也找个时间问问牡丹愿不愿意。丑话说在前头。老婆子虽然喜欢你们家半夏,却也干不出那强人所难的事情。强扭的瓜不甜,这道理你应该明白的。”

梁氏自是欢喜的连声应是,心里却想着:哪会不愿意呢。她已经观察了好一段日子了。哪会看不出牡丹眼里的情义?

几人说了一下午的话,直到日暮时分。前头丫鬟说老爷下朝了才停下。

梁嬷嬷带着一堆的赏赐重又上了软轿,被奴才们小心翼翼的抬出了院子。几十年的忠心服侍换来了如今的体面,梁嬷嬷坐着也不亏心。她知道老太太也是拿她做样子,给院子里这些下人瞧着呢。

只要你忠心耿耿,主子自会记得你的。

梁嬷嬷一走,松鹤堂里的丫鬟们便各司其职,收拾桌子的收拾桌子,传膳的传膳。今日是表少爷和表小姐头一天进门,家里的主子们自要聚在一处一齐吃饭的。

传话的小丫鬟来到客院,找到了趴在五曲桥上默默看锦鲤的周思敏和郁嘉琪。

“祖父和父亲回来了。”郁嘉琪看了看天色,便知道了丫鬟的来历,不用对方开口便转头对着周思敏道:“咱们到前头去吧。”

周思敏的目光这才从那些颜色绚丽的锦鲤身上移开,起身理了理自己的衣衫说道:“也不知祖父和大伯会不会觉得思敏形容狼狈啊。”

在原身少的可怜的记忆里翻了翻,却也只能翻出这两位模糊的影子。而前世虽然生在京城,长在京城,遇到的男子却是有限。郁家的几位主子,平时甚是低调,除了嫁出去的郁小仙时不时会弄出点动静来,其余时候,她难得听到有人议论郁家。

郁嘉琪听了,微微笑了一下才道:“表姐不必紧张。长辈们都很和善,即便我们有些小小的瑕疵,他们也只会严肃的说上几句,万万不会在这上面挑理的。”

郁家若是跟其他旧士族一样迂腐,就不会登上新谱牒了。

周思敏莞尔笑了一下,和郁嘉琪结伴返回了主院。

松鹤堂其实是一座鸳鸯厅,坐北朝南的围着一片水池假山。丫鬟们摆膳时在南北厅各摆了一桌。周思敏由郁嘉琪带着直接进了北厅,陪着一脸怜惜的仓氏和王氏不声不响的吃了饭。

用过饭后,一大家子才有礼有序的进了花厅,在亮堂堂的烛火映照下与郁家老太爷见了礼。

轮到周思敏的时候,老太爷说了句:“在京里头好好跟着你祖母还有伯母学学管家的事。你母亲那里,她不下帖子,你就不许去见。”

语气里有着浓浓的不满,只是一时半会的周思敏也分不清这不满是针对她还是针对郁小仙。

“思敏谢过外祖父教导。”她规规矩矩的行了礼,看起来十分乖巧。

郁老爷子还算满意,脸上的表情便微微松快了些。原本他和老大早该到家了,却在半道上被亲家请过去喝了一杯茶。人家一上来就好言好语的道了歉,弄得他和老大一肚子的糊涂。等到对方慢慢说的多了,他才搞清楚来龙去脉。

一边大恨女儿不争气,一边又愁着新来的外孙女也跟着她母亲胡来。如今看看,周思敏倒比他想象的要懂事乖巧。

“老大家的,你也有好些日子没回娘家了。”老爷子又将目光移到了王氏身上:“正好嘉言刚刚回来,明天就陪着你一起去给亲家请个安。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放心你们。”

王氏心下了然,和郁嘉言一起低头应了是。

郁老爷子早上要上朝,下了朝后还兼着弘文馆和太学两处的教书之职,一天下来,累的不行。又稍微说了两句后,便让众人都散了去。

看到所有的子孙俱都出了门。郁老爷子这才回头,对着仓氏道:“小仙的事,你也知道了?”

仓氏点了点头:“下午就知道了。她和正德在城门口正好碰到了。”

说完便将周思敏之前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都告知了丈夫。

郁老爷子脸上表情变幻莫定,虽然没有立刻发怒,但是周身寒气却越发的重了。直到听仓氏说周思敏救了孩子还被人家找上门谢了一通后,脸上表情才舒缓了一些。待到仓氏讲完,他也只是无奈却没法生气了。哀哀叹了一口气,他幽幽看着仓氏说了一句:“慈母多败儿。”

仓氏脸上慢慢浮现出愧疚之色,点了点头说道:“是妾身的不是。若是当年没有帮着小仙出头,思文和思敏也不会受那么大的罪。特别是思敏,被人一直用毒药控制着。我每每想到这事,心里头就好似有一把刀子在挖心剖肺,难受的不行。你说险不险啊,若不是侥幸发现,只怕我那乖孙被人说是得了失心疯都不会被怀疑。”

郁老爷子原本只是哀叹的表情,随着仓氏越说越多,他双眼也越睁越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思敏怎么会被人用毒药控制了?”

他知道周思敏性子暴戾,为了不让仓氏忧心,在对方大了一些后也不乐意将人往家里领。这次若不是看着这两个孩子都到了适婚的年龄,想着帮衬一把的话,他绝不会交代老二去接了这两兄妹回来的。

☆、第一百三十章 道谢

仓氏一五一十的将梁嬷嬷的话复述了一遍。停下来后,便看到郁老爷子脸上全是惊愕之色。

“她真的是潘大师的弟子?”

良久之后,他第一句便是问的这个。

仓氏有些生气,觉得丈夫的重点搞错了。

“是不是她都是我的乖孙。难道她不是潘大师的弟子,你就不管她了?”她气哼哼的转了身,看都不肯看郁老爷子一眼:“我看小仙那性子十有*就是从你那里传过去的。该关心的不关心,不该关心的倒疼的跟什么似的!”

对那养女好的跟亲生的一样,对自己的亲女儿却犹如陌生人一般。

看到仓氏这就气上了,郁老爷子顿时就头疼起来。他这一辈子就娶了仓氏一个,什么姨娘和通房都没有过。所以夫妻两个是京里头是出了名的恩爱伴侣。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仓氏私底下的小性子便是到老了还经常使。

“哎,我这就问一问,你倒闹上了。”郁老爷子无奈的说道:“我就是因为关心思敏才问了这个问题的。她吃的苦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你现在再追究也于事无补。倒不如替她多想想将来的日子。原本我们就一直担心她身份差,这京里头的妇人挑媳妇,哪个不是贼精贼精的?光是有我们这一层的关系哪里够?”

他说了一会儿,见到仓氏总算又回了头,这才心平气和的继续说道:“可她若真的是潘大师的弟子,那就不一样了。冯家那个庶女,你知道吧?原本不过是个庶出,却能嫁给王家的嫡长子。虽然是个继室,却也是高嫁了吧?她凭的什么,还不是潘大师弟子的身份吗?”

王家惯会投机取巧。今上没旁的爱好,只对古字画还有些研究。王家放着旁的世家的嫡女不要,偏偏娶了一个庶女回去。不就为了对方手上的那点技艺好去媚上?

仓氏听自己丈夫句句在理,便也消了气。

“我们思敏才不要给人做继室呢。一辈子被个牌位压着,死了都不能跟自己丈夫葬在一块!”她不屑的说道:“思敏长得漂亮,人又懂事。规矩礼仪一样也不差。除了身份上差点,旁的缺点你还能挑出来吗?我也不指望她能嫁到什么显贵之家,只需平平安安的顺风顺水的就好。”

郁老爷子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再说了,思文不是要进国子监了吗?有我在弘文馆里给他照应着,他前途上还能有差?只要他的身份上去了,思敏的底气也就足了。”

弘文馆内招的学生极少,只是一些皇族子弟和高级京官之子。国子监却不一样,里面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贤能之士,学生年龄各异,学识水平各异。老爷子身兼数职。最重要的就是弘文馆馆主的位子,最费力的却是太学博士的职务。

“思文的父亲没有官职,其祖父也在三品以下,他肯定是进不了太学和广文馆的。”仓氏问道:“顶多就是去四门馆吧?”

郁老爷子点了点头。虽然取士的时候比较公平,但是进了学监后却还是要分出个贵贱。皇亲国戚在弘文馆。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在太学又或是广文馆。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就要进四门馆。而那些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便和所有庶人一道在律学、书学或算学馆内学习了。

“老大在四门馆,不会亏了他去的。”老爷子累了,便站起身往房间里走:“至于老二家媳妇,你得了空也敲打敲打她。郁家是积善人家,容不得她的暴戾。这次她丢了孩子,处罚就算了。再有下次。直接送到佛堂里呆着!”

老太太知道了丈夫的意思,便点了点头唤来丫鬟去伺候老爷子洗漱。她自己则又想了好久才动身回了房。

第二日一早,老太太就给二房的荷花抬了姨娘的位置。虽然还是没松口断了对方的避子汤,但是却让周言绣在众人面前狠狠丢了一次脸。

毕竟这个家原就没有那抬妾的规矩,如今为二房破了例,显而易见说明了长辈的不满。

周言绣脸色难看的躺了半天。眼看拖不下去了才在了午膳之前喝了荷花姨娘敬上来的茶水。

王氏则一大早就给仓氏请安告退,领着郁嘉琪回了王家。

周思敏便独自一人陪着仓氏说话。

“给我三堂姐的帖子刚送出去。思敏原以为在她回帖之前,哪里都去不了的。却不想小舅舅说明天就带着哥哥去学监里报名。”她兴致高昂,话也多了起来:“还说要带着思敏一道出门,等他们办完了事。就带着思敏去兴化坊逛街!”

大半年没回京城,她迫切想要从京城的一条条马路上轧过去。只有脚踏实地的从京城里过上一遍,她才能真正确认自己是回到了家乡。

仓氏听了,也不劝阻对方,只一个劲叮嘱道:“那得多带上几个人才行。你别看京城里热闹,但是危险也多。那些个拐子说不定就藏着这些人群之中,见到了落单的孩子就抓。”

虽然郁小仙是在战乱逃荒的路上被人给拐走的,但是因为找了十几年的人,连带着不知道救了多少孩子后,她对这些人贩子的伎俩也知道了不少。

“那些人胆大包天,可不会因为你身上穿着贵人的衣服就缩了手的。”仓氏忧虑的说道:“远的不提,就说那首阳王府的嫡孙,不也刚丢了?”

才那么一点点大,走在路上发了病就会被扔掉,没发病的卖给人家做小倌。要么死要么生不如死,仓氏一想到这里就觉得郁小仙福缘深厚。

至少对方被那善心人给买了下来,又好好的教养长大了。

“外祖母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周思敏闻言便咯咯轻笑了起来:“有周星和周辰跟着,我能出什么事呢。就算出了事,她们也能立刻救了我离开的。你没看到,她们的轻功可好了……哎哎,外祖母你干嘛呀……”

“呸呸,快吐一口口水!再说刚才的话全是胡说八道!”仓氏突然拉着周思敏严厉的说道。

周思敏无奈的照做了一遍。

仓氏急忙祷告了两句,喃喃道:“菩萨保佑,坏的不灵好的灵……”

做完了这些,她才松了眉头,在周思敏额头狠狠点了几下骂道:“以后不许说什么出事啊,没命啊之类的晦气话。你觉得是开玩笑,可万一被菩萨听了去,她却是要当真的。”

周思敏捂着自己泛红的额头,眼泪汪汪的说道:“外祖母,你这样点人好疼的。”

仓氏白了她一眼,骂了句活该,但是手上的动作却停了下来。

“你身上的伤好了吗?”她看到周思敏白净的皮肤一碰就有痕迹,不由便担心她之前的鞭伤:“让外祖母看看好吗?”

看样子是恢复了,但是谁知道有没有留疤?

周思敏扭捏的看了看四周:“这么多人,多不好啊。”

她虽然尊重老人,却不想当众脱衣。

仓氏便挥了挥手,几个丫鬟悉数退下后,周思敏才趴在了仓氏的软榻上,闷闷说道:“受的伤全在身后,思敏也看不到恢复情况。用手摸得时候是滑的,好像没有留疤吧。”

严子陵扔过来的伤药都要几百两一瓶的。若是没有效果,它敢卖的那么贵吗?

仓氏半信半疑的掀了周思敏背上的长衫,便看到一大片光滑的皮肤上,数十道淡粉色的印子交错横在皮肤上。

“没事,长得挺好的。”她很难过,声音也有些哽咽。一个好好的黄花大闺女,身上留了这么重的疤痕印子,将来可怎么嫁人啊。

周思敏听了,这才从软榻上爬了起来。

“那当然啊。”她听出了仓氏的难过,就知道对方是在说谎。

但是她却没有点破,只是笑嘻嘻的说道:“我用的药膏都是顾先生亲自配的。卖到京城,只怕几百两一瓶都嫌便宜了。”

所有除疤的药膏都很贵,皆因里面的原料比较难找罢了。顾先生说这几年他能存下一些药膏,还是因为郁小仙开的药材铺子里面东西比较全、质量比较好的缘故呢。

“你是个有福气的。”仓氏心里酸涩难当,轻轻抱了抱周思敏,低低说道:“外祖母一定给你寻个会疼人的相公。不要他出身高贵,只要性子好就成。”

还不能嫌弃周思敏背上的伤痕。

周思敏闻言便红了双颊,靠在郁氏怀里死活不愿抬头。

“老太太,二姑奶奶回来了。”正当祖孙两腻歪的时候,水仙站在门口急急说道:“还带了秦小姐和一些礼物来。”

仓氏便疑惑的抬了头:“她回来干什么?”

难道是回来告状的?

想到这里,她不由无比庆幸郁老爷子的决定。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