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的田园生活-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边和丫丫玩着游戏的苏荷听到姹紫的起哄后,也闹着说,“姐姐,姐姐,你就教教姹紫吧!荷儿也想在一旁学学呢!”

说起苏荷学针线,那可是比苏菱还要恐怖,苏菱最起码懂得如何拿针线,普通的缝缝补补她也是可以的,只是让她绣花什么的就艰难了,但是苏荷却是连针线也拿不起,之前苏菱要她每天都学习,但是她也没能坚持下来,从县城回来后,对于针线活神马的,她就抛之脑后了。现在起哄想要学习也不过去三分钟热度罢了。

但是苏母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么一个苏荷自己听出了肯学习有关针线活的机会,“菱儿,你看,大伙都等着你呢!你就教教她们吧!”其实苏母真的是误会了,她见之前苏菱叫王彩云做的手链就是分不错,因此觉得苏菱打络子应该也是不错的,才会和丫鬟们那样说。

苏菱要是知道这消息是从苏母那里传出来的估计就会大喊不是这样的了,古代的络子她哪里会打啊!就连那手链也不过是盗取现代人们的智慧结晶罢了。

无奈,苏菱只能是打起了马虎,用几股线拧成一股大的,做了一个中国结。

中国结有多种多样,其中苏菱做的是她最喜欢的蝴蝶结。

苏菱还特地解释了不一样的结有不一样的意义,比如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剑柄上装饰一个“法轮结”,有如轮黑心行,弃恶扬善之意。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等等等。

其中最令几个小丫鬟关注的就是那充当爱情的同心结了,“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两句诗被苏菱描述得非常的唯美,就连苏母和刘婶两个听了也沉浸进去了。

苏荷和丫丫还比较小,对于苏菱所说的诗的典故不是很能理解,但是见到漂亮的结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姐姐,姐姐,这个好漂亮,荷儿要学。”苏荷嚷嚷着。

丫丫虽然没有像苏荷一样,但是那双大眼睛就这样的看着苏菱,眼里流出的想学的想法是怎么也挡不住的。

苏菱只好从最简单的教起,苏荷这次也是学得最认真的了。

半个时辰后,姹紫是最先做出来的,别看她平时跳脱,针线活也不是特别的好,但是在这些小玩意上,她特别的肯花心思。

苏菱拿起姹紫做的中国结,虽然还不是十分的完美,有些地方拉得不够紧,有些地方又太紧了,但是好歹也是做成了,只要多练练就会好的。

苏荷是最后一个做好的,就连比她小的丫丫都做好了一个,她还是在那冥思苦想这这绳到底该穿那一边去,人家要告诉她她还不乐意,肥要自己琢磨,没办法咯!所以她只能是最后一个完成的了。

没多一会,春花和夏风端来了冰镇过的绿豆水,还有苏菱让人从那头刚产子的母牛那里挤回来的牛奶,苏菱特地拿来煮了,做成了绿豆奶茶,这牛奶虽然没有纯种奶牛的好,但是还能再吃上前世的食物,苏菱感觉特别的幸福。

下午,天气没那么热了,日头也快要下山了,苏菱带上苏荷,丫丫,还有刘老汉的孙子,特地去荷塘那边逛了一圈。

荷塘里的荷叶长得特别的茂盛,有些早开的荷花也冒出了花骨朵,远远看去,一株一株的点缀着这片碧绿的荷塘,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鱼塘这边,鱼儿放进去的时间不同,有些早的已经有两斤多了,就连小的也有一斤左右了,塘里的水特别的清澈,几人就这样做在栏杆边上苏能看得见。

“丫丫,丫丫,快看,这边这条是金色的呢!”不用看了,会这样一惊一乍的肯定是苏荷了,原本丫丫是看向另一边的,但是被苏荷一拉过来,就看到一条金色的鱼这朝着她们这方向游来。

“真的诶!”原本手里吃着的包子也撕下一些往塘里扔去了,这附近的小鱼一见有吃的,就都游了过来。

丫丫原本只是想扔一点的包子皮下去,把那金色的鱼引过来,好看看的,但是没想到引过来了那么多!她可不想把包子都给这些鱼吃了,这是刚刚大小姐怕她饿了,出来时,特地从厨房拿来的呢!她可不想浪费粮食,更何况大小姐经常教育她们‘粒粒皆辛苦’呢!

苏荷一见那些鱼儿都争先恐后的游过来吃包子,又从丫丫的包子上掰下一点点的包子皮扔了下去。

那些鱼儿为了争夺食物,有些甚至是从鱼塘里跃了起来。

“哇,跳起来了诶!”苏荷惊叫道。“丫丫,再给它们吃一点。”

这会的丫丫看到鱼儿跳了起来,也顾不得那包子是自己的口粮了,一点点的掰了丢下去,直到一个包子被她们俩掰完了,她们两才后知后觉。

这会两人终于是想起苏菱所说的不能浪费粮食了,担心苏菱会责怪她们,两个小手都拧在一起了。

特别是丫丫,上齿都咬着下唇了,她觉得自己仅仅是一个丫鬟罢了!主人家想对你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百一十三章 赏荷吟诗

苏菱看着丫丫的样子,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怎么了,丫丫?”苏菱很是耐心的问道。

“对不起,大小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将馒头扔下去的……”说着说着仅是哽咽了起来!有点语无伦次了。

“没事!姐姐也没怪你呀!快别哭了哈!”苏菱轻揽着丫丫,安慰的拍着她的背!她也知道丫丫的担子比较小,但是心思有比较细腻,肯定是害怕自己会责怪她了。

苏荷也在一旁安慰着!

丫丫这才慢慢的停止哭泣了。

夏日里,白天的时间很长,也是农民忙活的好时候,不过靠近荷塘这一片基本上都被苏菱一家的买下了,也很少会有人到这边来干活,当然,出来苏菱家自己请的长工外!

而鱼塘边上的一大片,则是为起来形成了牧场。

里面养着的小鸡小鸭也都已褪去了绒毛,长大了。

终于是到了苏东放假的日子了,学院里很多学子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或许是考虑到这些学子刚来会不太适应,所以这第一次的假期很长,足足有五天呢!

苏东新去那学院适应得也比较的快,毕竟之前他也李家在外求学过了,只不过那会李家更近罢了。

这次放假,苏东特地约了一批同窗好友到家里来赏荷!才去学院没多久,苏东也交了几个朋友,想要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的交流交流感情,还能赏荷吟诗,何乐而不为啊!

苏东的同窗中真正见过荷花的也很少,毕竟在北方会养荷的人特别少,出来一些有钱人家的庭院会养荷观看外,其他地方都是很少见到的,更何况是一大片的荷花。

几人一见苏东提起都特别的感兴趣。

其中兴趣最大的就要属黄源泉了,黄源泉这人对朋友特别的够意思,他们几人虽然都十分要好,但是谁也不清楚人家家里的家世背景,不是都说了英雄不问出路,能聚在一起就是缘分一场,所以对于这些都没有太计较,苏东只是隐约知道他家里是当官的,在白县还是挺有能力的!

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苏东的另一个同窗李林甫,苏东和他交往是也没有特地打听过的,后来听他提起李氏布庄,才知道正是妹妹在帮忙画设计稿的那个,得了,两家竟然都有生意上的往来了,交好那是一定的了。

而另一个罗庆,在几人中他是最沉默寡言的,平时他绝对不会先开口说话的,只有你问他是他才会应答!但是苏东也知道这仅仅是性格使然,千人有千种性格,他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那么善于交流。

几个人住的是同一个院子,因此平时交往比较多,走得也比较近,感情自然比较好,当一次无意中听到苏东说自己家里种植有一大片荷花时,几人早就想要看看了,现在又正好是荷花开了的季节,刚好合适。

苏菱家的这一池荷花有大半部分已经盛开了,也有很多是结着花骨朵的,荷花的香气散发出来,远远的都能闻得到。

不说苏菱一家,就连着附近的人都都很喜欢到这来赏赏荷,看看鱼,晚饭过后,夏夜里,月明星稀的,大伙也睡不了那么早,以前都喜欢围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叨唠着家长里短的,现在确实更喜欢在苏菱家的荷塘上闻着这清香的荷花香味。

对于这几张鱼塘和这一堂的荷花苏菱可算是下来大本钱的了,鱼塘和荷塘的周围都围上了栏杆,就担心安全问题,堤岸上也都种植了杨柳,微风轻抚,柳条随风飞舞。

半天的紧赶慢赶,苏东终于是回到家了。

还好他有提前回信说这次会带同窗好友前来,苏母也早早吩咐丫鬟将他的东厢房都重新打扫了一遍,一个月没住人了,虽然经常有人打扫,但是泥尘还是很多的。

苏母这几天就一直盼着,整天的念叨着苏东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院门外响起了马车的声音,苏母就知道应该是苏东回来了。紧接着又是“吁”的一声,苏母就更加确定了,想要起身出去迎接,但是苏菱在一旁搀扶着,她娘这肚子已经是七个月有余了,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娘,你慢点,大哥就在那,走不了。”

“诶诶,娘知道。”虽是这样说,但是脚下的步伐可是没有减缓下来。

而苏荷早在听到马车响声的那一刻就冲了出去。

看到苏东从马车里走下来,立即张开双手冲了上去。

苏东一把架起了苏荷!“小心点,毛毛躁躁的,要是摔了怎么办?”虽然是责怪的话语,但是那话语中的宠溺是无法掩盖的。

苏菱扶着苏母出来,苏东的同学这会也都从马车上下来了,苏东向苏母和同窗相互介绍。

那几人都很是客气的作揖问道,“苏夫人好。”

苏母觉得自己的儿子喊自己夫人太奇怪了,“你们呀!也都别和我客气,要是不嫌弃就喊我一声大娘就好了。”

倒是黄源泉再听了苏母这话后,说道:“哪有那么年轻的大娘啊!婶子还差不多。”几人又改口唤道:“婶子好。”

苏母无奈,随他们吧!怎么叫得开心就怎么叫,一个称呼罢了,她也不会在这个上面计较。

苏菱在一旁看着,就觉得这人怎么这么油腔滑调,讨人欢心啊!

虽是说要来赏荷的,但是赶了一路的赶车他们几个也累了,所以苏母就让他们几个先好好的休息一会,把赏荷宴安排在明天,等他们养好了精神再说。

苏东带着几个同窗在花溪村的荷花塘要开一场赏荷宴,吟诗作对的事不知怎么的就传了出去。

镇上学院里的学院很多都前来围观,就连镇太爷都来了,原本以为只是一场小打小闹的赏荷宴,没想到把镇太爷都吸引来,苏菱这才重视了起来。

在荷塘两边的安地上都摆了桌椅,又另外设了一桌在凉亭里,由着苏东陪着镇太爷。苏父还特地把造物局的陈大人也给请来了。

镇太爷姓冯(青石镇的人都称他为冯太爷其实他也没有很老,年纪不过是和苏父一般),她的夫人就是上次苏菱帮着设计服饰那一个,所以苏菱也是有幸见过镇太爷的了。

冯太爷今天特别的开心,她知道苏菱一家正在推广地瓜的事,他也打理的支持,这是要是成了,对他的业绩也是有好处的,毕竟是在他管辖的地方。

今天看到那么多的学子,又对着这满塘的荷花,他诗兴大发,毕竟当初他也是科举出身,特别爱吟诗作赋,还许诺谁要是得了第一,就种种有赏。

有了冯太爷这话,众人就向打了鸡血一样。

苏菱知道他们今天是吟诗大会,也早早的让人备下了笔墨纸砚,这会正是赶上用场了。

众人看着这满塘的荷花,或粉红,或玉白,从碧波中婷婷擎出水面,迎风婆娑,轻盈袅娜,有如凌波仙子般娇美。它粉面含春,清丽放爽,郁香弥远,盈人衣袖,令人心醉神怡,快意无涯!

若漫步在叠绿堆翠的荷塘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玉蕾吐艳的花朵,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的景色。

冯太爷说话完毕,众人只等得上前大显身手。

苏东作为主人,肯定是他第一个上前吟作的了,只见他提起笔,大笔一挥,就念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让人感受到这一大片荷花壮美的景象,也能让人感受到,在风中,它绿波翻腾,清香四溢的样子。

苏东的字并没有大家的气势磅礴,有的只是稳重,或许这和他自小生长的环境有关吧!

冯太爷拿起那已经干了的笔墨一看,直呼,“好,好,好一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真真是将这一塘的荷花描写的栩栩如生。”

而黄源泉相中了荷花的孤高,说:“池中所以绿,待我放红光。”这是苏菱如何也想不到的,看他的外表,苏菱就觉得这人不太靠谱,没想到内心竟然如此高洁。

李林甫看到的是“荷塘半日染来红,瘦尽金石昨夜风”的憔悴。

罗庆则赞美它“三秋庭绿尽迎香,唯有荷花守红死”的骨气。

还有人觉得它好玩,“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也有人感悟它率直,“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更有甚者,看到这飘香的荷花,为它的周边环境不洁而不平:“下有青泥污,馨香无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当然了,这些都是在这其中写的比较好的,冯太爷说的有赏其实赏的也不是特别名贵的,只不过是没人一套笔墨纸砚罢了。毕竟他每个月的俸禄也就那么多,除了养家糊口外,能拿出来的也没多少,一人一套笔墨纸砚也是下了大本的了。

------题外话------

我错了,说好的中午更的,但是我看小说看过头,对不起!

一百一十四章 暴雨

赏荷吟诗会过后,见冯太爷也来了,苏母自然得张罗着上几桌席面,好在现在有了刘婶帮忙,要不她一个怀着身孕该如何忙活啊!

这次的赏荷宴村里的人都有前来观看,以来是村里基本上是没有都过书,就想见识一下读书人的风采,那些打算将自己家里的小孩送去读书的也借此鼓励自己家的小孩一定要努力,将来要想某某一样出色云云的。

苏勤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连镇太爷都来了,自己要是不去的话就说不过去,(其实人家还真没把你当个人物,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你去不去和人家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因此很是喜气洋洋的换上了新衣服,就想着拍冯太爷的马屁。

没想到这冯太爷也是个人精,知道苏父一家和老宅不太亲近,而且对于苏勤这样的人他也没有舀交往的心,所以对于苏勤的各种献殷勤都视而不见。

苏勤气得那是一个胃疼,不过这气他不敢对着冯太爷发,只能是偶尔的挖苦一下苏父,但是见没人搭理他,也自觉无趣。

宴席之间,冯太爷对于苏父推广地瓜的事那是大大的夸赞,也表扬了村长,说他这村长当得好,就应该这样领着村民致富,还表示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到衙门找他,他会尽最大努力帮忙的。

要说这冯太爷也确实是个好官,自从中举后,被分配到了这么一个地方,他也没有怨言,勤勤恳恳的干着,对于百姓也算是爱戴有加了,但是也是因为他这么一个倔脾气,对于上司硬是不懂的逢迎,所以都四十来了,官职还一直停在原地,所以他才想要一个大的功绩,能够让他更上一级功绩,现在苏菱推广的地瓜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