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戚的,被俞家放弃的女儿,她俞清瑶当真是洪福齐天若再不知道内里怎么回事,他齐景昕就是个傻子景昕皱眉沉思着,想到得意处,忍不住大笑了两声,“乖春儿,爷把她赶走容易,这个家,谁来当。”

“当然是……”

春姨娘心直口快,可说了三个字就不敢往下了。连徐氏都不能当家,她又凭什么。出身又是出身她的容貌风情,样样不差杜芳华,凭什么就要矮人一头可恶“好春儿,你且忍忍吧不然惹急了她直接走人,那爷没办法,只好让杜姨娘当这个家了。到时候你再哭,哭成泪人也无用。”

“好么是春儿错了……”

在俞清瑶跟杜芳华之间,春姨娘只能选择前者了,毕竟前者不会特意针对她,而杜芳华当家做主,她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知道错就好呵呵,几日不见,又大了不少……”

“坏死了,爷……”

一番欲拒还迎,春姨娘气喘吁吁,面色潮红,“春儿还想要……爷不能有了新人忘了春儿。”

“怎么会?爷立了大功,不是给你儿子求了个爵位?”

一提到儿子,春姨娘满脸兴奋,这是她内院独一份,杜芳华也比不了的,不由得身子都软成一滩水,化在景昕的身上。

可怜春姨娘并不知道,景昕再喜欢一个女人,也不会把女人看作是比野心更重要的,况且她也不是。

自打她被安排到还不是世子的景昕身边,就有人明明白白告诉了——这个女人,你必须收服。

徐氏的亲生女儿

只要有她在,徐氏就会安份的呆在国公府。

等到生下庶长子,徐氏跟春姨娘的心都安稳了,很多涉及国公府的私密,就不会外流了。

其实处置徐氏很容易,可是,一直有人紧紧盯着国公府,一有风吹草动,等于间接的证据。

景昕以为,父亲之所以留下徐氏,是因为嫡母灵心郡主的死,有些说不明白。怕长公主起疑,才格外重视徐氏母女,让人以为是徐氏气死了灵心郡主。等到后来才发现,原来父亲……竟哄骗了他一十八年徐氏母女的存在,何止骗了天下人,连龙座上的那个人也欺瞒到死。

ps:呃,女主的身世揭开了,不过女主父亲的还没有啊。亲们不觉得女主像个大杀器?俞家倒了,舅父家到了,外祖母家也倒了,她还完好无损端王保她,出于对沐天华的爱。可当丞相一家都被砍头,涉及到朝中大势,端王还愿不愿意保护一个跟他没血缘关系的人呢。女主能活到二十六的高龄,其实真的洪福齐天。

萦索写的女主,可能不那么讨喜。但她是真实的,努力的,积极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她是一株踩不死的杂草;在优渥舒适的环境里,她是一株自开自放的兰花。她的人生,无论精彩还是平淡,都是属于她自己;她的命运,无论平坦还是坎坷,都会坚守自己的信念。萦索有过一段时间犹豫,是不是该往轻松、愉快的方向写,小白文那么流行,读者是来消遣的啊可惜,萦索没办法,女主好像有自己的性格,即使身为作者也无法改变。她会有她的出路,有她的救赎,爱与恨都有了应有的归宿。

萦索现在做的,只是把它们写出来。

下一本书,以及下下……本,估计萦索再也不会碰这种贴近真实的女主了。自己累,也让亲们看得不爽。

如果亲们还愿意支持《剩女》,支持最后的收官,萦索拜托正版订阅,一千字一分钱,一瓶可乐的钱足够看一个月了。

至于搬文的筒子,萦索感谢你们的看重,首先你们订阅了,才能搬啊。可是,每章都搬,不到十分钟就出现在盗版网站上……叫人说什么好?可否大发慈悲,晚二十四小时呢?

萦索拜谢

最后要说的,结局HE。

二九四章 要不得的同情

二九四章 要不得的同情(二合一章,求订阅)

广平三十六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九月后下了两场大雨,原来缠绵不去的秋老虎就彻底没了踪影。十月后,一日比一日凉,即使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可吹面寒冷的冬风,还是吹得京城行人裹紧了斗篷。

温宅。

俞清瑶穿着五福捧寿宝蓝纻丝长袍,脚下蹬着鹿皮挖云靴,熟门熟路的进了二门。及至到了李馨日常做活的小阁楼,她脱下外头罩着的大红猩猩毡披风,随手挂在四扇花鸟屏风上,往长椅上依靠,轻轻的叹口气来。

长椅旁边坐着李馨。她头抬了一下,面色不变,受伤仍穿针引线不停。身后的红木桌子上,摆了一个岁友三寒连珠瓶,瓶中插了几束粉白、紫红的花,鲜艳的色泽即使入冬也没黯淡少许,难得做得逼真。此外,还热气腾腾的放了一个黄铜火锅,里面豆腐干、红枣、蘑菇、豆芽等,翻滚不停,香气扑鼻。

等到俞清瑶感慨完了,李馨也恰好把先头咬断,拆了竹绷子打开一看,原来是给她的儿子做的一件布兜,婴戏纹的花样十分可爱。

“你难过什么?那两个女人什么身份?因缘际会才得了齐世子的青眼,保不住孩子是她们福气不够。你且放宽心吧,为这点子小事伤心,那日后伤心的时候多了去了。”

李馨的劝解十分另类,从不好言好语,而是直白的让人无所遁形。她瞅着俞清瑶的情绪恹恹,冷淡的刺了她一句,“你什么时候有消息?不是我说你,为旁人操的什么心有空多想想自己吧虽然长公主疼爱、景暄纵容,可是咱们女人家,有了自己的儿子才算有了底气。”

“我……”

俞清瑶也不好说,她现在并不想要孩子,景暄、长公主也是。不过,外人不会觉得,他们只会说,归家两年了还没有动静,是不是不能生?不能省就赶紧纳妾啊,毕竟子嗣是大事她心理闷闷的,用双手蒙着眼睛,又发出一声感叹。

“好了你也尽力了,那两个小娃娃是无福降生到国公府。若依我看,不生出来还好些,省得受生母拖累,三灾八难的在人世度了几个春秋,仍长不大——那可真是来受苦了。况且你难过什么呢?哪家没有这种事?只不过没让你亲眼见到。”

“那边府里到底不是景暄的,你管了几个月,管不了一生一世。要闹要折腾,都随她们去,手上沾血的又不是你论理,不该我说,可你真的该收收心了。女扮男装还上了瘾了成天跟人外出游玩宴会什么,也就是景暄脾气好,换了其他人,谁能这么包容?你就是看在景暄的份上,也早些该给他生个一儿半女。”

俞清瑶无语了。

“好姐姐,我们能不谈这个吗?”

“可以啊,但也你不要再把外人小产挂在心上——人家当爹的都不心疼,你伤心个什么”

俞清瑶无奈摇头。其实马、梁二人的胎保不住,她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女人的心可以这么狠,都四个多月了,活活把男胎打下来。那是人命啊她曾经生活在底层,知道似马、梁出身卑微的女人心愿很小很小,一家吃饱穿暖都够了。看着马、梁两人怯生生的,想要讨好别人却不知道怎么讨好……仿佛跟前世街坊中某个期望攀上枝头的天真女孩重合,鲜活的无法忽视。

当初没力量救助,只能看着她落胎之后被驱赶回家,落下病根,不到两三年就去了。可现在,自己明明有力量,仍旧没办法改变。

救得了一个,救不了全天下。何况她也不是能随心所欲的,顾忌名声,即便知道春姨娘就是幕后凶手,也无法出面处置,最多当着人面敲打两声。

世道如此,又能怎么样呢

俞清瑶感叹一会儿,心说罢了都已经发生,她在惋惜懊恼也是无用,只能为丧子的马、梁二人最后尽尽心,让她们之后的生活衣食无忧。

闲话之后,俞清瑶与李馨两人吃着火锅,过了一个悠闲的下午。

只有她们这些与朝政无关的才这般悠哉自在,这两个月内,可是发生了不少大事故。

最重要的当然是皇帝西山被刺,整个京城都震动了,因此收到牵连的,不知有多少人家刺杀皇帝等同谋反,十恶不赦,除了“免死金牌”,否则再大的功劳也抵不了。彭皇后的母家,也不知是被陷害,或者真的参与了——谁在乎呢?反正彭家老太爷庆祝八十大寿时,御林军及五城兵马指挥同时团团包围了彭家,将上上下下都锁上了。

七皇子也在,当时正在为外祖祝寿。断了一臂,仍坐稳御林军统领的周复,谁的面子也不买,圣旨上怎么写,他就怎么做,亲自把彭家老爷子送进了大牢。把七皇子气得脸色铁青。

之后,彭皇后跪在乾清宫哭诉母家冤屈。

好吧,也是真是冤的,因为皇上后期赦免了彭家,把彭老爷子给放了。但下旨不是这么说的,只是以“涉及不深”与贼犯“来往不多”,不大可能是“主谋”,兴许是“一时糊涂”“猛撞无知”,命彭家交款赎罪。

堂堂皇子的外家,就这么不清不楚的,被牵扯到谋刺大案里。虽然全家上下都全须全尾的出了牢狱,可损失的家财……不能计算了。

至于在西山英勇献身的李大学士、吏部孟尚书,可怜见的,好好一次狩猎竟然把命送了,皇帝亲自撰写挽联,加封“太子少保”,命人厚葬,再恩萌一子。天恩浩荡,李家、孟家感恩戴德。

还有那胆大的谋反之人,李馨下了一子,状似无意的说,“你相信当真是‘逆王余孽’所为?”

逆王是被广平皇帝砍了头的众兄弟之一,不过在没被砍头之前,人家是先皇隆正最宠爱的儿子,朝野中身负重望。

俞清瑶摇摇头,“逆王有这等本事,也不会被……”多余的话,不敢再说了。

当今的广平皇帝已经登基三十六年了,这个国家在他的掌控之中,不说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至少也是有吃有穿,老百姓安居乐业。至于权贵阶级,逆王以为杀了皇帝就能获得认可,就能登基了?连她都知道不可能俞清瑶觉得能买通虎贲卫,潜入西山狩猎场……那凶人定是有万全之策。所以远离朝廷,不断遭到打击的“逆王余孽”,大概是个幌子。接下来,皇帝要掀开腥风血雨了……

不,已经开始了。

七皇子彭家彭皇后他们的噩梦正式上演了。

……

十一月,俞子皓游学回来,不到三日,就催着舅父舅母赶紧帮他解决人生大事——成婚江家上下见过俞子皓一次,对新女婿十分满意。虽然母亲名声不好,可有了诗仙父亲啊男儿家要紧的是家世祖荫,重要的是读书本领。俞子皓,缺了哪一样?人品气度更是被大舅兄夸赞无数次的。安庆侯和侯夫人亲自出面,男方的大媒是定国公府的世子……还能要求更高吗?

江家十分满意,也明了人家是不想找个高门大户的妻室,才找到他们家的。换句话说,女儿嫁过去,名分地位有了,就是可能要受些委屈。于是,包括江母在内的,都在劝说新媳妇,“若姑爷看上了谁,千万别往心里去,男人么,哪有不偷腥的。你看你的姐妹,谁不羡慕你的好运。女人啊,都是这么过来的。好好跟女婿过日子,他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千万别违拗了。”

江家小姐羞红着脸,应了。她的脾气十分温和,族中姐妹十多个,从来没跟谁红过脸,所以长辈们十分放心。本想买个清倌人陪嫁送过去,却被江林拼死拦住了——俞子皓想要美人,什么样的没有?断断不会在新婚期给堂妹难看,同时授人把柄。

十一月初九,天气晴好,宜嫁娶。

八抬大轿,俞子皓风风光光的把江家十六姑娘迎进门——本来是打算在安庆侯府办婚宴的,奈何沐天华真的很想参加儿子的婚礼,端王便让人给俞子皓置了一栋五进的大宅子,在京城寸金寸金的地面上,少说价值万贯。

俞子皓便在自己的家中娶了新娘。沐天华仍没还俗,不过道姑的装扮在众多宾客中太显眼了,只能卸下道袍,换了寻常贵夫人穿的石青刻丝银鼠褂,罩着雪青色披风,暗中去了新房。新娘子江十六娘性情温婉,不敢有一丝不敬的对她行了礼——奈何沐天华先入为主,一心想给儿子娶个高门大户的亲家,对江家的家世十分不满。而十六娘也不是个美丽动人的,盛装之下,也就一随处可见的小家碧玉,隐约才有三分颜色,怎配得上她儿子?看得沐天华十分失望。

可再失望,已经娶进门了,只能冷淡的交代两句,命十六娘日后好生照顾俞子皓饮食起居“不该管的别管,不该问的别问”十六娘唯唯诺诺应了。

任何女人见了曾经的京城明珠,恐怕都要自惭形愧吧,十六娘只怯怯抬头看了一眼“婆婆”,就被惊得说不出话了。心中浮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原来世间真的有这等能令君王不早朝的绝色佳人此刻的她,唯一庆幸的就是不用朝夕侍奉婆婆,否则天天对着美貌的婆婆,还不得自卑而死沐天华走后,俞子皓的姐姐按规矩也到了洞房,说了些祝福的话。她们母女生得真像,除了身材的诧异,五官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是,为什么姐姐没有婆婆那样的绝色逼人,使得无法呼吸的美丽?十六娘凭借自己的直觉,发现了不同之处——婆婆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浑身带着一股仙气,对着她,连大声说话都是罪过,更不提违逆她的意思了;而姐姐眉宇间的婉约下藏着一股英气,破坏了女人的柔美。好比花纹、式样相同的瓷陶之间,差别大了,内里的本质决定了价值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十六娘还是觉得自己更喜欢俞清瑶一些。因为那么多的女眷,唯有她的眼中没有任何不屑、厌烦之色,笑容清淡,让人一望即生好感。

————————

婚宴十分热闹,俞清瑶作为已出嫁的姐姐是座上宾,受到不少江家女眷的溜须拍马。她本不想应酬,如果能按照她的真实心意,最好永远不跟俞子皓再相见。可惜,现实总是事与愿违。

强撑着走完过场,她满身疲惫的坐上马车回到安乐候府——夜已经深了,总不能此刻往皇庄上去。车厢摇摇晃晃的,颠簸驱散了睡意。不知怎么,看见十六娘那张年轻的面孔,她就想起前世十六娘在她怀里哀哀欲绝的模样。

前世,俞子皓跟她没有“诗仙”父亲,是父母双亡的孤儿,连一直照顾他们的舅父也倒台了,下了大牢。十六娘跟俞子皓的婚礼,可谓简单至极。江家对十六娘不冷不热的,陪嫁少的可怜。那时她对弟弟还有一份希冀,所以忙着跑前跑后,一手安排,因此得到十六娘的真心尊重。旁人家姑嫂矛盾,她与十六娘却好的跟姐妹似地。

可那又怎样呢跟弟弟反目后,十六娘只偷偷出来过一次,送来二十两银子,据说是好不容易攒的私房钱,然后眼含热泪请自己原谅她——出嫁从夫,她不能违背丈夫的意思,所以以后再也不能出来见面了。

不能违背就不能呗,俞清瑶搞不懂特意过来说这些,做什么?不要责怪她?那二十两银子是买断一年多的姑嫂情分?谢她的照顾之恩?

真的很没意思。

时至今日,俞清瑶能够理解十六娘当时的心境,有愧疚,希望听她说一句话谅解,就可以彻底放下包袱。可笑天真亲手带大的弟弟是豺狼,她都不在乎了,何况一个没任何血缘关系的弟妹呢凭什么要她谅解?

俞清瑶靠在厚实的皮垫子上,觉得自己的心生得奇怪。如十六娘、杜芳华这样,前世或许对不起她,今生对她半点害处也没有的,她难以放开心怀,知道她们未来的命运未必坦途,也不会想办法帮忙。

而马、梁二女呢,跟她毫无关系,只见过几面,她却无比的同情……

这一夜后,注定俞清瑶再也不敢随便同情任何人了。一大清早,东府那边就叫嚷开了,几个管事娘子面色仓惶的来请俞清瑶过去主持——春姨娘的儿子,没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