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日,魔鬼强强爱-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抚了抚一直藏在怀中的那个小荷包,浅浅地笑了。

想,待会儿见面他得告诉她,他很喜欢她送的订婚礼物。

……

“小叔,喝茶。”

“干爹,喝茶。”

庭院中,月光下,在周人含笑的眼眸里,轩辕清华看着跪在眼前的一对无双璧人,心头澎湃,一霎热了眼眶。

“好好,一人一个大红包。”

“谢谢小叔。”

“谢谢干爹。”

如果,能去掉前面那个字该多好。

“哇呜,小叔,亚夫的红包居然比我多,你偏心。”

“你这嫁了人,家就归你管了,他的就是你的,有什么多啊少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轻悠抚着被戳的脑门子,呲牙裂嘴,惹得众人笑不可抑。

亚夫将自己的红包塞到她手里,她美滋滋地眯起眼,像个小财迷似地数了起来。

哎,也罢。什么虚礼都不重要,只要孩子们好好的,就够了。

“亚夫,干爹没什么好送的,就这几幅字画送你装饰房间了。”

装帧精美的包绸缎纸盒送到亚夫手中,他向着轮椅上的人重重叩了三个响头。

回头,轻悠口喃喃嘀咕着“你的就是我的”,就把那几个盒子揽了过来,抽出其中一个黯金色云雷纹绸缎盒,说,“这个可是宝贝中的宝贝,我都没看过里面装的东西呢!还说小叔不偏心,都偏到你那里去了。”

亚夫瞧着她噘嘴小鼻子小眼睛地说亏欠,心底软成一片,眉目间都是暖暖的笑意。

这,就是家。

这,就是家人。

她正要打开来满足多年的好奇心,一饱眼福,又被轩辕清华打住了。

“这东西放到你们回房里自己欣赏,现在不要看了,快收起来,开宴!”

轻悠遗憾地哀叹一声,只得乖乖听话。

事后,他们一起打开了几幅字画,一幅是宋徽宗的真迹,一幅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兰亭序》临本的原石拓本,那红盒子里的竟然是王曦之的正书《黄庭经》的真迹。

这幅真迹时隔千年,已经有不少破损,但轩辕清华保存得极为仔细,也进行过非常专业细致的防腐防蛀处理,王曦之行书的风韵神妙、神鬼之彩,历历再现,简直可谓当世书法之第一瑰宝。

比起前两幅字画的珍贵来说,宋徽宗算是一位相当有才华的书画皇帝,但他一生作品极多,现存世作品亦不少;欧阳询亦然;就年代上,远远赶不上王曦之,且还是真迹,说它举世无双,也不为过。

莫怪乎轩辕清华之前如此宝贝,谁也不曾让看过,就怕被人不小心传了出去,惹来怀璧其罪。

这送画的心意,已经不言而喻了。

……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今晚不是月圆之日,可坐在大圆桌前,人团圆,心愿圆,全是清粥小菜,也胜比燕窝鱼翅,美味至极。

饭后,宴席转到小池边的凉亭中,三娘亲手做了月饼,众人一起赏月、喝茶,提前吃月饼,过中秋了。

下了席,轻悠就被亚夫拉到一处角落里,狠狠厮磨了一番,表达了订婚礼物的谢礼,才给人放出来。

轻悠又羞又恼,小手被攥得牢实也挣不开,一起手拉手回到前院时,她突然叫停,从袖中变戏法儿似地抽出一根黑丝带,说她还有神秘礼物要送,把亚夫眼睛蒙住了,拉着他进了院子。

院子里的人看到他们终于回来,都笑个不停。

“别偷看啊,偷看的话,就没有了啊!”

“别啰嗦,快点。”

“哎哟,别急嘛,心急吃不了热耙耙。”

“谁要吃那种又甜又腻的东西。”

“我就稀罕。”

“还没到?”

“快了啦!你怎么那么猴急。”

“啰嗦。”

“好啊,你现在就嫌人家啰嗦了,我比我娘的话少多了。”

“我比你爹的耐性也多多了。”

“小心石阶。”

“你……回头咱们再去夜莺那玩玩。算是我送给你的订婚礼物。”

“色狼,才不要!”

注:夜莺就是那家夜总会。

“到了吧?我摘了。”

“哎哎哎,等等,还不能摘。”

“哪那么多事儿?你到底搞什么鬼!”

一片乌漆摸黑中,男人的耐心快被调皮的小女人给磨光光了。

周围的仆人们一个个窍笑着,说着“姑爷真俊哪”、“姑爷可真性急”、“今儿有好戏看了”、“不知道姑爷是什么表情呢”“哎哟,我好紧张”……

搞得织田亚夫也越听越紧张,越着急,越期待,偏偏攥着他的小女人就是不松嘴儿。

他闻到了淡淡的水气儿,还有茶香,果甜味儿,风中的桂花香,长辈们的笑声也隐约传来,可那小家伙还没叫摘眼罩。

“轻悠,好了吗?”

“不行,不行,还没好啦!”轻悠这会儿可乐得不行,插着腰儿,笑得前仰后合,纯就在捉弄人,看得长辈们直摇头,“真的不能偷看哦,一看,就飞跑了,你会后悔的!”

咬牙,“轩辕轻悠——”

哦哦哦,“亚夫,好久没听你这样叫我了。再叫两声,就好啦!”

切齿,一把摘了眼罩,低喝,“你是不是仗着有爹娘在这儿就给我皮……”

声音嘎然而止,眼瞳霍然大睁。

这一瞬间,所有的人、物、景褪色消失,只留下点点灯火照应中,挂满竹枝的彩色小纸笺,被夜风吹得沙沙作响,仿佛悄悄传颂着那个小小少年,累积了整整二十六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希望爸爸能亲自教我习字作画。

——希望今年能和爸爸一起放鲤鱼幡。

——爸爸,我很乖,我摹出的《兰亭序》连妈妈都分不出来是谁写的。你快来看看吧!

“这些纸笺,都是小叔亲手写的,写了好多天呢!”

轻悠双手包住那只微微颤抖的拳头,柔声说着,转身指向另一边,“亚夫,你看那里。”

一根高杆直插黑幕,高杆顶上一盏大大的灯笼,洒下的柔白光晕中,是一条条迎风游动的彩色鲤鱼幡,风将纸糊的鲤皮鼓得满满的,一晃一摆,宛如真的鱼儿。

竟然密密麻麻地挂了两大杆子,大鱼小鱼一长串儿,主要由黑、红、青蓝三色为图案,若仔细数下来……

“一共有二十六条鱼哦!”

鲤鱼幡,是东晁每年五月五日的男孩儿节时,但凡家中有未成年的男孩都要在屋前展放鲤鱼幡或鲤鱼风筝。传说,鲤鱼是逆行前进的,东晁人用鲤鱼来做男孩的旗子,也就是希望男孩遇上困难不退缩,要勇往直前。且,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

鲤鱼幡的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

——希望爸爸、妈妈和我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一霎,铮铮铁骨的男儿汉,一下红了眼眶,模糊了视线,张了张嘴却没能发出声来。

只能看着那柱着拐杖的中年男人,站在高高的竹杆下,正在放最后一只鲤鱼幡,他摒退了左右仆从,非得自己亲手弄,动作十分吃力,微微汗湿的面容上都是满足的笑意,清矍的眼底闪烁着为父者的骄傲。

织田亚夫几大步跨上前,伸手扶住险些歪倒的轩辕清华,四目相对时,目光烁动,俱都无语。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无声胜有声。

……

回去凉亭时,轻悠先跑掉了,故意给父子俩留下相处的空间。

行过一弯小径时,亚夫忽见园中一盆俏丽盛放的花朵,很眼熟,形似牡丹芍药,却又显得娇小润丽,散发着淡淡冷香,为这秋季萧瑟的庭园填上惹眼的风情。

他不禁驻足问,“这是什么花?”

轩辕清华一笑,“芙蓉花。”

见儿子目光中有疑惑,遂解释,“这是咱们芙蓉城的城花。喜寒,多在秋后霜月(十一月)时盛开,我院中这品咱改良了一下,花期较早,能开到腊月(一月)。”

“这跟樱花倒有些相似。”

“对,不同处在樱花盛放于迎春之时,而芙蓉花多绽放于寒天下。故而,芙蓉花又名拒霜花,不拒严寒霜雪,也与冬梅争艳。相较于冬梅的清傲孤立,拒霜花富丽清婉,喜眉悦目,不可芳物。”

亚夫目光一亮,勾唇,“就像轻悠。”

轩辕清华点头微笑,“她就是霜月间生的。”

亚夫不由抚了抚胸口,那个某人表白时送的小荷包,之前不知上面的花竟然是芙蓉花,正是她的生日花。

荷包里放着一截秀发,寓意: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两人回到凉亭时,轻悠正给父母参茶,说趣事儿,那笑盈盈的眉眼,弯弯的就像天上的那轮弦月,美丽,可人。

亚夫将轩辕清华扶上座后,绕到轻悠身边。

轻悠低声问,“这么快就回来了,写了几张愿笺呢?”

亚夫应,“没写。”

轻悠回头,嘟嘴,“怎么不写呢?人家好不容易才买到你家乡的那种愿笺纸呢!”

亚夫笑着,抬起手,“不需要了,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轻悠只觉得头皮被蛰了一下,对着茶杯照了照,发现簪花的地方插了朵真花。

三娘这时笑着点评,“这芙蓉花刚摘的吧?不错,比珠花漂亮多了。”

轻悠双眸亮亮地看着亚夫,碍于父母在,脸红着小小声说了句“谢谢”,这样乖巧的模样惹得亚夫心又痒又暖,将她的小手握在掌中久久舍不得放。

这时,轩辕瑞德突然提议,“许久没弄墨了。清华,难道今天你的嫡传弟子都在,给大家开开眼界。”

轩辕清华心情大好,立即吩咐人去取文房四宝。

轻悠忆起一件往事,说,“小叔,亚夫从小也摹着你的墨宝出来,也算是你的弟子啦!不如,你们比比,看谁摹的《兰亭序》最像?”

这话一落,就被父亲敲了脑门子,“你也是你小叔的嫡传弟子,别想溜号儿。”

轻悠抚着额头,嚷嚷,“爹,你明明知道人家字写的没画儿好,要跟他们俩比,肯定比到爪哇国去了,你就存心想看女儿丢丑么!”

众人笑开。

轻悠跳起身,跑去拿文房四跑,嚷嚷着,“我才不要丢脸,我给你们磨墨去。”

轩辕清华笑道,“也好。手书畅怀,对月咏绪,红袖添香,墨韵留情。”

亚夫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众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待轻悠回来,架上新案,掌灯,铺纸,润笔,研墨,准备好一切,轩辕清华和织田亚夫各自立于案前,开始挥毫。

当笔墨行到半许时,轻悠定睛一看,怪道,“咦,怎么写的都不是《兰亭序》呢?”

彼时,轩辕清华和织田亚夫对看一眼,会心一笑。

轻悠见两人模样,又从亚夫桌前绕到小叔身边,一看,翘嘴了。

“好哇,你们早就商量好了,对不对?”

“为什么都写的是《水调歌头》呢?”

话落,轩辕清华停笔,起身,脸上有抹讶异地看过来。

织田亚夫只道,“巧合。”

轻悠嘀咕,“真的假的?有那么巧的事么?你们没商量,就写到一块儿去了?”

两人又是一笑,继续低头挥毫。

这样无法言语的默契,看在旁人眼里也有几分惊奇了。

轩辕瑞德看着两人仿佛如一的笑容,眸色诧异之后又深了几分。

很快,两人都写完了。

两副字被摆在了一张桌上,观者一看,都惊讶地久久不语。

轩辕瑞德道,“怎么?怎么一模一样?”

三娘,“这要不知道的话,右边这张亚夫的字,真会让人误以为是清华写的。”

夫妇两对看一眼,同时看向桌前的一老一少。

亚夫神色自若,仿佛早有所知,并不惊讶。而轩辕清华就不同了,他紧紧盯着亚夫的那副字,又看看自己的,甚至绕着桌子走了一圈儿来看,不断发出惊叹声。

“横、竖、点、捺,不骄不躁。笔道有力,圆转平滑,意态潇洒,更兼狂放自若。布局一丝不苟,又收放自若。这,这连布局都一模一样。亚夫,你是怎么办到的?”

要做到字体相似,并不难,亚夫毕竟照着轩辕清华的笔迹临摹了多年。可要做到连布局都一样,没一丝走展的话,那非临摹不可。刚才两人明明一起提笔,下笔,行笔,还是对桌同书,先后收笔相隔不过数秒。竟然写得一模一样,这巧合可真神了!

亚夫回道,“许是运气罢。”

轻悠却不相信。

她记起他们在伽南寺初遇时,他为祭奠母亲临摹《兰亭序》,后来她知道那石碑其实是小叔仿刻而成,为了逼真,故意弄上了不少名人印章的浮雕。再后来,荻宫的时候,她在他房里住的时间不短,也翻到不少他的笔迹,无一不是小叔的风格,简直惟妙惟肖。

世间大书法家,莫不以王曦之的行书为必摹之品,尚有二十余年才一二。

亚夫从小就临摹父亲的笔迹,心中对父亲的向往更比一般书法家临字来得强烈不知多少倍,在这样的心境下,练就一手与父亲无异的笔迹,绝不是巧合,更不是奇迹。

而是,爱。

轩辕清华看着亚夫的字,来来回回,移不开眼了,好半晌,被兄弟提醒,才回过神来,抬眼时,眼眶也有些泛红,看着亚夫说,“这幅字,送给我可好?”

亚夫也不禁微微讶异。

“这只是一幅字罢了。干爹您……”

“不不不,这不是一幅字。这是……”似乎发现自己有些失态,轩辕清华尴尬笑笑,“亚夫,这字就留在我这吧!”

“好。”亚夫利落地应下了。

轻悠心里悄悄泛酸,想起那个愿望纸条上曾说——希望爸爸能教我写字。

很想说,亚夫,其实小叔一直在教你写字,你的愿望,早就实现了。

“他们都写完了,轻悠,该你了吧!”

轩辕瑞德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女儿,轻悠一听,瘪了瘪嘴,在众人好笑的眼神中走到桌前。

“写就写,WHO怕WHO。”

于是拿起一只小毫,沾了墨,想了一想,就动了笔。

轩辕瑞德一看,“你这丫头,就知道偷奸耍猾!”

轻悠冲着父亲做个鬼脸,“人家哪有啊!你们说要我动笔,也没说一定要我写字啊!我给他们字的配画,也要讲究布局、运墨,渲染的。我可不是随随便便画出这几朵芙蓉花的!”

她说得头头是道,摇头晃脑。

众人又是一片笑声,笑声中,两幅墨宝上都绘上了娇丽婉约的墨色芙蓉花,并一两只蝴蝶。

亚夫道,“这大冬天的,还有蝴蝶?”

轻悠嚷,“你懂什么,这叫意境啦!”

轩辕瑞德,“没常识,胡乱来,傻帽儿!”

三娘笑,“轻悠打小就喜欢蝴蝶结。”

轩辕清华,“虽然是错搭乱配,不过画面布局还是不错,小叔我就收下你这拙作了。”

轻悠叫,“小叔,你明明得了便宜还卖乖。哼!”

轻悠一边嚷着,一边又拿起笔,在画作一旁留下自己的名字。心里坏坏地想着,让你们美,我的字丑又怎么了,我就丑在你们漂亮的字上面。哼哼!

熟悉她的长辈自然瞧出她这孩子气的心性儿,摇头直笑。

亚夫过来,看她留下的小字,评道,“这几年,你的语言、功夫、谋生能力都大有长劲。可惜,这字,还是墨猪一头。”

书法称,多肉而微骨者,谓之墨猪。

说白了,就是字写得差。

这使坏的乐趣一下被人戳破了点儿,轻悠愤愤地扔下了笔,揪着亚夫闹了起来。最后直说不是自己写不好,而是自己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写行书,而更喜欢写颜真卿的楷体。

“那好,就看看你能把颜体写得多漂亮。别又成了小猪一只!”

“你才猪,你们全家都是猪。”

这话一落,就被父亲笑骂了。

轻悠尴尬地扫了眼轩辕清华的方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

这次,他们两人在一张纸上同书大字。

当亚夫最后收笔时,长辈们眼中都有惊艳之色。

轩辕瑞德,“还行,比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