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听我指挥-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你还记得这个啊?”海蓝这时对张奕有了几分香火之情,感觉亲切了一些,看着也顺眼多了。

“嗯,我们有几回一起打怪的时候,我看见有人要找你当‘老婆’,你都这么说的。”

“因为我不想惹麻烦呗”

“你也太较真了吧?网上的人,谁把口头上的‘老公’‘老婆’当真啊?”

“可我觉得挺别扭的。你既然是搞心理的,应该知道,有些话会在心里潜移默化地产生暗示——弄假成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个嘛,分人吧不同的人,心理暗示的敏感度不同……好了,下载完了……看,我的战士挺拉风的吧?”

海蓝不置可否,只是看着那熟悉的风景画面笑了笑。

张奕在游戏场景里转了一圈,就跑到PK场去找虐去了。因为凭他的级别、装备已经和主流差距太远了,每次都被*得很惨。他却浑不在意输赢,呵呵大笑着。

他还叫海蓝开号,两个人一起PK。

“不了,我可打不过你。”

“唉,打着玩嘛玩游戏,认真你就输了”

海蓝还是摇头,张奕便继续自己玩起来。不过,他玩得也是心不在焉,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和海蓝说话,观察她分析她。

在不知不觉中,海蓝对张奕从开始的看不惯,慢慢地到有话可以聊。

她也知道张奕对自己的病例有兴趣,说话是有目的的。但张奕这个专业人士,说话有技巧,也非常善于引导。而且,两人因为父母的原因,将来成为继兄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也在礼尚往来中,渐渐培养出了亲情,海蓝后来也就不太防着他了。虽然达不到推心置腹的地步,但很多话也愿意和他说了。

张奕对海蓝的事情知道得越发多了,也知道了高风的事。他只是从海蓝、金爸口述的一些事情中,就分析出了高风的性格。这也是因为高风的性格简单,是一种典型的“成就型”人格。

这让张奕在分析海蓝的内心世界时,又多了些线索。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人,往往是她(他)潜意识里想成为的人,是另一个隐藏的自我。

可以说,张奕对海蓝已经有比较深的了解了,但她身上还是有些矛盾和令人困惑的地方,他从心理学上还解释不清。尤其是当他想让海蓝回忆当年的空难时,断然遭到了她本人和金爸的拒绝。

他越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刻意回避灾难的情景,甚至完全遗忘,也是PTSD患者的一个表现。但患者本人不配合,他自然不能采取行动,只好继续和海蓝慢慢周旋。

恰在这时,西蜀发生了震动大半个中国的大地震。

那里处处崇山峻岭,再加上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使得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救灾早期的重任落在了航空界的身上。

军航首先出动,前往灾区实拍灾情;直升机往返撤离灾民;各运输机师都紧急出动,运送救援物资和救灾部队。

民航也跟着行动起来。不但各航空公司都抽出航班参与救灾的运输任务,民航空管局还要求各地抽调空管人员支援成都。

所有的人都积极要求前往蜀地救灾,原则上优先考虑年轻的业务骨干和党团员。本来是有海蓝的,但站长考虑到她是女同志,前往灾区恐怕生活上不便,就劝她不要去了。

海蓝却觉得,多一个人,就可以让西南灾区的空运安全多一份保障。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金爸,也很支持她,还帮她给空管站站长等人说情,最终她得到了批准,和童序、大宇一起前往灾区。

震后第四天上午,各地派出的优秀空管员先后抵达了成都双流机场。他们在简单安置后,还没来得及看看震后的市区市容,就直接去塔台的进近管制室熟悉情况。

当地工作人员先和他们介绍起地震后的情况。

因为震中距离成都还有72公里,所以市区内并没有大面积房屋倒塌的情况,但是房屋损坏还是比较严重,天花板脱落、墙体倾斜与裂缝随处可见,很多楼房都成了危房。再加上余震不断,市民们晚上大都不敢睡在家里。帐篷成了紧俏货,市内的公园、草坪、大街、河堤等空旷处,晚上到处都密密麻麻地睡满了人。有些人没有帐篷就用油布自己搭简易帐篷,睡蚊帐。

说起来,市区这一带远没有汶川北川那些重灾区危险,不过机场秩序受到的干扰还是很大的。

地震发生当时,正是航运高峰。机场的新塔台因为是高层建筑,震感强烈,桌上的液晶显示器都纷纷跌落在地,现场一片狼藉。人也根本站不住,值班空管跌倒在地无法站起来,但依然扶着桌子,拿着话筒继续指挥,使得一架已经下降的飞机安全降落在仍在摇晃震颤的大地上,另外他们还镇定地命令已经进入五边的飞机复飞,并指挥航班备降在重庆机场,保证了当天所有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由于新塔台的设施破坏严重,空管局征用了航管楼旁的一个小餐馆,作为应急指挥中心。一辆交通车充当起临时指挥车,开往机场起飞线附近,发挥临时塔台的作用。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们保障了灾后前两天军航救援飞机的进港。

现在,空管局已经启用了老塔台作为过渡,条件有所改善,并恢复了民航的客运和货运。只是这里的空管员都坚守一线很久了,为避免出现人员大面积的疲劳,才特别需要各地空管们的支援。

说起灾区的空域情况,也是前所未有的复杂。

成都双流机场附近周边有8个军民合用机场,包括飞行学院的机场,现在都已经全部动员和充分利用了起来,但应付骤增的空中流量还是颇为紧张,因为这里的日区域流量已经超过了千次,其中军航超过800架次。另外,这一带空域的飞机机型复杂,专机、军用运输机、直升飞机云集,特别是民航恢复营运后,更增大了空中指挥的工作量。

外地空管员在到达后,当天就开始上岗。一开始主要担任监控任务,可以跟着本地空管员熟悉业务。之后,他们开始参与值班。当地空管局照顾外来的人员,只让他们值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半的班,晚上没有排班。但是救灾期间,军航的救援航班都是不分昼夜的,所有人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也都自觉自发地守在塔台,轮流值班和监控。

来到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又充实。只是一开始,没经历过大地震的海蓝,还是有些紧张和害怕。有几次半夜里,都被余震从梦中摇醒,睡得很不踏实。

19日晚,发生了一次震感强烈的余震,当时外面还有大风大雨,海蓝被摇醒后,跟着大家一起跑出机场酒店的房间,前往安全地带避难。就连当地已经见惯了余震的空管人员,后来也撤离了塔台,再次在指挥车上进行指挥,直到第二天余震警报撤除,他们才重返塔台。

在工作之余,海蓝也不断地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上,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心灵每一天都受着巨大的震撼和冲击。

其中,最引起她情感共鸣的是一位母亲留给襁褓中的孩子的手机短信。

当救援队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撑着地,身体已经被垮塌下来的房屋压得变形……救援队员在她身下发现了一个婴孩,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还在熟睡着。在裹着孩子的小被子里,人们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大家从报纸上看到这句话时,一个个大男人都忍不住红了眼圈,海蓝更是哭得泪水涟涟。因为,这让她再一次回忆起了当年,母亲陈丹也是在危难来临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爱到极致,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去保护自己的最爱。这是所有爱的共同点。

灾难虽然可怕无情,人间真情却让人勇敢坚强起来。

所以,海蓝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回忆起那场空难,却不再有恐惧的感觉。因为这条短信仿佛也是传递给了她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母亲的爱会一直陪着她,母亲希望她好好地活着,开心地活着。

她在灾区待了一个多月,不但感受到了很多新闻里正面报道的东西,更亲身体验了人间百态,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但还是真善美的东西更多,尤其是灾区的普通老百姓给她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四川人可能是最好吃好耍的中国人了。他们创造了最受欢迎的饮食文化,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必有川菜馆。还有这里的茶馆文化、麻将文化,也是闻名全国。有个笑话说,坐飞机飞过四川上空,都听到下面一片搓麻声。

海蓝这次也见识到了。有时出去散步,他们看见在躲地震的简陋的帐篷里,一些市民还在吆三喝四、乐此不疲地“修长城”。

她和童序大宇等人都来自沿海,生活节奏快,看到这里的人这个样子还很不理解。——家园被毁,亲人下落不明,全国的人都在为你们难过、都跑来救助你们了,怎么你们倒还不痛不痒的?

张奕却说,打麻将和做游戏,其实是很好的心理疏泄的方法,要不怎么这么大的灾难也没压垮四川人呢你们不要被他们表面的惫懒所蒙蔽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经历的苦难多了,什么都不怕。他们最不缺乏的就是血性和韧性

八年抗战中,四川以一省之力,提供了全中国近三分之一的财政粮赋,以及全国兵源的五分之一。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人,有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无川不成军”的说法流传至今。

这次地震后,四川人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震后得知大量伤员不能及时转送,当天晚上就有上千辆成都市的出租车司机,放弃赚钱的机会,自发地奔赴都江堰灾区帮助转送伤员。而市内各个采血点也都排起了上千人的队伍,从下午七点到凌晨都一直有各行各业的人前来献血。还有很多的市民,自发地天天给医院的伤员、临时安置点的灾民送衣物和热饭热菜。

这些最普通平凡的人们的善良行为,让人感到温暖,也让经历了苦难的灾民们不无安慰。

在海蓝他们到达灾区后没几天,张奕也跟随心理危机干预队来到灾区。

不仅灾难后的幸存者、目击者、死难者的亲朋,需要心理危机干预;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志愿人员、应急服务人员,也都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

因为在人间地狱般的灾难现场,无论是心理素质多么好的人,都会感到悲痛、恐惧和绝望。即使没有亲身经历灾害现场,但从电视上看到,或是有亲人或朋友遇到危难,也会产生焦虑、惊慌等创伤后应激反应。创伤后心理干预得越早,效果越好。

张奕在下飞机的时候,约见了海蓝和童序。他就是给童序做过心理咨询的那个博士。这次来,也对自己的两个病人很关心。不过,这两人的表现倒还不错,在心情激荡之时还能冷静地工作。

尤其是海蓝,让张奕刮目相看。他发现这次灾难让她的心灵成长了。她的目光坚定,说起灾难事件也不再是逃避的态度。

他问她怎么不害怕了,海蓝给他说了个空管前辈的事情。这个故事是这次在工作之余,和一些老空管闲聊时听来的。

几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也是死伤惨重,当时空军唐山场站指挥调度室的楼房也倒塌了,对空指挥系统全部瘫痪,许多官兵都遇难了。

有两位幸存的军中空管前辈,站在一片废墟之上,没有雷达、没有电台,和飞行员的无线电通话也时常发生故障。这两位军人,硬是靠耳听、眼看、头脑分析的办法,成功指挥了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13种飞机、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起降。最多的一天356架次,最短的起飞间隔只有26秒。运出伤员2000多人,运进救灾物资数千吨,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和事故。

他们创造了肉眼指挥飞机起降的传奇。

前辈的事迹,和这次地震中的很多鲜活的实例,让海蓝明白了——在灾难面前,害怕是没用的,只有实干才能战胜恐惧。

第一卷 122章认识自我

122章认识自我

海蓝从灾区回来,已经快6月底了。

表妹海鹭已经在办理出国手续,即将前往新加坡留学。她和文质彬没来得及当面告别,因为他和杨丹阳等特警队员都还在灾区没回来。特别是因为唐家山的堰塞湖,他们一直驻留在绵阳,帮助当地警方做好维持秩序、疏散市民和防洪的工作。

海蓝在灾区时还和他们通过电话。这一次,很多人都去了灾区,连已经不年轻的林丹医生也参加了后续医疗队前往灾区为灾民服务。还有正在广汉的民航学院接受空保培训的贺思佳,也给海蓝打过电话,她当时正在灾民安置点当志愿者。

海蓝算是撤回来早的人了,因为此时,紧急救援阶段过去了,公路和铁路交通开始发挥巨大作用,空域紧张情况有所缓解。他们这些支援人员就返回了。

特警队直到7月底才回来的,而海鹭早已经走了半个月,先到海外熟悉学校环境去了。临走前,她还跑海蓝这儿哭了一场,原来她担心这一去就和蚊子渐渐疏远了,最后断了关系。可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她又不可能放弃这次机会。

海蓝劝她:“学业要,爱情也要。现代通讯这么发达,维系异地恋的难度比以前低了很多了。你想想古代的人,没有电话电报网络,寄封信,搞不好也要一两个月才到,你就会觉得现在的日子简直就是在天堂了。”

“可是,有些男人天天守在一起还是会撇腿,比如我前面谈的那个贱男……现在,我要和蚊子分开那么久,那么远,怎么能保得住呢?再说,蚊子又挺招女人喜欢的……”

海蓝笑了笑,这个小表妹还从没对哪个男人这么上心过呢。

“你应该把这个当做一次考验,如果你和蚊子都能通过异地恋的考验……能够在长久的分离中,坚守对爱的感觉,那以后还有什么会分开你们呢?”

“可是,两年啊,好漫长啊。”

“还有寒暑假吧?即使是不能回来,你也不要因为寂寞而觉得委屈——你应该觉得幸运”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和他,能在这两年的分离中都守住自己的心,那就表明你拥有了一个可以和你一起坚持的爱人,也拥有了一份强烈到可以挑战距离的爱。这是你用寂寞和思念换来的一份真正的爱,是别人求之不得的爱。”

“怎么让我这么烦恼的事情,到你嘴里却变得这么浪漫?”

“感情本来就是很浪漫的啊。无论是终日厮守,还是两地相思,都是浪漫的。特别是分离两地的思念和守望,那是一种心灵无声的沟通,是一种无条件的信赖。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这么一个人,能不幸运吗?

“噢……”海鹭从听得出神的状态中回过味来,轻轻拧了一把海蓝,“我知道你是在说你和高风啦。”

海蓝笑了:“你也可以啊。”

“好吧,那我也试试这种浪漫好了。”

现在的海蓝越来越平和了,以至于张奕回来后,提出想给她做心理治疗时,她也欣然同意了。大概是因为在灾区见过他娴熟地运用心理干预措施帮助那些小灾民回复了欢笑,让她对他的能力也比较信服了。

其实,张奕也看出来这次去灾区的经历对海蓝影响颇大,但要真正战胜心中的恐惧,还需要有人帮忙,而且他个人也还想研究一下海蓝的心路历程。

他先和海蓝进行了一番交谈。

“要战胜自我,首先要认识自我。海蓝同学,你说说看,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斜靠在小沙发上,手里拿着根签字笔,不时转两下,有些漫不经心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