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这套剑法,也由最初的“初学乍练”直接提高到了“臻趋大成”。

同一时间,清玄剩下的18个技能点,也变成了12个。

一个人的武功深浅,论境界有“登天九境”之分,而一套武学,论境界,也有“十二层级”之别。从“初学乍练”开始,分为“得窥门径”、“运转纯熟”、“略有小成”、“登堂入室”、“臻趋大成”、“功行圆满”、“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出神入化”、“返璞归真”、“合武入道”。一套武功,从生疏到熟练,再到掌握神髓,甚至打出武技当中蕴含的意境,最终天、地、人,三才合一,一招之间,释放出世间的法则力量,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强大威力,移山填海,状若神明。

而【琅嬛灵缈阁】只能将这套绿级剑法提升到“臻趋大成”的阶段,至于“臻趋大成”以上的程度,则需要用剑之人自己的体悟和感悟。尤其要感触到剑法与天道之间的联系,感悟出剑法当中蕴含的法则力量,并最终将这种感悟与剑法合二为一,才算是领悟了“剑意”,到此时,这套剑法才算是有了自己的生命。

只是此世武林中人士,似乎更在乎武学境界的提升,而忽视了武技等级的提高。因为一旦提升个人武学境界,便可获得更多寿元,因此忽略了对武技深入的修习。遇到比自己境界低的对手,靠着更加强大的内力,便可以力伏之;而一旦遇到境界相同的对手,便难以取胜了,往往两人都陷入比拼内力,看谁坚持得更久的尴尬之中。

有着另一个世界思维方式的清玄,自然不会犯此等错误,在努力提升境界的情况下,更是绞尽脑汁,竭力熟知手中剑术。

又由于有着之前感悟“脱胎换骨”之痛的事实,清玄猜测,便是这番对剑法的领悟过程,也会让自己的武学悟性有着不俗的进步。

何况天下剑法多有相通之处,自己对剑的领悟多上一分,日后不论对敌,还是学习更高深剑法,都会事半而功倍。

禅宗有高僧评语佛学境界曾有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三重境界。

剑道中,亦有此类似的三重境界,那便是:有剑;无剑;万般皆可为剑。

曾记得《射雕英雄传》中独孤求败的那句:“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败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这是何等的英雄了得,又是何等的风骚无限。

偶像啊,偶像。

幻想自己有遭一日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该是何等的气势。

天才临世,群雄皆服。靠的不仅仅是“悟性”和“根骨”,重要的更是勤学苦练。自己有了【琅嬛灵缈阁】相助,也不过是事半功倍,绝不是一步登天。

念及于此,清玄更加辍练不休。

【037】青云剑法

【青云三十六剑】乃道家武学剑法,讲究轻、灵、快、逸,又因为是最最基础的剑法,所以剑法当中的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等等技击之法尽皆涵盖于中,寓剑法于其形,藏剑意于其身,招式虽然朴实无华,但配合步法则尽显道家圆转自然之真意,劲力刚柔兼备,势如游龙戏珠,潇洒飘逸。

清玄剑法,一日等若十年功,靠着【琅嬛灵缈阁】的帮助,已深得其中五味。

只见,挥动之间,清灵脱俗,剑光纵横;移动之时,行云流水,无迹无痕。

剑法中,招式平平淡淡,没有一丝烟火之气;身法中,也无有太多的辗转腾挪,宛如轻水浮舟,舒舒缓缓。

剑法不难,身法不难,心法不难……

便是这简简单单的三十六式剑法,偏让清玄舞弄得煞是好看。

这是清玄从未尝到过的感受。

剑法之中,自己井然化为一颗苍松,抖落一身玉雪;时而化为一波清泉,缠绕一番磐石;或化一缕残风,卷走一抹流云……

风花雪月,日月星辰,青松垂柳,蒲草磐石……自然界当中的一草一木,尽皆化为剑法,而自己,也仿佛不是在舞剑,而是变成了那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一般,洋洋洒洒,打得好生自在……

待两个时辰之后,清玄酣畅淋漓,收剑之后,再看属性,那【青云三十六剑】已经达到了“臻趋大成”16%的进度了。

清玄心中一时欣喜,一番感叹。欣喜的是,依靠着“臻趋大成”的境界,从此以后,施展这套剑法,便如举手投足般轻松自然了,其剑法招式更是深入自己的潜意识当中,即便与敌交手,猝不及防之下,也能够下意识的施展而出,决不至于惊惶失措。

同时又不禁感叹,若非依靠“琅嬛灵缈阁”直接将这剑法境界提升到了“臻趋大成”,恐怕单靠自己苦练,要达到此等境界尚需数年时间。一套绿级武学都如此难以提升,可想而知,日后自己得到高深武学,练至大成,又将是如何困难。

“小师叔!”一声轻唤,清玄的衣袖便被云明拉住了。

正在凝思得失的清玄被从思虑中惊醒,回头一看,却是小师侄云明。

“咦?云明?怎么你一个人,你妹妹呢?”

“跑出去找师姐们玩去了。”云明答道。

青云观的前山有所别院,规模不大,却住着四师姐收的几个女弟子。青云观是青阳镇的孤儿院,那孤儿自然是有男有女的,都住在观中颇为不便,便在前山设立一处别院,四师姐岳清兰便在此处授徒。只是不知以四师姐那跳脱的性子,会不会误人子弟。

“小师叔,小师叔,教我舞剑,教我舞剑。”难得云明第一次使出磨人的功夫,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可爱至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云明明显是跟妹妹学的这一套。

“呃,你不是跟你父亲学习剑法呢么?”

云明、云萱才是真正的武二代,从小便被父母逼着苦练武学。

“父亲、母亲的剑没你舞得好看。”

“呃……”

自己杀人的技巧被称为好看,叶清玄一时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小师叔,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耐不住云明苦求,又看这孩子还真是一派剑痴的模样,看到剑法便连故事都不要求讲了。

清玄一咬牙,点头说道:“好吧。”虽然自己剑法尚未大成,但教个小孩子,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而且小孩子玩心重,说不得吃了两回苦,便不会再纠缠,否则这么闹下去,自己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哦,哦,太好了,太好了。”

云明见小师叔同意,立刻高兴的手舞足蹈。

“拿好宝剑,呃……就是这根竹棍……跟我学来,第一式,‘苍松迎雪’,第二式,‘柳暗花明’,第三式‘行云流水’……”

日子便如此这般地充实的过着。

一晃已是五月,仲夏之季了。这个世界上,所用的历法是大概中国古代时用的农历计算法,一、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颇为符合天时。

叶清玄在得到【琅嬛灵缈阁】之后,习武之心极度狂热,每日里【全真心法】、【昆吾元玉功】、【青云三十六剑】和【太极培元功】辍练不休。

平时修炼法度严谨的【全真心法】,坐下时便运转【昆吾元玉功】,活动身子板就先是一套【太极培元功】,然后便是狂练【青云三十六剑】。

一天十二个时辰,无一刻得闲休息,即便是身心疲惫,躺了下来,其实也挂着内功,并坚持【全真心法】的静功。

【全真心法】方便的没有话说,即便是睡觉,那内力也是噌噌地上涨。虽然这种躺功在最初的两天里让自己睡得有些不舒服,不过之后很容易就适应了过来。每天醒来之后,神清气爽,内视过后,内力更是修为大进,小道士清玄,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快乐当中。

没过多久,清玄便又突破了原有的境界,达到了“淬体境”第四重天。

新获得了1个技能点。

不但如此,通过这段时间的修炼,自己已经掌握的几种武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尤其是【太极培元功】和【昆吾元玉功】,因为功法变得熟练,其运转速度和得到的内力含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如今叶清玄拥有13个技能点,一次绿级武学的兑换机会和两次蓝级武学的兑换机会。

看着盘踞在十二正经里面的庞大精元,清玄猜测,这些后备支撑足够用到自己进境“敛气境”修为的了。在那之前,都不虞内力进境缓慢。

如果自己再能催动几次十二正经里的庞大精元,自己【小无相功】的“十二天宫”说不得还可以再打通几处窍穴,再开几道“天宫”。

小道士清玄进入了狂热的习武修行之中。

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小师叔不见了,倒让青云观中得到了少有的清静,早已习惯的众人甚至还颇为不适应。

清玄每日习武从不间断,云明又背叛了妹妹改跟着小师叔习练剑法,闲极无聊、无人相伴的云萱只好到别院去找自己师姐妹们玩耍了。

一时之间,青云观中获得了少有的宁静。

小师叔开始习武了。

消息一经传出,全观惊讶。

向来顽皮捣蛋、逍遥惫懒的小师叔竟然如此勤练武功?

那位拉屎都要坐着的清玄小师叔,竟然还闻鸡起舞,日落不休?

这么诡异的消息别说是众位门中弟子了,便是清玄的几位师兄也不敢相信。

大师兄清正道人先来的,看了清玄舞了一套剑法后,连说三个“好”字,转身就走,自己儿子都没多看一眼;

四师清兰姐不放心,又来看了一遍,走得时候眉目带笑,自此以后,清玄的饮食比往日好上数倍,别的道士吃素,四师姐专门从外院送来吃食,鱼肉不断;

三师兄清松最后来的,看了清玄打了几遍剑法,默然不语,草草记录下剑法中的变化,回去就开始研究了,一连三日不见踪迹……

当师傅的如此,底下的三代弟子们就更不敢小视了。

每日清晨,众人都会时不时的能看到带着云明小师弟勤奋练功的小师叔,屁股后面也总会跟着盯梢的云萱。

似乎任何气氛都是能够传染的。

门派大比在即,所有的同门弟子也都加入了修炼行列,青云观一时之间武学氛围极为浓厚。

【038】清岩归山

眼见观内习武气氛热烈,大师兄和三师兄更是在每天早课咏经之后,设立了“早操”,共同演练武艺,并同早课、晚课一样,成了观内每天都要遵守的定制。

呼呼啦啦一大家子,算上火工道人一共六十几号人,排着整整齐齐的队列,一同演武,先练由师祖灵虚真人改编的【养气培元功】,再练起清玄改进的【青云三十六剑】。

由于观内内功心法除了【昆吾元玉功】之外,没有其他的心法。而【昆吾元玉功】本身特色太过明显,以门内养精蓄锐的前提,根本不可能直接传授给普通门人弟子,以免疏而不密,泄露了身份。

同时,【昆吾元玉功】毕竟是【太乙玄元凝玉功】的前期功法,这可是当年“昆吾山”的镇派绝技,怎可能就此轻易传授给普通的门人弟子呢?

所以之前观内众弟子习武,都是以道家基础内功【培元功】作为根底,进境一直颇慢。自从有了灵虚真人从清玄处得到灵感,改动了【养气培元功】之后,观内弟子的内力修练才有了一点点样子,众人也终于见识到了内力的不凡。

门人弟子中,前后有多人突破成功,有了气感,成为了真正的武者。

经此改变,青云观开始摆脱民间俗观的做派,一步步开始往正式的宗门大派方向发展。

门下弟子长久不见“老神仙”一面,其实也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早些年这位祖师便是如此了,经常性的闭关习武,门内外的大小事务,一向由大弟子清正和三弟子清松来打理。

灵虚真人自从看到清玄用太极拳修炼【养气培元功】后,感触颇大,从那天开始便一直闭关不出。除了专研新功法之外,似乎本来难以寸进的境界修为也重新有了松动的迹象。

灵虚真人天生是个武痴,同时也是一个武学天才,否则也不会以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成为昆吾派最高等级的亲传弟子之一,也就不会学到【太乙玄元凝玉功】中的前两层功法。

老道长苦练修为,闭关不出。

以如今的这势头来看,不到师门大比,老道长都不会轻易出关了。

青云观的变化是从上到下的,而这时,作为青云观有史以来最为勤奋的弟子——清玄小道士,正在一心勤奋苦练,自然没有意识到青云观变化的深远意义。

如此数十日,稍逊即过。

青山观外环绕,翠柳门前依依。

时值四月,初夏来临,又是一日清晨。

青云观的大门“吱吱呀呀”地被推了开来,两个睡眼稀松的小道童拖着扫把走出大门。一个身材结实高大,环眼粗眉,却诡异地一脸络腮胡子,只是面目看起来有些青肿,同时身上还缠满了绷带;另一个比之前者,整整挨了两个脑袋,身材矮小,但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让人不自觉地产生好感,只是眼睛似乎有些毛病,看东西老是眯着眼睛,似乎不这样就看不清东西一样。

身形粗野,满脸胡子的正是马云勇,之前一役,让马大胡子浑身是伤,这才稍稍好了几天,身上的伤还没痊愈利索,便迫不及待地出来活动活动,找点事干。

清晨的空气真是新鲜。

马云勇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伸了一个懒腰,腰腹之间一时还有些疼痛,不过已无大碍。

MD,在床上一躺一个多月,混身的骨头都快生锈了。不过上次这一架打的,还真他娘的过瘾。

正在得意之时,背后咣的一下,身高马大的马云勇竟也被来人撞了一个趔趄,而撞到自己之人倒是向后来了个屁墩,自己捂着脑袋大呼疼痛。

回头看了眼来人,马云勇哭笑不得,没有好气地说道:“我说云聪啊,你这眼神算是好不了了,回头买个拐棍,免得哪天滚下山去把自己摔死。”

后面小云聪一边揉着脑袋,一边爬起身来,委委屈屈的说道:“对不住,对不住,马云勇师兄,小师叔说了,好好修习内功,我的眼睛是能够治好的……再说了,你好好地突然站住干嘛?害我摔了一跤。”

“皮痒痒是不?”马云勇挥了挥拳头,自以为气势豪雄,但想起林云聪根本看不清楚,无奈地叹了口气,“男子汉要有大志有大勇,你算是知道我不欺负弱小了……哼,先由得你神气,等你眼神好了,我再让你识得爷们拳头的厉害。”

知道马云勇外凶内善,嘴硬心软,林云聪小道士也不以为意,嘿嘿直笑,开始了扫地。

马云勇抱着大扫帚斜靠在大门旁,说道:“唉,今年的师门大比我是赶不上了,真是遗憾啊。”

“别闹了,你才七岁,师兄们都十几岁了,大师兄都过了十六了,谁会跟你比试啊?拜托你别趁机偷懒好不好,快些帮我扫地。”林云聪一边埋怨,一边扫着地。

“哼,”鄙视了林云聪一番,对着低头干活的林云聪,手舞足蹈般地比划了一套组合拳。“你说二师伯他们这次能带回几个门人弟子呢?”

说到这里,林云聪也停了下来,一脸向往地说道:“不管带回来几个,我再也不是辈分垫底的那个了。”

是啊。两人一阵感叹。

青云观中,除了大师伯家的两个小宝贝外,无论辈分、武功、年纪,都是马云勇和林云聪这两个人垫底,马云勇七岁,林云聪六岁,固然是最被人照顾的小师弟,可处处被人让着,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马云勇,四处挑战,却无一人应战。不然最后也不会逼得好斗的野小子去找清玄的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