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在村里给人盖房子也行啊。总比光指着地里那点儿产出强吧。至于学不会或者混不出个样子来也没啥,不是还有地吗,大不了再回过头来种地就行了呗。

“我觉得也行,其实就算没国栋你说的那么好也没啥,孩子多一门手艺是好事儿,就算以后只在村里盖房子也行啊。这几年村里盖房子的也挺多的。”可不是,村里这一茬茬的孩子都在长大,都要娶媳妇儿生孩子不盖房子怎么成呢。王立可是知道有一门手艺的好处的,别人不说就看他老丈人,现在养猪开铺子的不是就弄得风生水起吗,以前他还不如自家老爷子呢。

“不过这小子还是跟你亲,这事儿不跟我这个当爹的说竟然先跟你说。”王立笑着说道:“既然这么着,我也就一事不烦二主了,托你给他找个可靠的人好好跟着人家学学。等以后这小子要是真混出个模样来,让他好好谢谢你这个当舅舅的。”胡国栋家刚盖得房子,那些手艺好的泥瓦匠怎么也认识几个,王立也就顺势说道。

“行,我回去打听打听,学上个半年左右他也就能出师自己干了,到时候能挣钱了正好娶媳妇儿。”胡国栋颇为爽快的说道。自己的亲外甥他当然会尽心尽力。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大家我又晚了,无颜再说了,遁走。。。

☆、第68章 考察

麦收刚过,胡国栋找了个熟人,便把王聪打包送到了镇上有名的包工队上;在那儿不仅能学手艺;平时当个小工还能赚钱;干上半年等他结婚的时候手艺学个差不多不说;还能攒下点儿娶媳妇儿的私房钱;这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在这也得在王聪不是个榆木疙瘩的基础上。要不然就算给他再好的条件也没用。

王聪倒是很高兴;虽然他很早就不上学开始干活了;但是家里的钱都是胡桃儿统一给管着的;他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倒不是他想攒私房钱,但是现在他毕竟说了媳妇儿,平时给人家女孩子买点儿什么东西都给跟他妈要,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现在手里能有点儿工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再好不过的了。

把侄子送走,胡国栋便开始考虑吴红儿的提议了。说实话这件事儿的可行性还真的有,不是他吹;他们家的卤肉只要吃过的就没说不好的;尤其是卤猪蹄、卤猪耳朵和压猪头。这些虽然不是啥好肉,但是做出来就是香。

在镇上的铺子生意也是格外好,不过也有弊端,这种东西就算能放一段时间也长不了。因此开拓市场便很为难,他们也只能仅仅限于小小的镇上,就连市里都不能去,运输什么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在夏天根本就放不住。

或许可以带出几个徒弟来让他们去开分店,但是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胡家也不愿意把这份儿手艺传出去,如果人家学了手艺自己去开店了,他们去哪哭去?胡国栋去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问题又来了,胡国栋走了扔下一家的老老小小怎么办,总不能连根儿都不要了吧。

如果真能按照吴红儿说的做成罐头或者真空包装的形势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他们附近就可以弄一个工厂,然后一点儿点儿的打开销路,继而销往全国各地,没准他们胡家卤肉还能成为全国有名的牌子呢。只要一想到这个胡国栋甚至有些激动的睡不着觉。

因为跟胡杏儿一直合作着,胡国栋便首先把自己的想法跟胡杏儿和赵强说了。听胡国栋说完,赵强一拍大腿也直说好。“国栋你这个想法不错,如果真的能弄成,咱家的卤肉没准儿真的嫩销往全国各地呢。”赵强别看嘴上花花,干体力活也不咋地,但是脑子却很好使,听胡国栋这么一说,他脑子里就转了好几个想法。

如果按照胡国栋的想法,他们甚至就能达到产销一体,家里就有养猪场完全不用担心原料的问题,到时候再开一个加工厂来加工,至于他跟胡杏儿就专门负责销售。赵强觉得凭自己和媳妇儿的能力,狠狠地大赚一番绝对没问题。

倒不是赵强有多自信,而是现在市场上这种真空的熟食实在是太少了,仅有的几样味道也不是那么好,而且价格不低,根本没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你想想中国这么多人,不多买,只要一家子买他们一个猪蹄这得有多大的利润。只要一想到这个,赵强甚至能想到一大群的钱争先恐后的像自己扑了过来。

“不过国栋咱们也不能盲目下手,要我说咱俩最好出去考察一下,南方这种厂子应该不少,等考察完了,咱们再决定具体怎么做。至于开工厂选址什么的也不用担心,我小叔叔虽然退休了,但是还是有几分面子在,再加上现在政府正大力鼓励个体经济呢,没准儿不仅不会为难咱们,还能给点儿帮助。”赵强虽然被自己的想法惊艳的不得了,但是好在脑子还清楚的很,首先便提出了关键的两点。

“可不,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先去考察考察,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几个有经验的大师傅回来。如果真的要这么干就不会是一笔小数目了。到时候没准儿咱们还得贷款。”胡国栋的性格比较稳当,想的也就更多。如果真要弄这么大的摊子,恐怕把家里老人的棺材本儿都掏出来也不够,贷款是必然的。但是农民嘛,骨子里还是喜欢稳妥一点儿。所以不把事情都了解清楚计划都做好了,他是怎么也不会开始的。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自己图一时痛快把钱都花了,让他们可咋办?因此胡国栋也是打算跟赵强一起去考察考察。

之所以跟赵强一起去,一来是他们以前就是在一起合作的,二来赵强这个人真的有几分小机灵在,跟他去在合适不过了。毕竟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得有个聪明人帮衬。

胡杏儿历来也是个胆子大的,如果不是她是个女的不好出门,没准儿她都想跟着胡国栋和赵强一起去。本来她就觉得现在只有一个铺子虽然挣的钱也不少了,但是还是有些不足。再开一个完全也可以。但是没想到她还只是停留在再开一件铺子的阶段呢,这俩人竟然已经想到那么远了。仅仅是他们一个镇就能赚这么多钱了,全国各地有这么多镇,真要是成了,他们得赚多少。暗地里盘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胡杏儿自己便被自己惊呆了。

内心激动的同时,胡杏儿便把当初跟吴红儿提的找个地方学习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如果场子开起来他们必定是要请很多工人的,到时候那些账目怎么也不会再像是现在这样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缕清了。不管别的什么账目却是不能交到别人手上的,胡杏儿下定了决心,趁着俩人去南方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的找找有没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胡国栋和赵强俩人一拍即合,也没再耽搁,准备把手边的事情安排一下下个星期就走,现在还是秋天,如果顺利的话没准儿明年一开春儿他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赵强说了由他来买票,胡国栋便匆匆的回家去了。赵强没问题,店里的事儿交给胡杏儿就行了,胡国栋则不然,猪场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那么多,虽然吴红儿现在也能上手了,但是她的经验毕竟少,再加上他这次不一定去多长时间呢,得把家里安排妥当了。

吴红儿本来正在猪场里忙活,见胡国栋回来了,便迎上去说道:“跟二姐夫商量的怎么样了?”吴红儿也觉得跟赵强合作最好,倒不是她偏心眼,而是除了赵强另外的几个姐夫都没大干一场的魄力,除了二姐夫另外几个姐夫守成有余,但是自己开疆扩土恐怕就很难了。

“挺好,我们决定下个星期就走,现在二姐夫已经去买车票了。这几天赶紧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顺便再给我收拾点儿衣服啥的。”胡国栋笑着说道。

“这么快啊,现在都快入冬了到时候天寒地冻的,还不如明年开了春再走。”吴红儿说道。

“看你这傻话,现在去如果顺利的话没准儿明年开春儿我们就能开工了,如果等明年再去等弄好了又快冬天了还得耽搁一年。这差一年就是一年的事呢。”胡国栋也发现了,自家媳妇儿有时候挺精明的,有时候也有些犯糊涂。“再说了,冷怕啥,我们去的可是南方,没准儿还热呢。”

听他这么说,吴红儿也没再继续劝,其实胡国栋说的也在理,现在一年就是一年的事儿,如果迟上一年没准儿本来大好的形势也没了。毕竟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之后的几天胡国栋趁着在家便把家里和猪场的重话全都干了,怕自己不在会有啥大事儿还细细的交代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便去找胡桃儿两口子和他几个本家堂兄帮忙,吴红儿倒是一一的应了,但是胡老屠却一巴掌拍在了胡国栋的脑袋上。“臭小子,老子还在呢,你至于这么不放心吗,别忘了你也是老子带出来。”

胡国栋被拍了一下脑子倒也清醒了几分,他的确是有些太大惊小怪了。他爹娘可都在呢,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儿。但是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出门没准儿时间还长的很,这才放心不下这放心不下那的唠叨个没完。其实他心里也是有点儿紧张,被胡老屠这么一拍,倒是镇定了几分。

因为要做好几天的火车,吴红儿和李桂兰一起给胡国栋和赵强准备了不少在火车上吃的东西。光是鸡蛋就煮了二十来个。另外还有烙的鸡蛋饼、自家做的辣椒酱、咸菜、油茶面、咸鸭蛋。要不是实在没法装了,李桂兰没准儿还会给俩人待上个卤猪蹄子啥的。就算是这样,也给他俩带了些自家做的卤猪耳朵,这个凉着就能吃,而且也不会占多大地方。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在火车上买个馒头就能吃饱了。

胡国栋和赵强带着一家子给准备的大包小包的,怀着希望和忐忑踏上了去南方的列车。

☆、第69章 回来

胡国栋他们一走;吴红儿倒是格外忙乱了一段日子,才开始还好,但是到了冬天就忙了,冬天正是杀猪的日子;虽然他们家的杀猪场平时也杀猪,但是到了冬天腊月里却仍旧是一年的最高峰。吴红儿一个女人;就算是再能干;很多事情难免也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胡家的猪肉并不用自己找销路;只需要杀了通知一声镇上就会有专门的饭店过来拉。剩下的一部分便留下来做了卤肉。胡杏儿那里也是忙得手忙脚乱的,年根儿底下也是卤肉卖的最快的时候;甚至现在镇上办喜事儿也有人来定大批量的;毕竟这可省了不少事儿呢。

尤其是双职工的小年轻,他们手里不缺钱但是又根本没时间准备年货;买点儿现成的省事儿又方便,因此一进腊月铺子里的客流量就很大而且每个人要的量也不少。就连号称已经开始养老的胡老屠也仍旧忙的不行。因此虽然胡杏儿托人找到了可以学习的低昂;但是根本没时间去,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放弃明年春天再去学。

好在腊月过半儿;吴红儿总算是松快下来了,不过胡杏儿仍旧没办法休息,现在大家正是办年货的时候,估计她真的放松下来得真等到大年三十儿了。不过就算是忙胡杏儿也高兴,这可都是钱呢。

赵强他们是秋天走的,本来大家估计着就算是慢一个月也就回来了,但是没想到俩人一直到了腊月也没有回来,好在俩人拍电报回来了说年底一定回来,要不然吴红儿都要担心俩人带的钱不够用了。

穷家富路为了不让俩人外边为难,胡国栋带的钱不少,甚至吴红儿还在他贴身的衣服里面缝了几百块钱以防万一,但是这都将近三个月了,一家子也是担心的很。

现在不像是后世什么都方便的很,只要打个电话别说是在外地就算是再外国也没关系。俩人也只发了一次电报回来,为了省钱也只发了短短的几个字而已。虽然镇上也有电话,但是估计为了省钱也没舍得打。

过了腊月二十还是不见俩个人的影子,李桂兰便整天开始唠叨了,“你说说这俩孩子怎么还不回来呀,真是急死个人,要不然发个电报也行啊。都不知道家里人会惦记吗,真是这么大人了一点儿事儿也不懂。当初就不该让俩人去,真是愁死我了。”

李桂兰唠叨的胡老屠也心烦,见她没完便说道:“好了好了,你咋还没完了呢。俩孩子出去是干大事儿去了,又不是去玩。再说他们俩都多大的人了,啥不知道你还担心别人把他俩卖了不成。”要是是闺女胡老屠没准儿还会担心,但是俩大男人,赵强那小子也都四十多的人了,总不能还把他们当成孩子吧。

不过即使胡老屠在再定,到了腊月二十五还不见俩人影子的时候,整个人也有点儿慌了。中国人不管什么情况,过年时一定要回家的,这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回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儿吧。

胡家的几个闺女和吴红儿的娘家人也都担心的不行,就算是没时间到胡家过来看看也得时不时的捎个信儿问问胡国栋他们到底回来了没有。崔荣梅和吴栓子担心女婿担心的不行,腊月二十三那天老两口还专门来了胡家一趟。胡国栋可是胡家的顶梁柱,要是万一真出个什么事儿,胡家的天都塌了。

吴红儿虽然极力的安抚住了娘家爹娘和公婆,但是自己心里也不是不紧张的。现在不像是后世,在外地万一出个什么事儿,连踪迹都追不到。她也是整晚上整晚上的睡不着觉,白天面上还得做出一副很淡定的样子来安慰两老。

好在腊月二十六的晚上胡国栋终于提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当他提着大包小包的进屋的时候,正在吃晚饭的几个人就是一静,一时之间谁都没说话。还是丫丫嚷了两声大家才回过神儿来。

胡国栋整个人显得有些狼狈,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但是有可能是在别的地方挂了一下子,里面的棉花都漏了出来。更为夸张的是他身上背着一个超级大的包袱,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的是什么。除此之外手里还提着几个小包。

在家的时候胡国栋虽然也不白,但是整个人的起色却是很好,但是现在他脸上挂着一些胡子茬,脸上也是黑瘦黑瘦的,一看就是受了不少罪。

李桂兰和吴红儿当场就掉了泪,胡老屠见两个女人掉眼泪便说道:“这不是回来了吗,你俩掉啥泪呀,国栋媳妇儿你赶紧的给他烧掉水洗洗,还有老婆子你赶紧给国栋再做点儿饭去,估计孩子还饿着肚子呢。”胡老屠虽然还端着大家长的面子,但是说话的时候嗓子里也挂着颤音,胡国栋可是他的独苗,虽然他平时表现的挺正常的,但是心里不定怎么担心呢。

两个女人也知道现在不是掉眼泪的时候,赶紧擦干了眼泪去忙活去了。胡国栋确实是又累又饿,等他洗完澡又吃了满满一大盆子面,整个人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次在外面这三个多月,对胡桂东和赵强来说还真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体验。这次俩人在外面也算是见了大世面了。平时俩人都以为自己混的相当不错了,但是到外面一看才发觉原来自己什么都不是。

平时自诩精明的两个人在外面就跟傻子似的,才出去就受了骗,幸亏俩人当初留了个心眼,要不然估计一出去就得给家里发电报让寄钱了。当然了吴红儿给缝在衣服里的几百块钱也顶了大用。

一开始就受骗俩人便长了个心眼,后来总算是找到了想找的厂子,但是人家厂子的事情都是机密,他们俩人生地不熟的从哪去考察去。至于一出门就遇贵人那种情况纯粹就是蒙人的。俩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一个类似的加工厂里干了整整一个月的活儿这才摸到了一些门路。后来找机器联系师傅什么的又耽搁了半个多月,这时候已经进了腊月了。

之后俩人又考察了一下市场,南方卖的好的几家速食品也都跟着尝了尝,之后便又大肆采购了一番,这才踏上了返程的列车。南方的东西可比他们这新鲜也便宜多了。很多在他们这里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