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惟愿安乐-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3

93、前奏 。。。

“你后来给安国相王发了信?”李裹儿微微一惊,继而眉头皱了起来:“你怎么能这么鲁莽,万一到时候计划施行,却搜出了那封信,你……你说的清楚么你。”李裹儿是真的着急了,他们要给太平公主他们安上的帽子可是……

李重润微笑着安抚李裹儿:“好了,裹儿,你还不知道我,我可能以自己的名义送封信么?我只是找人送了封迷信给相王,就说朝中如今情势晦暗难明,太子私下蠢蠢欲动,恐今上危矣,再加上武崇敏发给安国相王那份言辞晦涩的信,我本来还想安国相王必然会派亲信过来打探的。可是没想到,他这么沉不住气,居然派了李隆基过来。如果能够到时候能够在太平公主府抓到李隆基,这件事就简单多了。”

李裹儿点了点头,筹划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收手了,李裹儿突然觉得心里似乎松了口气,不过立刻她就开口说道:“现在到了最后一步,可要小心了,九十九步都走了,如今就差一步,可不能功亏一篑,否则,到时候难以收场事小,若是让太平公主和安国相王有了警惕,下次可就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李重润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本来我还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将安国相王扯进来,要知道我们做的事情实在是太……一个不小心就容易万劫不复,这种情况之下,多树一个强敌就要多分一份心,也就多一分危险。如今……哼,就冲他这种心急火燎的样子,只怕他心里也不是没有想法的。”

李裹儿笑了笑:“父皇一向仁厚,可惜他的弟妹都不是仁厚之辈,如今见父皇根基未稳难免会有想法,我就是怕我们这边对付了太平公主,那边安国相王突然趁我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左手渔翁之利,那就得不偿失了。如今能将安国相王牵扯进来自然是最后不过。”

李重润赞许的笑了笑之后就说道:“这样自然是最好,我不允许有任何人威胁到父皇。好了,我是偷偷进来的,就不多留了,剩下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了,我自然会办好,你在宫里也要小心一些,右卫府中郎将可是太平公主的人。到时候,我会让东宫十六率进宫护卫,他们到时候会听命于你,到时候你可不要手软啊。”

李裹儿点头:“我知道,到时候那些叛逆自然是要连根拔起的,你放心在这种事情上我不可能心慈手软。”毕竟连着他们一家人的身家性命呢。

李重润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就离开了那里,李裹儿看着李重润远去的身影微微笑了笑,刚刚她没有说出口的是,其实从一开始李裹儿针对的就不是安国相王,安国相王这个人怎么说呢,虽然很会见风使舵,但是也注定这种人或许在官场上会吃得开,但是在皇家却成不了什么大事。

而且那个人现在只想着自保,就算觊觎李显的皇位也不过是有想法而不敢付诸于行动罢了,这种人不会有什么危险性,但是他那个儿子……就不一定了,比起李旦,李隆基显得更有主见也更有魄力一些,而他若是在得了李旦的支持,如果不趁现在他势力未成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的话,李裹儿纵然知道一些历史也没有把握能够搞定李隆基。

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李隆基居然亲自到了长安,还是秘密过来的,就冲着擅自离开封地这一条都够他受的了,这真的就是他自投罗网了。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这这边李隆基秘密进京对他而言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毕竟他从小就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的目的肯定不仅仅止于临淄那个小小的地方,他对地位的渴望自然也不是一个小小的郡王能够满足的了的。

只是临淄距离长安还是很远的,很多消息传送过去就需要很多时间,有的时候一些重要的事情,等他知道了,已经晚了。所以没过一段时间他就会过来看一看。在李隆基看来,当今圣上真的就是文武不修,若不是有朝中大臣和太子帮衬,只怕会忙的焦头烂额吧?只不过最近他听说就连太子都开始流连于青楼楚馆,往日勤于政事的形象毁于一旦。李隆基本来不太相信的,但是架不住说的人多啊。

这说的人一多,李隆基心里就犯嘀咕了。本来他还是有些忌惮太子的,想当年小时候他就知道那个太子精明的仅,当然还有如今的安乐公主也不是个善茬,只不过安乐到底只是个公主手上无权,不足为虑,倒是太子……他一直隐忍,就是怕太子看出什么,如今太子若真的耽于享乐,那么他若是筹划一下也不是没可能。

这个时候,又刚巧武崇行出了事情,武崇敏写信给他的父王求助,李旦自然是不想管这件事情的,毕竟那是谁说都不能抹杀的大罪。但是李隆基不这么看,他想帮武崇敏一把,虽然写信的不是太平公主,但是难保太平公主没有这个意思,却怕被李显发现作罢。

退一步讲,就算是武崇敏私下决定,李隆基觉得自己若是真能救出武崇行,到时候太平公主对他一定是感激备至,到时候他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拉来一个盟友,就算救不出来,他尽力了,太平公主也会心存感激,至少以后不会与他为敌,更何况武崇行若是死了,凶手就是李显一家啊,被杀了儿子的太平公主还会站到那边吗?

怎么想这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放过啊,于是李隆基坐不住了,收拾了一下行装就跑到了长安,找到了武崇敏。

当然,李重润是没有去见李隆基的,不仅如此,他还叮嘱武崇敏不要说这件事情是他帮武崇敏出的主意,李重润自然是怕李隆基那个奸诈的家伙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当然对于武崇敏的说法就是,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要不然若是皇帝知道了,救武崇行就更难了。

武崇敏见了李隆基,虽然对于李旦没来有些失望,但是……毕竟想想也是,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让安国相王跑一趟,所以也没什么不满,反而款待了李隆基。

“崇敏兄,你说的事情父王都已经知道了,虽然他没有来,但是他已经跟陛下求情了,不过因为这件事情……所以不好上奏折,只是私下里写了封信,不过你放心,我父王说话皇上也是要考虑考虑的。”李隆基满面微笑的套着近乎。

武崇敏给李隆基倒了杯酒说道:“临淄郡王这声称呼可是折杀我了,安国相王能够出面已经是让在下感激涕零了,更何况郡王亲自跑了这么一趟,如今能做的都做了,就看陛下的意思了。不过不管结果怎么样,对于安国相王和临淄郡王能够伸出援手,我武崇敏都铭感于心!”

“好了,别郡王郡王的,如今我们不论朝堂上的那套,只是自家兄弟,那么生分干什么?我来也是想看看长安的情形,还随时禀报父王让父王好想办法就出崇行兄。”李隆基喝了杯酒说道:“我来这里还有另外还一件事情想要问问崇敏兄。”

“郡王请讲。”武崇敏一脸感激,他不是傻子,知道李隆基来长安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想到人家为了他弟弟肯如此冒险,李隆基别说就问两个问题,就是给他出两个难题都没问题啊。

“我到了长安之后,近些日子一直听说有人议论太子最近似乎行为有些……不端?”李隆基开口问道,照他看来坊间传言还是不太可信的,武崇敏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是到底和皇家近,他又有个厉害的母亲,自然能得到一些真实的消息。

“这……”武崇敏有些犹豫,太子这次也是帮了他的大忙的,他不想再背后非议什么。

李隆基一看武崇敏脸色有些犯难,立刻笑道:“我就是有些好奇,崇敏兄若是不方便就不用说了,来,喝酒喝酒。”

李隆基一边说着一边给武崇敏倒酒,武崇敏连忙接住然后说道:“都是一家人想来也没什么,不瞒郡王,太子殿下最忌似乎是有点行止不端,听说因为这个皇帝发了好多次火了,每次皇帝发火,安乐公主都会跑到我家来让我母亲去劝劝陛下。”

李隆基点了点头,心下一喜,看来还真有其事了,那些事情还真不是传言啊。真是天助他也,他还发愁李重润不好对付呢,如今李重润自己就把自己给撂倒了,还真是再好不过。李隆基得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之后,就将话题扯开了,虽然他还有很多事情想要知道,但是总要慢慢来,不能能太心急,惊动别人就不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写到这里 就快接近尾声了 亲爱的们 你们出坑日期指日可待啊 (我坚决不承认是我写了太久……抱头跑……

94

94、收网 。。。

李隆基可没忘记他的姑姑有多厉害,虽然现在和他会面的是武崇敏,但是……难保武崇敏回去不会对太平公主说,若是让太平公主提早知道了他的想法,就算是他想找太平公主当盟友,这也有些不妥。

李隆基到了长安之后多方打探,甚至还想打探长安的军力布置,却不料他这番小动作都被李裹儿和李重润看在了眼里,这两个人自然是气愤难平,只不过因为还没到收网的时候,所以两个人一直都在按兵不动。

终于,当李裹儿,李重润和裴耀卿觉得时机都成熟的时候,他们开始行动了。

太平公主自一早起来就觉得有些心慌,似乎要发生什么事一样,可是安排了一下府上的事情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正当她觉得自己有些多疑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来传信说:皇帝和几位大臣在商议废黜太子!而太子不知道怎么的居然得了消息,如今已经派东宫十六率围了皇宫!看样子是要谋反!

太平公主有些不可置信,怎么突然间……可是也由不得她不信,因为传信来的是右卫府中郎将!这个人是她在军中的一个眼线,官职也够高,他来传信自然不可能是信口开河。

右卫府中郎将急忙道:“公主,我们要不要进宫勤王?”

太平公主想了想慎重的摇了摇头:“不,再等等,你随时派人打探,一定要掌握宫内的动向。切忌,不要打草惊蛇,若是此事是真就更不能惊扰到李重润。”

“是,小人告退。”

右卫府中郎将走了之后,太平公主来回踱步,她也有些犹豫,现在的局势是她等了许久的,太子谋反,她就有理由要求废黜太子,如今皇帝的几个儿子,李重俊不足为据,李重福和李重茂还小,等他们长大……太平公主心里盘算,不过现在她还不能轻举妄动,毕竟现在情势未明,再等等也无所谓,太子一向只是掌管着东宫十六率,最多也不过四五万人,而右卫府大概十万人,而且都是饱战之士,比起那些娇生惯养的侍卫自然是强上许多。

这边太平公主正在思量着要不要出兵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到来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唐慕青。

“唐小姐?”太平公主微微奇怪。

唐慕青满脸焦急的说道:“公主,安乐公主托我出宫一定要阻止太子殿下。”

“难道太子真的?”太平公主心中了然,但是表面上一副惊讶的样子。

唐慕青叹了口气:“现在宫中各位主子已经被围在寝宫了,安乐公主见势不对,急忙让我出宫来找您和我爷爷。说只有你们才能阻止太子殿下。”

太平公主还是有些犹豫,唐慕青连忙说道:“太平公主您一定要想想法子救救陛下,事起仓促,陛下没有任何防备。啊,我还要去跟我爷爷说一声,毕竟他手上还有一些人呢,虽然不多,但是如果有公主带头进宫勤王,必然是没问题的,公主,我先告辞了。”唐慕青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太平公主想了想,叫了平日的亲信来,吩咐道:“你去找右卫府中郎将,让他集结士兵在长乐门外等我,我们进宫勤王!”

太平公主这边收拾行装匆匆想要去勤王,而另外一边的武崇敏和李隆基还在第一楼吃喝玩乐。当然吃喝玩乐的是武崇敏,李隆基则是为了刺探更多的情报。

右卫府集结完毕之后,唐休璟所执掌的金河军也开始集结。唐休璟不明白太子殿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平定反贼还要让他等等,但是为将者必然是要听从上级吩咐的,自己的小孙女拿来的太子手谕可是千真万确啊。

太平公主在长乐门外和右卫府中郎将汇合,本来心里还会有些疑问的她在看到这里居然没有一个侍卫之后,心下更是相信太子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而谋反,虽然说没有听到兵戈之声,但是她不奇怪,毕竟她的哥哥只怕也没有想到太子会来这一招,有心算无心,此时此刻只怕她那个皇帝哥哥已经被太子拿住了。

太平公主这边亲自带兵进了宫,那边唐休璟也按照太子的吩咐开始带兵进宫了。

据右卫府中郎将派人刺探,皇帝似乎被困在了武德殿,太平公主一路带人过去,却越走越觉得心惊,因为他们进来的实在是太顺利了,一路上没看到半个太监宫女不说,就连侍卫都看不见半个,就算宫中的侍卫全被拿下了,那太子也必然会派东宫十六率掌管这里啊。

太平公主这一路走的异常辛苦,却没有任何退路。掉头回去?开玩笑,今天她带兵过来,不可能遮人耳目,现在就算明知道前方是圈套,她也得去了。等到了武德殿外,太平公主看到李显站在殿门口,身边是皇后韦氏,身后两侧则是太子李重润和福国安乐公主李裹儿,以及一些重臣。

事到如今,太平公主就算再笨也知道是个圈套了。只是……连她都骗了过去的圈套,这个局布了多久呢?

“太平,你这是做什么!”李显厉声喝道。【﹕。。】

不到万不得已,太平公主必然是不想走最后一步的,于是便只好说道:“刚刚唐家大小姐给我传信说皇帝要废黜太子,太子为了保住地位,派了东宫十六率准备逼宫,臣妾心下焦急只好带人进宫勤王。”

“勤王?我看你才是想逼宫!”李显脸上的愤怒显而易见:“你……你还带了右卫府的兵将过来,你……唉!重润和裹儿早就跟我说你有反意,我一直都未曾听信,没料想你居然……”

太平公主脸色有些难看:“臣妾真的只是担心陛下安危这才带兵进宫,太子调遣东宫十六率人尽皆知,臣妾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李重润冷哼道:“我调遣东宫十六率是没错,但是那是因为我得到密保说太平公主你一直在秘密结党营私,尤其是军中将领,今天更是调兵遣将,我心下担心父皇母后的安危,不得不将东宫十六率调过来。这件事情,父皇和各位大人是知道的。”

“太子一口咬定我谋反,可有证据?!”太平公主咬紧牙关,她也知道事到如今是必然讨不到好处的,但是拼死也要拖太子下水!

李重润没有说话,倒是李裹儿喝道:“你带兵进宫,不是逼宫是什么?来人啊,还不把这个逆贼给我拿下!”

随着李裹儿的一声令下,所有的侍卫都动了起来。本来李裹儿是没有打算开口的,但是她看自家大哥和父亲居然还在那里和对方说个不停,不由得有些心急,哪里有在这个时候和对方废话的,还不先把人拿了。反正今天在场的大臣这么多,太平公主带兵入宫是不争的事实,这谋逆的罪名她是跑不掉的。

“好好好,李显,你当真生了一对好儿女。”太平公主就算再傻也知道这件事情必然是李重润和李裹儿策划的,李显?他还没那个头脑!

“右卫府的儿郎们!你们的皇帝已经把你们当成叛逆了!可怜你们一片忠心!这样的皇帝不追随也罢!不想束手待擒的就拿起你们的武器冲出去!”太平公主煽动人心还是很有一套的。

“来人啊,保护圣驾!”李重润一声令下,东宫十六率尽皆出动,场面瞬间一触即发。

太平公主冷笑道:“李重润,我这边可是有整个右卫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