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总裁你只是备胎-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莉莉作为纯洁百合的名字,早就出现在欧洲文明历史上,早于欧洲诸国地方语言的诞生之前。

“史泰龙!你怎么不叫李小龙?”两个人给自己拟名字的时候,林真当时忍不住就嘲笑廖凡。

廖凡一本正经的道:“又被你猜到了啊!我还真的就是想叫李小龙,因为同姓不好通婚嘛,所以我才改了史泰龙。”

“不叫李小龙还可以叫成龙嘛!干嘛去冒充老外呢?”林真不肯轻易放过调戏廖凡的机会。

廖凡臭屁的道:“成龙武功不行啊,肌肉也不够结实,肚腩和大腿都肥肥软软的!史泰龙才是型男,虽然老了点,反正你也不在乎这个。”

这是说着玩的。

其实林真跟廖凡都知道,真实的原因是既然林真叫了lily(莉莉),那么廖凡一定要叫(史泰龙)。

就好像女生如果在游戏里的角色取名叫(小七),爱慕她的那个男生一定就想给自己改名(十一)。

这是因为7…11便利店很有名啊,每个人看见7跟11站在一起,都会认为这是天生的一对。

当7小姐遇到11少,就是7x24年中无休,365天不放假,分分秒秒都在一起的寓意。

因为7…11便利店的口号就是通宵营业,永不打烊,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一年365日,永远开着门,方便夜猫子任何时间都可以买得到热腾腾的关东煮。(7…11是日本老板开的,就像很多国货商城门口会卖茶叶蛋和烤香肠一样,7…11会卖关东煮)。

林真一开始也想叫自己小七来着,因为大侠沈浪很爱朱七七,朱七七又呆蠢又鲁莽很多方面很像林真,但是朱七七好在肯为心爱的人去拼命,终于打败了又聪明又美艳的竞争对手绿茶婊白飞飞。只是碍于日本人这层关系,林真实在不好意思跟廖凡一起玩这一出。于是选择了lily(莉莉)。

廖凡却是个心细调皮惯会凑趣的小痞_子,他是为了陪衬林真。

只有非常熟悉登山的人才会知道在挪威奥斯陆城北的荷姆考伦雪山那一侧,还有一家名叫的不出名登山滑雪俱乐部。

其实带着百合花风暴的意思,不过这是挪威语,和英格里许有点不一样,按照美国式英语的习惯,廖凡便把自己搭上了第一滴血蓝博猛男大叔的战车,自称史泰龙。

林真改名lily(百合莉莉),廖凡改名(谐音史泰龙,真实的意思是暴怒的时候会动手打老婆。)

合起来恰好是登山和滑雪的意思。

完全和7…11的那个寓意一样了。

……(未完待续)

☆、第243章、苏打曼

拟好了名字之后,两人又跑了一趟荷兰。欧陆国家互免签证,越境旅行是一件十分随意的事情。

郁金香和风车的国度早已成为遥远的往事,荷兰如今是欧洲最不歧视黑人的国家,结果,民族性格太过宽容,真心实意不搞任何种族歧视的结果就是把整个荷兰变成了一个黑人移民国家,在很多方面就挺像美国电影里的布鲁克林红番区,也就是暴力街区。

恰好荷兰的华裔也是最多的,中餐馆十分受到欢迎。送外卖的摩托车小子,一半黑人,一半黄种人(不全是中国人,也很多越南和马来移民)。

外卖小子什么的,最喜欢斗殴掐架什么的了,就好像周星驰送外卖的时候,为了钟丽缇苦练功夫,终于一战成功。

这里制售假护照的不法商贩最多,所以莉莉和姓史的少年,现在是荷兰籍,为了不引起华人同胞和新加坡亲友团的注意,他们买来的假护照上标注为尼泊尔人。

尼泊尔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为最早尝试攀登喜马拉雅世界之巅的欧洲冒险家充当向导,在落后国家里最早拥有高明登山经验的,非尼泊尔人莫属。冒了这样的假身份,也是在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助力。

接下来,意外就找上门来了。

当百合花遇到风暴的时候,感觉就好像是要出点什么事情的样子。

其实也没出什么多大的事儿。

是这年秋天林茨登山俱乐部招聘了一个真正的尼泊尔土著登山家,名叫苏打曼。

这一下林真跟廖凡,应该说是莉莉百合和暴风史小龙两个顿时囧了……他们没去过尼泊尔啊!完全不敢跟新来的苏打曼兄弟搭讪啊,害怕随时会穿帮嘛。

怎么办?只好假装高冷,假装瞧不起黑黝黝的苏打曼兄弟呗。

莉莉百合拥有这样一个洁白无暇的名字,皮肤也是白皙细致。(黄皮肤的中国人虽然不能跟欧洲白人比白。但是可以比美丽比细腻。白种人的皮肤事实上毛孔粗大看上去一点也不细致。)所以奥地利同事们也没有感到特别诧异,在欧洲人的视野里,东方人尤其尼泊尔印度这种地方。还不够民主科学,还保留着古代等级秩序社会留下的陋习。

林茨俱乐部现在拥有了三个尼泊尔来的土著新同事。其中两个皮肤好的瞧不起那个皮肤黝黑的,这太正常了,显然是地主家的少爷小姐不爱搭理农民的儿子。奥地利人也没有特别关注尼泊尔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问题。那是传统,应予尊重,不应过问,不便干涉。

这件事情本来也就可以这么拖下去的,偏偏苏打曼兄弟是个淳朴热情的人,他完全不介意地主少爷和小姐歧视了他。他就是一见到同胞兄弟姊妹就来劲儿,成天嗬嗬嗬地堆起一张天真无鞋的王宝强式笑脸,没心没肺地缠着莉莉小姐和暴风先生一起愉快的玩耍。

林真廖凡两个被这位老实热情都过了火的苏打曼大哥雷得外焦里嫩,各种不堪忍受,几乎想要逃走,另买个新的身份去其他地方落脚。

这一天俱乐部老板舒曼先生来了,把三个尼泊尔雇员找来谈工作。

舒曼先生不是东方人,不像东方人说话那么含蓄,开门见山就讲我们招募和组建你们这只救援队,意图是什么大家都清楚吧?

大家都说清楚。不就是为了拯救人类同胞宝贵的生命财产嘛,顺便给俱乐部的商誉提升点口碑附加值嘛。

舒曼先生便长吁短叹起来:可是如今的世界不知道为什么,奇了怪了。忽然变得好和谐好和谐,好几个月没人摔死或者失踪,我们的财务快要有问题了,想裁员吧,却又担心刚刚裁了员,立码出事儿我们却又恰好派不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救援阵容。这件事很头疼啊!董事会方面给下来的压力是很大的呀。

两个中国人都是腹黑狡猾成了习惯的,立即想到:老板莫不是想要制造个人为的事故,然后好上电视新闻做形象吧?

上电视倒不怕,反正带着滑雪面罩和防风护目眼镜的。不怕被人认出来,当初选择登山救援这个职业。为的就是前世林真在登山搜救这一类的事情上面替她的小凡心疼了一辈子,而廖凡感激她对他的那一片殷殷深情。将人心比自己也是发了愿心要一辈子充当救援者。这时候林真已经将前世的一切,当个漫长的故事,花了许多个夜晚,全都细细地讲给他听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两个人讲起前生来世的那些故事,时而唏嘘叹息,时而悲伤流泪,时而欢笑庆幸,无数次含着热泪拥吻在一起,无数次怀着对前世命运不公的汹涌不忿之心,愤愤然啪啪啪啪,把那件事儿做得来大刀阔斧,纵横捭阖,死去活来,缠绵悱恻,深情缱倦。

20多年被长年耽搁的爱,都要重新拿回来。

所以他们跑来应聘这个职位,并不仅仅只是避世,单纯避世的话,其实去山林深处栽培松露蘑菇才更隐蔽。到2010年代的时候,传统欧洲人敬拜的三大美味:松露、鱼子酱、鹅肝酱之中的后两者已经完全平民化,唯有松露珍稀无比,价值惊人。

他们没有去种蘑菇和采蘑菇,而是留在雪山脚下,就是为了多做点有用的事情,也只有深爱之人在雪崩之中死过一次的极个别奇葩家伙,才知道雪山救援是一件多么叫人沉迷的工作。

这天舒曼老板开会的时候,林真廖凡沉默不语,各自想着那些遥远的心事。苏打曼却道:“没有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拍纪录片啊!回访过去旧灾难幸存者的纪录片!大家带着林茨的徽标出发,组队去其他出过事故的亚洲山地,去拍纪录电影。电影不方便的话,电视也一样。”

林真跟廖凡面面相觑,都没有料到看起来老实巴脚的苏打曼大哥还能有这么复杂的心思。

舒曼先生后来跟他的伙伴们研讨之后,同意了这个提案。

这时候林真跟廖凡想逃也逃不了,只好跟着大家一起出发。还好,林茨俱乐部要拍的纪录片,不是去驼峰航线寻找1943年失踪的小赖斯利先生,倘若那样的话,林真跟廖凡必须不顾一切地再次蒸发。

林茨俱乐部以苏打曼为队长,要去拍宣传片的地方就是喜马拉雅的珠穆朗玛峰。作为怀旧和煽情的记录片,旨在吸引欧洲人的关注和同情,并强调出林茨俱乐部方面的人文关爱精神。所以一定得在一个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去寻找一个昔年在登山事故中失踪,永远没被找回来的欧洲人。

这个失踪的欧洲人,名气越大越好。

故事越感人泪下越好。

反正目标又不是真的找回,而是找上那么一圈,对着镜头访问若干个满脸沧桑皱纹,最好还会流点眼泪的土著老人,去问问某先生当年是怎么失踪的啊……等等、等等。这次宣传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这个目标选择了珠穆朗玛,令林真和廖凡感到欣喜,这是他们曾经约定的地方,当然想去。在加上尼泊尔好像没什么中国人,也没有卢氏的分支机构。于是这两个便没有弃职逃跑。

乖乖的跟着去了加德满都。

……(未完待续)

☆、第244章、两个喇嘛

绰号百合花的莉莉小姐,和绰号暴风的s先生,一进入亚洲世界就被发现了,他们自己却还完全意识不到。

此行他们假装要寻找的失踪人员,就是英格兰的马丁爵士,这位其实是1949年唱着斯卡布罗集市之歌,缓缓沉入海底那位忧郁先生马丁的爸爸。

也就是加德满都的萨陲金刚佛寺里隐居的桑尕杰措央宗大妈的爷爷。

当时林真是没有确定这个1920年失踪的马丁就是1943…1949年那个马丁的爸爸,不过名字的雷同让她还是有所期待的,至少也是感觉上比较的亲切一些。

直到整个登山队深入到喜马拉雅山区深处,住进了三号营地之后,苏打曼才向大家承认这其实不是他的提案,其实他只是个捧哏的托儿。

董事会方面早有这个计划。提出这个计划的人,还在舒曼先生之上更高的地位。苏打曼也不知其详,他只是知道:舒曼先生私下让他准备好那样一套说辞,然后以尼泊尔当地人的身份,向奥地利的林茨登山俱乐部提出请求,奥地利人秉着人文关爱的精神,慷概出资出人手出装备,务必要替尼泊尔人完成这个心愿。

为什么尼泊尔人要像欧洲人求援,去寻找一个失踪的英国人呢?

因为失踪的马丁爵士曾经热情帮助过尼泊尔人民啊!尼泊尔人是怀着感恩之心,感激耶稣基督洒满人间的真爱,怀念马丁爵士昔年的恩情和仁义,这才不断尝试去寻找失踪者最后留下的依稀踪迹。

这么老套的故事很难戳到中国观众的泪点,却很容易唬得欧洲大妈们真心感动。

于是这次旅行就开始了,萨陲金刚佛寺有两位喇嘛也随队一起出发。其实洋人马丁的灵魂是不需要尼泊尔的喇嘛来超度的,不过老外的印象之中缅怀死者一定要带上牧师神甫或祭司,没有神职人员参与的话。感觉好像不够庄严肃穆,也不知道舒曼先生是怎么说服当地密宗分舵活佛的。反正两个喇嘛就这么参与进来。

林真还是毕竟慎重的,觉得两个喇嘛出现的略奇怪,没怎么多跟他们讲话,坐在篝火旁烧烤晚餐的时候,林真都去找苏打曼大哥聊天。

反倒是廖凡听林真在几个月里讲述了20多年的往事之后,一时间还没有完全消化融合,对一切都感到莫名好奇,忍不住去跟喇嘛们瞎三话四。

廖凡这时候大概知道有个川藏边土司的女儿跟一个名叫马丁的英国人。生下了一个混血美女,此刻又聋又哑,带着佛寺里修行念经,聋哑人其实是不会诵经的,但是密宗恰好擅长把经文印刷在绸布条上,用转动的方法来代替口诵,这恰好是聋哑人保有虔诚信仰最巧妙的方式,所以桑尕杰措大妈呆在佛寺里其实也很科学的一件事情。

那么这两个喇嘛肯定是知道桑尕杰措阿姨的存在的。他们来自于同一间寺庙嘛。

现在问题来了:两个喇嘛知道桑尕杰措的爸爸是马丁吗?知道的话,这次搜寻的意味就升级了,更带感也更复杂。跟煽情也更多猫腻。倘若不知道的话,那就是凑巧,巧合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可怜的桑尕杰措阿姨不会听也不会说,好不容易练了个手语吧,还是和世界哑语没接轨的……没人知道她的来历也是很正常的。

男生的热情和好奇心,以及不怕惹来麻烦的那种盲目勇气,都比女生更多一点。

暴风s先生跟喇嘛们唠嗑,把中文和英文混在一起胡说,百合莉莉小姐也只是在一边侧面看着发笑,没想过要去阻止他。

只要不惹来太大麻烦,林真还是愿意看着他的小凡走在一条自然随性的路上。健康成长,不想让他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再受憋屈。

之所以敢于冒天之大不韪,不负责任地逃跑。其实也就是林真预见到自个儿身上牵涉的恩恩怨怨好沉重啊,这会让未成年的男生的心路成长,变得来深沉狠辣有余,坦率阳光和爽朗不足。为了让小凡成长得更好,她真是什么都愿意去做啊!

所以廖凡跟喇嘛们话多,明明不对,林真也不加干涉。

廖凡使用的语言也挺出卖真相的,不过,尼泊尔当地的语系本来就挺混乱,讲啥方言的都有,倒也不算特别醒目刺眼。

这时候廖凡其实并不是不能在全部对话中坚持全部使用英文,他的英格里许底子还行,原本是用不着露怯讲出半汉语半英语的怪话。其实是他小聪明,为了哄得两个喇嘛跟他打手势。

廖凡是假装自己语言困难,不得不夾中夾英地乱说着话,辅之以不断的指天画地,打手势。

他是不至于直接那么突兀地问喇嘛:你们学过手语吗?对方一定会感觉奇怪的!对方如果真有秘密的话,那就不只是奇怪,而是会提防他了。那可不好。

所以他是假意在语言上沟通艰难(喇嘛的英文很好,廖凡假装自己英文不行),这样逼得自己多打手势来辅助沟通,这样可以渗透式试探到喇嘛们有没有认真练习过哑语。

没有练哑语的人,瞎比划的手势,跟练过哑语的人,比划出来的,明显是不一样的。

而且,是刻意掩饰都掩饰不住的。

一个熟练使用哑语手势的人,不经意就会把两手那么自然而然的规范化一摆一合一分,没有学过哑语的人,比划的手势则是笨手笨脚边想边比划,还老是觉得自个儿的比划兴许辞不达意呢。

廖凡的小聪明劲儿又一次起了作用,很快就看出来两个喇嘛还真是学过哑语的。

在篝火旁边另一侧远远斜视着这本的林真也在这时候觉查到了。

但此时的已知条件,也就是仅供猜疑而已,不一定跟桑尕杰措大妈有关。桑尕杰措大妈的身上也未必就隐藏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说不定人家萨陲金刚寺里专收聋哑人呢,又或者这间寺庙周围的聋哑人特别的多,还可以是这寺庙参加了当地慈善组织发起的帮助聋哑人爱心公益计划。

虽然做不出什么有意义的最终判定。

但廖凡所做的摸底试探,还是很有价值的,这至少让他们这一次的旅行,更有刺激的感觉,也更小心谨慎。

因为摄制电视片是考虑时间和成本因素的,所以行程的安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