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换亲生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花来的时间不长,做鞋子的功夫不到家,为了给许家人留个好印象,小花这些日子都在摸索着赶工,慢工出细活,几天后,小花才做好一双鞋,看起来还是像模像样的。

小花娘他们打扫干净院子,把凉席铺在地上,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五六个女人聚在一起,话匣子就没关过,一直叽叽喳喳的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小花是个爱静的人,平时不怎么喜欢别人唠叨个没完,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什么都顺眼,她们的吵闹也变得顺眼起来。

笨拙的一针针的纳着鞋底,听着八卦,别有一番滋味。

小花不时抬起头来,看着他们穿针引线,上下翻腾,一会功夫,一床新棉被就出炉了。针脚密实又整齐,结实耐用,一针一线都渗透着她们的朴实和勤劳。

小花抿抿嘴,心情说不出的愉悦,就是这些人才让这平淡的婚事无处不透露出一份喜气来,让小花也对自己的亲事更期待起来。

定做的家具都已经做好,送到小花家里,都整齐的放在了小花屋里。她没想到,里边竟然还有她的份。

小花的哥哥们是一张床,一张八仙桌,两把把靠背椅,个箱子。小花则是一张床,一只箱子。前段日子织的布也没有拿出去卖,大半给了哥哥们,小半给了小花。除去给小花做被子和衣服还有的剩,现在就放在这只新箱子里。

一张床,一只箱子,两床被子,几尺布,这些就是小花的陪嫁,有些寒酸。小花没想到在全家为哥哥们的婚事倾尽家财时,还能陪送她这些东西,她很知足。

日子过好过歹都是人过的,小花相信,出嫁后她能凭借自己的优势一步步为自己挣来自己想要的温馨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小花出嫁了,她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31成亲前的几天

时间如滑溜溜的鱼儿,兹溜溜的往前钻。眨眼间离十一月二十八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了。

小花几个哥哥成亲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大体都已经做完了。

剩下的这几天算是正式拉开了婚礼的序幕,也是最累的日子,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要做。

这个社会穷人家多是一妻多夫,基本上都是一家一家的往下传,各家的亲戚关系比起一夫一妻的社会要简单的多。基本上每家就只有那么你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成亲就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有福气。

这样,这里也就形成了一种小花从未见过的特有风俗。

成亲当日去女方家迎新娘的不是新郎而是男方家请来的迎亲使。

迎亲使要由二十岁左右的未婚男子担任,一般选的是亲戚家和村里关系比较好的人家中适龄男子担任。

迎亲使在整个成亲过程中起着非常的重要的,对婚礼的影响甚大。一般人家都会提前几年对亲戚家和村里的适龄男孩进行观察。

迎亲使的挑选很有讲究:父母安在;年龄要合适;品行要好;最好人前三分笑;礼仪周到。最后还要看相貌,不过这一条挑选的标准就很微妙。按照习惯大家应更愿意面貌俊美的人当自己的迎亲使,不过在实际挑选的时候,男方还是会根据自家儿子的相貌美丑来决定迎亲使。男方若陋颜无比,就会挑选和自己儿子相貌差不多的迎亲使,长相俊美男方相对的也就挑选容貌姣好的迎亲使。从迎亲使相貌的美丑基本上也就能预测男方的相貌了。成亲的时候,女方多数会根据迎亲使的相貌来推测男方的相貌好坏。

一般要提前□日,由男方长辈拿着礼物去往迎亲使家,商请成亲当日能够请他们家的某某孩子来给自家当迎亲使。在这里,能够当迎亲使是一件很值得夸耀的事情。一般人家都会很高兴自家儿子能够成为迎宾使。

十一月二十,小花的两个爹爹就提着礼物到了村长家请他们的大儿子做自家的迎亲使。村长家的大儿子王有福今年二十岁,长相周正,性格爽朗,待人礼貌,让人易生好感,是标准的迎亲使。村里这两年成亲的人家,都爱找他做自家的迎亲使。

小花几个哥哥平时和他也处得来,很是希望他能够做兄弟几个的迎亲使。几人轮番着劝了小花的两个爹爹一晚上,才使他们同意去村长家上门请人。小花的两个爹爹肉痛的把他们珍藏的两坛子的酒和几斤烟叶拿出来去村长家说项。

小花听得这个奇特的风俗很是好奇,不明白问什么成亲的时候,不是哥哥们亲自去迎亲,反而要让其他男人把媳妇领回家。习惯了新郎亲接亲娘风俗的小花对这种风俗感觉很是怪异,在小花心里新娘只有自己的新郎才能接,哪能让其他男人代替自己。一时不能理解这个风俗的小花,陷入了两种风俗习惯的冲突中。

这时候小花才明显感觉到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自己只是来自异世的一缕孤魂。上一世的记忆,在她的灵魂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原有的经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让她对这个社会时不时的产生一种陌生感。

十一月二十一,这天小花的四个哥哥,要到亲戚家送喜面。顺便告知亲戚他们二十八日要成亲了,请他们那天过来喝喜酒。这里的风俗,儿子成亲要给亲戚每家送一包喜面。

小花来这之后,将近一年了,家里都没有亲戚上门拜访。要不是这次小花的几个哥哥娶亲要请亲戚来家,小花都没意识到自己忽略了那些没露过脸的亲戚。小花心里疑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一户亲戚也没有上他们家走动过。小花猜想着原来的小花应是知道原因的,不好大大咧咧的问其他人,只把心里的疑惑埋进肚子里,等以后有了机会慢慢地打听。

十一月二十二,小花一家就忙着在院子了埋灶,整理房子。成亲期间,所有的宴席都是在自家做的,厨房空间太小,锅口也少。村里成亲的时候都要在自家院子里临时搭建锅灶,成亲当日就要请村里善厨的人过来帮忙忙活。

小花娘带着小花和三哥、四哥忙着倒腾新房。小花家屋子紧张,算来算去只能将小花住的屋子安排成新房。成亲用的新房必须腾空,成亲那天新娘的陪嫁都要安置到新房里。小花娘安排着将屋里原来的东西都挪到了几个哥哥的屋里,而小花而被安排到了厨房了凑合几天。

小花看着厨房角落里和柴禾堆挨着的小床,心里很是无奈,这还没有出嫁呢,家里就已经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盼嫁的心情又多了几分。

十一月二十三,是小花家往孙家送家具的日子。按习俗,要提前几日将男方家做的家具送到女方家。成亲的时候再和女方家的嫁妆一起拉到男方家。小花家给小花几个哥哥的做的床、八仙桌、椅子、箱子都要请人送到了孙家。

十一月二十四,小花家为了宴请宾客,决定这天就把猪圈里养了几个月的猪杀了。

从早晨开始,小花就一直忙着在厨房里烧热水,这些水是用来给猪退毛的。小花爹爹请了村里的杀猪好手主刀。小花在厨房里听着外边几个人吆喝着逮猪,一会猪就被捆住了四蹄抬了出来。也许猪也知道他就要变成这些人的盘中餐,嚎的特别大声,听着还有几分悲戚的感觉。

一会儿,小花家的院子就聚满了人,大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谈论着猪的肥瘦,几天后小花家的喜事;在人群里,来回钻来钻去的孩子不时的看看被放倒的猪,兴高采烈的大声嚷嚷“过几天就有肉吃了”说完,还舔舔嘴巴,发出一声兹溜声,引得人们哈哈大笑。

气氛愉快而轻松,小花家为娶媳妇而高兴,村民为能看上热闹,吃上肉而激动。一件喜事带动了全村的气氛。每年藏冬的时候村子里都有人家成亲,是一年当中难得放松的季节,即没有春天的青黄不接,也没有夏秋的忙碌劳累。

十一月二十五,小花的两个爹爹和哥哥们去镇上采买东西,小花娘则带着小花和其他几个请来的媳妇在家里做喜饼,喜饼是用杂粮面做的。把面团弄成拇指盖大小的小圆球,然后用裁成一小段的藕的横切面对着面团按下去,面团就变成了有突起小包的喜饼。

小花饶有童趣的一个一个的按着面团,看着圆圆的小喜饼欣喜不已。

成型的喜饼,还要放在烧干的锅里烙干。洛喜饼也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对火候的要求很高,小花对这个做不来,是请村里的媳妇帮忙烧的火。

杂粮的喜饼看起来很好看。小花捻起一个嘴里尝了尝,又硬又苦,小花张着嘴伸着舌头,给自己到了杯水,猛喝了几口才把嘴里泛着苦味的渣渣咽下去。看着一盆的喜饼小花嘀咕也不知其他人是怎么吃下去的。

用杂粮做喜饼,洛干后硬得像石头,时间长了会更厉害。高粱本身就有那么一点的苦味,粘性差,做成喜饼放热锅了洛,就变得更苦了。不过,村里人娶媳妇大多都是做的杂粮喜饼。富裕人家当然也有做白面喜饼,里边加上糖,小孩子每次都会风抢。

小花记得小时候每次知道父母去别家吃新婚酒时,就缠着他们问他们要这种白面喜饼吃,硬硬的甜甜的,当时很受她们那些小孩子的喜欢。

十一月二十六,小花家碗筷桌子凳子不够用,小花的几个哥哥拉着地排车挨家挨户的借碗筷桌凳。各家各户的凳子上基本上都是有记号的,每年的冬天,村里人家娶媳妇都要借几次碗筷桌凳,所以基本上每家有什么都是大家心里都有数。用完后,送回去的时候也不怕弄混了。

小花在家要将哥哥借来的碗筷都要清洗干净,这些碗筷好些平时都是闲置的,表面布了灰蒙蒙的一层灰,小花要把它们挨个清洗干净。整整洗了一两个时辰,小花直了直酸痛的腰,看着两只泡的又白又皱的手,皱皱眉头,叹了口气。

十一月二十七是小花哥哥们成亲前的最后一天,要请人忙活着准备食材,第二天要用的吃食今天都要提前准备好。小花一家还要检查确认是不是有什么遗漏的工作。

小花家一切准备停当,门扉大氅,喜气盈盈开始的迎接着每一位客人。铺面而来的浓烈的喜庆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也希冀着能够得到这里每一人的祝福。

成亲当日要早起,小花一家确认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后,决定早早的就上床休息。

小花拖着疲累的身体,躺在床上,长叹一声“成亲真累啊”。凝眉想想几天后自己成亲的日子,祈祷着自己能够轻松一些。

32成亲(一)

二十八日,天还泛着黑,小花就被震山响的拍门声给吵醒了,正做着梦啃排骨的小花对把她从梦里拉回来的声音很是恼怒,不过一秒钟她就想起自己在哪了,今天是什么日子,生生咽下心里的不愉快。羞恼的擦擦流出来的口水,手脚麻利的开始穿衣服。“肯定是这几天天天对着那两扇子猪肉又吃不到惹得,要不然怎么会在梦里馋成这样”。小花心里悄悄的为自己做梦啃排骨流水的丢人行为找着借口。

拍门的声音更响了,小花一听就知道小花娘要不耐烦了。拖拉着鞋子,手上心急火燎的系着腰带,紧赶了两步,把门闩拨到一边,打开门。

果然,小花娘脸色很不好看,阴着脸对小花道“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啊,睡得跟死猪似地,那么大声都听不见”,不过她也知道,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直接吩咐小花“赶紧烧水去,一会人都要来了。”

小花知道今天任小花娘如何恼怒,也不可能当场发作她,也就不答小花娘的话茬,直接开始烧水,真正是坐到了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小花娘见她去烧水,也就没有再追究,她今天还有好多事要忙,也没时间教训小花。

陆陆续续的来了好多人,不大一会小花家的小院就挤满了人,这些人都是小花家请来帮忙的村民,要提前个把时辰赶到小花家。

卯时,朝霞的颜色由浅变深,红通通的太阳像调皮的孩子一样睁开朦胧的眼睛,一缕缕的霞光破开层层云朵,铺满了整个大地。给沐浴在霞光下的人们踱了一层的橘色。阴沉了几天的天空在今天放晴了,霞光普照。担足了心的人们一个个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变得放松起来。

院子里的人兴奋的指着跳跃着往上不断攀升的太阳,大声的庆贺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小花几个哥哥的亲事受到了的上天的福佑。晴朗的天气,美丽的朝霞给喜气洋洋的人们平添几分愉悦,迷信的他们都觉得小花家的几个哥哥将会和未来的媳妇相处和睦,不然为什么连老天都给面子的放晴了。村民们争相的给小花爹爹和小花娘道喜,“这门亲事好啊,没见阴了几天的天,今天竟然放晴了”“小花娘,你就不就担心了,以后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小花娘和两个爹爹笑得见牙不见眼,在一群人的恭喜中不住的谦虚着“托福,托福。”

小花看看不住道喜的村民,和笑的灿烂的像花儿一样的爹爹和娘,偷偷的撇撇的嘴,尽管她亲身经历了穿越这种离奇的事,她还是不能将家庭的和睦和天气的好坏联系起来。

在一片恭喜声中,迎亲的时间悄然到了。

人群中有人提醒“吉时到了,该去迎亲了。”喧闹的村民忙忙的各就各位。

卯时是迎亲队伍出发的吉时,共有三辆牛车,牛的两只角上扎着两条红带子,车子的架杆上也系了红布带,车上铺了两床大红的被褥。远远看着,大家就能认出这是迎亲的车子。

穿了一身大红,打扮的像新郎一样的王有福坐在第一辆牛车上,有福气的两个“媳妇”在第二辆车上,最后边是请的吹鼓手。

司仪喊了吉时到,有人在小花家门口点燃一串鞭炮,吹鼓手也开始卯着劲的又吹又打起来。在一阵霹雳啪啦的声音中牛车趁势出发了。一路上吹鼓手都不停地吹打着,欢快的曲调带着一股子喜气。

小花的四个哥哥都穿了成亲的红衣服,排排站的呆望着不断远去的牛车。看起来既兴奋又紧张。几个人不时的相对傻笑两声,招来周围人的打趣。

从迎亲队伍出发到新媳妇进门,中间差不多有两个时辰的空挡,亲戚朋友都要在这段时间内赶到小花家。

古代生活不容易,古代种地的农人生活更是不容易,他们一年从年头劳累到年尾,也舍不得沾几次荤腥。人情往来,婚葬嫁娶要随礼,肉痛的他们这时就会拖家带口,家里的人去的越多越好,这样也能把自己送出去的礼钱给吃回来,也算不得太吃亏。

客人陆陆续续的到了,每户亲戚差不多都是全家出动,大人小孩一拖一拖的。大人们相互打着招呼,各自找自己认识的人扎堆聊天,小孩子却静不住,扭来扭去的吵闹。一会就被大人给赶到了院子里自己玩耍。

几十个小娃娃们,你推我嚷的打闹着,在院子蹦来跳去,吵闹但却充满了活力。还有馋嘴的娃娃围在临时搭建的灶边,皱着鼻子,吸着手指,流着口水,眼睛滴溜溜的转,一会儿瞧瞧这个,一会儿瞧瞧那个。有那忍不住胆子又小的,就会跑回屋里的大人身边吵闹着让父母给自己要吃的,有胆大的,就会自己跑到盆子里拿。

小花看看这些娃娃们,微微一笑,小孩子们的性格这时就淋漓尽致的显露了出来。性格决定命运,这些孩子以后的命运在这时就已经有了不同的方向。

小花招呼着一群娃娃头,请他们吃喜饼。看着流着鼻涕虫,张着黑爪子的他们争抢着拿喜饼,不自在的扭过头去,感觉他们吃进去的不是喜饼,而是成千上万的细菌。小花在心里感慨着“想也知道每天为吃食奔波的大人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注意孩子们是不是流了鼻涕,是不是洗了手。”

小花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看时辰嫁妆车子也快到了。

果然,不一会就听到有人喊嫁妆车子来了。这里的嫁妆车子和新嫁娘不能走同一条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