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太平公主-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嫂子听了这话,起初是不答应的,她深深继承了古代农村传统妇女的节操,觉得伺候丈夫的姐姐是天经地义的。

经过我一番苦苦教诲,以及用我未出世的孩子循循善诱,牛嫂子才终于答应,从此搬来我家,和我一道住,再也不去管那牛丽丽的死活。

人性的凉薄其实都是外界因素逼出来的,原本的牛嫂子多么善良多么朴实,如果不经历这一遭,她恐怕一辈子都会这样悠闲幸福的生活下去。而那个把自己当做女王一样的高高在上的牛丽丽,只有在失去了珍贵的亲人时候,恐怕才会明白亲人的重要性吧。

我和牛嫂子一家人很快又恢复到以前那样的生活。

只要隔壁家的牛丽丽叉着腰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躲在家里自说自家话,完全当她透明。

日子过得久了,也便习惯了,那牛丽丽受了教训,再也不敢颐指气使,牛嫂子的生活才算是真正好了一点。

不过为了避免牛丽丽“旧病复发”,我还是一再坚持让他们一家人和我同住,不要回那个聒噪受气的牛家去。偶尔,牛大哥会回家来看望一下嫂子和孩子,他们才会装作很亲切的样子去招待牛丽丽。因着牛丽丽自己理亏,倒也不敢跟弟弟吐什么酸口水。

就这样过了半年,我的小腹已经隆起成圆鼓鼓的球状。

村庄里的人与事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田庄稼全被挖了,换上一层新泥。农夫们按照大东家武承嗣的吩咐,将药草种子种下去,或者直接移植新品种的根茎。许多珍贵药材还是几年以后才能收获的,这一点让农夫们感到未来的希望很渺茫。

武承嗣又渐渐从外地引进不少专业的药农,他们和村庄里以前的百姓们生活习性不一样,他们非常有经济头脑,而且手上掌握着专业的种药草知识,被武承嗣分类为高等药农。

至于以前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夫们,现在的任务也算轻松,只用按照高等药农的吩咐,偶尔翻翻地,剪剪枝,杀下虫子除下杂草,这一日的活计也就结束了。这一类村民,被武承嗣分类为下等药农。

大着肚子的期间,武家二少爷武攸暨来看望过我很多次,每次都带来一大堆的补品,我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打听出来我有身孕的,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我这么好,只是当我用抵触、排外的眼神看他的时候,发现他眼底是很清澈无邪的情愫。

那种无怨无悔的付出绝对不像是装出来的,我由衷感觉到——这个二少爷不一般,不像武家其他人那么难缠。

如今药田村的村民,男的要下田干活,女的也不能闲着,每逢春分、秋分就要去采药,有时在田里采,有时还得上山去采,运气不好的可能还遇上泥石流和大雨。不过武承嗣出示了一份较为优厚的补贴,凡是家中有人因工受伤的,武家无条件支付医药费,而且收获的名贵药材越多,药农还能分到越多的工钱。

这个人性化的补贴在幽幽乱世之中,不知吸引了多少穷苦人。渐渐的,我也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总之武家什么都好,偏偏就是那一窝子女人特别令人受不了。此话,还得从我初次遇见武氏当家主母的那一天说起。

卷一【盛唐篇】 第091章 老妇也发少年狂

第091章 老妇也发少年狂

那日,武家主母老夫人去寺里上香还愿,一回来就说要宴请村庄里所有的女眷,以告慰她亡夫的在天之灵。

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知道,武家老夫人年轻的时候就当了寡妇。老头子死的早,官衔承袭下来,武承嗣作为长子,理应肩扛重担。只可惜我一点也不看好武承嗣,总觉得他是个长不大的顽者。

我是和牛嫂子一道去武家赴宴的,当日的装潢虽然奢华,但酒宴上摆出来的却是比较朴实的饭菜,村民们享用的时候也就不会觉得拘谨。老夫人果然想的周到

我们各自找位子坐好,才闲聊了一会儿,就见那老夫人被个貌美如花的丫环搀扶着走了出来。

“乡亲们尽情享用,老妇不才,没什么东西招待大家的,往后还得多仰仗乡亲们照顾咱们武家药田的生意。”老夫人说话的时候底气充足,看上去就是身强体健的女人。

她的经济头脑果然远超她的大儿子,她和乡亲们说话的时候也丝毫不摆架子。

本以为老夫人只是故意做戏罢了,古代里富贵人家的主母不都是这样么,当面一套背地里另一套。可我居然亲眼瞧见这位老夫人走到桌边,和七大嫂八大姑们坐在一块儿,欢欢乐乐的拉起家常来了。

嗯这个老太挺平易近人的这就是我对武氏老夫人的第一印象。

我总是担心武家人对百姓们不好,总是害怕武家的顶头上司是个母老虎,今日一见,这才松了一口气。老夫人一点儿也不嫌弃穷人家眷,反倒是轻轻松松融入其间,自己也摆了一副和大家一样的碗筷,好生吃了起来。

大伙儿一边享受美食,一边闲聊,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因那时是顿晚宴,太阳刚落山不久,老夫人便干练的吩咐丫环小厮们点灯。一整个大院子里都被装扮的灯火通明,其间全都是乡野女人的轻松调笑之声。

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逍遥的场面了,我不禁有些佩服起这个老夫人来。

不管是装出来的也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也罢,我不得不承认,老夫人给人的印象特别亲切,有了这样的大东家做中流砥柱,村里的女人应该都会踏踏实实干活了吧。就见那老夫人毫不顾忌身份的哈哈大笑,说到尽兴之处,还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一番,真让人想排挤都难。

在我的眼中,这个老夫人就像是个年轻的小女孩儿,长期久居深宅大院内,现在一下子碰到这么多底层里的妇人,她便不由得产生好奇心和亲切感,她的好奇心使得每一个村妇都耐心给她讲咱们村里的趣事,而她的亲切感使得每一个村妇脸上都挂着笑容,并且,是那种特别洒脱、无拘无束的笑容。

我心下开始对这位老太太产生了兴趣,很想要知道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富家女是如何锻炼出来的,于是附在牛嫂子的耳边,小声问道:“牛嫂子,你知道这武家的老爷是怎么死的么?”

牛嫂听了连忙摇头:“大东家的秘密,咱们还是少过问为妙我瞧这老夫人挺好的,想必她老爷年轻时也是个好人吧。嘘……快吃菜,少说是非。”

我见牛嫂子一副心慌慌的模样,忍不住调笑道:“嫂嫂怕什么呀,这整个大院子里的农妇们,谁不是在聊八卦呢,为啥只准她们说,不准我们说呀?”

许是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拘谨了,牛嫂子也开始腼腆的笑了起来。是啊,大家都在说,咱们为何不能说。反正越了解大东家的背景,对咱们以后的生活越有利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我又去问坐在身体另一侧的农妇,她一边大口嚼着饭菜,一边憨笑着说:“小月姑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我听说,原先武氏老爷是娶了两房妻子的。”

“两房?”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我现在所处的时代,男人是不能有两个妻子的,而是遵循一夫一妻多妾制度。难不成北魏的婚姻制度格外出挑?

看着我迷惑不解的神色,那农妇继续说道:“你别急啊,听我说完武氏老爷的两房妻子不是同时娶的,现在这位干练的老夫人,其实是武氏老爷第二个正妻。”

嗨……早说嘛,一惊一乍的。敢情是那武老爷年轻时死了正妻,又娶了一个来续弦咯?这也没什么好稀奇的嘛,在朝为官的人大多都是这样子的家庭。

我喝了两口汤,还在等那农妇细说,可是等我将汤水完全咽下去以后,那农妇的话令人再也难以下咽了。

原来,武氏老爷年轻的时候就已有赫赫功名,在北魏朝堂上很吃得香。他的第一房正妻,名唤柴靖文,乃是西周国主的亲妹妹,靖文公主。

那时候,北魏国和西周国多有政治联姻,像他们这样的联姻皆由两国国主赐婚,意义十分之重大,代表着两国世代交好。

算起来,那个靖文公主还是柴绍的亲姑姑呢。

可是到了元和四年的时候,大燕国一举歼灭了西周、东唐两个大国,唯独北魏和它能够分庭抗礼。

西周的灭亡意味着靖文公主的失势,她这个正妻自然而然在家中没了地位。北魏皇帝重新赐婚,将名门世家的女儿也就是现在的老夫人下嫁给武氏做正妻,而原先的柴靖文被贬为了妾室。

一年以后,武氏老爷的一妻一妾同时怀有身孕。按照家族的传统,祖宗基业只能传给长子,除非长子死了,才会传给次子。

这一妻一妾都想早日产下灵儿,谋得大少爷的地位,二人暗中争斗了十月之久,最后还是现在的老夫人肚子比较争气,抢先一步生下了武家的大少爷,武承嗣。

老夫人当年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无人知晓。只是我看着老夫人那样慈祥亲切的笑容时,就会忍不住毛骨悚然起来。看样子辨别一个人的好坏是绝不能光打量表面的。

再后来,那柴靖文自然是生下了二少爷,也就是我先前见过的武攸暨。

武氏老爷死的早,柴靖文是被逼着跟丈夫一起殉葬的。也有人说她是自愿的,说什么和老爷鹣鲽情深,愿化为双蝶齐飞云云。

其实在我看来,当时的柴靖文身后早已没了西周国主这个强大的靠山,娘家可以说是一个亲人都没有,夫家又一边倒的支持现在的主母,因此柴靖文死的十分蹊跷。

武家二少爷跟着大少爷一起被主母带大,两个儿子自然不可能同等对待。据那些农妇们的小道消息,武家大少爷武承嗣从小就娇生惯养,被主母宠到天上去了,最爱撒泼打诨。现今已娶了大*奶和三房姨太太,【。52dzs。】最是个风流货色。

而那武家二少爷武攸暨,年纪比大少爷才小几天,却是一房夫人都没有娶。他喜爱读书作诗,心地纯良,对待下人奴仆们也是极好的,从来不端架子,每每和哥哥站在一块儿的时候,兄弟两个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我问那农妇,为何二少爷迟迟不娶亲,她却说,本打算今年就要找媒婆来搜罗了的,可是后来武氏举家搬到我们这村里,一来老夫人最近忙着药田的活计,撒不开手,二来二少爷自己说还没找到合心意的姑娘,不愿意早娶,这才淡了下来。

农妇说的是期期艾艾,充满惋惜,仿佛她悔死了嫁给自家那个,想要改嫁给武攸暨似的。

牛嫂子看着,也是一愣一愣的,憨厚极了。

我却掩嘴在一旁偷笑。这些村妇们没见过世面,饶是个模样长得稍俊俏些的富家子弟,脾气好点儿的,读了些书的,都能把他们迷得晕头转向吧。

“你笑什么。”那农妇见我笑的岔了气,倒是有些害羞起来。

我摆摆手,连忙夹了一筷子菜塞进嘴巴里,好转移她的注意力。我实在不好意思说她挺像个花痴的,一把年纪了还学小女孩做春秋梦呢。这话不礼貌,自个儿憋在心里想想也就是了,绝不能随随便便说出来。

“你可知道,武承嗣大人家里的几个妻妾是什么来历?”农妇卖弄似的问我道。想必她那里的小道消息特别多,正愁着没处倾诉呢

“我怎么会知道”

那农妇叹了口气:“哎,这可就一言难尽了”

那农妇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我惊觉,她一介乡野村妇,居然什么内幕都了解的这么透彻,要说她对那尚未娶亲的武二少爷没心思,我是打死也不信的。要不,她干嘛把人家家底打听的清清楚楚了呢?

“当今皇太子司马殇十分专情,到目前为止还只娶了一位妃子,也就是太子妃梅氏。这武家的大*奶来头可不小,她就是太子妃梅氏的同胞妹妹。二人长得一模一样,就连脖子上那颗痣都长在同样的地方,有时候甚至连皇太子和咱们东家武大少爷也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呢”

她了解的东西可真多……真是细致入微啊惭愧,惭愧

“武承嗣为什么能娶到太子妃的妹妹?他的官衔很大么?”我疑惑的问道。

据我所知,武承嗣好像也就是个出兵打仗的吧,官衔最高顶多是个大将军,他还能怎么地?

那农妇狠狠瞅了我一眼,一副“你这没见识的丫头”的表情。一问才知,原来武承嗣和当今皇太子司马殇竟是表兄弟

武家还真是财大气粗啊,又握着兵权,又圈地经商,还是皇亲国戚,这太子爷登基以后,武承嗣的地位不是更显赫了么,那武家将来“钱途”不可限量了。

难怪他娶了那么多的老婆……

“这个大*奶是挺厉害的,那另外三个姨太太呢?也有很大来头么?”我问道。

不知为何,我那天居然会对武承嗣的妻妾们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可。

卷一【盛唐篇】 第092章 妻妾个个有来头

第092章 妻妾个个有来头

那农妇原想一本正经的给我一一道来,可话还没说出口,只见一伶俐小丫环走到老夫人面前,福了下身子、甩了下帕子,轻声说道:“老夫人,祭祀用的物事都准备齐全啦,就等您下令了。”

老夫人听后点点头,道:“嗯,你先退下吧,叫大少奶奶过来伺候。”

那丫环又机灵的一笑,福身道了句“是”便退下去了。

我还在瞻望着大少奶奶长得什么样,就见她前拥后簇像朵鲜花儿似的被拱了出来。

“给婆婆请安,婆婆吃的可好?”温声细语,我见犹怜。

再看那相貌,果真是水灵灵的像一串葡萄,白皙的肌肤里都透着灵气,看上去年纪也不大,顶多就二十岁,这样年轻的女子就当了大少奶奶,真不好说是武家人有眼光,还是这个梅氏有福气。

老夫人连忙客气的伸出手来接住她的胳膊,不让她太过拘于礼节,又命小厮搬了一张新凳,拿了一副新碗筷,那梅氏大少奶奶便依命坐在一旁,十分开心的享用着晚膳。明明是很朴实、稀松平常的菜式,这婆媳两个倒吃的十分尽兴似的。我的心中又不由的纳闷儿起来。

按说太子妃的胞妹,好歹也该是名门贵胄之后,什么大场面没见识过,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怎地跟一群村妇如此谈得来,莫不是这个梅氏是个十分好客且好说话的人物?

每一次目光投向老夫人和梅氏的背影,我就感觉自己身上窜起一道寒气。

“小月姑娘,你瞅什么呢?那大少奶奶长得如何?是不是跟天仙一样?”坐在我身旁的农妇见我半天不说话,一直盯着她们婆媳看,于是又打开了话匣子。

“我没瞅什么,就觉得大少奶奶长得挺眼熟的。对了,你方才说武大爷的三位姨太太也来头不小,此话怎讲?”

我的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那三个没见到面的女人身上去了。

传说中手段高明的老夫人,我算是一见了,她表里不一的姿态和笑里藏刀的本事我也已见识过,至于太子妃的胞妹,那个美如出水芙蓉的梅氏,我如今也得幸见着了,就是不知武承嗣的三个小妾是什么来路。

那农妇猛吞一口浓汤,拉着我和牛嫂子的手,小声说道:“这话是我偷偷打听来的,你们可别到处宣扬啊,小心闪了舌头”

“得了吧,您就快说吧,尽会吊人胃口”我笑着戏谑了她一句。

“这武家的二姨娘,其实是北魏皇都第一青楼的花魁ji女,名叫薛珍珍,其人从小丧母,一直跟着在蜀中做官的父亲生活,八岁能吟诗九岁通音律,可谓英雄儿女出少年。只可惜十六岁那年,她父亲也不幸病逝了,迫于生计,薛珍珍入了乐籍,在皇都第一青楼做歌姬,多年来都是以清客身份出入幕府。三年前,已经三十岁的薛珍珍终于被武承嗣大人赎了身,收了房,这清苦日子才算到头啊”

“你说什么?三年前她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