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亲国戚-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不该和玉姐儿混一道的。”
    崔承元冷笑一声道:“皇后心中只有娘家,哪儿有朕这个皇帝了?倒是朕养大的玉姐儿,心里向着朕,小小年纪,就学会帮朕分忧了。”
    “她帮你分什么忧?”王太后一怔,脸色严厉起来,说道:“你可别糊涂。”
    崔承元不高兴王太后还把他当小孩子看待,哼一声不再答。
    王太后倒是急了,叹道:“你和皇后成亲也几年了,如今膝下犹虚,再要生疏,可是……”她说着,顿一顿,“算了,不说皇后,只说别的宫妃,她们也是如花如玉的,你自可以多亲近,待诞下皇子,大夏国有后,比什么都强。”
    “你亲近玉姐儿,可玉姐儿才十岁……”王太后说着,有些难以为继,只看着崔承元,希望崔承元自己能意会。
    崔承元脸色难看,道:“母后想到哪儿去了?朕就当玉姐儿妹妹一样的。”说着告辞出去。
    王太后沉默了一会,喊来田嬷嬷道:“你去打听一下,皇上召玉姐儿陪读,是如何陪读法?”
    这么一段时间,崔承元却是喜欢让墨玉穿了小内侍的衣裳,陪他在御书房看书并批奏折。
    一天中午,崔承元在椅子上睡着了,墨玉一时手痒,翻奏折看了看,看着看着,不由自主执笔,在一张奏折上批下了意见。
    凑巧的,崔承元却醒来了,他不动声色看着,待墨玉写完意见,这才探头过去一瞧,这一瞧吃一惊,得,玉姐儿批的意见,比朕还中肯呢!
    墨玉一转头,见崔承元伸着脖子,不由吓了一跳。
    崔承元一伸手抢过奏折,问墨玉道:“谁教你这样批的?”
    墨玉一不做,二不休,答道:“小朕自己想的。皇上也知道,小朕天生聪慧,对奏折什么的,天生感兴趣。”
    崔承元瞪着眼,隔一会翻出另一张奏折来,指一指道:“你批!”
    墨玉看完奏折,模仿崔承元的笔迹,执笔批下意见。
    崔承元不信邪,指着一堆奏折道:“再批!”
    墨玉二话不说,站正了身姿,拿过奏折,一一批了起来。
    崔承元先是默默看着,看到一半,眼珠子差点掉了出来,玉姐儿怎么像政坛老客,批的意见全切中要害了,就是朕,也未能想得这样周全的。
    墨玉批完一堆奏折,抬头禀道:“批完了。”
    “看见了。”崔承元抚额道:“朕每次批奏折都头痛,没想到你轻轻松松就批完一堆。”
    墨玉道:“皇上,小朕天赋异禀,你不会当小朕妖孽,捉去烧死吧?”
    崔承元道:“不会。大夏朝也出过神童,有七岁能诗,名满天下,有十一岁当宰相,压得满朝文武百官心服口服的,现你十岁能批奏折,也不算特别妖孽。”
    墨玉松口气道:“谢谢皇上欣赏!”
    崔承元心下又喜又酸,喜者,以后自己不想批奏折时,可以令墨玉代批,酸声,自己养大的宠娃太出众,快要盖过自己了。
    墨玉代批奏折的事,终于传了出去。
    朝臣质疑时,崔承元眼皮也不抬,淡淡道:“你们哪只眼睛看见墨玉批奏折了?”哪只眼睛看见的,朕就令人挖出那只眼睛,看看你们还叫嚷?
    朝臣只是听闻,倒没有亲眼见过,且奏折上批的意见中肯之极,想来不可能是十岁女娃能批得出来的,因噎住了。
    崔承元便冷笑道:“你们这样质疑,朕就如所你们所愿,让墨玉代朕批奏折了。”说着一拂袖,起身道:“退朝!”
    众朝臣面面相觑,隔一会苦笑起来。
    崔承元下了早朝,果然召墨玉到御书房,当着内侍的面吩咐道:“玉姐儿,朝堂上众位大人皆认为你能帮朕批奏折,今儿起,你便帮朕批一半奏折罢!”
    “是!”墨玉一下站到案前,眼见椅子太矮,自己坐上去够不着案台,便吩咐一位内侍道:“搬一张小凳子来放椅子上。”
    内侍马上搬了小凳子来了,搁到椅子上,扶墨玉坐上去。
    崔承元吩咐内侍道:“再搬一套桌椅进来,专给玉姐儿用。”
    内侍应了,马上去搬桌椅。
    很快的,桌椅就搬来了。
    墨玉坐到新椅上,让内侍抱了奏折过去放在案头,开始批奏折。批完令内侍递给崔承元过目。
    崔承元一一看完,抚掌道:“好,批得好。”
    王太后听闻墨玉批奏折之事,便召了崔承元过去,责问了几句。
    崔承元道:“母后,儿子一看见奏折就头痛心慌,吃睡不好,如今有人帮儿子分忧,难道不好?且墨玉批的奏折并没有出大错,比儿子批的还要中肯呢!”
    王太后怒道:“你是皇帝,她不过……”
    崔承元拦住王太后的话道:“母后不许她帮儿子批奏折,儿子睡不好,到时母后又要忧心了。儿子难得心宽几天,母后想逼死儿子么?”
    王太后还待再说,却听崔承元道:“母后没见儿子这阵胖了,精神了么?全是墨玉的功劳。”
    王太后认真看一眼崔承元,心下权衡得失,叹道:“别叫朝臣抓住你把柄便成。”
    崔承元道:“墨玉可是墨白薇和墨白芝的族姐,贺巡和陶守余会帮着朕和墨玉,堵住朝臣嘴巴的。”
    朝臣本来也因为这件事大哗的,后来见崔承元不悔改,依然叫墨玉批奏折,他们便专门想法挑奏折的错,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仔细一研究,却发现墨玉批下的意见,比崔承元还要周全实用,也更能解决忧难。
    大夏朝本来就是一个变通的国家,朝臣们也多有变通之人,嘀咕归嘀咕,见意见实用,便不再大力反对墨玉批奏折之事了,只背地里讨论道:“墨玉字小震,她自己自称小震,我看哪,她现下连奏折也敢批,只怕不是小震,而是小朕了。”
    不约而同的,内侍和朝臣后,便开始称呼墨玉为小朕了。
    墨玉渐渐放出手段,拉拢宫中内侍,经营起自己的势力来。
    墨白萱已为宫妃,墨家一族命悬一线。如今之计,只能走上权力中心,助墨白萱一臂之力,让她登上皇后宝座,才能挽救墨氏一族了。
    墨白萱自然是知道好歹的,极力配合墨玉,开始往宫中渗透自己的人。
    墨白萱有心经营,墨玉又得崔承元宠爱,能说得上话,紧接着几年时间,墨氏一族稍能上得台面的,皆相继谋了官儿。
    到得建光十五年,连墨金秋等人也得了官儿,开始领朝庭俸禄。
    这一年,墨玉十五岁,崔承元也二十五岁了。
    崔承元和纪梦梨成亲十年,未育得一儿半女,后来纳的宫妃们,也皆无所出。群医束手无策,流言开始传来传去,说崔承元身体不行,不能生育云云。
    值此时候,崔栖梧开始崭露头角,出现在朝臣视野内,一时之间,便有人上奏折,要求封崔栖梧为太子,将来好接崔承元的皇位。
    又有奏折上,却是说王敏光是王太后亲侄子,崔承元亲表弟,这几年出使匈奴和蕃国有功绩在身,堪当大任,请求封他为太子的。
    崔承元看着奏折正恼火时,墨玉翻开另一封奏折,却是失笑了,跟崔承元道:“皇上,固然还有人上折子,请求封匈奴王儿子金蝉为大夏国太子的,说匈奴王儿子是南昌公主所生,也是你嫡亲表弟。”
    听得此话,崔承元反冷静下来道:“瞧着,全是想来搅乱一池清水的。”
    墨玉道:“皇上英明!”
    崔承元不语,隔一会道:“玉姐儿,你说,朕真要立太子,立谁好呢?”
    墨玉道:“皇上春秋鼎盛,何必急于立太子?”
    崔承元抬头看一眼墨玉,见墨玉虽穿着内侍的服饰,难掩国色,心下莫名一动,朕养大的宠娃,不知不觉,却是长大了,还这么好看,比皇后和宫妃们好看多了。
    墨玉见崔承元突然发愣,便喊了一声。
    崔承元回过神来,负手道:“或者,朕过继一个儿子?”
    那头,纪家也着急了,纪夫人进宫见纪梦梨道:“听闻皇上要立崔栖梧为太子?你可得打算起来,万不能让他们得逞。”
    纪梦梨道:“阿娘有什么建议?”
    纪夫人道:“你既然怀不上,便得想法过继一个儿子。再有,墨玉和墨白萱在宫中经营势力,是最大的威胁,你得设法先除了她们。”
    
第54章

纪梦梨对墨玉是恨得牙痒痒的,自己一个皇后;一个月也没见着皇帝几次,墨玉倒好,天天伴在皇帝身边;跟进跟出的;俨然是皇帝身边第一人。
    纪夫人道:“墨玉帮着皇上批奏折;交结大臣,其心可诛,若再纵容,你这个皇后迟早没位置站。”
    纪梦梨道:“太后娘娘和皇上宠爱她,我一时也没机会下手。”
    纪夫人道:“先断其臂膀;再除她。”
    纪梦梨点头道:“阿娘说得没错,如今之计;宜先除墨白萱;再除墨玉。”
    纪家母女商议并布局时,墨玉却是接到吴氏安人生病的消息,她忙忙跟崔承元禀报;告假出宫去看望吴氏安人。
    墨家几年前已是换了大宅子,墨金春和墨金秋又任了官职,论起来也是皇亲国戚了,因而吴氏安人一病,来看望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墨玉回到家时,石氏忙领了她进去,一边说着吴氏安人的病情道:“却是前儿晚上开窗睡觉,着了凉,仗着平素没什么大病,也不放在心上,谁知昨儿就发起高烧来,来热凶猛。大夫开了药,只说安人年老,还得好好看护着,待得烧退了自然无事。”
    吴氏安人毕竟年纪大了,大夫这样说,含意便是,高烧能退便没有危险,若没退,只怕要准备后事了。
    墨玉进了房去,见吴氏安人还没醒,便揭纱帐看了看,伸手在吴氏安人额上探了探,见还是烫热着,不由心焦,回头问石氏道:“请的是哪个大夫?”
    石氏道:“是胡家帮忙请的大夫,医术高明着,听闻这大夫的叔叔还是宫中御医,没有一点门道的,也请不动他。”
    墨玉问得大夫姓名,倒也知道这是一个医术好的,当即道:“既然请的是他,也跟请了宫中太医差不离了。”
    母女说着话,墨玉便决定留下来住一晚,总归要看着祖母退了烧,才能放心回宫的。
    外头女眷听闻墨玉来了,却是借着进来看吴氏安人,先后和墨玉见了见。
    过会儿,女眷们聚在一道,却是悄悄论起墨玉来。
    “玉姐儿不愧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一身全是气派。”
    “玉姐儿今年也及笄了,你们说,皇上会不会封她为妃?”
    “哪还用说吗?玉姐儿两岁多进宫,一直得皇上的欢心,皇上把她留在宫中养到现在,自然不会让她出宫了。再说了,玉姐儿这样的才貌,除了皇上,外间谁个消受得起?”
    她们讨论时,石氏倒是和墨金秋道:“玉姐儿也及笄了,这婚事总要论的,万一安人有个三长两短,她是亲孙女,这一守孝,却要耽搁亲事。”
    墨金秋道:“能怎么论?她是皇上身边的女官,皇上不提放人的话,我们能如何?”
    石氏叹道:“若不然,我跟玉姐儿说说,看看她自己是什么意思?”
    墨金秋道:“胡兰擎悄悄跟我说了,道是玉姐儿帮着皇上批奏折的事十有□□是真的。若这事儿属真,玉姐儿怕是不能出宫了。一者,一辈子当女官,老死宫中,二者,只能当皇上的妃子。”
    石氏道:“听闻纪皇后厉害,贵妃娘娘在她手底下也讨不了好,玉姐儿若是成了妃子,只怕要受压制,她是脾气大的人,闹得不好,会惹祸的。”
    墨金秋摇摇头道:“这便是你小看玉姐儿了。玉姐儿在宫中这些年,提携墨家多少人,从没给我们惹过祸的,她若当了妃,说不定纪皇后要让她三分。”
    石氏道:“纪将军有兵马,势大,我们有什么?玉姐儿娘家没个厉害的,纪皇后如何会让她?”
    墨金秋道:“这个要看皇上了。皇上宠爱她,纪皇后就得让她。”
    这么一晚,墨家就吴氏安人的病情并墨玉的婚事,论了好半晚。
    墨玉在家中住了一晚,天还没亮时,突然醒来,只觉心口乱跳,满头的汗,不由坐起来,抹了一把汗,捂着心口喃喃道:“莫非出了什么事?”
    她话音才落,只听窗子一响,跳进一人来。
    墨玉才要喝斥,那人已先行出声道:“玉姐儿,是我。”
    墨玉听得声音,知道是田嬷嬷,不由讶异,借着窗外透进一丁点亮色,见田嬷嬷穿了一身男子服饰,下巴还粘了胡子,不由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田嬷嬷喘了口气道:“皇上让我出宫来通知你,这几天先不要回宫,待他料理清楚宫中的事,再来接你。”
    墨玉还待再问,田嬷嬷已是一跃出了窗,再无踪影。
    墨玉再也睡不着了,把最近形势想了一遍,自语道:“莫非是因为封太子之事,要有所动作?”
    崔栖梧和东方并王敏光三个人中,若以常态论,是崔栖梧最有可能封太子的,但是王太后一向偏心王家,又宠爱王敏光,且史书记载,最后是王敏光登位,所以这回太子之位究竟谁属,却是未知数。
    天亮时,田嬷嬷却又出现在宫中,跟王太后禀道:“太后娘娘,解决了!”
    王太后眼角渗下泪来,哽咽道:“总归是负了他。可为了承元,为了这江山,不得不如此。”
    田嬷嬷待王太后擦完泪,便从怀中掏出一块边角雕了花纹,中间平滑的木牌递过去道:“太后娘娘,当年从玉姐儿祖母处偷来的木牌,总归是派了用场,现下这木牌……”
    王太后掩袖道:“拿去烧了罢!”
    一会儿,崔承元却是来了,他见着田嬷嬷,只用眼询问,田嬷嬷就上前禀道:“半夜里,我假扮成永安王派过来的密探,递了木牌给珍宝斋掌柜的,要求见陵王一面,稍迟,陵王就到了,和我在珍宝斋密室中见面。陵王见是我,知道不对,想跑时,我的匕首已捅进他胸口……”
    田嬷嬷想及当时陵王看她的眼神,犹有余悸,顿一顿道:“我是摸着他没有呼吸了才出来的,度着珍宝斋掌柜的久不见陵王出来,才会进去查探。”
    崔承元垂眼,并没有如田嬷嬷想像那样喜形于色,只开口道:“珍宝斋是陵王所设,专门用来连络各方人士,收集消息,他肯定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死在珍宝斋内。”
    田嬷嬷道:“他当年就不该把那块木牌送给玉姐儿的祖母。不过惊吓一个娃儿,随意送一件东西便可,居然把太后赏赐的木牌送了人,也是他该死。”
    王太后心下苦涩,当年她得了珍奇的木料,做了两块木牌,各赏赐了陵王和永安王一块,只暗示,谁个先到京城中护驾,谁便能持木牌进出宫闱。叫她想不到的是,陵王当年得了木牌,路过龙门镇时,居然随手把木牌赏给了吴氏安人。她不得不令田嬷嬷寻回木牌。
    后来她倒又知道,她那时令人去抱东方上京,半路帮忙抢走东方的人,便是陵王派去的人。陵王得知东方养在墨家,密告了永安王,永安王便不再寻找,任由墨家养着东方。
    再之后,她又查到,永安王每回派密探进京见陵王,信物居然是她当年赏赐下的木牌。
    也是最近,她无意中查到,陵王在宫中遍布耳线,御医也多数是他的人。正是陵王指使御医在崔承元饮食中下毒,致使崔承元常年头痛少眠,且不易令女子怀孕。
    一旦崔承元绝后,崔栖梧自可以兵不血刃继了皇位。
    王太后知道了陵王的用心,痛心之下,便设下局,趁着永安王密探进京之时,令田嬷嬷扮成密探,暗杀了陵王,同时嫁祸永安王,一箭双雕。
    王太后眼泪早干了,当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