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门娇-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陈玉梅的十里红妆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今天大家才算是开了眼了,这哪指十里红妆,都快有二十里了,上官家就这么一个女儿,为了面子那可是摆足了场面,富人们津津乐道,可是穷人们那可是眼冒怒气,奶奶的,这些个当官的哪来的这么多银子,不会都是贪污百姓的血汗钱来的吧。这一个婚礼都快够全城老百姓吃半个月了。人群中有人开始是议论了“你说这文家最近可真够热闹的,自古以来都是六十过大寿,可这文家偏偏给改成五十五,你说他家过就过吧,还非得要昭告天下,你们大家说说,这文家到底是咋了?”

“咋了?缺钱缺疯了吧”人群中有人回到。

“他家缺钱?那整个天历就没有有钱的人”另一个人说道。

不管人们是如何议论,文家这边收礼那可是收得合不拢嘴,可是与这热闹气氛不协调的是满城的乞丐好像都在这一天约好似的,都涌到了文家这一片,迎亲的队伍和乞丐的队伍对对碰了,大家是互不相让,后头的跟着一家出殡的队伍,好家伙,前面乞丐,后面死人,这满城的热闹好像都在这一天凑齐似的,本来出殡那家要掉头往回走,架不住人多看热闹,这一下路就给堵死了。

这下大街上可热闹了,一群衣着光鲜的队伍和一群破衣烂衫的队伍杠上,这后面哭哭啼啼的送死人的,这还真是千古奇闻那,就没听说乞丐会跟人家娶媳妇家过不去的,更没听说死人的跟人家结婚后面走。

街上看热闹的人是越聚越多,本来这是俩个队伍在杠,这下好了,变成了老百姓堵街口了,现在看热闹的人是从街尾排到巷头,就算是看不到的人也希望能听到头前的人给转述一下。

文家是左等右等没见到接亲的队伍回来,这时辰可马上就要到了,赶紧派人出去打听,这小厮跑到大街上一看前面是人山人海的,这也出不去啊,赶紧找人打听“兄弟,这前面出什么事了”。

这看热闹这位老兄笑嘻嘻的说道“你没听说吗,前面接亲的队伍窝里面出不来了,我们也在看热闹呢”。

小厮一听,撒腿就往家跑,赶紧的向老爷汇报。文家这方面一听到消息,赶紧的派人去找尹大人,尹泰德早就听人说了,只是在那慢腾腾的蹭时间,等文家的人到了,赶紧点齐人马,维护交通去,

本来瞧热闹正上瘾的老百姓一看官兵来了,这人群可就乱了套了,这坐在轿子里的新娘听丫鬟说道堵了正不开心呢,这下好了,人群一乱直接就往花轿方向冲。

尹大人看着四散逃开的人群有些无奈,他有这么吓人的吗?

☆、80。连锁反应

这人群都自己乱了,尹泰德还真不知要管那头,就连官兵都被四散的人群给冲倒了,看着眼前的混乱局面,尹泰德子心里暗骂:都他妈的是文家高的事,要不让也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扶起一个跌倒的小娃娃送到了她母亲的怀里,吩咐手下,赶紧集合队伍,一排排的往前推。

至少这样自己的人不会受到冲击。

人群里面是哭爹喊娘的,官兵索道吃出满地都是挤掉的鞋子,衣服,外加首饰什么的。看到还有不少人受伤倒地的,赶紧派人去找最近的大都过来,好便于救治。

可是这头是清理了,另外一头都乱成一锅粥了,有人就趁乱打劫,送亲的人也不知道啥情况,刚开始还反抗一下,架不住人多啊,二十里红妆最后好东西都被抢光了,剩下的就是垃圾了。

小霸王还好有侍卫护着没有出现什么大状况,除了头上红翎帽子没了,身上大红花不见了,骑得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跑没影了,衣衫凌乱点,倒也没有其他的。

可是新娘子就遭了秧,花轿也挤挤破了,盖头也没有了,衣衫也不整了,头上的首饰都不见了,连新娘子的头冠都让人踩碎了。而新娘身边的丫鬟就更惨了,上身就剩下一个肚兜在身上,衣服早就没影了,小姑娘吓得就剩下哭了,连衣服都忘了找一件披上≮我们备用网址:≯,还是一名老轿夫看不过眼,脱了自己的衣服给小姑娘穿上。

新娘子看着自己的红妆变成一地的碎屑,气的差点就当街叫骂,好在喜娘在一旁劝慰,奶娘也上来劝道“姑奶奶。你先忍忍啊,你要是在这里大闹,那我们今天的丑可就出大了,放心,文家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否则老爷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内心里是忍了又忍。没有发作出来。她上官婉如什么时候吃过这亏啊。小霸王看自己的媳妇这样了赶紧的过来,将身上的衣服披在对方的肩上,侍卫们护在两侧。等尹大人从一头清理到这儿来的时候,除了满地的碎屑。躺在地上不能动弹的上员外,还有多具尸体,其他的人早就跑没影了。文家这次大婚变成了整个大都的一个笑话。

送亲的人只能将新娘匆匆的送进了文府。面对四方宾朋文家只能暂忍怒气,给两位新人从新梳洗打扮,夫妻二人拜了堂之后。小霸王可就怒气难忍了,找到父亲抱怨道“爹,今天是怎么回事啊,本来好好地,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乞丐啊,还有出殡的,怎么都赶在一起了。这事不能就这么完了,小爷我大喜的日子给我唱这一出。分明是活腻歪了,还有我媳妇的嫁妆已经让人抢的不剩什么东西了,你说该怎么办?我老丈人那一头可不好交代啊”。

老太师拉过儿子小声说道“儿啊,你先消消气啊,外面还有一大帮人呢,咱先把眼前的应付过去,你放心爹保准给你出气啊,乖,先出去应付一下客人,哼,敢惹我文家,有他们好果子吃,走先跟爹出去”。

小霸王扭扭捏捏的不想出去,今天他可是丢人丢到家了,外面的狐朋狗友不知道该怎么笑话他了。

“我的小祖宗啊,咱们先得吧眼前的是给办利索了,不然那么多的客人可都要看咱们的笑话了,我答应你保证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爹说话算话,走,跟爹出去,要保持微笑,咱不能让人看矮了,这点气量咱们文家还是有的”。

拉着儿子出来的老太师,立马就变成了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都是在场面上混过的人当然都知道文家窝着一股火呢,大家都不敢这时候往枪口上撞,一群宾客匆匆的吃了点就急忙的告辞了。

文家送走了所有的宾朋之后,立马派人全城抓乞丐,大都的乞丐何其多啊,尹大人的大牢里都装满了乞丐了。严刑逼供人家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这让尹大人都很头疼。大牢里已经人满为患了,这满大街的乞丐也抓不完呢,尹天成给他爹出了一个主意,抓一批放一批,大牢成了乞丐们临时住所,还管饭,有些人都不愿意离开了。

至于那家出殡的文家也没有放过,敢在他们家大喜的日子住人霉头,直接将人家给抓了起来,送入大牢里呆着去了。

对于文家如此的做法大都的百姓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谁叫人家当官的呢,你不服?不服就抓你,你有一张口我们可是有两张口,让你辩都辩不清楚。

至于文家当天丢的二十里的嫁妆,那比抓乞丐还让人鸡飞狗跳的,这附近的老百姓家都让人快掘地三尺了,但还是一无所获。

文家的人在多番调查后也没有结果,那天出现的乞丐与大街上要饭的乞丐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至于被抢的东西更是没影的事了。这颗苍蝇让文家吃的别提有多难受了。小霸王在新媳妇面前更是没有一点面子,老太师拿了十万两的银票给儿子,就当媳妇的私房钱了,上官宛如这心里的怒气才稍微平息了一些。

皇宫里,皇上欧阳文韬正听小太监给他讲文家发生的事,这事就连管天下事的皇上都忍俊不禁,一口茶水差点喷在小太监的脸上,文家这热闹给皇上多了一次笑料,不过听到文家如此大动干戈的,皇上也觉得有些过分,让小太监把皇后找了来。

“臣妾拜见陛下”文皇后行了礼之后,就娇媚的靠着皇上说道“陛下,臣妾可有日子没见到你了”刚才还仪态端庄的皇后,冷不丁说出了这么嗲的声音,有点让皇上接受不了,岁数也老大不小了,学着其他嫔妃的样子,还真不符合的她这年龄。

“皇后啊,朕这次找你来呢你为了文家的事,这次文家婚礼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但是文家现在闹得够大了。群臣都颇有微议, 让我这做皇上也为难啊,回去跟文家说一声别太过了,对啊,文太师都五十多岁了啊,年纪有点大了…”

皇上这话还没有说完,皇后赶紧接上话茬说道“皇上,闻老太师虽然五十多岁了,但身体还是很硬朗的,我这就找文佳说这事去”说完就急急忙忙的回去了,连行礼都忘了。

皇上望着皇后的背影若有所思。

“皇上,王维仁王大人求见”太监总管过来通传。

“恩,宣他觐见”皇上放下茶杯说道。

王大人快步进来,行了叩头礼,“平身吧,王大人真么急着觐见到底是有什么事啊?”皇上不紧不慢的说道。

“启禀陛下,现在正是江南春耕时节,臣上次推荐的两种粮食正是下种时节了,这次来,是想跟陛下通禀一声,我明日就要到江南区督促良种推广的事,另外还请陛下示意有什么要交代的”。

“哦,是为这个事啊,这是好事,为百姓造福,你就去吧,尽量推广,好让我们天历百姓能够都有温饱,也是我朝幸事,恩,没什么事你就去吧”王大人赶紧躬身退下。

当文家的事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柄时,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份了,江南那边已经耕种完了,秦沐阳让吴长贵那儿盯紧点,务必做好配合,别让红薯和土豆出什么差错了,大司农王维仁王大人已经亲自到江南推广这两个作物。

罗家和秦家的生意也开始兴隆起来,几个总经销店的成绩非常喜人,各种货物的订货量在急剧的增加,金湾村目前的加工能力有点吃不消了。

秦沐阳和罗大成一商量干脆开分厂,这开分厂的负责人人选就让两人有些头疼,没有合适的候选人了,妞妞提议干脆让县城的张万山去,一来他已经干了一年多,也有经验而且能吃苦,二来人品也不错,县城里的分销店就让几个半大小子去当练手,正好还可以培养一下。

听了小家伙的建议,两人将建分厂和任用的决定征求了张万山的意见,对于秦罗两家的信任,张万山除了感激就是要努力让自己胜任,接下来就是建厂的事宜,至于工人,罗大成认为还是选当地的工人比较合适,至于配方还是要自己的人比较合适,这件事就由秦沐阳来安排。

分厂很快就选好了地址,选在了靠大都和金阳中间的丰谷县,工人就直接在当地来找,厂房就直接买现成的,再配几个自己的人过去,这样就齐活了,李氏和惠娘她们也派了几个人过去对工人培训了一段时间。这边的工厂开始正式生产了,这配货问题算是解决了。

至于江南的配货也进入了两人的计划内,等新厂完全进入正轨后,两人在决定何时去江南。

金湾村那帮孩子们的培训一直没有停止过,空出来的县城的店铺,让几个孩子一起管理,互同有无,相互学习一下。而秦沐阳也时不时的带几个孩子们出去见识一下,在大家的刻意培养下,几个孩子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估计离大用之期不远矣。

☆、81。小虾米大生意

时间很快到了六月份,罗大成和秦沐阳决定再下江南,解决一下江南的供货问题。

这次把那些个半大小子全带上,也好让他们长长见识,一帮家伙终于是要见到梦寐以求的江南了,一路上都兴奋不已,见什么都会好奇的问问,跟孩子们第一次去是一个样子。有了这些人的帮忙,路上倒是省了几个孩子们不少事,至少生火捡柴那是抢着干。

坐车倒船好容易是到了,秦罗两家的孩子对这些已经轻车熟路了,可那些个孩子就不一样了,江南啊,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出过县城,他们竟然到了南方了,孩子们对江南的风景真的很新奇,毕竟北方的生活和南方差异的太大了 。

到了目的地后,直接带着这帮小子就去了农庄 ,妞妞呢没闲着,和几个小孩说了自己的打算后,大家开始行动,在庄上找了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跟两个爹打了声招呼后,带着孩子们就直奔海边而去。

现在农忙时节已经过去了,渔民们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也没什么收获,今天来了一位小金主要雇他们的渔船,价钱还很高,大家当然乐不得同意,妞妞让人买来了最小号的渔网,网眼就跟筛子似的,有好心的渔民就提醒她“小东家啊,你这网是做筛子用的,可不是渔网啊,这样的网是捕不到鱼的”面对好心的渔民,她只是轻轻地一笑,说道“伯伯,别担心,我原本也不是用来捕鱼的,到时候你就瞧好吧”。

雇了几个渔民的家属在岸边盘灶支锅。留下自家的几个孩子,在岸边守着,自己则带着渔民们下海捕捞,逸轩有些担心拉着妹妹的手不放松,妞妞只好轻声的安慰了一下小屁孩。

拉过他们几个嘱咐道“哥,等渔船回来,拉回来的东西下锅煮一下就行,开锅后。捞出来,直接晾晒,让他们找一些席子过来,在席子上晾晒,有不长眼的过来,你们直接给我揍,出了事我担着。别吃亏就行”。

致轩他们几个点点头,又转过头对带他们来的那位向导说“大叔,你先回去和我爹他们说一声,我们就在这里住下来,让他们办完事,带姬叔叔过来。我们在这里等着”来人答应一声赶紧的回去。

妈呀,这几位小主子还在外面过夜,自己可是做不了主啊,赶紧的通知他们家长过来吧。

交代完毕,给孩子们拿了一些银两,让他们自己安排吃住去。

带着渔民就摇船出发了,指挥着渔船越划越远,“玄天。你给我好好瞅瞅,虾皮那种虾在什么地方”小声对着戒指说着话。

“小主人你不用开口我也能听到,再往前就到了,恩,很多的小虾米。”

“那玄天,到了别忘了提醒我一声”在心里默默的跟玄天交流了一下。

很快玄天就提醒目的地到了。吩咐跟来的渔船全部撒网,等一网网小虾米打上来时。连常年打渔的渔民们都楞了,这是什么东西没有见过啊。

见大家愣神赶紧催促他们,收好东西再撒网,等所有的渔船都装满后,赶紧吩咐起航回去。

岸上的女人们看到自家男人回来了赶紧过来帮忙,大妞指挥大家赶紧煮虾,致轩已经为干活的人备好了饭菜,简单的吃了一下,又接着起航。

罗大成那边一听几个孩子还不回来了,有些担心,尽管知道几个孩子的身手不差,还是放不下心来,领着一干人等直奔海边。

下午时孩子们晒好了头茬虾皮,几个孩子就在一边守着,还真让妞妞猜对了,这不就有几个不长眼的二流子, 来这儿找事来了。

郑海生领着几个弟兄来到海边,听说村里来了几个漂亮小孩来包船,而且出手大方,兄弟几个一合计开始打起妞妞他们的主意了。

“小崽子,这地盘可是我们海哥的,要想在这儿做生意,赶紧的交保护费,多了不要五十两就成。”

致轩看着眼前口气如此大的二流子,不懈的哼了一声,没有回答,只是低头做事。

被小孩子轻视了的几个人这气就不顺了,哥几个可是在这四邻八乡很吃得开,如今竟然被小孩给无视了“哥几个动手,我就不信弄不了几个孩崽子”。

几个二流子一听大哥开始招呼了,拎着木棒就上来,准备将孩子们晒好的虾皮给掀到地上。

还有一个直奔煮虾皮的地方去了,几个女人吓得转身就开始逃。

几个孩子哪是吃素的,手里攥着一把沙子,就开始朝几个人身上招呼,那可是都带有内力的,被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