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繁花相送-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给我的行为预设了一个前提,坚持认为我对你的爱建立在负疚跟误解之上。于是我所有的行为到你眼里,都成了一个逻辑清晰的悖论。你觉得这样对我或者你算公平吗?”

辛辰茫然看着前方。此时雪下得小了,只有零星雪花飞舞着,无声无息扑到前挡风玻璃上,化成水珠缓缓滑落,拖出长长的痕迹,再被另一串水珠打乱,汇合在一处流淌下去。

“我们认识快十二年了。我离开了你,还跟别的女孩子谈到了结婚。小辰,如果我还说爱了你这么久,真的很厚颜。是啊,我只是忘不了你,在开心、寂寞的时候,一样都会记起你。而且感谢生活并没有捉弄我到底,没让我在你跟别的男人结婚并彻底忘记我后再回来。你看,如果说到自私,我的自私肯定多过你。”

“我们再这样对着检讨争论下去,注定没有结果,而且未免有点儿可笑。”辛辰苦笑,伸手去开车门,“太晚了,我明天还要上班。你早点儿回去休息。”

辛辰上楼,拿钥匙开门,却见玄关处放着一双女式长筒靴子,而小马卧室房门紧闭,里面隐隐传来暧昧不明的声音。这当然不是他头一次带女孩子回来过夜了。上次她早晨睡眼惺忪去卫生间,正撞上一个衣衫不整的女孩出来,着实吓了一跳。对方倒是镇定得出奇。

现在她已经算得上见惯不怪,只跟小马约法三章:不可以进她的房间,不可以动用她的私人物品,不可以占用公用空间上演儿童不宜的情节。小马很爽快地答应了,也确实基本上做到这几点。

合住不可以太挑剔。辛辰只能安慰自己,这比听见父亲房里传来声音要好受得多。

她赶紧拿了睡衣去洗澡,然后回自己房间,紧紧关上了门,走到窗前。这边窗子并不对着路边,隔了十一层楼的距离,加上小雪飘洒,望出去也只是一片迷离,远远近近的灯光带着恍惚的光晕。一转眼,她来到这个大都市已经两个月,而这漫长的一年也快走到尾声了。

这样的岁暮时分,急景凋残,加上去家千里,待在一个容纳了千万以上人口的繁华都市里,直如一粒微尘。她不能不想到,今夜于千万人中,唯一牢牢牵念着自己的,似乎也只有刚刚开车离去的那个男人。

第二十五章他们曾经近在咫尺

与他厮守走去接下来的路,这个提议注定没法单纯。伴随着她不愿触及的记忆而来,既甘美又可怕,的确是诱惑了。

*************************************************

辗转半夜才睡着,第二天,辛辰毫不意外地起晚了,带着黑眼圈去上班。正在忙碌,小云特地跑来她的格子位,细细打量她。直看得她发毛,小云才嬉皮笑脸地凑近她说:“昨晚护花的男人真是极品啊,温润内敛又帅气。有这样的男友,难怪你再看到什么样的男人都波澜不惊了。”

辛辰哭笑不得,“不至于要八卦到我头上吧?我跟他都不算很熟啊。”

“不熟吗?那就好,不如你介绍我吧。”

“那个,他好像有女友。”

“太可惜了。你要见到跟他差不多的男人,可千万记得留给我。”

辛辰被缠得没法,只能点头,“好,我保证。”

小云走后,辛辰想到要是去给路非介绍女友,他可能出现的表情,面部不禁有点儿抽搐了。

圣诞过完,马上快要到元旦。可是中国人好像并没有把元旦当成新年的开始,下意识等着农历新年的到来,尤其摄影工作室倒有大半员工不是北京土著,都期待着一个悠长假期,好早点儿回家过年。

当严旭晖出现在工作室,宣布派小马去贵州东南部地区做一个少数民族风情画册拍摄时,小马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

“这画册是当地政府推广旅游计划的一部分,不赚钱,既是工作室拓展业务范围的尝试,也算是做公益事业。”严旭晖强调着,“小马,知道你老家就在那边,所以派你过去。如果进行得顺利,拍完了及可以提前回家过年。”

小马点头不迭,“我带谁一块儿过去?”

摄影师出去,总得带个主力帮着做辅助工作。但工作室最近还有几个赚钱的广告片要赶在年前完成拍摄,人员不敷分配,连企划都上阵充任助理了。严旭晖转向辛辰,“小辰,刚好你手头做的艺术展推广工作已经完成。眼下都在忙拍摄,后期处理是下一步的事了,要不你跟小马一块儿出趟差?还是老规矩,一边拍摄一边完成初步的修图。其实当地政府会派专人专车协助你们,体力活可以让他们做。按预定日期拍摄完成了,你可以直接回家休春节假期。怎么样?”

辛辰没有异议。贵州是她没去过的省份,能借工作之便公费去见识一下也行。

第二天,她和小马收拾行李,带着器材,一路看着拍摄方案,乘飞机去了贵州。

飞机在贵阳机场降落。小马喃喃地说:“我快赶上治水的大禹了,过家门而不入,这情操这工作态度啊。”他老家就在省城贵阳,能在节前提前回来,自然是言若有憾,心实喜焉。辛辰也懒得搭理他的感叹。

来接他们的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小李和司机老刘十分热情,先与小马认了老乡,上车后一路给他们介绍着。黔东南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既有秀美的山水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又充满了厚重的原生态文化色彩的民族风情,只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紧邻的湖南。现在政府已经决意大力宣传,改变这一状况。

辛辰已经仔细研究了拍摄计划。画册上的风景图片由当地政府提供,小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镇远、雷山丹寨、黎平等地,拍摄少数民族聚居的人文景观。

接近旧历年地,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密。小马坚持元旦也不休息,力争早点儿拍完。他们几乎没在风景区有什么停留,从一个地点赶往另一个。陪他们的小李和老刘对他们的工作效率表示了惊叹。

辛辰倒没有累的感觉——她走惯自虐式的驴行道路,只觉得这一趟差出得堪称舒服。他们的拍摄地点很多是偏远乡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一路有公车接送;一个司机,一个工作人员全程作陪;住的不是宾馆便是政府招待所;饮食全有人打理好,有时甚至是满桌乡政府官员出面作陪;弄得小马跟辛辰几乎有点儿受宠若惊,极不适应。

转眼到了一月中旬。这天天气阴沉,开始下起了冻雨。限于光线,拍摄只能放缓速度。小李告诉他们,本地这种天气并不出奇,一般几天后就会过去。小马急于早点儿完成工作回家过年,催促着赶往下一个乡。开了一段路,司机老刘看得直摇头,“这一带山高路险,凝冻天气上路太危险了,还是等一等。我们这里气候一向温和,没有严寒,天一放晴,路就好走了。”

~奇~他们于是在离黎平县城大概七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子里住下。然而出乎意外的是,冻雨一直不停,与雪交替下着,天气越来越寒冷,路面迅速结了反射着光亮的厚厚冰凌。老刘直叫幸运,“这要是被困在路上,才真是要命。好歹现在待在村子里,还算方便。”

~书~然而所谓方便也只是相对的。村子里先是停水停电,然后手机信号中断,在打了一个电话回家后不久,固定电话也中断了。

大家被困在村委会简陋的办公室里,面面相觑。

小马起初还有心情端了相机出去拍摄厚厚冰雪覆盖的蔬菜田地、茶树林、挂着长长冰凌的输电线路、不胜重负倒坍的民居和高压塔、被封冻在晶莹冰雪内的小鸟、鞋子上绑了稻草艰难步行的返乡民工,并且牛气哄哄地说:“有些图片绝对能得新闻或者纪实摄影类的奖项。”

可是日复一日,这些景象渐渐让他麻木。更重要的是,供电、通讯、网络全部中断,相机电池耗尽。村子里只有一台柴油发电机提供后备电源,但必须优先为村民打谷子,不然日常食用都成问题,而且柴油也很快用光了。

村子里的老人说他们从来没见识过这种天气,艰苦跋涉回来的返乡客带来的消息让大家惊惶不安:路面冰凝结了有一尺厚,没有任何冻化迹象;已经有大客车出了车祸,伤亡惨重’车轮缠上铁链也无法行驶安全,外面道路交通完全中断;连省城贵阳市也停电了,雷山县城、黎平县城更不必说‘加油站没有油;物价飞涨。讲起步行返回的艰苦行程,几个民工全都带着余悸和庆幸。

小李心情尤其沉重。没法与上级取得联系不说,家里妻子还有一个月临近分娩。他提出徒步走到黎平县城。至少在那里与外界联系的机会要多一些。交通恢复想必也是从县城开始再慢慢延伸到下面乡镇村落。

小马马上赞成。他有标准的网络信赖症。这样没电断网的日子已经快将他憋疯了。老刘老成持重,只发愁地计算着距离和步行西药的时间,不置可否。

如果是和驴友出行,辛辰倒愿意试试徒步。可是眼下她穿着匡威的帆布鞋,衣着单薄,没携带任何出行装备,更别说那三个男人全都没有经验,她不打算响应这个注意。

辛辰想了想说:“小李,你在政府工作。政府会坐视下面乡镇市区联络不理吗?”(Zei8。COm电子书。整*理*提*供)

小李摇头,“不会。现在应急机制肯定已经启动,各种基础设施的抢修也应该展开了。只是天气恶劣,速度不可能快。”

“民工步行返乡,都在县城带了补给。我们现在两手空空,没有必要的装备。沿公路步行,八十公里至少要走四天以上。大家有把握经受得起只吃最基本的食物并在外面露营吗?”

老刘先摇头,“吃还好说。以我们的衣着再去露宿,肯定出人命。”

“我建议还是留在这里,不去冒不必要的风险。”

他们继续滞留在这个小山村里。村支书照顾着他们的生活。尽管青菜全被冻死在地里了,日常食物倒也没有问题。家家都存着谷子。柴油耗尽后,就用原始的方法,把谷子倒在早已弃置的石臼里捣,弄掉外皮以后再做成饭。村边的引用水源早结了冰,村民索性敲下屋檐悬挂的长长冰柱化水使用。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小卖部里,所有商品几乎都被他们和村民买光了。

到了晚上,再怎么睡不着也只能早早上床。偶尔只有几声狗叫,夹杂着木质屋顶在冰雪重负下发出的嘎吱声,更显得四周一片死寂。

村子里已经有房屋倒坍了。为了他们的安全,村支书将他们集中到了自家。说好条件有限,只能一间房里搭上四张临时床位,给辛辰在靠屋角拉一个简易的布帘。他们自然没有异议。晚上没有电,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喝点儿村民自酿的酒,裹着被子,百无聊赖地聊天,直到说累了睡觉。

窗外积雪反照着光线,屋子里倒并不是绝对的黑暗。最初小马唱着主角,吹嘘他的北漂经历和各式艳遇,半真半假,演绎得很是精彩。老刘刚开始比较内向,这几天也开始回忆起当兵时的生活。小李生活很简单,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工作,到了年龄就结婚,直等着当幸福的父亲。听他们神侃,辛辰居然也一时忘了心底的烦恼。

辛辰在布帘另一边,并不参与他们那些渐渐变得纯男性化的谈话。她在徒步途中早见识了比这更豪放的吹牛,根本不放在心上,只想着自己的事情。

她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大伯,告诉他自己的方位和下一步要去的乡镇,想必此地雪灾引起与外界失去联络的情况,外面已经报道了,就算担心,也能理解。

在手机信号中断之前,路非仍然是隔几天打她的电话,随意聊上几句。突然打不通她的手机,不知她会怎么想。辛辰想着,又有点儿自嘲。能怎么想呢?他那么有逻辑的人,连她在无人区徒步时都能确定她的行踪,从她最后报告的方位,自然也能大致推断出她的情况,知道她不过是困在了黔东南的某个地方,等待交通通讯的恢复。

村支书隔几天会去邻近村子打听消息,带回来各种不知真假的传闻。

“听说一辆运送救灾物资的军用卡车滑进了山沟,车上的人都受伤了,冻了一天一夜才被抢救出来。”

“听说县城里蜡烛已经卖到五块钱一根了,取暖的木炭都脱销了。”

“听说全国都在下大雪,还要下一个月。”

“听说长江都冻住了。”

几个人全都听得无精打采,连最后一句天方夜谭都达不到逗乐的效果了。

与外界的联系被大自然的不可抗力中断,献身于孤岛般的地方。在这个小村子里,日子单调重复,一天天过去,时间却仿佛凝固了一般。拜托辛辰靠在火盆边看随身带的书。村支书说起离农历新年还有多少天时,她才记起,马上要到她的生日了。

想起路非那天夜里说过的话,他们认识竟然快十二年了,对快二十六岁的她来讲,接近半生。她头一次意识到了这个时间的长度,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这样无眠的寂寂长夜,辛辰不能从过去一直想到将来。

她用了多久才走出他离开留下的巨大空洞?她头一次正视这个问题,却没法去将那一个个寂寞孤独、伴随着梦魇挣扎的夜晚串成一个清晰的时间。

哪怕可以牵着别的男孩子的手了,她又用了多久才说服自己不去比较掌心的温度、双臂的力量、身上的味道?

又是到了哪一天,她才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平衡,由脆弱到稳定?可以不再自伤自怜,可以坦然看任何人的眼睛,可以安心走没走过的路,可以静静让噩梦来了又走,只当是睡眠的一个附加礼物。

与他厮守去走接下来的路,这个提议注定没法单纯。伴随着她不愿触及的记忆而来,既甘美又可怕,的确是诱惑了。真的有必要让自己重新陷进去吗?

村支书提供的棉被又厚又重,压在身上,连小马都说会做噩梦,更不用说一向多少有点睡眠问题的辛辰。她多半会在夜半最寂静的时分突然惊醒,听到布帘另一边传来老刘师父的沉重鼾声才定下神来。而做的梦却让她自觉窘迫。也许是睡前想得太多,路非时常进入她的梦境,恍惚之间,仿佛重回了泸沽湖边的临湖客栈。

她一直拒绝回想那晚的细节,然而一夜贪欢,留下的记忆竟然不是一点儿简单的快乐就可以一带而过的。

她只能挫败地想,是她自己轻率的行为把两个人维系得更紧了。

在村子里一住就将近半个月,总算这天村支书带回来一个好消息,“邻村已经有电力抢修工程车开了进去。村民都帮着抢修供电路线了。下一步就要到我们这个村子来。我得赶紧通知大家。”

小李听得精神一振,“我们可以搭他们的车回去。”

又等了两天,供电局的车缠着防滑链缓慢开了进来,和村民一块儿重新树起电线杆,接通线路。供电却并没能马上恢复。刚好他们带的抢修物资用尽,也要返程。小李出示工作证以后,司机同意带他们回去。

几个人和村支书告别,挤上了车。一路仍是冰天雪地。工程车艰难缓慢地驶回了黎平县城。他们到政府招待所住下。

县城的情况比下面乡镇略强一些。备有发电机的单位每天至少几个小时的供电与正常上班。通讯已经恢复。几个人火速与家里打着电话,几乎喜极而泣。

辛辰拨打路非的手机,提示他不在服务区。她也没在意,赶紧借光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几个人聚在一起,开始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小李已经跟领导取得了联系,各政府部门目前都忙于救灾,显然再没办法管拍摄画册这件事了。而且气象部门警告,雨雪天气仍将持续。他建议明天联系车子回凯里,等春节过后再继续工作。辛辰和小马也跟严旭晖通报了情况。严旭晖接到他们的电话大大松了口气,自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