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饱喝足,胡春花没回娘家直接就回了村。她老子娘全没了,去也是去几个兄弟家,现在都这么大岁数了,她也懒得给兄弟几个找麻烦。

蟠桃村虽然离安平庄不远,但是光靠着两只脚,走到村里也半下午了。想了想她直接就拐到了吴红儿家。

吴红儿正和她娘在那儿拨蒜呢,在院子里种了一畦子大蒜,平时伺候的周到,收获了不少。吴家做的甜蒜、咸蒜都不错。男人交公粮的交公粮,没交公粮的也去大队里看算工分去了,母女俩就在这脸对脸的拨,顺便做一下清理。然后就可以泡蒜了。

见胡春花进来了,崔荣梅便招呼道:“嫂子来了,来来快坐。”

“这老王家又闹腾啥呢,一进胡同便听到他家老大媳妇喊了?”胡春花颇为八卦的说道。农村的中年妇女最擅长的一件事儿就是东家长李家短,胡春花和崔荣梅也不例外。

“可不是,这都闹腾一下午了,”见胡春花这么问,崔荣梅也来了兴趣,她都跟自家闺女叨叨很久了,但是说三句这丫头也不回答一句,她也就没了说下去的*。现在胡春花正好挠到了她的痒痒地方,再不找个人念叨念叨她都憋死了。

“还能为啥,还不是兰丫头和他女婿的事儿。这不要分粮食了吗,兰丫头正在家里闹腾让老王出钱让他女婿考试呢。据说是又要高考了,杜君觉得家里吵,想去城里住两天提前适应适应环境。据说啊,去年没考上就是因为没适应好。一开口就要五十块钱。”

“这么多啊?她几个嫂子肯吗”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多,农村里一年也不一定能攒下这么多钱。

“可不是吗,王兰和杜君两个平时吃王家的喝王家的,王家那几个媳妇能忍已经很不错了,今天王兰把话一说出口,老王的大儿媳妇就炸了,一个劲儿的喊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就没有听过嫁出去的闺女这么坑娘家的。王兰那丫头口口声声说是借的,以后一定还,但是她那肚子都那么大了,杜君就算考上了大学也得多少年才能出来。这养孩子不要钱?上学不要钱?这钱想也知道,纯粹是打水漂了。我看他们家那几个儿媳妇也想着赶紧给掰扯清楚呢。要不然那几个当哥哥的也不会不说话就看着媳妇儿闹。”崔荣梅一边说,一边分神瞟自家闺女,她就是想通过这件事儿告诉红儿,那什么知青都不靠谱。

“唉,老王家这以后可有的闹呢。老王疼闺女,但是也得看儿子儿媳妇同不同意。”胡春花颇为感叹的说道。

至于吴红儿她颇为淡定的剥着蒜,其实她哪里不知道她娘这是敲打她呢。说实话她真没看上许成,不知道怎么的,她娘防她就跟防阶级敌人似的。

☆、第7章 王兰的幸福

“看咱俩怎么说起这个来了,我今天上午回了一趟安平庄,胡家那边对咱们红儿满意的不得了,我那嫂子直催着说让两个孩子出去玩呢。”胡春花没把那个中间那个乌龙说出来,反正结果是胡家上下都十分满意就是了。

崔荣梅脸上挂着笑,她就知道她家闺女这么好,胡家那边一定不会不同意。不过女孩子家就得矜持一些,因此她便说道:“这也太急了点儿吧,过几天再说吧,最迟的得下月初吧。”

“行,我也是这么想的,哪能这么快。”胡春花说道。

“红儿去给你大娘端碗糖水。”崔荣梅笑着说道。这是要把吴红儿支开说点儿悄悄话了,毕竟有的事儿在大姑娘面前说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吴红儿也知道这个意思,听她娘这么说,便顺便收拾了收拾已经处理的差不多的蒜,进屋又给胡春花端了碗糖水,借口要泡蒜,躲在厨房里不出来了。

“他婶儿我跟你说,今天去胡家我又专门瞧了瞧,苏家那房子就别说了是前年新盖的砖房,又大又敞亮。院子里还养着两头大肥猪,十来只鸡,我那嫂子说了专等着年下杀猪娶媳妇了,据说啊我那个叔伯哥哥也开始找门路倒腾自行车票了,你放心这三转一响就算买不齐,自行车和缝纫机也绝对没问题。”胡春花这是想试探试探崔荣梅打算着什么时候给俩孩子办事儿了。

胡家的新房崔荣梅是说亲前就知道的,农村里现在砖房可不多,很多都是用土弄得坯子然后做的,砖房有,但是却连一小半儿都不到。就是吴家劳力这么多给三个儿子盖得房子也都是土坯子的。胡家这房子说起来还真是招人眼。不过也不奇怪,胡家毕竟就这么一个儿子。不像是吴家这房子一盖就得盖三处。

不过这年下就结婚是不是有点儿太快了,毕竟现在已经进了六月了。“这年下是不是有点儿早,怎么也得多让两个孩子处处。”崔荣梅有些犹豫的说道。

“不早了,这还有多半年呢。胡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就这么一个儿子,老两口想孙子都快想疯了。你想啊,没孙子两口子手里的那点儿好东西还不是给了几个闺女和外孙。我跟你说胡家的家底儿可不薄,几个闺女结婚的时候一人一个金镏子,当初我可是瞧得真真的。他们家五个闺女虽然嫁的都不差,但是老三家的条件也不是太好,哪次回来不是连吃带拿的。我那个哥哥心疼外孙子,逢年过节那红包都给的厚厚的。你想啊,这些以后不都是红儿他们的,早点儿结婚有了亲孙子,外孙子也就没那么稀罕了。”胡春花跟崔荣梅说道。

崔荣梅心里也是一动,虽然现在说这个还有点儿早,毕竟俩孩子才刚见了一面,但是实际上已经不早了,这种沾亲带故的媒人说亲,到了这一步基本也就成了。只要不是男女双方有什么大问题,或者因为彩礼的事儿谈不拢,这亲事儿啊也就成了。

“我跟你说,你可别错拿了注意,要是再等一年,还不一定贴出去多少东西呢。再说咱们红儿的年纪也不小了,翻年就是21的大姑娘,你看村里这么大的姑娘哪个还没婆家,都是当娘的人了。就你是亲娘,人家别人家的闺女都是捡来的不成,也没人把闺女留到二十多的。”胡春花继续游说道。

“我再跟孩子他爹商量商量。你也不是不知道红儿就是他的眼珠子,看的比三个儿子都重,一说要嫁闺女他就吹胡子瞪眼的。”崔荣梅虽然心里已经愿意了几分,但是仍旧说道。他们家那丫头别看平时挺懂事儿的,但是主意正的不行,她这当娘的有时候都拧不过。还有他们家那老货,把闺女看的金贵的不得了,恨不得红儿长到二十五六岁再说亲,这次要不是她豁出去跟他大吵了一架,说亲的又是胡春花这个当嫂子的,那老货还不同意闺女相亲,觉得她还小呢。

“行,反正还早呢。我也就是先跟你念叨念叨。好了看着时间也不早了,今天中午没回家,也不知道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有没有挨饿呢,我先回去了。”说完了该说的,胡春花也就准备回家了。

“嫂子家里新下来的蒜,你家里今年没种吧,拿点儿回去吧。”崔荣梅家里的蒜今年收获的不少知道胡春花家里没种,便装了不少给胡春花带回去。胡春花也不客气,拿上就走了,农村里这些东西都不稀罕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种着呢。

胡春花走了,崔荣梅拍拍屁股起来跟闺女说悄悄话去了,这些事儿她都得跟吴红儿念叨念叨。

崔荣梅在这跟吴红儿说着儿媳妇经,隔壁王兰擦了擦红通通的眼睛,端着一碗面条进了他们的屋子。78年的高考时间定在7月20日…22日,现在已经没多长时间了。去年的那一次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杜君没考上。这次是他唯一的机会了,如果再考不上,他就只能一辈子待在农村了。

杜君家里只是非常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爹的工人名额也被他大哥顶了,想要回城,他一点儿别的办法都没有,只能靠自己努力。因此过了年以后他就一直憋在家里没出门,恨不得整天熬夜看书。

“君哥先歇会儿吃点儿饭吧,我给你煮了一碗面条,下面还窝了一个煮鸡蛋。”王兰看着杜君仍旧坐在那里看书,便出声打断道。她几个嫂子闹了一天,他们两个中午饭都没吃好。王兰自己能受点儿委屈,但是绝不能让杜君委屈。杜君跟他们不一样。

见王兰眼睛红红的,杜君心里也是不落忍。他拉过王兰扶着她坐下然后说道:“让你受委屈了。”可不是受了大委屈,王兰刚才可是被几个嫂子指着鼻子骂,她从小就泼辣,父母又偏疼,哪里受过这个气,但是为了杜君,尽管十分难受,她也忍了。没办法,他们太需要钱了,杜君买书,买纸笔甚至考试那几天的吃用,哪都得花钱。

本来王兰结婚前她娘也给了压箱底,但是俩人结婚以来,杜君整日看书,根本不下地,一点儿工分都不挣,家里家外全靠王兰一个孕妇操持。王兰又时不时的给杜君开个小灶,虽然她的压箱底足足有一百块钱,但是现在也花的几乎不剩下什么了。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趁着家里收了麦子,想跟她爹娘借点儿钱,谁知道被她几个嫂子闹腾的这么难看。

“没事儿,我不委屈。君哥你别担心,现在是爹不在家,等晚上爹回来,我再跟爹说说,从小爹就疼我,再说你考大学这可是大事儿,他不会不支持的。”见杜君眼里满满都是关心和心疼,王兰瞬间满血复活,刚才挨的骂似乎都不重要了,杜君高考这件事儿才是大事儿。

“算了,咱们手里还有几块钱,那本儿参考书我就不买了。到时候在从家里拿点儿干粮,坚持坚持也够了,我不忍心你受这种委屈。”说起来杜君对王兰倒是真心的。他身体弱,小小年纪就来了农村,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这日子过得真是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他挣得那点儿工分儿除了自己吃,有时候还得寄回家里一些,家里只有他大哥一个人有工作,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呢。有一段时间他是十分怕家里来信的,因为家里一来信也就意味着他要挨很长一段时间的饿了。那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天都是黑的,前方看不到一点儿光亮。

王兰就是那个时候来到他身边的。王兰父亲是生产队的队长家里劳力多,日子过得很是不错,因此王兰便时不时的补贴他。王兰就像是杜君黑暗人生中的一抹阳光,但是那时候杜君没想着要跟王兰结婚,因为他坚信自己是迟早要回城的,王兰虽然不错,但是却不是那么合适,因此他倒是经常躲着王兰。

但是后来杜君大病了一场,全都是王兰跑上跑下的照顾着,人生病的时候是最脆弱的,杜君也不例外,病好之后他便跟王兰在一起了。两人结婚之后,因为他要考试王兰便一人挑起了家里的担子,让他一心一意的考试,为此真是受了不少委屈。今天被人这样指着鼻子骂的事情虽然发生的不多,但是暗地里被埋怨数落也不少。

杜君不是铁打的,被这样的人全心全意的对待,他对王兰真是又感激又心疼。现在说的话也是实心实意的。

“不行,你的书必须得买,你放心,爹对你考大学这件事儿也是赞同的,等他回来我磨磨他一定没问题。再说咱们只是借钱又不是不还了。等你考上了大学回了城,咱们翻倍还他们。大嫂他们就是眼皮子太浅了。到时候咱们只给爹,就不给她。”王兰气势汹汹的说道。她就是这样,永远都坚信杜君一定能考上大学,去年杜君考试失败,自己都灰了心,她都没灰心。

看王兰话说的俏皮,杜君也笑了,他说道:“好听你的,谁让她给咱们兰兰气儿受。”

“来赶紧吃饭吧。”王兰被杜君逗笑了,示意杜君赶紧吃面条,这碗面还是她顶着几个嫂子的白眼做的呢,不过她不在乎。

“来,一起吃吧。这么一大碗我也吃不了。”杜君见王兰时不时的瞟一眼面条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楚。说起来王兰自从怀孕之后什么好吃的都没吃到,有点儿细粮都给他了。毕竟谁家舍得总吃白面呢,这一碗面条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见杜君把面条夹到了嘴边,王兰十分甜蜜的吃了一口。小两口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的把面条吃完了。这时候的王兰虽然苦但是却是十分幸福的,很久以后,这段时间的幸福光阴仍旧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8章 五个韭菜盒子

今年的收成不错,等交了公粮以后,按工分分粮食吴家分了不少。崔荣梅见到粮食入了地窖心里开心,见三个小孙子围着她要吃韭菜盒子,她也就应了。三个孩子懂事儿,光是他们捡的那点儿麦穗也够吃一段盒子了。

在吴家要是包饺子蒸包子拌馅儿全都是吴红儿的,做韭菜盒子也不例外。先在院子里割了一大把韭菜洗净切碎,打了三个鸡蛋,家里没有虾皮,但是却有点儿木耳,吴红儿也准备了一些便开始拌馅儿。看着三个鸡蛋打下去,崔荣梅就是一阵肉疼,再看女儿到的那些油,她心都疼了。 “你这败家闺女,怪不得都说你拌的馅儿好吃,糟蹋了这么多好东西能不好吃吗?”

不过她也没再说别的,她都念叨好多遍了,但是这丫头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她都习惯了,总归也不差那三个鸡蛋和一勺油。吴红儿拌馅儿,崔荣梅便和面,舀了几碗白面又和了一半儿的玉米面,没办法人太多,就算是刚分了麦子下来也不能敞开了劲儿的吃。别人不说,光是家里的三个儿子就能吃满满一大盆子韭菜盒子。等面和的差不多了,崔荣梅则开始烧火。

在锅底放了一点儿油,吴红儿开始炸了。做盒子,烧火和炸都是十分讲究的,火太大容易糊,炸的人手脚不利索也容易糊。吴红儿的三嫂因为大着肚子的原因,就在一旁干些擀皮,包盒子之类的活儿。至于大嫂和二嫂因为今天家里刚分了粮食的原因,现在都回去收拾粮食了,估计得过一会儿在过来。

或许别人会觉得这么算吴红儿三哥家里一定会吃亏,毕竟就算两个老人再能干也搁不住一大家都在这儿吃的。实际上陈香枝是最爱掐尖要强的,她占别人的点儿便宜容易,要是别人占她的可就难了。要不然吴红儿给三个侄子做个蒸蛋也不会偷偷摸摸的。

就像是今天这种情况,如果王荣花和高桂棉不拿点儿什么东西过来,陈香枝可不会就那么算了的。

果然到了吃饭的点儿,王荣花和高桂棉就来了,她提了两斤猪肉,村里不像是城里吃个肉啥的还得凭票买,如果同村的有人家杀猪,也能买点儿解解馋,或者用粮食换也行。粮食在这个时候可是硬通货,不仅能换猪肉,水果,鸡蛋,豆腐通通都能换。

今天也是巧了,村里有一家这几天要娶媳妇,杀了一头猪,准备吃一半儿卖一半儿,正巧被王荣花赶了个正着,她就割了两斤过来。农忙的时候一直在婆家吃饭,割两斤肉也说得过去,王荣花是家里的大嫂,她不爱为一点儿蝇头小利跟老三家的吵。再说家里的两个孩子平时都是婆婆和小姑带的,就算不看着妯娌也得看婆婆。

相对于王荣花的两斤肉,高桂棉拿的东西就不怎么出彩了,她拿了十五个鸡蛋过来。鸡蛋供销社里收购是六分钱一个,十五个也就是九毛钱差不多。但是如果去城里私底下卖了就不只是这个数了。因此十五个鸡蛋,不多但也不少。

妯娌俩来的时候,吴红儿炸的第一锅盒子已经出锅了,身边三个小毛头正扒着吴红儿的腿要吃。怕烫到孩子,吴红儿把盒子放到碗里给他们放到堂屋的桌子上让几个小的趴着吃。

陈香枝怀了孕现在正是嘴馋的时候,她见三个孩子吃自己也开始流口水。见王荣花和高桂棉来了便赶紧说道:“来,大嫂替替班儿,我都馋死了。”陈香枝虽然斤斤计较了点儿,但是人却十分直爽,有啥说啥。就像是现在她想空出手来吃东西便直接说了,不会像别人那样找些累了啊,肚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