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增云到后院先将从柳记蔬菜铺子取回来的菜叶子放进耳房,才将帖子递给赵氏,赵氏看毕就让增云接了帖子,让那个衙役回去说,那天娘俩会去拜访海家老爷和老夫人。

吃过晚饭赵氏就和增云商量,那天两人既然决定要去,穿什么好,带什么好,需要带什么礼物。

增云则在琢磨:这海建峰这么多年没有再娶,连妾都撵走了,海家老爷和老夫人应该是很着急的儿子婚事的。而且海建峰现在也没有儿子了,海家应该比较关心新妇是否能够生养的问题,赵氏是因为不能生子而被休掉的,不知这点海建峰是否能够告诉海家老人。如果说了,那海家老人会同意自己儿子娶这个不能生养儿子的赵氏吗?如果没有说明实情,恐怕这以后就是个事儿。可实际上赵氏是能再生养的,比如现在肚子里就有一个,可海建峰一定不会将此事告诉别人,包括婧媛都不知道。那天父女两人来家里拜访,增云就判断出婧媛是不知道的。海建峰打算等娶了赵氏之后再宣布赵氏怀远的事情,然后让大家都以为这是自己的孩子。只是不知孩子长大后长得会是像谁?如果像了赵氏还好说,如果像冯辉昌又怎么办?

想着想着,增云觉得头都大了。

赵氏也有些紧张,海家两个儿子都在做官,尤其长子在州府衙门里为官。海家老人是否是个嫌贫爱富的或者爱那官家身份的无处可知,只能凭着海师兄对她的情谊,让她以为改嫁给海师兄一事可行。听说有不少人曾向海师兄介绍过续弦的女子,虽说海师兄都没有答应,但自己与她们比较起来无论是从年龄上来讲、还是从地位身份来讲各方面恐怕都没有优势,所以现在赵氏暗自揣测,没有自信。好在自己曾经做好了将来自己独自抚养女儿和肚子里的孩儿的打算,如果成不了也是自己与海师兄确实没有缘分,当初没有、现在也没有而已。

母女两人各怀心思,一夜无话。

第二天两人收拾完毕就上街买新衣服。

增云现在头上的伤早就好利索了,正如当时那个圣医堂老郎中所说的没有任何疤痕。增云已照过镜子,觉得自己长得不太像赵氏但也不太像冯辉昌,好像集了两人的所有优点,只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张开,但绝对是个美女无疑,前世增云仅是长得清秀,这次做个美女,感觉不是一般的不错。现在增云皮肤白皙、五官精致、身材窈窕,所以衣服好选。自己挑了一套缎子的白裙杏黄暗花衫,在领口、袖口、裙边又有绣的花镶滚,头上再带上婧媛送的银簪子,很是出挑。

赵氏就不太好选,倒不是因为什么年老色衰,而是那天的场合下怎样才能合上老人的心思喜好才是正经。

最后赵氏选了一件银白色素缎褙子镶滚着宝蓝色滚边还有件白色暗纹花裙,这套颜色增云觉得太素气,在前世三十左右的女子正是好年华,但无奈于这个时代无奈于那天要面对的人,就没有提出自己的一点儿心思,只是随着赵氏喜好来选。赵氏在首饰铺子给赵氏选了套双面刻花梅花银套簪,到时梳个坠马髻配上这套簪子正好。

至于礼物,赵氏拿了这些天绣制的双面绣《松龄鹤寿》到木匠坊用红木定了地屏,这《松龄鹤寿》送给老人正合适。两人与木匠坊约好,两天后来取。

两人回来后又到后园子看看大棚炉火,给鸡和羊喂了吃食。

赵氏说她要到张奶奶去一趟,不用增云相陪。

增云喝了杯卤梅水,一个人趟在床上休息。

赵氏来到张奶奶家,将这两天的事儿跟张奶奶学说了一遍。张奶奶很是高兴,两人的事儿有了眉目,自己就放心了。对赵氏说着高兴的话,又嘱咐了赵氏那天要注意的举止、言行,赵氏一一应了。

现在赵氏是将张奶奶当了自己娘亲来待的,而张奶奶本来子嗣就少,仅有一儿,现在更是母爱泛滥,将赵氏当做了自己的闺女儿。

董氏听说赵氏和海大人也许能成事,也很为赵氏高兴。

过了午时,增云按时去了圣医堂,赵氏则按照增云的要求用棉布做了一付手套,增云说晚上要用。

等晚上用过晚饭临睡前,增云让赵氏用食用的菜籽油涂了手,又给赵氏仔细按摩了一会儿,将手套套上,让赵氏这样闷一宿。

赵氏本来手上涂了油就感觉黏糊糊的,再带个手套睡觉,起初就不干。增云就拿起她的手让她自己看,赵氏看着自己手上的茧和毛刺也就不再反对,乖乖地带了手套。

第二天赵氏感觉手不再那么粗糙,就决定听从女儿的安排每天都这样做,试试过一段时间效果如何。

第十三章播种

赵氏想起前些日子,增云刚买回山羊的时候所说的事情,就是让赵氏用羊奶敷在脸上,说这样对皮肤好,说是滋养皮肤、还美白。当时自己没有信她,现在一想也是,这羊奶人都喝得,就是因为它有营养嘛。所以心里暗想从今天起也用羊奶敷脸,女人哪儿有不爱美的,只是需要看心情。

去拜访海家二老的一切事宜都准备好了,两人就钻心侍弄起大棚来。赵氏觉得大棚里的粪肥应该闷得熟透了,就打开了大棚挨个看,查看后告诉增云有四个大棚的粪肥已经可以种西瓜了,另外两个再闷一天,傍晚的时候也差不多了。

两人决定先播种这四个粪肥已经熟透了的大棚,另外那两个傍晚再播种。

先将大棚的门打开通通风,闷了这么久,粪肥发酵的味道可是不好闻的,而且缺少氧气。趁这个功夫,增云赶紧将耳房阴凉处的西瓜种子取出来翻看,还不错,有些种子已经发芽,有点过了,但大部分是露白的,刚刚好。

通风之后,增云跟着赵氏将大棚里的土地整治成四条畦,每条畦里种两行西瓜。挖坑的时候,后面的增云发现赵氏挖的坑间距太大,就让赵氏调整间距。

赵氏有些不耐烦地道:“西瓜要在地上爬蔓儿的,如果太密实了,瓜可长不好。”

增云就耐心地给她讲解自己的理由:“娘,我打算将西瓜架起来,就是用竹子搭架子,让瓜蔓儿顺着架子爬,这样利用上面的空间,就不怕哪条瓜蔓儿见不到阳光了。长出来的西瓜也用网兜吊起来,这样的西瓜没有阴阳脸,每个地方熟得都一样,每个地方都一样的甜。”

赵氏这才明白为何增云这些天不停地编织网兜。赵氏有个优点就是不倔强不会倚老卖老,听增云的话有理就不会因为她是个孩子而不采纳。

赵氏就返回身来调整株距,调好后,才接着挖坑,然后两人一个在前面播种覆土一个在后面浇水。一个大棚四条畦共挖了六百来个坑,每个坑撒了两三颗西瓜种子,等发出苗后挑壮实的苗留下,其他的除掉,也就是定苗。

赵氏和增云两个人都是经常务农的人,所以手里忙碌着地里的活计,心里很踏实。

这时候的赵氏是没有忧虑的,只是增云怕她累着,经常会劝她休息,惹得赵氏嫌弃地对她说道:“女儿啊,别总这样唠叨了,我怎么觉得你比我还老啊,像个老太婆似的。”

增云就笑:“哈哈,你比我还能唠叨呢,每天总唠叨我别着凉、别热着、饿不饿、渴不渴的。”

赵氏一听扑哧就笑了,做母亲的都有这个通病吧。可增云才十岁的娃,怎么会这么唠叨,可能是家里人太少了?孤单的?所以有事没事就爱与自己唠叨唠叨?

下午增云照常去圣医堂,现在圣医堂已经按照增云的要求建好了新的储存药材的仓库。

新的仓库选在水平位置比较高的高处,这样通风好,而且远离水源,这样就可以最大可能地不受潮。然后用青砖建好墙体,这样夏天能隔热,冬天能隔凉,还能防风。地面不再是泥土地面了,而是先用青砖铺了,然后再用地板铺了一层。房顶进行了防水处理,因为没有前世那么先进的建筑材料,就用圆木先搭好房架,又用木板铺了房顶,然后铺了一层油纸,在油纸上面平摊了厚有两尺的一堆锯末子,越碎越好,这样既能夏天隔热又能冬天保暖,然后最上面再搭上木架子铺上木板然后进行防水处理,最后铺上一层瓦。

减小窗户的面积,这样既能保持通风,又能减少湿气的侵入,还能防止过大而入射的阳光太强。窗户基本是将合页安装在上侧,这样,窗户外掀,即使下急雨来不及关窗也不会一下子淋进雨来。窗户上还安装了薄纱,这样能够防止窗外蚊虫飞进仓库进行繁殖。

而今天增云去圣医堂验收货架子,然后指挥伙计们按照类别摆放。

货架子最下面的底层距离地面有一尺半以上,充分隔离地面的潮湿。在每层架子上都铺了张芦席用来防潮,然后每层都用布包了生石灰,万一空气湿度过大,生石灰就可以吸潮。可以摞放的草药袋子要呈“井”字摞放,充分保持通风。

每次增云站在那里指挥着店里的伙计干活的时候,都会有人不服。

增云让做什么,他就会问为什么,生怕按照增云的话做了就错了。增云每次发完指令之后都需要好一番的解释与沟通,解释清楚自己让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和理由,等沟通完了再让他们开工。

增云专注地指挥伙计们干着活,高少爷却在一边观察着她,总觉得这个小姑娘实在太特别。这些日子恍惚间觉得自己听一个女娃子的话这么折腾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但一想起就是这个女娃子将两根长了霉点子自己打算处理掉的人参恢复如初的时候才能确定自己这么做是没有错的。

临走的时候增云告诉高少爷,明天开始那些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材的整理,他才反应过来,急忙道谢。

增云去柳记蔬菜铺子取了烂菜叶子回到家中,赵氏已经将西瓜种子都播种完毕。两人把蓑草垫子盖好,就回屋歇息了。

第二天是九月初一,家里的柴火烧没了,需要去晓市(也就是现在的早市)买,柴火基本都是临近的村子里的人打好柴火一大早赶来卖的。两人去的时候晓市都快散了,赵氏急忙拉着增云找卖柴火的,整条街就只有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儿还有一大堆的柴火没有卖掉,增云看这一大堆柴火能有二十来捆。

两人上前问价钱,男孩儿道:“两捆二十文。”

平时都是十五文一捆的,现在相当于十文一捆。增云问为何他有这么多柴火,男孩儿说自己就是镇子上的人,每个村子里的人来卖柴火,到最后卖不掉的时候又着急回村都会卖得很便宜,他就接下来,然后接着卖,这样他就能赚个差价。

第十四章好奇

增云就跟他讲价:“以后每天晓市一散你就给我家送去两捆,每捆八文怎么样?”

男孩儿自己是五文收来的,如果每天她都要两捆,每捆八文也赚了些,就同意了,增云给他看着这堆柴火,男孩儿背着两捆随着赵氏送到赵府去了。

等赵氏和那个男孩儿回来的时候,晓市早已经散了,增云替他卖了十七捆共一百七十文,递给男孩儿。

男孩儿要给增云留五文,增云说什么都没要,说道“你只要保证每天能给我家送去两捆柴火就成了,可不能因为卖给我便宜就全都卖光了而不给我送哦!”

男孩儿笑道:“哪里,我一定坚持每天给你送去,你放心吧!”

道别后,男孩儿就将剩下的没卖出去的柴火背回家去了。

增云向赵氏感慨这个男孩儿倒是挺会做生意的,赵氏则不以为然,人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大的孩子而且是男孩子自然会想法子赚钱养家了。

路过一条街的时候,增云感觉赵氏瞧见一位男子楞了一下,然后赵氏低下头赶紧拉着增云加快脚步回家了。增云当时只看见那位男子像是衣衫不太整齐,刚从那条街出来,正在整理衣衫,没有注意到自己母女二人。

回家后赵氏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增云就问怎么了,增云在记忆中没见过此人。

赵氏叹口气道:“我看见你三叔了。”

增云对这位三叔从来没有印象,来到这个时代就没见过所谓的三叔,没想到在那条街上见到了。

增云问赵氏:“娘,你见到三叔好像挺不高兴的。”

赵氏开口就道:“没想到你三叔真是经常逛勾栏啊!”说完看了增云一眼,忙闭了口。

增云觉得赵氏这句话说得奇怪,什么叫做“真是经常逛勾栏”?记得勾栏是唱戏听曲儿的地儿吧,自己想要去见识见识。

增云趁着赵氏忙着给两人纳鞋底子做新鞋的时候,说自己到街上逛逛。赵氏一想也好,两人除了张婶子家不和别人来往,这个孩子估计很是寂寞的,就同意了。

增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思来到那条街东瞧瞧西看看,以前自己也路过这里,只是没仔细看过。这里离自己家并不太远。

增云逛了一遍,发现这里大部分的街道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院,每个院子里有似乎是戏台的样子的屋子,前面摆着座椅什么的。另外有几个楼阁比较华丽,都是什么“春院”、什么“香阁”,有几个过于曝露的女子依窗向外张望。增云心里一下明白了,这些华丽的楼阁不会是青楼吧?怪不得赵氏见了三叔从这里出来这么局促紧张,仿佛做错事儿的是她一样。

这条街上当然也有其他的买卖,卖什么吃的穿的脂粉的还有首饰珠宝的,估计这些都是做这些青楼女子、嫖客、唱戏的听曲儿的人的买卖了。

增云回家后也没敢跟赵氏说她去逛那条街去了,心里暗暗偷笑,这个时代还是真是够可以的,可以光明正大地做这个买卖。赵氏找了个时间特意嘱咐增云:“女儿,就是刚才路过你三叔的那条街,你以后绕着点走,听见没?”增云故意问道:“为什么呀?怕在那儿遇见三叔吗?”赵氏则隐晦地答道:“那里不是正经女子去逛的地方。”增云心里暗笑,她早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下午的时候,增云将圣医堂里需要特殊保存的药材分门别类。

首先将含挥发油类的药材如川芎、白芷、玫瑰花、细辛、木香、牛膝等用两层干净的油纸包紧后储藏于干燥、通风的避光处。

果实、种子类的药材如薏苡仁、杏仁、郁李仁等放在陶瓷罐、坛中,放于阴凉、干燥的避光处。

淀粉类的药材如何首乌、黄芪、三七、天麻、红花、大黄、山药、葛根、泽泻、贝母等用两层干净的油纸包好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的密闭容器内。

将根类的和胶类的药材如阿胶、人参等用双层干净的油纸包好扎紧放于装有谷、麦糠的密闭容器内。

带有腥味的主要是动物类的药材如蛤蚧、鹿茸等用双层油纸包好扎紧放于装有花椒大蒜的密闭容器内。

······

还没有完全整理好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但增云不想以后再来,就坚持着做完为止,结果快收尾的时候赵氏因为担心找来了。

增云将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写了下来,留给高少爷,高少爷付了五百两银票,增云就走了。

高少爷看着手里清秀的小篆,望着增云纤巧的背影,心潮起伏,想留下这个小娘子在药铺工作,竟然被拒绝了,自尊心严重受挫,不甘心又如何?

回到自己的书房,将仓库改造要点详细写了,给京城的父亲送了过去,希望圣医堂在全国各地的分店都能尽快施行这个法子,尽快减少损失。

等过段时间,祖父的病好利索了,自己也要回京城的。

第二天,赵氏和增云去木匠坊取地屏。人要衣装,马要鞍装,这双面绣本来绣得就漂亮,这一装进红木做的木框里就显出气氛来了。

增云眼睛亮亮的,这可是绝对的古董啊!只是这么大的物件娘俩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啊?

增云正想着,就听见赵氏在那边吩咐道:“麻烦小哥现在给海大人后宅送去。”

赵氏写了个帖子让伙计一同递给海师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