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看到庆和家的几个孩子都在林家,几个妇人就都走过来和春红姐妹俩说话,跟着兰英、青山家过来的几个皮小子,则跑去和一大群小子们嘀咕起来。

说笑了一会儿,俊书就按照邱晨给她列出的计划,带着刘占祥和林子几个去东厢提药提酒,兰英也带了青山家的和春红姐妹俩去了后院,整理昨天炒好的罗布麻,准备分装。

林旭收拾了一下,回房里换了一套刚刚做好的淡月色细棉布直缀,青色镶边交领,腰间是邱晨上回去县里买回来的一根青色的丝绦,没有任何装饰,却在一干短衣小子中,突显出一种读书人的文雅和秀逸来。

正要去后院的春红和春英姐妹俩,一看到林旭换了衣裳出来,脸色再次红了,都羞窘地垂了头。

林旭目不斜视地辞过邱晨,又笑着和俊文几个打了招呼,摸了摸阿福阿满的头,这才夹着青布包袱,去学堂了。

青山家的感叹道:“瞧瞧这读了书的就是不一样!”

邱晨笑道:“往后咱们日子都松快了,也能送了孩子们去读书了。”

青山家的笑道:“可不是,我昨晚还和结实他爹商量这事儿呢,等过两年,就送二虎去!不指望读成什么秀才老爷,识些字,能找份好活儿就成。”

兰英笑道:“你倒是想得开。”

几人说说笑笑地去了后院,邱晨就招呼孩子们在院子里坐下,读书写字。

俊文今儿不用炒药,俊书也没有外派的任务,都拿了各自的毛笔纸张,聚拢到一起。栓子、石头几个不乐意看书,跑出去玩了,小院子里很快安静下来,只剩下低低的读书声、毛笔划过纸张的细微沙沙声,还有后院传来的隐隐的说笑。

邱晨看着几个孩子安顿下来,就去了后院。

如今,罗布麻的炒制到分装,由兰英带着青山、庆和家的做,已不需邱晨操心;

蒸酒则由成子负责控制,玉香和大壮照看灶火之类,装锅清理之类;

制药这一块,目前是用工做多的,也是邱晨至今仍需亲自动手全程参与的一项。除了炒药,一些比较特殊的粉碎方法,邱晨还要慢慢地教给刘占祥三人。

这个疗伤药的配方是邱晨基于云南白药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稍作加减确定的。前两天,泉哥儿、刘占祥和林子刚刚开始,手比较生,粉碎的都是比较廉价的药材,今儿需要粉碎的则是贵重药物冰片和三七。

三七质重坚实,是最难粉碎的一种。需要先用大石臼破开,再用铁碾船细细碾压成粉。而冰片是极易粉碎,却有挥发性,需要用先期粉碎好,又相对廉价的药粉,混合了冰片一起碾磨,从而防止冰片的损耗。粉碎之后,快速过筛存入罐中密闭,可以避免冰片挥发损失了药性。是个既需要耐心又需要细心的细发活儿。

刘占祥在三人中年龄最大,体格也最壮,三七最开始的破碎工作自然有他,用一只特制的大石臼捣碎,然后交给林子用铁碾船碾成细粉。泉哥儿则用捣筒一点点捣碎着冰片,邱晨看了看,指点了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又看了蒸馏这边的情况,就取了一只竹箪子,回了前院。

前几天,旋制保险子的药料已经粉碎好,她要带着俊文开始旋制保险子丸药了。

旋制药丸,需要用巧劲儿,才能转动竹箪子把湿润的药粉旋成小丸,并且保证药丸的颗粒均匀。最后,还要颠动竹箪子,摔丸整形,从而使得药丸有一定的牢固度,不然,药丸会在运输过程中散了,彻底报废;或者造成脱落药粉,造成剂量不足。

开始练习,邱晨拿来给俊文练手的是高粱面儿,从干粉起模,再一点点加大药丸直径,直到达到符合要求。一上午,俊文就站在东厢里练习着旋制药丸的基本动作,到了中午,俊文已经能够旋动竹箪子,能让高粱面旋制成的绿豆大小的‘丸子’在竹箪子里滑利地旋转起来了。

鉴于有庆和家的两个大闺女,中午饭分开了男女桌,男人和小子们被安置在了后院中的矮桌上,妇人和几个闺女则占了前院的矮桌。

吃了一半,邱晨去后院看是否需要添菜,不经意地看到,俊文夹了菜在半途掉落……心里咯噔一下,上前捉住俊文的手,掰开手指一看,俊文的右手拇指、食指和掌心部位,因为练习旋制药丸被竹箪子磨起了泡,之后又把泡磨破了,这会儿,俊文的右手手掌满是溃破的水泡,溃破面还在往外渗着掺了血丝的液体,红肿的让人目不忍睹。

邱晨暗暗懊悔,自己怎么就忘了这个茬儿了,当初她练习药丸旋制的时候,戴了手套还被磨起了满手泡……

忍住心疼,邱晨抬头看着俊文道:“手都磨成这样了,怎么不吱声?你这孩子傻啊,手疼,不会找块布垫着啊!”

俊文嗫嚅着,低下了头。

用竹箪子旋制药丸,手感非常重要,俊文初学,手感本就难以掌握,若是垫了破布就更难以体会掌握,是以这孩子为了尽快学会药丸旋制,竟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邱晨都不敢想,俊文的手磨成这样仍旧抓着竹箪子旋药丸是该疼成怎样……她心里不仅是懊悔,还有愧疚。兄嫂将几个孩子全心托付给她,她只想着教孩子们学本事了,竟连基本的保护都给忘了!

见俊文反而一脸愧色,邱晨哪还能再说什么,去东厢取了一瓶疗伤药过来,还取了一坛酒精过来,给俊文的伤口消毒敷药……

酒精抹在伤口上,疼的俊文脸都白了,嘴唇哆嗦着却还咬着牙忍着不吭声,俊书俊言俊章几个在旁边看的心直抽抽,最后还是阿福阿满看不下去了,扑到邱晨身边,抱着邱晨的胳膊哀求道:“娘亲,大哥听话,娘亲不要惩罚大哥了……”

被俩小鬼头这么一通哀求,邱晨都忍不住笑了,伸出手指一个脑门儿戳了一指头,笑道:“你们两个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这是给你们大哥治伤呢,哪里是惩罚他了?你们大哥的手破成这样,又沾了水,我不给他消消毒,感染了可就麻烦了!”

那群人,特别是对蒸酒还暗暗垂涎的大壮和泉哥儿都暗暗冷汗,这以后再不对那酒有啥想法了,这仅仅抹在伤口上就疼成这样,真喝到肚子里还不给疼死啊?

酒精进行伤口消毒,有疼痛也是短时间的,说话功夫,俊文的手就不疼了,脸色也就随即缓和过来,就笑着用左手拍拍阿福阿满,安抚两个弟妹道:“阿福阿满不怕,大哥不疼的!”

阿福阿满点点头,只不过那黑亮的大眼睛里明显还存在怀疑。

吃过午饭,其他人稍事歇息,俊书则带了俊言俊章一起,收罗布麻。收药也算是入库的一项工作。

邱晨则取了一床替换下来的旧被面,去了二魁家,让二魁家先把做衣服的活计停停,先用比较柔软的旧被面缝几副夹手套出来。

因为要干活用,邱晨要的手套都是五指分开的,与这里冬天戴的仅仅拇指分开的手闷子不同,做起来费事许多。邱晨细细地解说了一遍,二魁家的听得懵懵懂懂的:“……我先做一副试试,你看着行,我再接着做!”

其实缝制手套并不算复杂,奈何邱晨自己就是针线盲,虽说她戴过许多手套,但并没注意具体结构,说起来有些地方就描述不清。二魁家又没见过实物,听着邱晨含含混混的讲解,自然有些糊涂。

邱晨也没有办法,只要点头道:“成,我看着你做,随时可以改动!”

二魁家的皱着眉头琢磨了好一会儿,才拿了见到开始裁制……她心里想的是做裤子的样子。裤子和手套一样,都是分叉的,不过数量不同罢。还别说,不过两刻钟功夫,二魁家就缝好了一只手套,邱晨拿过来戴在手上一试……还挺合适。

就是棉布做成的手套没有弹性,松松垮垮的,不太贴合,想必戴了这个,做些粗拉活儿还行,细发活儿是做不了。

由此,邱晨不由想起了那种棉线编织的劳动手套,那一种手套工艺简单,耐磨有弹性,做活的时候戴上很舒服!

由编织手套,邱晨又想起了袜子……丝袜什么的她不敢想,用棉线编织袜子若是做出来,她就不用再穿手工缝制的厚厚的布袜子了……

要说邱晨到这里,大裆裤也罢,宽的像扯旗的上衣也罢,她都没觉得太难接受,千层底布鞋除了刷洗不方便外,穿着还是挺舒服的,穿衣方面唯一让她怨念的就是棉布缝制的布袜子了。布袜子全是棉布缝制的,没有弹性不说,为了耐磨,脚底部分还是几层布纳起来的,穿上这个布袜子再穿鞋……那种感觉太难忍受,这都将近两个月了,邱晨还一直未能适应!

邱晨和二魁家的交流了手套的改进方法后,二魁家继续缝制,邱晨则坐在二魁家的炕沿上,倚着墙在记忆中搜索起来……

编织怎么弄来着?大学时期倒是经常见舍友们抱着毛线织,基本的针法她倒想起来一点点,但毕竟没什么底气,她觉得还是暂不露怯了,回家弄一副竹针试试再说。

等着二魁家做好了一副手套,邱晨看看很满意地让二魁家继续做,先做上十二副,干活的人一人一副用着再说。

回到家就找出四根竹筷子来,拿了刀子削,俊书收完罗布麻回头一看姑姑拿了几根筷子削着,还以为邱晨这是捣鼓制药的工具呢,连忙问了邱晨的要求,就把削的半别拉块的筷子接了过去。邱晨看俊书做的比她像样的多,也就放心地继续去东厢旋制保险子了。

按照每瓶搭配两颗保险子的比例,四千瓶疗伤药就需要搭配八千颗保险子,邱晨一个人旋制,一下午功夫也不过旋了三批,一共得了一千来粒。

二魁家做的手套虽然不太贴合,防磨效果却不错,邱晨旋制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觉得太磨手。

出了东厢,邱晨又去了后院,让她很满意的是,配制疗伤药的最后两味药冰片和三七已经粉碎的差不多了。俊文伤了手被禁止旋药,就跑到后院来帮着林子几个过筛,倒是让粉碎速度加快了不少,比邱晨估计的至少能提前半天时间。

看这种情况,今天晚上就可以配制第一批疗伤药了。

兰英这会儿已经炒完了罗布麻,一边儿收拾着灶台用具,一边儿有些忧心地对邱晨道:“海棠啊,这几天咱们收的药可是一天比一天少了。”

邱晨抿抿嘴,道:“这些日子村里人都上山去采,长的还不如采的快,自然就越来越少了。想必,这几天近处已经采不到了。”

这时,一直沉默干活的春英道:“海棠姨说的真真的,开始的时候咱们屋后就有不少,这会儿,走出两三里路都不多了。”

春红没有说话,却也颇有同感地点点头。虽然庆和家的让她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弟妹,每天她还是会带着春红和壮实去山上采些罗布麻,顺带着割猪草,是以,对罗布麻的情况很了解。

看着众人都有些忧心的表情,邱晨微笑着摆摆手道:“这会儿田里的活计不忙,人们还有功夫上山采药,等田里忙起来,上山的人少了,自然还能多一些。再者,咱们村里没有,也可以去周围的村里收啊!咱们收十文钱一斤,若是便宜上两文钱放出去,只管每天中午去运回来,还可以挣一块呢!”

邱晨之所以这么说,一来是为了让自家的罗布麻茶不至于量太小了,二来也算是给几个工人一个点拨。这几人在林家做工,他们家里人完全可以去周围村收罗布麻。但是,想要做这个,有一个条件是必须的,那就是家里要有牲口,最起码要有辆驴车才行。

纵观几个工人,家里有牲口的也只有泉哥儿,也就是村正家。她这也算是间接地给村正家一些好处吧!

听着邱晨这话,众人脸上都是一喜之后,又露出了一层失望,想来也是想到了交通工具的问题。这个就不是邱晨能操心的了。

挥挥手,招呼着兰英、庆和家的,邱晨笑道:“既然今儿的药少,那咱们就借着这个功夫去蒸馒头去,不然明天就没得吃了。也再发些面,我琢磨着,明天咱们第一批药和酒精就做完了,咱们也该做点儿好吃的庆贺庆贺。吃饭的人多,包饺子炒菜太麻烦,不如就蒸几锅大包子吧!就包白菜猪肉馅儿的,又好吃又顶饿!”

众人一听无不赞成,特别是林子、大壮几个半大小子,一个个脸上都快笑成花儿了。都说自从来了林家,天天好饭食吃着,简直像是天天过年了!

往日,刘家岙绝大多数人家虽然勉强能填饱肚子,但不是节庆不来客人是绝对舍不得吃白面的,更别提放了肉的白面包子了,就连过年也不能可着肚子吃啊,一人能吃上两个解解馋就不错了!自从来到林家,虽说馒头一直是加了黑面的,但黑面也是面不是,总比在家里全黑面还吃不饱,还要不时加些高粱面甚至谷糠野菜强得多了!更别提几乎顿顿都能吃到的猪肉荤油了,这样的饭食,之前她们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为自己蒸馒头,又有包子在前边招着手儿,几个妇人都特别带劲儿,两大盆面都没用邱晨动手,就搋好了,整整齐齐的切成卷子放在盖帘和面板上醒着。邱晨就把明天包包子的面发上,难得包一回包子,邱晨盘算着到时候让工人们都给家里人也带几个回去,还要给邻里们送一下,就特意多发了一盆面。

几个妇人边说笑着忙乎着,二魁媳妇已经做好了四副手套送了过来,邱晨拿了一副最小号的戴上试了试,不得不佩服二魁媳妇手巧,经过改进,这回二魁家的做出来的手套已经比第一副好了许多,五根手指缝合的更加贴合,虽说布料没有弹性,但比邱晨想象的要好不少。

这会儿,后院粉碎药物的也做完了,都交到俊书这边,入了库。

然后,一群人,男男女女的就说笑着下工,各回各家。

邱晨叫住也跟着往外走的春红春英:“你们爹娘还没回来,就在这儿帮我烧烧火吧!”

两个闺女很乖巧地答应着,春英就去拿柴禾,春红就去熟门熟路地添水、上笼屉,装锅,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很快就把一大锅,两层笼屉装完,开始烧火蒸制。

搁在现代还是啥都不懂的初中学生呢,在这里却已经能够熟练地做着各种家务活儿。邱晨看着忙而不乱的两个女孩,暗暗地叹了口气,转身去择菜洗菜,去另一口灶上炒菜去了。

等馒头蒸熟了,从锅里拾出来,邱晨拿了个笎子,拾了十多个卷子进去,又盛了满满一大碗菜,塞进春红春英怀里:“天眼瞅着黑下来了,我就不留你们两个在这里吃饭了,带着壮实、结实回去吧。晚上你爹娘可能回不来,你们姐妹俩带着弟弟把大门屋门都关好……”

春红和春英也没推拒,谢了邱晨,喊了两个弟弟,一起回家去了。

吃过晚饭,邱晨就去东厢配制药材。俊文的手没办法旋药,配置药材还是可以的。邱晨按照配伍比例称量了药粉,然后交给他过筛混匀,然后用小铲子装进一个个坛子里,最后,塞上木塞子。有保险子的用石蜡封住口,没有保险子的,就只能暂时留着。

俊文混合药粉分装的时候,邱晨又旋了一次药丸,这回戴了贴合的手套,掌心磨得又差了许多,只是微微的泛红。

这一次的保险子包装也更换了,不再用纸包,而是用了一种手指粗细的竹制小筒,套上盖儿后几乎也是密闭的。坛子里装入药粉后,放入两层毛边纸隔开,上边放入小竹筒,这样用的时候,就比较方便了,不至于生死关头还要花大时间来找保险子。

俊文把药粉分装完毕,邱晨也就住了手。关了东厢房,和俊文分别回了屋。

屋里,俊言俊章福儿满儿都拿了各自写的大字让邱晨检查,又把今天学的字读给邱晨听,然后就缠着邱晨讲故事。邱晨一个人赏了一巴掌,去舀了热水,让孩子们洗脚洗手洗脸睡觉,把几个孩子洗干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