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太平公主-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冠是饰有银质的凤凰头模型,银色珠子闪闪发光,镶嵌在外面的一层金丝细链缓缓垂下,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丫鬟放下装着婚服的木格盘,扶着我坐到梳妆镜前,然后解下我发髻上的头饰,将那凤冠戴好。

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一顶凤冠戴在头上,竟是刚好合适。

“莫姑娘可觉得有哪里不舒服的地方需要咱们拿去改?这嫁人啊,一辈子就只有这么一次是正正经经的,凤冠也就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戴,莫姑娘可一定要觉得戴着舒服才好呀。”

我见这个丫头说话挺灵巧的,像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于是我便也用温顺的语气回应她:“不用改了,的确是刚好合适。”

我本不怎么看重这次婚礼的,觉得反正嫁的不是喜欢的人,随便一点无所谓。可这个试衣丫鬟说完了以后,我却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婚姻起来。当然,我心里清楚,和武攸暨成亲的确是我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的婚姻了。不管未来能不能逃脱武家的魔爪,我是肯定不会再嫁的。正如那丫鬟所说,一辈子真的只有一次啊。

“凤冠做的很好。你去把那喜服也拿过来给我试试吧”

试衣丫鬟应诺了一声,又走到桌边取红色新娘服。碧裢和桂嬷嬷都站在一旁默默看着,嘴上尽是笑意,倒叫我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

卷一【盛唐篇】 第111章 大婚准备一箩筐

第111章 大婚准备一箩筐

“碧裢,桂嬷嬷,你们怎么都这样看着我?”

碧裢没有做声,只是微笑。桂嬷嬷说:“奴婢们都知道,莫姑娘正怀着孩子,老奴担心您走了一天的路会累着,老奴瞧着姑娘的身段可真好,比起武大爷那四房的夫人姨娘们可丝毫不差,一个有身孕的女人还能保养得这么好的体型,实在难得呀。”

桂嬷嬷像是一个过来人,我原本绯红的脸,现下听了桂嬷嬷的话,越发是涨的更红了。

在这里的每一个下人,都以为我腹中是二少爷的骨肉。她们大概都盼着我生男丁,好给二少爷长些脸面,也好让他们自己找到靠山吧。

试衣丫鬟捧着衣服,走过来递给我。霞帔是红色的披肩,下面配一条红绸袄裤,绣花鞋是按照我脚上的尺寸新作的,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新“鞋”加上祥瑞图,意喻“白头偕老”。

我就像一只提线木偶一般,呆呆地站在镜子前面,任丫鬟们伺候我更衣。

索性那嫁衣也是做得不大不小,刚好合身,仿佛事先就拿到了我的尺码,按照尺码严格缝制出来的。

我一穿新衣服,心情就会大好,尤其是这种一辈子只能穿一次的衣服。我的脸上不自觉挂满了微笑,还带着点憨憨的味道,丫鬟们大概是见我脸色好看,一个个也跟着心情好了起来。

“莫姑娘身材真匀称,就算是怀着身孕还能把皮肤保养得这样好,该挺的地方挺,该翘的地方翘,这嫁入咱们武家啊,将来一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知什么时候桂嬷嬷移步挪到我身后来的,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奉承的话,还在我的屁股上轻捏了一把,像极了那ji院里的老鸨。

真没劲,说来说去老是那些话,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我一阵冒冷汗,这位嬷嬷可真不好应付,要是和她的关系太熟络,恐怕以后“被吃豆腐”的次数还不少。我虽没有什么孤僻症,但好歹也是个知礼数读过书的女子,最见不得人家对我动手动脚的了。

我不敢露出嫌恶的表情,只能不着边际地将自己身子往边上挪了挪,好离那桂嬷嬷的咸猪手远一些。就算知道她不是有意要占我便宜,但那种被生人摸来摸去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嬷嬷谬赞了,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好”一抹假笑堆在两颊,衬着两个梨涡,我感觉自己和人造洋娃娃无甚区别,都是虚伪的表情,都是为了取悦眼前人。

试好衣服,屋里大大小小的丫鬟索性都完成任务似的退了出去,只留下桂嬷嬷和碧裢两个人待命。我长舒一口气,总算觉得那间大屋子通风了,可以让人呼吸顺畅了。人多的时候,还真是堵得慌。

桂嬷嬷端过来一盆清水,拧干了帕子替我擦脸洁面。水温不凉不烫,温暖的帕子敷在脸颊之上,好像每一个毛孔都顺着热气在呼吸,十分通畅。我禁不住轻轻闭上了双眼,顺着桂嬷嬷的姿势,微微仰起头,好让那暖帕子能整个盖住面部。温水浸透了脸上每一寸肌肤,全身疲惫也跟着这温度消失不见了。

“老奴现在要替莫姑娘‘开脸’,请姑娘躺到躺椅上去吧。”不等我答话,桂嬷嬷直接将我搀扶起来,拉着我走到躺椅边上。碧裢则是站在另外一边,默默无语地看着我。

这感觉,有点像一个要上手术台的病人……

开脸是什么意思?不会是要做韩国美容吧?那些韩国女人不是在出嫁之前都要做整容的吗,难不成古代也时兴这个?

我带着满心好奇躺了下去,桂嬷嬷叫我全身放松,匀称呼吸,我便老老实实照做。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就只感觉桂嬷嬷那双起了茧的粗糙的手,正在我的面部做着修饰活计。

她取来一些细绒,沾着深绿色藻泥乳液,涂抹在我脸颊之上。

她说,方才因被温水浸过,此时脸部毛孔都扩张了,所以会很容易除去毛孔里的细微污垢。

桂嬷嬷有一下没一下地在我脸上揉捏搓挤,有时候我还会觉得疼痛,我感觉自己脸上的细毛被那些乳液沾湿的细绒裹在一起连根拔出,她在按摩的时候,我会感到疼痛,但是等到她按摩完,重新搀扶着我去净脸的时候,那种面部的负重感立马就消失不见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古代美容法?我默默在心里琢磨着,也不敢问出声来。桂嬷嬷好像看见我吃痛的表情,知道我是第一次被人这样子“伺候”,所以她用非常自豪的语气给我解释道:“新娘子在成婚之前必须净脸,老奴方才已经用细绒绞去了莫姑娘你脸上的汗毛,这样子能够使面部更为光洁,更为红润通透”

原来如此啊……说白了就是剃毛啊……还弄得这么神神叨叨的我开始怀念现代的科学技术了,什么光子脱毛、药物脱毛,毫无疼痛,这到了古代,什么美容措施都是物理作用,不讲化学疗效的。

好在桂嬷嬷是个过来人,这样的活计她也做过不少回了吧,我不至于会那么的痛苦。一点小疼痛是可以忍耐的。

洗完脸上污垢,接下来自然就是沐浴和洁发了。

我那时已经被桂嬷嬷整得浑身无力,瘫软在木桶里面,任她折腾了。我只记得木桶里面洒满了红色玫瑰花瓣,桂嬷嬷说,二少爷最喜欢玫瑰香味,他自己的庭院里就种了很多玫瑰花。我一阵唏嘘,反正嫁过去以后,我也不可能和二少爷亲近,更不会同床共枕,就算桂嬷嬷给我弄得再香喷,也不见得起什么作用。

一头乌黑青丝浸在另一个小盆里,我慵懒地躺着,任由桂嬷嬷替我洗发。淡淡的牛奶香味从小木盆传过来,期间还渗着蜂蜜。桂嬷嬷取来一只装满了鸡蛋的篮子,正当我还在疑惑不解的时候,她竟然取出三只鸡蛋打碎了放进小木盆,让蛋清能够浸湿我的青丝。

浓重的鸡蛋腥气传来,一下子便压住那蜂蜜和牛奶的清香,让我一阵作呕。

“哟,莫姑娘的胎气又动了?”桂嬷嬷说话倒是不客气。

我露出歉疚的表情,最终还是强忍住了那股翻滚 欲出的呕吐感。桂嬷嬷说:“蛋清配合牛奶蜂蜜浸泡头发,有助于滋润发梢,保护发根,不会让头发分叉。莫姑娘年纪还轻,不懂得保养自己的头发的话,以后生了孩子会干枯的很快的。老奴今日特地找来这些偏方给莫姑娘用用,要是您觉着好用,以后尽管来找老奴就是。”

“桂嬷嬷客气了,谢谢嬷嬷。”我轻轻应了一声,算作是感谢。

这样折腾人的活计,以后有机会再说吧,短期内我是绝对不想再折腾自己的头发第二次了,我不想一边洗头发一边还在呕吐。所以说,怀着孩子要做母亲的女人,都是多么伟大。究竟需要多少勇气才能让一个本来悠闲自得的女孩子下定决心去做母亲?

沐浴过后,穿上新作的亵衣,碧裢留下来收拾澡盆,我则被桂嬷嬷搀扶到梳妆镜跟前。她从桌上的锦盒里取出一枚羊角梳,道:“这梳子是二少爷特地命巧匠打造的,梳子质地优良,梳起来不会缠住头发,还有按摩的疗效。”

我想,她大概是想表达不会静电吧……

据我所知,梳子里面木质的和动物角打磨的应属最佳,因为不会伤及头发。我见桂嬷嬷手中所拿的羊角梳色泽透黄有血丝花纹,看上去是上等货色,这才展露了一丝笑容。

“桂嬷嬷要替我梳头了吗?”我问道。

古代人成婚不是很讲究梳头么?我看桂嬷嬷这么大的岁数了,该对这些事情很熟络了吧。

她笑而不语,门外不知何时走进来一个更年老的婆婆,对着桂嬷嬷行了礼,又对着我福福身子,说道:“给莫姑娘请安。”

“免礼。这位嬷嬷是……?”我看向桂嬷嬷,希望她能介绍介绍。这武家大大小小的下人实在太多了,光今天我就见着不少,还没有认全那几个,现在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叫我怎么吃得消?

“老身是武家老夫人请来的,专门‘上头’的嬷嬷,老身特地来给莫姑娘梳头。”

原来还真是有讲究的。我本以为梳头就是要一个老人给你念念经,说些祝福话,却不知道梳头还得专门请人。按照桂嬷嬷的解释,梳头的老人都得有讲究,须得是个全福之人,即六亲皆全,儿孙满堂。这位梳头的老人是镇上出了名的好福气,老夫人专门高资聘请过来的。

桂嬷嬷说,她自己在武家做了一辈子的下人,还没成过亲,没生过孩子,六亲也早就亡的亡散的散,因此她不是全福之人,没有资格替我梳头。

这样多的封建礼教,我除了无语的默默接受,还能怎么办?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一起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有尾;富富贵贵。”

梳头的老者口中念念有词,我心里神会受教了,真心感受到了一份祝福当中的诚意,只可惜我心中早就有数,这些祝福之言恐怕都不会实现了,因为我和她们的二少爷,根本就不可能举案齐眉、比翼一起飞……

卷一【盛唐篇】 第112章 聘礼单霸气外露

第112章 聘礼单霸气外露

这一夜我睡得特别沉,因为对即将到来的亲事没有下人们那么憧憬,身子一沾上床边,整个人就去见了周公。第二日一早,二少爷武攸暨的侍从就带着一张礼单过来,交给碧裢,说是要送给牛大嫂家里去的礼单,需要我亲自过目,看有没有什么缺失的。那侍从站在外面候着,顾及礼数,只能叫碧裢代为传达。

我因念着他是武攸暨房里的人,不好意思怠慢,所以连早饭都顾不上吃,急急忙忙拿过礼单来校对。

礼单是一张红色的硬纸版,做成书本状,翻开来看会觉得非常有文学底蕴。封面写着我和武攸暨的名字,里面第一行写着“好事成双”四个大字,一律是端正的小篆体书。接下来是密密麻麻的清单,就像一本账本,对于具体的物事、数量等,都有详细记录。

聘金:白银三千两。

聘饼:一担 (五十公斤)。

海味:八式。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发菜。

牲:一对鸡,雌雄各一;猪肉五斤。

大鱼:两条。

椰子:一对。

酒:四曲。

四京果:一盘。

生果:一盘。

四色糖:一盘。

茶叶、芝麻:各一袋。

帖盒:一龛。

香炮镯金:各一。

大米:二斗。

……

我看着这公正的篆书小子,眼睛都在晃。这么多的礼品送到牛大嫂家,够她和孩子们吃半年了,而那白银三千两的礼金,也够她活下半辈子了。我只知道武家很有钱,却想不到这么有钱,二少爷娶个亲都得开销这么大,那大少爷连娶了四个,岂不是要大换血?

不过后来仔细一想,大少爷的正夫人家境好,恐怕也不贪这么些个钱财,二姨娘是青楼女子,所下的聘礼无非就是赎身的礼金。三姨娘是改嫁,原先手上就霸占着钱泰铎县令的遗产,家里又无父母长辈,聘礼等于送给武家自己人了。至于四姨娘,天生就是个丫鬟的命,就算是飞上枝头做了凤凰,那礼金也只能送到大少奶奶屋里。

算来算去,好像还是只有武攸暨给我的“娘家”送去的钱财比较多……

我呜呼哀哉地猛叹气,有钱人花钱的手笔真不是盖的。

“碧裢,你快给我讲讲,这些礼品都是什么东西啊,这帖盒,还有四京果,四色糖……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些东西呀”

这样没见过世面的表情果然招来碧裢一阵唏嘘浅笑,边上伺候的桂嬷嬷越发是乐的直不起腰来。

“莫姑娘,这个还是让桂嬷嬷来解释吧,她比较在行。”我知道碧裢是故意往桂嬷嬷身上泼脏水的,她笑话我一下,我不会介意,可桂嬷嬷笑的那么夸张,我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了,碧裢就是认准了我的脾气,才精明着拉桂嬷嬷过来当挡箭牌呢。

只听嬷嬷深呼吸一口,骄傲的拍拍胸脯念叨道:“老婆子我虽不识几个大字,但那扁担倒下来是个‘一’字,我还是知晓的。莫姑娘尽管问吧,老奴给您解释就是了。”她一下摇头晃脑,一下走来走去,一点都不像个成熟稳重的婆婆,倒反而像只猴子。我咬紧牙关就把桂嬷嬷幻想成一只有样学样的猴子,便不再介意她方才对我的那番嘲笑了。

“诺,这里写着‘海味八式’,是什么意思?”

她深深看了我一眼,然后挤出一脸的皱纹,胸有成熟像个小老师一样的说道:“哎呀莫姑娘,您可真会问,这海味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去了。一般的家庭娶亲根本送不起八式海味,撑死了也只有四式或者六式。咱们武家二少爷心疼莫姑娘,特地命人张罗了八式,姑娘可真是好福气啊。”

她的油嘴滑舌在我看来,也不过像个夸张的媒婆罢了。仿佛我不是新娘子,而是新娘子的父母,正在看着媒婆大肆宣扬她说媒的那家公子是多么多么厉害一般。

“海味的款式与数量是根据男方家庭经济状况而定的,每一款式通常分为两包,其中发菜是必须的,以取其‘发财’之意,莫姑娘要不要出去看看,验验货?”

我撇了下小嘴,摇头应道:“还是不出去了,嬷嬷不是说,按照规矩我今日是不可出门见客的么?”

桂嬷嬷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事情一样,猛地一拍脑门,“啪”的一声响,把我吓了一跳。

“老奴糊涂了,倒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还好莫姑娘谨记于心,不然这要是犯了忌讳啊,老奴赔了命都没法子。”

我别过身子狠狠的横了她一眼,却还是得小心谨慎不让她发觉。其实,哪里有她说的那么严重?武家上下难不成全都跟桂嬷嬷一样迷信吗?没有讲科学依据的地方,迷信起来还真不是小事……

“那,‘四京果’和‘四色糖’又是什么东西呢?”我这话是对着碧裢问的。

如果桂嬷嬷是个聪明人,那么她一眼就应该能看出来,她很不讨我喜欢。我对着碧裢说,只是想让桂嬷嬷赶紧离开,做她自己爱做的事情去,别在我眼皮子地下晃悠来晃悠去的,大放厥词。可是碧裢刚一张口,还没来得及发出声音,那个榆木脑袋的桂嬷嬷的老嘴皮子又开始吧嗒吧嗒动了起来。

“四京果啊,就是龙眼干、荔枝干、核桃干和连壳花生,以祝福子孙兴旺,亦含圆满多福,生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