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呆猛女汉纸-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将军是地地道道的京都人,一口的京片儿方言。老夫人是四川人。两老平时都说着带着地方特色的普通话。可喜可贺的是,果尔说的是地地道道标标准准地普通话,到底是没辜负姜家妈妈这三年来一字一句的教导。

在果尔不满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能流利地说话,与其他孩子相比,家人是一致认为她有着无与伦比的语言天赋。这种典型的行为特征,我们通常形象地称之为“护短”。

护短,这种行为由来已久,传言已久的俗语曾言“儿不嫌母丑,母不嫌儿臭”。此行为在华夏的流行度,可见一斑。

而此时此刻,后院正进行着标准普通话与方言普通话的交流。

后院,葡萄树下。

老将军坐在摇椅上,果尔站在摇椅前面的脚踏板上,斜着身子无骨头似地趴在老将军的怀里,奶声奶气地说着悄悄话:“爷爷~奶奶说,明天就要送我去上幼儿园。”

“嗯!你小叔送你。”自从果尔会叫人后,爷爷口中的“小子”,他人口中的“小警卫”,就是果尔这个娃子的“小叔”。

其实果尔更愿意叫“大叔”……

“叔,你不能抱着我去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看见了,会瞧不起我的。咱们骑自行车去,长面子!”

在果尔这个还没有转换过来商品价值观的观念里,自行车是个珍贵的稀罕的东西。准确说来,这也没错。在这迅猛发展的五年里,华夏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区分。自行车在五年前是由国外引进,其昂贵的运费就已经决定了其作为“奢侈品”的存在。在这五年里,国家大力发展实业,工业农业商业等都全力发展起来的,自行车也越来越普及,到了现在,着已经只是普通的交通工具。

“开车去,那才是有面子!怎么样,小家伙,把你收藏的小木雕送我一个?我就安排大车送你去。”老刘是唯恐果尔不学坏。

果尔一听,板着脸,严肃地说道:“刘爷爷,你这样是不对的!过度的炫耀会让小朋友们排斥的!”

众人:噗……

毕竟是京都里的幼儿园,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器材设备都是顶尖的。凡是有家底的,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接受早期教育,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果尔也是不了解行情,能去这所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又岂是普通人。在成排结队的车辆中,果尔家的自行车成为了另类。

好在孩子都小,尚未带上有色的眼镜。而大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对果尔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幼儿园的生活很丰富,简单来说就是各种玩,教室的地上铺着软绵绵的长毛毯,可以尽情地在上面摸爬滚打,在角落里还有一个七彩小帐篷,地上放着个五颜六色的玩具,墙上也粘着炫彩闪亮的童话小人物。

这是个彩色的天堂的,很难不让孩子们喜欢。起码对果尔这个伪儿童来说,这是个新奇的小世界。

一个班级里只收十五个小朋友,由两个老师带着。虽然女老师和蔼可亲,男老师温文尔雅,但也阻挡不住娃子们初次离家的不安。

第三天,幼儿园的门口依然哭声震天……

果尔听的不耐烦,这些娃子们平时的说话声嫩嫩的也没多大声的,咋就哭声恁刺耳?这一直是她想不通的问题。

从小叔的脖子上滑下来,摆摆手,干净利索地进入小教室。

众位家长看着潇洒离开的汉子,心中怎一个羡慕了得,瞧家人那懂事乖巧的孩子,再看自己着磨人的小妖精和小魔王,头疼!

幼儿园的生活,果尔可不是浑浑噩噩地在过,她很认真地去学习跳舞唱歌,努力把胳膊伸直,腿伸直,谁说孩子的柔韧性好!她已经试过无数次,愣是弯不下她的腰。

看老师那着急无奈的小眼神!

对拥有两个游泳圈小肥腰的娃子来说,弯腰确实是个高难度的动作。跳舞在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小胖妞能够自娱自乐地融入其中。

可唱歌……那实在是勉强不来。果尔一开口,班里的孩子就哭。

用小老师私底下的话来说:那不是唱,是踏踏实实地吼!

唱歌那嘎子的事是真不能怪孩子。姜家人没事的时候哼的都是戏剧,而老将军最爱的便是秦腔,尤其是花脸的演唱。

秦腔的特点便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有人曾戏称: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要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而其中的之最——花脸,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

听的多了,果尔也被洗脑了,一张口,一开调,再婉约幽怨的歌,都能让她吼出几分豪迈来。更让人无语凝噎的是——偏偏都在调上!

好吧,山不转水转,老师换个爽朗点的歌,搭配起来也不那么怪异不是?!

果尔一曲下来,又不行了。以前的歌,她都是压着嗓子在唱,一换上这欢畅的歌,她可着劲高兴了,也不压嗓子了,直接收腹挺胸,昂着头把丹田之气全部唱了出来。

教室寂静……

“哇~妈妈~”十四个孩子的齐声大哭顺利把校长引来了……

放学后,夕阳下,花坛边。

某只妞,蹲成一团肉,一边拔着草,一边无聊地等着被校长叫去训话的小叔。

回家的路上,一个大身影遮住了那只长宽相等的小身影。

“明天,我不来上幼儿园了,没意思!”果尔趴在小叔的背上失落地说道。

“这事,得问老夫人。”肖警卫在这个家里呆的时间长了,也摸索出了,家里的事都是老夫人拍板决定的。

果尔撇撇嘴,保持沉默,果然还是与幼儿园的气场不和……

9:一个孙女,十二个徒弟

回到家里,全家人都在,果尔妈也早早地回到老宅,看看自家女儿这几天的幼儿园生活怎么样。她可是听说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哭了一天,回到家声音都是沙哑的。

果尔从妈妈手里饭前点心,低着头默默地吃着,甜美的滋味立刻滋润了失落的心。

等她吃完后,肖警卫已经把校长说的话一字不落地转述给了老夫人。

果尔妈惊讶,准确说来,应该是惊吓了。她一直以为自家乖巧懂事的女儿是淑女来着,尽管体型上有些不符,但有淑女气质就够了。她万万没想到女儿会做出如此彪悍的事情……

众人憋着笑,看着快把头埋在碗里的小家伙。

老将军咳嗽两声,提醒众人注意言行举止,不可伤害了自家孙女幼小的心灵。

果尔妈整理好表情,一把抱起女儿,窝到沙发上,开始蹂躏女儿白嫩的圆脸蛋,亲亲后,再啃两口,怎么都玩不够。

满脸口水的果尔可怜兮兮地把救助的目光投向老妇人。

老妇人扭头看天,其实她也有啃两口的冲动,白白嫩嫩滑滑的包子脸,再加上淡淡的奶味体香,无一不诱惑着人去咬上两口。这着实需要有强大的自制力。

“乖乖,不想上幼儿园了?”老夫人问道,她可是知道小家伙在之前是有多期待幼儿园的生活。

“想,可是……”果尔纠结地皱起了眉头,不知道如何去形容她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

“想去,那就去。小班的孩子太小,不经吓,下周一,咱么去中班。”老夫人想了想后,感觉这样的安排最好,自家小家伙早熟,去中班也没什么不妥的。至于幼儿园那头……这好说,都是老同学!

提议通过,全家开始吃晚饭。

看着盘子里的卡通造型的炒饭,果尔一个勺子小去,小熊没了头。

果尔妈在一旁无语,她就不应该花那么长的时间做这个造型,这种吸引孩子食欲的方法完全没必要,自家女儿的胃口一向大的出奇。

这厢安安静静地吃着饭,邻院缺热闹非凡。

周末是果尔最喜欢的日子。这天,无论多忙,全家人都会尽量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在某个不知名地方训练的姜家爸爸和果尔哥。而之所以格外地热闹,是因为住在邻园的十二个小伙也会在这一天来聚餐。

这十二个小伙是老将军收的十二个徒弟。现如今,最大的那个也不满二十岁,最小的那个只有八岁。

十二个小伙子会在周末学校放假的时候,来这里跟小叔学一天的武,再跟着老将军学一天的“文”,邻居老刘也时不时地会客串一下老师。

说起这十二个徒弟的来历就要说起另一家事了。

肖警卫在姜家干了五年后,琢磨着该稳定下来了,于是,把账本拿出来一数,嗯,钱挺多的,应该也许……够买房。

老夫人听说了这事,去几个闺蜜家串了几个门,直接用最少的钱拿下了老宅附近的那个据说以前是某个王爷府的四合院。

在果尔刚听说的时候,专门去看过,完全没有传说的那么夸张,雕栏玉砌什么的,想都别想!古董桌椅什么的更是没有。这个逛下来,贵也就贵在房间足够多,院子足够大。零零散散的小院子合计起来怎么都有个几亩了。

肖警卫的爹娘,也就是在农村的夫妇两个听说孩子买了房,高兴地合不拢嘴,等听到要接他们过去,不乐意了。他们住的房子是祖宅,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再有就是,在农村,他们还能喂个鸡,种个地。到了城里,能干啥?!

无论肖警卫是怎么劝,夫妇两个就是坚决不来。

此时,家里的智慧宝老夫人显现了她的重要性。

“人老了,怕啥,就怕自己不中用。你家两老找的都是借口,就是怕自己是农村人,粗鄙,来到城里后给你丢人添乱。要想打消他们的顾虑,就要找到充足的理由去说服他们,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被需要的,当然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让他们认为,他们不来不行。”老夫人翻看了众多的老年人心理需求后,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在旁听戏剧的老将军把播放器关掉,开始与老夫人谈论收徒弟的事宜,自从家里多了果尔这么个小东西后,老将军的想法便开始改变。

如果不能安全隐退,那就强横到让人畏惧,继而无忌,只能羡慕。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既然家族人丁单薄,那么收徒弟便是一个振兴家族的好方法。

他本想等果尔再大些的时候收徒弟,而如今,一件事赶着一件事,都到了这个份上的,也正好请肖家夫妇两个来帮忙照顾这些孩子。

商量妥当后,肖警卫开着车去接父母,老夫人和老将军抱着果尔去孤儿院挑选孩子。

老夫人也没有过多的讲究,聪明不聪明,乖巧不乖巧,漂亮不漂亮,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品性好。

在默默地观察了一个星期后,老夫人从中挑选出了十二个年龄不一的男孩子。

为避嫌,孩子的户口挂在了肖警卫的名下,肖警卫已经三十多岁,最大的孩子也不过十几岁,这样的安排也没什么不合适。

肖警卫成功地说服了父母,把老家里的鸡仔卖的卖,送的送,再把地里的庄稼租给亲戚种,琐碎的事情拖拖踏踏地处理了一个星期。

等该处理的都处理完后,一锁门,开了两天的车,夫妇两个才见到儿子购买的大宅院。

夫妇两个坐了两天车也不见任何的疲敝,精神头格外的高,吃过一顿午饭后,就收拾出六个房间给孩子们住。十二个孩子,正好两个人一间。

刚开始这些半生不大的孩子很拘禁,时间长了,慢慢地适应了环境,各自的性格也凸显了出来。

十二个孩子,生活中的小摩擦也是难免的。每当这个时候,老大就会去当白脸,好声好语地去劝慰,不起作用后,老二就会上场,冷嘲热讽下来,双方也差不多惭愧地消停下来了。再碰见倔脾气的人后,也好办,老三会立即安排场地,打擂台。

男孩子的感情也是奇怪,越是吵闹打架,感情变的越好。

两年过去,十二个男孩子是把师傅家的唯一的一个女娃当成了宝,手头一有好东西就会送给果尔。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果尔真心地把这十二个早熟的男孩子们当成了家人。

如今老大和老二都已满十八岁,开始思索各自的发展。

老将军随着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唯一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哪一行,必须做到最好!当初他收徒弟的目的也是为姜家多准备一条后路。至于是什么样的后路,现在不重要。

老大喜欢教书育人后的成就感,很快便决定上师范类的大学,毕业以后去当老师。

老二想都没想就决定从商,他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可以想到,老二在填志愿表的时候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一堆亮灿灿地金元宝。

这个周末,家里很轻松,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上高中,除了寒暑假的时候放十来天的假,平时也只能一个月放一天的假。所以这个周末的家庭聚会,少了他们。老大、老二,上的都是本地的大学,时间很自由的,在周末的时候,都会参加聚会。

其实所谓的聚会也就是凑在一起吃大锅饭。

10:都是一群熊孩子。

正值返点,庭院中饭香四溢,站在街道上,就能猜到邻家的菜色,而结果也往往八九不离十。饭已经上桌,众人各就各位。老二也从果尔妈那里接过小家伙,感觉手上一沉,赶紧放到高脚椅上,使劲地研究了片刻后,对姜家妈妈说道:“姨,这重量?严重地超标了吧!瞧这小下巴,都两圈了。”

果尔妈给小家伙围上饭兜儿,摸了摸小家伙肉嘟嘟的脖子,很肯定地回答道:“确实!乖乖,听见没,你需要减肉了。”

“哼!”果尔败兴地扭过头去,她用了好长时间,才好不容易地养出了这点儿肉。

她容易嘛?!一个个地都嫌弃!

要知道,在她那个年代,能吃成这样的是大户人家!胖姑娘找婆家都能硬气两分!

姜家妈妈没理会胖妞的小性子,转过头开始与肖警卫讨论果尔以后的营养搭配。既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总不能束之高阁。

老夫人看着小家伙撇着嘴,皱着眉头的小摸样,暗自发笑,眼看小家伙的眼睛就要红了,才插话到:“不用费心了,乖乖想吃什么就让她吃吧,小孩子,胖点才可爱。”

果尔听到***话后,瞬间得到治愈,眨巴着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小叔。她刚才有听到“萝卜”这个词汇!绝对不是幻听!

肖警卫对这种可怜卖乖的表情完全免疫,毫不留情地在果尔面前的小碟子里放了两朵小花。

果尔用勺子使劲地捣着小红花,再好看也掩盖不住它是胡萝卜的事实!

她与它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不要挑食。”老将军把小家伙放到他盘子里的东西还了回去,已经碎成渣渣的东西看起来就让人没有食欲。

老夫人挑眉,夹来四只小红花放到旁边。两老眼神交流。

老将军吃掉两朵小红花,如果忽略掉微皱的眉头,动作还算豪爽。

看到妈妈不容商量的眼神后,果尔也只能忍受着这种古怪的味道,快速地把萝卜随便嚼吧嚼吧咽了下去。碍眼的东西没了,剩下的就好解决了。

悠闲的周末后便是忙碌的周一。大人们精神抖擞地去工作,孩子们萎靡不振地去上学。

果尔再次去幼儿园的时候,学会了低调,能不开口唱歌就不开口,即使开口,那也是不张嘴地小声哼哼。

到了小朋友集体学跳舞的时候,果尔就开始练习爷爷教的军体拳,虽然没杀伤力,虽然不标准,但用来锻炼身体——足以。

练的多了,果尔无师自通,竟能让军体拳压在儿歌的鼓点上,倒是别有一番看头。

熟悉了后,幼儿园的生活便规律单调地让人无聊。这其中,唯一能让果尔提起来劲头的就是中午的那顿营养餐。

营养餐兼顾孩子的营养需求和美味,最后更是有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甜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