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农家酿-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隆冬时节山上落了不少枯枝,两个孩子兴致勃勃地在周围寻找,可惜几乎都是些细小的枝条,根本不经烧,云歌抬起头看着高耸如云的树木,放弃了爬树的想法。罢了,大不了勤快点,多捡上几回。

一大两小的人影在山间晃动,山风拂过,透露着一派温馨气息。

这幅场景落在躺在山坡上晒太阳的楚翊眼中,慵懒的表情中闪过一丝光,这个女人,好像不是传言中那么娇生惯养的模样?

他一边想着一边吧嗒了下嘴巴,中午那顿饭,那滋味到现在好像还在口腔中回荡。

却说云歌三人半个下午也捡了不少柴堆在一起,可怎么弄回家缺成了难题,本来应该带上绳子将柴捆起来,可她到底不是古代人,根本没想到这里去。

“嫂子,你和妹妹在这等着,我回家去拿绳子!”几个人大眼瞪小眼,顾知轩一跺脚,转身就跑。

可妹妹的一句话让他的步子不得不停下来,“哥,你犯什么傻呢,咱家哪有绳子啊!”

云歌叹了口气,得,还是自力更生靠谱点。

搓麻绳她可不会,找个什么东西代替倒是可以。她思来想去,只想到小时候见过村里人玉米叶编绳子,可这个时节,玉米种子还没下地呢。云歌习惯性地踱着步子,眼睛无意中扫过山腰,忽然笑出声来。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山腰处,一大片嫩绿正在随风摇摆,那晃动的枝条,可不就是她所需要的绳子。

眼看着太阳要下山了,还有好多活计没做,家里是点不起煤油灯的,得快些回去了。嘱咐两个孩子在原地等待,云歌急急忙忙地往过走。

待她走到跟前,却见已经有柳枝被折下来,长长短短的堆积在一起,而那树下,正坐着一个蓝衫男子,笑意吟吟地看着她。

云歌还以为人家也是到山上转悠的,根本没在意,冲楚翊点了点头,径自往里走了几步,打算扯上几根柳条,这具身子才十五岁,身量小,高处的够不着,低处的枝又容易断,她心里着急,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

楚翊见对方连话也没说就往林子里走,摸了摸鼻子,心下思量,莫不是知道我要向她讨吃食?

他瞅了瞅地上的柳条,又望了望正踮着脚跟树枝分离抗争的女子,想开口说话却有几分抹不开面。

“那个……”到底是敌不过腹中空空,楚翊起身拍了拍衣衫上的土,“你饭菜好像做得不错?我上次救你一命,管上几天饭应该没有问题吧?”

见女子不作答,他又道:“这些柳枝我给你抱过去,你别忙活了,赶快回家做饭吧。”

说罢,也不管云歌到底答应没有,屈身抱起地上的柳枝朝下走。              

作者有话要说:  好多人对油炸鱼这个情节不解,作者菌想了很久觉得还是解释下比较好。

首先是油的问题,在特别穷的时候,油这个东西农村家里是不会动的,一般是打算攒着逢年过节的时候用,另外就是在农村的观念里,油是特别金贵的东西,所以家里绝对会存着。

其次是鱼的问题,这鱼是捞上来的,蠢作者曾经去过我们这边的山里,小鱼喜欢在小溪的石头缝里游,这个法子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有没有用不知道。

然后是油炸鱼,古代的饭菜一般都是蒸煮,不怎么用油,女主在现代生活时间长了,做饭的方式也是现代的,用油炸鱼我觉得很正常。

另外说下我的参照物,作者菌家里是农村的,但地处平原,在山里只去过一两次,那边有远房亲戚,因为是差不多是十年前去的,我亲戚住在半山腰,去的时候先转两趟车,然后再坐一个机动三轮车到山脚,剩下的路车上不去,都是走着的,到有水的地方得把鞋脱了才能走过去,桥的话都是独木桥,那时候作者菌年纪小,觉得还能新奇。山脚下的商店都卖得是保质期特别长的东西,有些东西都走好几十里的山路去山下买,在亲戚家吃得饭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葱花连丝油气都没有。河里的石头都长着青苔,第一次见螃蟹吓坏了,用石头把它给砸了个脑浆迸裂,我小时候也是很凶残的。

当然,现在的山里肯定不会那么偏僻,也会修路什么的。写这篇文的时候没想着写成爽文,可能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油炸鱼这个情节,作者菌觉得是合理的,好不容易有肉了,想给孩子们和自己改善伙食难道不正常吗?

☆、春意盎然耕田去

说是蹭上几天,可这都不知道几个几天过去了,她家吃饭还是要摆四双筷子。云歌这几日时不时心中喟叹。

锅里还冒着热气,就有人循着味儿过来了。

女子的一头乌发被随手扎在后边,细看之下,竟是条手帕。偶一低头,露出细长的脖颈,顺着曲线往上,是一张透着粉的俏脸。

其实许云歌说不上漂亮,容貌顶多只能称作清秀,可不知怎的,这幅场景在楚翊看来,却是无比的舒服。

案板上的剁菜声唤回了楚翊的思绪,他轻笑一声,道“我说,你这手艺不去安阳城做个厨娘都可惜了。”

“我去做厨娘,家里这俩孩子,你帮我养活啊!”云歌头都未回,将切好的菜装到盘子里。

“咳咳……”一句话惊得楚翊差点没站稳,“我那是玩笑话……呵呵……玩笑话……”

其实楚翊的想法许云歌不是没想过,可一来寡妇门前是非多,二来家里两个半大的孩子确实离不了人。

幸好这楚翊蹭饭归蹭饭,瞧着她家那连老鼠都不肯光顾的米缸,二话不说买了袋大米回来。

云歌也没闲着,去山上挖了几天野菜,总算是捯饬好了每天的吃食。

一场春雨过后,她还挖了不少笋子,给自家留了些,想着村里就跟秀华能熟些,给人家送些笋子也算是人情往来,没成想,刚巧碰上王大全要去集市卖菜,这王大全是秀华的夫婿,看上去憨厚老实,除了下地干活能卖力气,隔三差五还把家里吃不完的新鲜蔬菜带到集市上去卖,云歌的那些笋子刚巧也托他卖掉了。

午饭不出所料又吃了个精光,这楚翊好像还没长大似得,顿顿饭都要跟两个小孩子抢菜。云歌见大家都搁下筷子,清了清嗓子,“我有事跟你们说。”

两个小孩子正襟危坐,楚翊兴致盎然,她这般郑重其事的说话还是头一回。

云歌视线扫过三人,道:“我前些日子听秀华姐说,咱家是有几亩地的?种子我都买好了,明个咱们也耕田去。”

小轩和秋蓉欢呼一声,往昔顾秀才都是把田租出去的,靠教书得几个银子,这兄妹二人平日里看别家孩子在泥土堆里打滚可是羡慕地很,好不容易有这样个机会自然是开心。

楚翊略沉吟半晌,“这地里的活你做得了吗?”云歌的情况,他或多或少留心听人提起过,虽然她的行事风格让人诧异,可富户嫡女,再怎么说也拿不动农活吧。

这倒是个问题,云歌只是单纯想着地不能荒了,现在想不出赚钱的办法,可一家人总得生活,种地她会是会,可那是建立在现代机械化耕种的基础上,古代这活,楚翊说得没错,她的确干不了。

“万事开头难,我一会找秀华去问问。”

顾家一共五亩田,挨着清水河的三亩是土地肥沃,因为家里境况,云歌并未打算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全都种些玉米小麦,这三亩地她选择了生长周期较为短的蔬菜,只在村东头留了两亩田,种了一家人的口粮。

要种地,得先犁地。王大全说是可以把家里的耕牛借给她,可他这两天揽了活计,没法子帮忙。

云歌瞧着被栓在院子里的老黄牛发愁,小孩子倒是不犯怵,和甩尾巴的老牛互瞪。

“楚翊,我说,你应该会犁地吧?”她迟疑地向身畔之人开口。云歌不是个好打听的人,她一直以为楚翊也是清河村的,可仔细想想,这家伙的言谈举止,似乎不像是普通农家出身。

对方很干脆的摇了摇头,这样一来,云歌的好奇心涌了出来。

“我说,你家里到底是干嘛的?”

楚翊没说话,眼睛望着不远处的景山,眼里的光明明灭灭。

云歌头一回见他那副玩世不恭的面庞换了这么严肃的表情,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看。

“喂,你这么盯着我好像不是很合适?”楚翊回过神,嘴角弯了弯。

女子一阵尴尬,正待发作,却又听见他说:“犁地么?可以试一试,小时候见爹娘做过的。”

云歌打算先把河边那两亩地犁了,她领着两孩子去地里拔草,刚入春下过几场雨,又临近河边,土壤松软,问题应该不大。

在拔草的时候,云歌还发现了不少可以食用的野菜,家里那一大两小又是大饱口福。

等到下地那日,她起了个大早,做好了饭,又把剩下的干粮用篮子装着,还装了不少水,这才把两个孩子叫醒来。

可两个孩子端端正正在桌子边坐了许久,都禁不住喊饿,还不见楚翊过来。她看了天边的日头,叹了口气,吃饭的时候最积极,可真等到要干活了,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喂饱两个孩子,把篮子交给小轩提着,云歌从树桩子上解下牛绳,嘴里呼喊着跟王大全学来的号子驱赶着老牛,牛背上的褡裢还装着她买来的种子。

一路上她胆战心惊,生怕这头牛尥蹶子,不过似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黄牛顶多也是停下来在路边啃两口青草,又听话的朝前走。

好不容易到了地里,却看见地头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弯着腰,不知道在忙活什么。

是楚翊!云歌心中纳闷,这个吃货一大早没来蹭饭,跑到地里来做什么?

“你们来了?”许是头一回下地干活,男子不仅衣服下摆上满是泥土,就连那张脸也没能幸免。

云歌扑哧一声笑了,他站在地头的水渠里,他挽着裤腿,衣衫松垮的模样,狼狈的有些可爱。

“你这是?”

“昨天家里没人,我可是饿了一整天,这不一大早来地里堵着!”说罢,又惯性地摸了摸鼻子,理所当然的摸了一鼻子土。

云歌的笑就没能停下来,她抬眼看着楚翊,眼中调侃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你说!你再说!

“好吧,我听说菜地撒了种子就要浇水,把这渠给你清一清。”他的声音很低,云歌竖起耳朵猜听了个清楚,心弦猛地一颤。

注意力一被转移,手上的劲不由自主的放松了,牛突然哞了一声,迈开步子跑起来了。

她顾不上深想,一跺脚,冲面前的人说:“还愣着干什么?不快追。”

小孩子忙着避开这庞然大物,两个大人撒丫子在后面跑着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楚翊踩住了绳子,半跪在地上死死地将它拉住,云歌过来搭了把手,他才能站起来,不过这形象,唉,不提也罢。

两人好不容易套上犁,摆弄了两下,搞清楚了操作原理,扶着铁犁的上面的把手控制方向,犁嘴入地浅了要及时调整。虽说土质松软,可到底是两个生手,把这两亩地犁完,日头已经开始往西移了。

云歌忙把在河边玩耍的两个孩子喊过来,给他们两分了一小块区域,让他们自己学着撒种。

要说种菜,云歌也算得上有经验,国家号召绿色环保,她也随大流在阳台上种过菜,一两个月下来,就能吃上一回。

顾知轩早上看地里没什么事,就跑回家拎了木桶,翻着清水河下游的石头,果然在河里又捞了不少螃蟹,这会儿正在桶里爬。

兄妹俩听到云歌的喊声,急忙回到自家地里准备干活。

小秋蓉见终于用得上自己,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干劲十足,只不过她短胳膊短腿,在刚犁过的地里没走几步就摔上一跤,到底是松过土的,摔了她也不喊疼,拍了拍土又兴致勃勃地撒种去了。

云歌这回选的是前世常见的几种青菜,像油麦菜,茼蒿,大青菜这些,在以前就是她家阳台上的常客,不过这回她还特意买了一些韭菜根回来,在地头挖了几道浅沟移栽了过去。韭菜长起来几乎每大半个就能割一茬,那可不是一般的划算。

清风拂过发丝,女子将落下的发别到耳后,望着翻出的新土,洒下的春种,眼前已经浮现出一片绿油油的丰收景象。

楚翊说得没错,这播种之后是要浇灌的,种子才会尽快发芽,尤其是蔬菜,那是决计缺不了水的。

要用村子里的水车,那得等到村民们都灌溉的时候。可村里根本没人像她一样种菜,这可怎么办?

云歌看向楚翊,这个家伙应该有办法吧?不然他一大早跑来掏什么渠!

接收到这充满疑问的眼神,楚翊拉过云歌,朝地头走去。

整整齐齐的五道沟渠,连着清水河和她家的地。平常不用的时候用土堵着,要灌溉了,在地头开个口子,水自然而言就流进去了,只不过因为没有水车,流得慢一些而已。

五畦地里的水起头并进,约莫有一炷香的功夫,前进了大概十来米,云歌估算了下速度,要把这片地浇完,估计天就黑了。

等着又不是办法,索性先回家做饭。

家里的两个小祖宗浑身是泥,伺候他们换完衣服,云歌才道:“如果你不嫌弃,就先穿小轩他哥哥的衣服,你这衣衫我给你洗洗。”

楚翊换了顾知航的衣服,却是有几分书生味道。云歌今天心情好,不仅蒸了螃蟹,还烙了酥饼,这对吃惯窝窝头的孩子们来讲,可是比白面馒头还要好的人间美味。

俗话说熟能生巧,剩下的三亩旱地,有了楚翊的帮忙,云歌也就花了三天时间就搞定了。

只不过家里有这些爱在泥土堆里打滚的小孩子,给她攒了一堆脏衣服等着洗。

作者有话要说:

☆、闲言碎语由他去(捉虫)

天气逐渐转暖,小轩的个子猛地长起来,原先的衣服都短了一截。

云歌翻出顾知航的衣服,给他改了改,且不说她不会什么女工,那袖子裁得一长一短,就连针脚也有几分粗鄙不堪。

秀华端着绣线篓子来串门子,看见她改的衣服直叹气,“你们城里人,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她的针线功夫可是清河村出了名的好,平日里谁家嫁女娶妻,都让秀华给缝被面,有时候她还接了城里绣庄的活计。

云歌嘿嘿一笑:“我的姐姐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是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主,哪里像你这么贤惠……”

她这一句自嘲弄得秀华红了脸,低着头忙活起来。云歌也不说话,搬了个凳子蹲在旁边看着。

没人说话,气氛倒是很静谧。秀华被她盯地不自在,手里的绣针一个没拿好扎到了手。

“你没事吧。”云歌还没意识到罪魁祸首根本就是自己,见秀华不在意的将指头抿了下,随口问道。

秀华摇摇头,犹豫了半晌终于还是把自己来串门的目的说了出来,“云歌,你还是别和楚翊走得太近了……”

想到刚蹭完饭走了没多久的那个人,秀华的话提醒了自己,好像是和这家伙走得近了些,不过有什么不合适的吗?

想到楚翊之前对自己的身份家世闭口不谈,云歌不由好奇道:“楚翊他到底是做什么的?”

“你不知道?”秀华大吃一惊,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顾大哥不是那些碎嘴的,定是没跟你提过,楚公子是咱们安阳城林家老爷的儿子。”

原来林老爷早年入赘到清河村,娶了地主家的独女楚氏为妻,后来做生意发了财,起了歪心思,养了外室整日不回家,楚氏也是个烈性女子,二话不说就跟他和离,不过她也很厉害,就凭着娘家留下的几十亩地,日子也过得舒坦。

“不过我听说楚翊刚开始是跟着他爹,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回来了,也算是在咱村里长大的。”秀华知道的这些事,也都是听别人说的,具体细节原由不是很清楚。

林老爷老来无子,偌大的家业无人继承,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