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她来自碧波深处-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教练目光如炬,朝那个声音的方向一指,“接着说。”

“所以过早完成了动作,打开身体太早,入水水花太大。”

孙教练重重点点手指,“说得很对!”

接下来就几个失败的例子做了详细讲解,最后强调,“……走板起跳非常重要!”

孙教练又指出了几个选手的薄弱环节,“以后我们会经常对训练和比赛进行录像,事后回放,寻找有待提高的地方,针对性训练。”

下了课,明月和乔小红结伴去食堂,走到半路,忽然有什么东西凭空飞过来,打在她头顶,又弹开来。

明月下意识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穿着夹脚拖鞋的大脚丫,顺着长腿望上去,是坐在综合训练楼二楼走廊尽头,两条腿悬在栏杆外边,笑得一片纯然的理非。他身旁站着头发还湿漉漉的理是。

明月垂眸去看落在地上的“凶器”,发现是小小一颗用闪光纸折的幸运星,俯身捡起来,捏在手心里。

乔小红明媚的眼睛一瞪,“下来!”

少年一撑手就打算从二楼栏杆上往下跳,被理是一把拉住,只好悻悻地对乔小红说,“等我,马上下来。”

没过多久,两兄弟从楼上下来。

理非像摇着尾巴的大狗一样扑到乔小红的身边,“小红,休息天我们出去玩罢!”

乔小红一掌把他推出三尺远,“我还没决定。”

“小红,去嘛去嘛去嘛!”少年锲而不舍地又凑上去。

两个人打太极似的。

明月看得直笑。

理是走在明月身侧,见她笑了,趁机问:“周末一起到图书馆去?”

明月有些犹豫,她已经大半个月没见过阿爸阿妈,也不知道他们开餐厅的事进展如何,想借休息天回家去。

“你有其他安排?”理是并不一味强求,他愿意退一步,“没关系,你有没有想看的书?我替你借回来。”

明月摇摇头,“我只是想回家看看,没有其他安排。”

理是微笑,“那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好不好?借完书我送你回家。”

明月想一想,觉得这是再两全其美没有的事,便点了点头。

事后乔小红知道了,只说了四个字:“老谋深算。”

休息天明月背上自己前一晚已经整理好的帆布背包,出了宿舍,在传达室填写好外出单,并把自己从津南买的小小一枚印石装在拇指大的锦盒里,送给传达室老大爷。

“以后给我带点土产什么的,不要买这个,免得上当。”何师傅叮嘱明月,“别乱花钱。”

明月笑嘻嘻地点点头。她以前外出经过传达室的时候,曾经看见何师傅戴着眼镜在传达室桌子上埋头刻印章,所以才买了印石送给他。买的时候,全然没想过上当不上当的问题。

明月出了少体校,走出没多久,就看见背着双肩书包等在路边的理是,却不见理非的影子,“理非呢?”

“缠着乔小红陪他去看电影了。”理是摊手,“他要去看进口动作片。他想美国的家了。”

明月能理解那种思念家乡的感觉。

她初到清江的时候,连梦里都在想念孟家村带着海水咸味的微风和碧蓝清澈的大海。

理是微笑,伸手取过明月背在肩上的帆布背包,“我来拿。”

明月没来得及把包夺回来,少年已经将背包斜挎背在身上,“司机送理非和乔小红去看电影了,我们——步行去图书馆?”

明月看看被蒙蒙晨雾笼罩着的街道,“好啊。”

两人沿着花砖人行道慢慢往闽中大道方向走去。

清晨的雾薄薄的,将他们周身笼在其中。隔着一层薄雾,少年少女的五官轮廓都柔和起来,如同莫奈的印象派画作,朦胧而美丽。

“还没有恭喜你,比赛获得金牌。”理是一手轻轻勾着帆布包的背带,声音在薄雾里透着淡淡的温柔。

“多亏你拍的比赛录像,让我及时发现自己不足和对方弱点。”明月回以微笑,“我还没谢过你。”

“想谢我的话,有时间再为我做向导好了。”少年趁机说。

往闽中大道的路不算近,可也许是因为身边有人同行,又有着共同话题,竟也很快就到了。

明月和理是拿着图书借阅卡进图书馆,在成排成排的书架中间慢慢走慢慢看。看到自己心仪的书,停下脚步,取下来细细翻阅,最后捧着两本书到门口图书管理员处登记借阅。

那四十余岁的图书管理员接过明月的借书证,对比了一下名字和明月的脸,忽然转头对一旁的同事道,“我说是孟明月罢?你还说不是。这孩子是用人家的借书证来借书的。”

明月微微窘迫。

她忘记自己在清江已经小有名气,仍拿着理非的借书证来借书看,这下被认出来,脸皮立刻就红了起来。

理是上前一步,“我们是一起来的,她用我弟弟的借书证借书,每次都按时完好归还,我能保证。”

“哎呀……”图书管理员阿姨笑起来,“别紧张,别紧张!我们只是看着她觉得眼熟,我说是孟明月,可是她说前几次看她来借书,借书证上都不是孟明月的名字,有些吃不准罢了。”

又对明月说,“总用朋友的借书证多麻烦,来来来,我帮你办一张你自己的借书证。”

一旁同事捅捅她,“你不懂,别瞎凑热闹!”

又意味深长地朝明月和理是努嘴,“反正我们认识他们,跑也跑不掉。”

明月被两个图书馆管理员阿姨看得面孔“腾”一下红起来。

在明月面红耳赤到要滴出血来前,理是轻轻握住她的手,向两个图书管理员阿姨微笑,一手接过两人借的书,单手捧在胸前,然后拉着明月走出图书馆,一路奔进太阳升起,雾气渐渐散去的晨光里。

少年少女的身后,两个中年阿姨相视而笑。

多纯真美好的年华呵!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写初恋~写着写着,就想起以前的时光来~

矮油~~~~纯真美好哦~

31

31、第30章 初吻 。。。

理是送明月到位于隆福街的家门口,将背包从肩上摘下来,交给明月,“我回去了,再见。”

明月忍不住出声叫住他,“理是……你认识回去的路吗?”

清江老城与新城交织在一处,既有古旧的石板老街、闽州土楼,也有新建的柏油马路、摩天大楼;马路上有老式的三轮车、黄鱼车奔跑而过,亦有带着两条辫子的有轨电车在城中穿梭。

明月哪怕已经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三年多,也难免会在一错眼间生出光阴流转的恍惚来。

理是耸肩,“不认识,不过不要紧,我会问路。”

明月想像一个异国混血少年在街头频频问路的画面,总是不放心,“要不然——你进来坐一会儿?设法联系你家的司机,让他来接你罢。”

城市里已经开始流行一种叫吡噼机的通讯工具,明月在乔小红那里看到过。小小一个,没有半个手掌大,有个一指长宽的小屏幕,时时会得发出“吡噼吡噼”的声音,屏幕上随即有数字滚动湊蟆

乔小红平时都关着它,只在休息天的时候打开来,然后吡噼吡噼的声音就会持续响好一会儿,她如果不外出,就会到传达室去借电话用。

乔小红说,这是最先进的通讯工具,有重要的事时方便联系。

明月一时难以领会其中奥妙,但她估计骆家兄弟的司机,应该会配有这样的东西。否则真要有事,怎么联系呢?

理是闻言,微笑着耸肩,“那我就打扰了。”

明月总觉得自己其实落入了什么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

推开底楼沿街铺面的后门,明月“哗”一声。

餐厅已经初具雏形,后门往前厅的过道铺着防滑的棱花地砖,左手边是敞亮的厨房,右手边是配料间,一应厨具已经到位,整齐地摆放在厨房和配料间里。

再往前走,就是干净整洁的底楼餐厅,六张沉雅的暗红色海南檀木八仙桌分两侧靠墙摆放,中间留出三人宽的过道来。光线透过通透的大玻璃窗洒进青石砖铺就的地面,雕花青砖浮凸的花纹在在地面形成华丽的暗影。两侧墙面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干净的原木色镜框,里头一色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明月在底楼朝二楼喊,“阿爸阿妈,我回来了!”

“啊,明月回来了!”楼上立刻响起人声,脚步声,没过多久,阿妈就从楼上跑下来。看见女儿齐齐整整地站在自己面前,抑制不住地抱住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女儿。

明月双手抱住阿妈,“阿妈,我得冠军了!”

阿妈连连点头,“我在电视里看到了,无线电里也广播了,你阿爸多喝了好几杯酒,高兴得几天没睡好觉,一直盼你回家呢。”

阿妈说完了,放开女儿,这才看见一旁还站着个修长的男孩子,忙用手掌按了按眼角,又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问明月:“带了同学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阿妈好准备准备。”

明月抿嘴笑,“阿妈,这是我在少体校的同学,骆理是。理是,这是我妈妈。”

理是入乡随俗,声音清朗地喊一声“阿妈”。

阿妈摆摆手,“店里还没弄好,连水都没烧,明月请同学到家里坐罢。”

又小声问明月,“留你同学吃了午饭再走罢,他喜欢吃什么?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明月望了一眼站在旁边,墨绿色眼睛清澈干净的理是,搂住阿妈肩膀,“我们都不挑食的,阿妈。”

阿妈会意,微笑着翻手赶小鸡似地轰他们走,“去吧去吧,我等一歇歇就上来。”

明月领着理是,出了铺面,从外侧走楼梯,上了三楼,推开家门。

三楼的家里已经重新布置过。

原本这套房子和二楼一楼铺面都是一家人家的。儿女出国去了,只留下一对已经退休的老人,靠出租下面的铺子吃点租金,生活过得相当悠闲自在。听说是因为儿子在国外结婚定居,报信来说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老两口一听,喜不自胜,齐齐决定去和儿子同住,照顾孙子。房子搁在这里,收起租来也不方便,索性都卖了,拿一笔钱过去养老。

孟家正好在老人急于一次性脱手房子的时候,把从一楼到三楼上下相邻的三个单元都买了下来。一楼二楼装修一新用来开餐厅,三楼因为本来屋主的布置就很干净,没有什么花哨之处,所以只更换了家具,位置重新摆放,即可入住。

明月自己也是第一次走进布置一新的新家,幸好阿妈放东西的习惯未改,她放下背包,转进厨房,一眼看到碗橱,从里头取出干净茶杯,倒了水端给理是。

理是接过水杯,“想不到你在家里是这样的。”

少了平日里的独立稳重,多了些许她这个年龄女孩子才有的明朗活泼。

明月嘴角有一点点俏皮的笑纹,“每个人都有很多样子啊。”

理是点点头,“我喜欢你这样子。”

明月即刻手足无措,只好装做起身去找电话的样子,“你联系司机看看。”

少年笑起来,啜一口白开水,“好啊,我联系他看看。”

明月在客厅一角的圆几上找到覆在米色手绢下面的电话,理是过去,拨号码到寻呼台,叫司机方便的话,一点钟过来接他。又问了明月地址,“隆福街八号,靠近佑中街口的位置。”

等理是挂断电话,见明月睁着一双大眼睛,一副不晓得怎么招待他才好的样子,心间就有细细的小泡泡,咕嘟咕嘟翻滚着,不断溢出甜蜜来。

他在家乡时,要照顾精力旺盛多动的理非,始终抽不出时间来,同女孩子相处。女生嫌他有个调皮捣蛋的弟弟,多数也不愿意和他约会。

其他同龄男孩子和小女友相约牵手上街看电影拥抱接吻的时候,他总是陪着理非,保证自己头脑清醒冷静,不教冲动的理非惹出麻烦来。

这次父亲决定回祖国拓展亚洲市场,一意坚持要把他们两兄弟一起带回来,母亲最初是不赞成的。她担心离开熟悉的环境,学校,朋友,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父亲却自有理由,他说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承,讲究诗礼传家,与西方人教育孩子想要什么就努力去争的理念截然不同,他们更注重仁让。

他一直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床边给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时的情景。

也许儒家文化、孔孟思想的熏陶,可以使得理非从焦虑暴躁的青春期顺利过渡。

母亲为了理非着想,最后只好妥协,但提出条件,必须让理非继续练习跳水。

父亲最后千挑万拣,选了清江少体校。

他没想到会在清江遇见这个叫孟明月的女孩子。

她跳水技术很全面,却并没有沾沾自喜咄咄逼人,她在体校以外,就是寻常的邻家女孩模样,笑起来清脆可爱,闲暇时候喜欢看书……

理是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把这个女孩子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烙在了脑海里,驱之不去。

理是忽然明白,这就是以前学校里的男生说的,“喜欢”。

想时时刻刻都看到她,牵她的手,拥抱她,亲吻她……

少年想,如果这都不算爱,什么是爱?

室内的气氛刹那变得微妙起来。

只隔着几步远的距离,理是深深凝望明月,却不敢跨雷池一步,再上前去牵起她的手。

明月一径埋着头,只当理是灼灼的目光并不是落在自己身上。

理是情不自禁地跨前一步,一句“明月我喜欢你”堪堪在嘴边要脱口而出,房门恰在此时被推了开来,明月阿妈挽着菜篮子走了进来。

看见两人隔着一段距离,站在客厅当间,不由得嗔怪,“明月,怎么不请同学坐?小骆坐坐坐,别客气。”

房间里微妙的气氛顿时散得一干二净。

阿妈一边挽着菜篮子进厨房,一边对明月说,“你阿爸送货去了,马上就回来,阿嬷在后头街心花园和新认识的几个老阿姨一起晒太阳,看时间也快回来了。我这就烧饭。你告诉小骆,都是家常小菜,请别见外。”

那紧张微妙的魔咒一经打破,明月又活络起来,“阿妈,有没有我能帮忙的?”

阿妈从厨房探出半个身体来,“没有,没有,你和同学说话,把饼干听里的点心拿出来请同学吃。”

明月“哦”一声,从客厅大茶几下头找出一只精美的饼干听来,一边揭开盖子,一边对骆理是说,“先吃些点心。”

哪晓得盖子一打开,里面却是厚厚一叠剪报和照片。

明月一愣,想合上盖子,理是却眼明手快,取过最上层的一张剪报来,“明月,这是你?”

明月只好凑过去看了一眼,果然是她,站在市长身边,另一边是孙教练。应该是他们从津南回的清江,接受市长嘉奖时拍的。

理是微笑,“拍得很好看。”又朝下面的照片扬了一下下巴,“可以吗?”

明月犹豫一下,才把一本不是很厚,封面上有一轮明月的相册取出来,交到理是手里,“看了不准笑。”

“好,我不笑。”理是翻开相册,入目第一张,是个穿着红色肚兜的胖娃娃,肚兜上绣着一抹明月自海面上跃然而升的花纹。胖娃娃坐在一个锦缎垫子上,笑呵呵的,非常可爱。

明月自己看了,都忍不住微笑起来,“这是我周岁的时候,村里来了走街串巷的照相师傅,给我拍的周岁照,和现在一点都不一样。”

“眼睛还是很像。”理是说。这双眼睛还是那么大,那么清澈干净。

照片无疑令他们打开话匣子,明月讲起自己小时候在孟家村赶海戏水、无忧无虑的童年,理是则给明月讲父母带他和理非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见闻,客厅里男孩子淳厚好听的声音和女孩子清脆的声音交织在一处。

阿妈在厨房里一边摘菜,一边侧耳倾听,忍不住微笑。看来女儿在学校里交到朋友了呢。

时间在两个少年的交谈中过得极快,没多久孟海和阿嬷都回到家里。

吃过饭,理是在临走之前,从自己的双肩背包里取出两只扁盒子来,“这是我从津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