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妾本贤良-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玉楼今日真是志得意满,正要叫一干碍眼的姨娘通房们都散了,一个小丫鬟匆匆进来:“奶奶,外头来了人,说是两位沈姨娘的娘家母亲,想见见两位姨娘。夫人叫我来问问奶奶,许不许见呢。”

孟玉楼心里欢喜,倒也不会在这种事上卡人,随意笑道:“虽说不是正经亲戚,也没有个不叫人家母女相见的道理,你们姐妹两个去就是了。”得,到了到了,还要再踩上沈家姐妹两个一脚……

☆、第九十三章

说实在的,对什么娘家母亲,沈宜织是根本不想见的。沈宜红还有个生母姨娘活着——自然了,想也不会是白姨娘来啦——她有什么呢?这来的必然是王氏!谁想见她啊。

不过,既然孟玉楼已经发了话,再不想见也要去见了。这万恶的旧社会,嫡母的名头也压得死人的,若是上门来了不见,免不了一个不孝的名声。至于这个嫡母到底有多不慈,那就没人管了。

沈宜织边走边心里嘀咕,看一眼沈宜红也是一脸厌恶的表情,知道她一样也不想去见,便干咳了一声,似是自言自语地道:“不知来的是谁?”

“除了太太还能有谁!”沈宜红当然希望来的是白姨娘,但是她也知道那不可能。

“太太找我们,只怕不会有什么好事。”

沈宜红哼了一声,恨恨道:“这还用你说?”快步走在了前头。

孟玉楼说得没错,妾的亲戚是不算正经亲戚的,好歹沈家姐妹还是良妾,侯府给了面子让走了角门,没给赶到后门去进。就这样,王氏已经觉得十分满意了。

自角门进来走的路虽不远,她也看到了侯府的园子。地方大还在其次,毕竟沈家有钱,想买大些的府宅也买得起。可是这却是在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再想住大宅子就不只是钱的问题了,还有地位。更何况这园子修建得讲究,一草一木都安排妥当。王氏就是不识得格局,也能看得出来这些树都是有年头的。

所谓树小屋新画不古,这都是嘲讽暴发户的。画古不古,王氏看不出来,没这个眼力。可是树小不小,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王氏单只坐在接待外客的紫香苑里,看着庭前那棵足有手臂粗细的紫藤,也就知道侯府这宅子是有年头的了。想着竟然能借由韩家搭上这样的靠山,真是心都痒了起来。

小丫鬟打起帘子:“两位沈姨娘到了。”

若是在沈家,王氏怕是正眼都不看一眼,此时却不由得想站起来,站起来之后才想到要摆出嫡母的谱来,于是又想坐下。正在将坐未坐的时候,沈宜织姐妹两个已经一前一后进了屋子,两人都是随意屈了屈膝,不咸不淡地唤了一声“母亲”。

王氏看见这两个庶女爱理不理的模样,顿时火起,一屁股坐下冷笑道:“你们的规矩就是这样的?见了嫡母连大礼都不行?”

沈宜织嗤笑一声,慢悠悠地道:“母亲是觉得侯府的姨娘没有规矩?”

王氏顿时被噎住。她这次来,沈老爷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两个女儿在侯府大少爷面前好生美言几句,让他今年能多拿些盐引。沈家虽然做了几年盐商,但因着没个靠山,每年总是拿不到大头。从前沈老爷也就满足了,毕竟他一个商户出身,而那些盐商们都各有靠山,有些甚至是家里子侄读书科考能够做官的,他哪里比得上呢?

可是人总是贪心不足。如今沈家姐妹双双进了侯府,而且听韩府的人说,似乎受宠的程度更压过了如今的韩姨娘。有了这样的靠山,沈老爷当然觉得自己也该拿到一份大盐引,好好发发家了。万一柳姨娘再生个儿子,将来也得让他读书不是?读书要花钱,就是将来考出来,要谋个肥缺,不是一样得花钱么?

王氏倒是另一番想法。再发家,盐商也是商,仍旧算不上高门大户,她想的,是怎么能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官宦人家去。

沈宜织姐妹两个刚进侯府的时候,韩家对王氏的确不错,韩太太甚至在某些不怎么重要的场合带着沈宜秋沈宜春姐妹出去走动,说这是自己远房的外甥女儿。虽然沈家是商户,但嫁妆丰厚,又有韩家的关系,也确实有几个小官的太太们动了点心思。

可是沈宜织一得宠压过了韩青莲,韩家那脸色就渐渐的难看起来了。王氏一方面觉得遗憾,另一方面却也窃喜。靠着韩家这点关系都可能让女儿嫁入官宦人家,若是靠着沈宜织姐妹,说不定自己两个女儿前程更好!

既然是要靠沈宜织姐妹——不,其实是要靠着侯府,那自然不能说侯府半句坏话。嫌侯府的姨娘没有规矩?难道侯府还不如你一个商户人家规矩大?

沈宜红看着王氏扭曲的脸,心里一阵痛快。不过她还有个生母白姨娘在沈家,也不敢太过嚣张了,便开口道:“不知母亲今日来有什么事?”

王氏想起自己的目的,强把那口气压了下去,端着架子坐下道:“也没有什么,不过来看看你们姐妹,问问你们在侯府的日子可好?”

沈宜红也不是个笨蛋。王氏能把她们卖来做妾,又是什么慈母了?今日装出一副关切的样子,必定是有所求而来。当即低头道:“侯府的日子自然是好的,只是女儿没有二姐姐得爷的青眼,自是不如二姐姐的。”

王氏略有几分诧异。这几个女儿里,自是沈宜织长得最好,但平日里低眉顺眼,话都说不囫囵,私下里合府主子下人都唤她二木头。论来这做妾的,纵然生得再美貌,不会讨男主子欢喜却是不成。就如沈宜织的生母吴姨娘,单论容貌自是比白姨娘强,可是到后来还不是被沈老爷扔到脑后,倒是白姨娘依旧得着宠。如今家里柳姨娘有孕不能伺候沈老爷,他还是歇在白姨娘房里的多。

沈宜红是活似了白姨娘,若不是年纪太小了些,怕也是一身的风情。王氏之所以带她出来,也是想着她能勾得住郁清和,万想不到反而是沈宜织得宠。难道真是侯府规矩大,所以爱那规矩本分的?

沈宜织看王氏眼神狐疑,笑吟吟道:“妹妹怎这般说。如今奶奶可是疼着你的,你难道日子比我过得还差了?”

王氏一时搞不明白,便拿眼睛看起二人身上装束来。那衣裳料子都是上好的,头上簪钗也不甚多,但样样精致,暗想这日子定是过得不错。不管是投了男主子的缘还是投了女主子的缘,总归都是好事。想着,便堆起笑脸,拿出在沈家时从未用过的温和声调道:“看你们两个过得好,母亲也就心安了。倒是家里如今不甚顺利,你们两个虽则嫁出去了,却还是姓沈,也莫忘了家里呢。”

沈宜织和沈宜红一起低头看自己的手,没一个接话的。王氏心里一气,脸色就沉了下来:“莫要装聋作哑!可知道娘家好了,你们在婆家才有好日子过。若是觉得进了侯府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那可就大错特错!”

沈宜织噗哧一声笑了:“娘家好了,姑娘在婆家才有好日子过?母亲说话还是仔细些的好,这里是谁的婆家?”一个做妾的,进门那叫纳,不叫娶。上头的侯爷侯夫人都不是公婆,而是主子。在这里说什么婆家,敢情是忘记自己把庶女卖进来的,真当自己是侯府正经亲家啦!

☆、第九十四章

王氏被沈宜织这么一堵,脸色更难看了,可是让她反驳,她又找不出话来。连沈宜红都低头嗤笑了一声,在对王氏的厌恶上,她们倒是一样的。

“你们——”王氏说不通,索性沉下了脸,“总之你们父亲说了,今年的盐引你们要在大少爷面前说说好话,务必给咱们家里多分些。”想了想又补道,“今年若不成,明年也成。”

沈宜织真是要笑了:“太太,若我没说错,自从我与四妹进了侯府,老爷拿盐引必然已经比从前多了吧?”这时候想起说是父亲了?对不起,做为一个穿越人士,她实在不能承认这种把自己女儿卖了的男人配做父亲。不说别的,白姨娘还是他的宠妾呢,就能把沈宜红卖了!

王氏沉着脸道:“你们只管听着就是。”

其实沈宜织半点都没说错,在那等县城里,一听沈家有两个女儿进了侯府做妾,那盐行中众人不管心里如何想,表面上却都是要让着沈老爷三分,毕竟谁也不愿得罪侯府。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沈老爷在县城里算是一等一的了,就想着往府城里搬,不想再住在这小地方了。

王氏自然是愿意的。搬进了府城,一来离着娘家近了,二来两个亲生女儿自比在县城里更好找婆家。白姨娘和柳姨娘也怂着沈老爷,想要去繁华之处享福。可是若进了府城,沈老爷的身份就有些不够看了,更不必说买宅子、置家当是一笔大开销,且府城里柴米油盐都比县城贵了不少,自是需要更多的钱。如此一来,沈老爷就对那盐引的瓜分有了意见。

只是天高皇帝远,再是女儿在侯府里做妾,到底是远在京城。比起府城这边老资格的盐商们来说,捧好了知府大人和当地盐道才是最要紧的。自然了,若京中有做官的亲友那就更好。而沈老爷一个外来的,就是此时想送银子也未必马上就送得进去,更不可能马上打破盐商们原来的平衡局面。沈老爷碰了几个软钉子,就打主意打到了京城里来。

沈宜织是快要无语了,不无讥讽地道:“太太把我和四妹送进侯府来统共也才几个月,这时就迫不及待想着摘果子了?”

王氏怒道:“这就是你对嫡母说话的态度?”

可惜这话压不住沈宜织:“太太倒想着让我如何说话?现在就去到爷面前,哭着喊着求他去府城里找那盐道,让他多分给老爷些盐引?真是好笑!太太何不说举家迁到侯府,都让侯府养着就是了。”

“你——”王氏伸着手指着沈宜织,抬手就想打上来,却被沈宜织反手一抓,在手腕关节上轻轻一扭,顿时就一阵酸麻脱了力,“你,你竟敢与我动手!”

“我这可是为了太太好。”沈宜织将她的手一甩,“若是太太刚才这一下打着了,我带着伤出去,可是人人就都知道了,沈家威风啊,跑到侯府里来打侯府的姨娘。”

王氏吓了一跳,不由得缩了手,嘴上却强硬道:“便打了又如何?我是你嫡母,打了又怎样!”

沈宜织耸耸肩:“我是不能怎样,可是这侯府却有的是能将太太怎样的人。”

“你,你敢吓唬我!”王氏眼看在沈宜织这里是讨不到便宜了,便转向沈宜红,“你呢?别忘了,你姨娘还在家里呢!”

沈宜红涨红了脸,却不敢跟王氏硬顶,只得低头道:“我如今还没让爷收房呢,太太找我也没用的。”

王氏瞪起了眼:“胡说的吧!这都几个月了,少爷怎么可能不把你收房?小贱蹄子,你们一个个的都想糊弄我?我对付不了你,可能对付你姨娘!”

沈宜织不由得就冷笑了一声。

说实在的,本来对于王氏的刻薄相待,沈宜织并没很大怨气。一来她是穿越过来的,之前这个身体受的委屈她毕竟没有多少感同身受,二来她也明白,没有哪个正妻会喜欢妾室,自然也不会真心把妾室生的子女当成自己的,王氏不过是做得更露骨了一些。倒不是她圣母,而是真说起来,最应该被鄙视的还不是王氏,是那位对自己亲生女儿都不闻不问的沈老爷!

但是理解归理解,她可不能当真任由王氏摆布。要知道,王氏不欠她什么,没必要非对她好,同样的,她也不欠王氏什么,有什么必要为了沈家被折腾一次又一次呢?进侯府做妾给沈家已经带来了不少好处,就算是有点什么养育之恩,这也算报了。沈家再想得寸进尺,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她可没打算拿一辈子来报答沈老爷那点稀薄的“播种之恩”。

沈宜红也是如此。再怎么不着调,沈宜织对她还是有几分怜悯的,如果她也是嫡女,想来也用不着小小的年纪就想着怎么勾引男人。再者若是任由王氏拿白姨娘来逼她,没准沈宜红会做出什么事来,那可都是麻烦。

“太太说的是。太太是正室,白姨娘不过是个妾,太太不欢喜了,自然是能打能骂,就是卖了也无妨。不过呢,白姨娘到底是四妹的生母,若是白姨娘日子过不好,四妹自然也不欢喜。若是爷看见四妹不欢喜,不闻不问倒也罢了,若是爷心血来潮忽然问一句——太太,你说爷会怎么想?”

“你——”王氏气得直打哆嗦。鬼知道郁清和会怎么想。外头都传着沈宜织在侯府极得宠的,如今这小蹄子却是这么一副跟自己作对的模样。就是沈宜红不在侯府的少爷面前告状,也没准沈宜织会。到时候,万一郁清和听信了她的……

沈宜织这么一说,沈宜红也胆壮了起来,道:“太太别逼我,我实在是不成。”

王氏气得嘴唇都抖了起来,半晌才强忍着气道:“那,你们的两个姐妹也该说亲事了,你们总也得上点心。”早知道这两个白眼狼这么狠,那每人两千银子的嫁妆真不该给!

沈宜织噗哧又笑了:“我们上心?成啊。别的不能,跟爷说说,让大姐和三妹到高门大户里做个姨娘倒也不难。”

王氏差点被她气得仰倒,怒道:“那是你的亲姐妹!”

“哟,太太这时候想到我们是亲姐妹了?”沈宜织实在觉得王氏的逻辑匪夷所思,“怎么太太卖我和四妹的时候,就没想到什么亲姐妹呢?既是亲姐妹,自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姨娘也同做才对么。”

王氏只剩气得发抖的份了。沈宜织不愿跟她再说,直接起身:“我最后劝太太几句吧。太太平日里对我们是什么样儿,太太自己心里清楚。如今既把我们卖了,还要指望着我们为家里鞠躬尽瘁,那太太恐怕就打错了主意。太太也不用哭穷,卖了我们就等于跟侯府搭上了关系,沈家得的好处不会少。太太回去告诉老爷,知足些罢。至于我们,说白了不过是两个姨娘,就连沈家都算不得侯府的正经亲戚,能沾这些好处已然不少了。太太若不想自取其辱,今后就不要再上门来了。说句不好听的,侯府这样的门第,太太惹不起。”说罢,转身就走了。

☆、第九十五章

王氏跑来这一趟,在侯府里连个浪花都没掀起来。妾的娘家人算不得正经亲戚,更何况是商户人家。虽然把王氏领进门又领出去的婆子隐约听见母女几个吵了几句,但王氏气呼呼走的时候又塞了点银子给她,她也就不会多嘴了。

沈宜织也没这事放在心上。沈宜红还要忌惮着沈家有个白姨娘,她可是全没牵挂了,就连宝兰和青枣儿的身契都在她手里呢,跟沈家还有个毛关系啊!

“姨娘,今儿是端午,奶奶说了,今儿去她那里请安之后,要去上房给夫人请安,叫姨娘收拾得鲜亮些。”正院里的小丫鬟跑过来,掀着帘子在门口笑嘻嘻地说了几句。

“是吗?我知道了,累你跑这一趟。”沈宜织笑着点点头,随手把桌上的点心给了她几块,小丫鬟高高兴兴地跑了。

端午也是大日子,平日里这些姨娘通房们都不能出各房的院子的,今日也统统都要去上房。厨房里提前几天就忙着包粽子,从昨天夜里开始满院子就都飘着煮粽子的香味了。

“姨娘,奶奶方才不是才叫人来说打扮得鲜亮些吗?”宝兰看沈宜织把她选中的珊瑚蜜蜡珠花又放回了首饰匣子里,反而拿出一枝镶珠银钗来,不由得疑惑。银钗上镶的珠子虽好,却不如那珊瑚蜜蜡的惹眼,红的赤红黄的精金,衬着乌黑的头发说不出的鲜艳。

“要鲜亮,把奶奶前儿赏的那截桃红料子裁的新衫子穿上就好。奶奶说要鲜亮,可也不能花枝招展的,叫人看着不尊重。”其实是不要鲜亮过了头,要是比正房奶奶还鲜亮,不是且等着被穿小鞋么?若是她长得平平也就罢了,爱怎么鲜亮怎么鲜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