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虎狼 (文字精校版)作者:灰熊猫-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要帮大人对付明廷?”

  见镇东侯还是沉默不语,赵慢熊提出另外一个建议:“大人,属下不明白大人为什么一定要去南方,不过属下以为,若大人坚持如此那干脆只带教导队走好了,教导队在宋建军手下还算清廉,而且他对大人您忠心耿耿,就是让他破家追随他也不会有怨言的。”

  “老兄弟们跟我这么多年,我怎么好把他们扔下。”镇东侯叹息一声:“而且我需要一支军队在南方帮我维持局面。”

  “大人,他们不会念您的好的,”金求德恶狠狠地说道:“干脆把他们统统扔在京师让许平收拾他们好了,他们不是许平的对手,等许平收拾了他们,我再帮大人练一支新军出来,我们用年轻人,教导队有的是年轻人,没了他们正好给新人腾位置。”

  “我不能这么对他们。”镇东侯还是认为是自己犯下的错——我深知军队是社会的缩影和折射,我深知在等级森样的封建社会,练不出一支知道为何而战的近代军队,但是我还是以为我的影响力够大,以为我的影响力和威望能抵消封建社会的效果。这是因为我的狂妄而引出来的错,我不能自己一走了之让其他人来承受罪责。

  “大人,恕属下直言,”今天赵慢熊也旁听了镇东侯对高级军官们的训话:“属下一直以为大人是想取明廷而代之,所以属下一直认为顶多只有一个贺兄弟会是麻烦,但是显然大人想得要比属下多,大人向往的似乎是三代之治吧,不打算用民脂民膏去养老兄弟们。那么,大人,属下不太清楚除了金兄弟,还会有多少人肯跟大人走,而且属下敢断言,这支新军到了南方一样是大人的麻烦,大人不借许平的刀,那将来说不定就得脏自己的手。”

  “如果大人不怕脏自己的手的话,”金求德一声冷笑:“直卫可是在大人手里的。”

  最近几天部将们的的反应让镇东侯有些心寒,这么多年官场起伏他察颜观色的本事早就更上一层楼,但仍然摇头:“我想再试试看。”

  “大人,属下还有一个问题。”赵慢熊感觉镇东侯似乎有让闯营自己分裂的意思,并假手许平去推翻明廷以降低对自己威信的损害:“大人真的确信闯营会自败么?”

  “就我所见,维系闯营的危机感,已经摇摇欲坠了。”镇东侯认为永远不要对封建军队报什么期望,封建军队的腐化速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新军已经给了他充足的教训——这还是在他极力维持的情况下。

  “还有孙可望,李定国,”镇东侯摇摇头,若是刘文秀还在西营,或许他会对李自成或许平的同盟更有信心一些,孙可望是内讧大王,而李定国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气量也太过狭小,在他的世界里李定国在西南进行的清洗是对万历政权的最后重击,以致吴三桂面对的是一支被摧毁的明军:“你们常说王业欲兴,必有前驱,我要以退为进了。”

第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 第二十七节 讲理

  镇东侯看到金求德还面有不满之色,便道:“金兄弟,这里只有三个人,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大人,属下从来没有质疑过您的决定,”这话一出口金求德觉得说的太满,连忙修正道:“大人,属下或许有过疑惑,但是最终大人无论打定什么主意,属下都会坚决去做,就是不明白也会坚决地去做。”

  “我现在要求金兄弟继续这么做。”

  “但这次属下希望大人能够开诚布公地告诉属下,大人究竟打算做什么?”金求德始终认为造反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处于镇东侯这种地位,以他手中掌握的资源造反对他不应该是一件太难的事。

  “我知道金兄弟希望成为开国功臣。”镇东侯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是的,对此属下毫不讳言。”这个念头是金求德最大的执念,几十年来魂牵梦萦不能释怀。

  “我一定会让金兄弟如愿。”镇东侯很清楚金求德的想法,知道他想鼓捣自己效法五代隋唐,以兵威慑服天下:“但我的野心比金兄弟你想象的还要大,我要建立一个永垂不朽的王朝,一个真正能与日月同辉、山河同在的王朝。金兄弟,难道你不想永远作为本朝的开国功臣而存在么?”

  金求德先是显得有些激动,但随后又显得气馁,浮出一个苦笑:“大人,属下觉得能有两百年国祚就很好了,三百年一大劫,这是天数,非人力能够扭转。”

  “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治乱循环并非不能跳出。”镇东侯记得他曾听说过另外两个人关于治乱循环的讨论,而其中一个似乎也对如何跳出这个循环心知肚明:“所谓治乱循环,其实就是官府从有所不为到无所不为的过程,百姓从忍气吞声到忍无可忍的过程。”

  “大人说的是。”赵慢熊插嘴道:“但是这循环是不可逆转的,无论大人制定下什么严格的制度,都迟早有彻底腐败的一天,在这条路上走得再慢也迟早有走到头的一天。”一朝的轮回,从官员自律、到需要上级官员监督、到需要御史监督、到御史系统彻底腐败需要太监监督,直到最后一个环节都腐败后,王朝就会轰然倒塌。

  “首先当然是监督,让百姓监督官员。”

  “明太祖那一套?”金求德试探地问道,当初朱元璋订下规矩,若是县官贪腐,百姓可以自行把官员绑起来送到京师领赏,这事还真发生过,而且朱元璋还真的赏赐了把贪官绑去见他的百姓:“属下觉得行不通。”

  “明太祖那一套确实行不同,因为归根到底是要由天子来主持公道,所以行不通。”镇东侯认为只要还是由皇帝来当这个最终裁判者,那么监督就只能自上而下,而不可能自下而上,朱元璋那套和天启派东厂监督官员没有本质的区别:“我要给一个百姓能够和官员讲理的地方,在我的王朝,百姓永远会有地方讲理,他们不需要揭竿而起,不用拼命就能讨还公道——至少大部分人可以,这样官员就会有所顾忌,百姓也不必铤而走险。”

  “从来没听说过。”金求德和赵慢熊一起摇头。

  “是的,你们从来没有,”镇东侯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穿越奇迹归功于自己:“我打算称这种体制为法治。”

  “法家?”听到这话,就连金求德这个忠实的法家信徒都摇头了:“法家可以得天下,但是不能治天下。”

  “也不一定不能治,只是看你想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镇东侯一直觉得自己那个世界里的满清前期就挺符合法家的理想,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大力推广愚民统治、摧毁工商,韩非子要是有机会看到满清前期一定会有知己之感,不过一个本民族的君王很难下这样的决心罢了:“但法制不是法家,恰好反其道而行之,即使是平头百姓,在国法面前也是和帝王平等的。”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金求德又问道:“属下觉得那不可能,而且行不通。”

  “不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镇东侯觉得那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在帝王这个奴隶主面前,其他人包括王子都是奴隶:“帝王不再出口成宪,而是在国法之下,当然会有腐败,但在国法说法上帝王和百姓是一样的,起码百姓有讲理的余地,不必揭竿而起用刀枪来和帝王理论。”

  

  二二二九年,南京。

  陈计讼师行是中国最大的讼师行之一,生意遍布全国、京师、北京、南京都有他们的分行。

  陈老板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在他还是个学徒的时候,讼师仍然是一种给人感觉近乎下九流的行业,要冒着被震怒的地官方打板子、关站笼的危险去打官司。挣不了几个钱不说,还总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说他们是制造事端的罪魁元凶。

  那还是在前朝大明,陈老板的师傅因为状子写得好、口才出众,总会有不少贵客来照顾生意,直到有一次有个客人来找他师傅,请他去打一个官司——这个官司并不难:抢夺民田、伤害人命。

  难的是陈老板的师傅知道元凶是县官座师的侄子,所以没有其他讼师敢替这家苦主写状子,至今陈老板仍然记得那个眼泪汪汪的苦主——是个本分老实的农民,苦主的父亲被狗腿子打断了脊梁骨,当晚就在痛苦中咽气了。

  迟疑再三,师傅终于还是忍不住替这个苦主写了状子,升堂的当天,师傅就被地方官活活打死在堂上,地方官声称这与本案无关,只是看不惯这种一贯挑唆纠纷,趁机从中渔利的讼师鼠辈。而陈老板还记得师傅鲜血淋漓的尸体被抛在大街上时,围观的人群都纷纷唾弃,大声咒骂着他们讼师这行都不得好死。

  在家乡混不下去后,陈老板跟着一个师叔去了河南,上代陕王在归德发表宣示,鼓励讼师到闯营治下去办案,抱着一丝希望抵达开封府后,陈老板一行发现闯营对他们确实不错,闯营大将军和老陕王甚至接见过他们讼师的代表,他的师叔还被老陕王推荐到闯营大将军那里做了个管司狱的小官。

  不过那时师叔仍然战战兢兢,常常对陈老板说:若是闯营事败自不必言,只有隐姓埋名逃亡一途,若是闯营真的夺取天下,日后重振朝纲,他们做讼师的仍然要过暗无天日的生活。“及早挣够银子吧,然后回乡买几亩地,送儿子去读书,成为缙绅。”这就是师叔一天到晚挂在嘴上的话,陈老板那时也认为这才是人生的正途。

  谁能想到今天?谁能想到我们讼师也会有今天!

  齐王府颁布的法令,让陈老板猛然醒悟,昔日的闯营大将军真不愧是先王的大弟子,看来他学得不光是先王的兵法韬略,还有他对司法的理解。

  现在,不要说让讼师放下前程去做缙绅,最近这几年来就是缙绅中也有不少纷纷送儿子去学司法,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成为讼师,若是功成名就不但能够穿金戴银,甚至有机会平步青云,进入省卿院赢得荣华富贵。

  一圈的讼师们围着陈老板面前的长桌而坐,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名贵的茶叶,而陈老板自己正在品尝的是种海外来的黑色饮品,这饮品名叫咖啡。

  坦率地说,陈老板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发苦的东西、以及它刺鼻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颜色看上去还这么丑陋,一点没有茶水的那种清澈。不过对陈老板来说这是身份的标志,虽然坐在他面前的这些讼师都是行里的精英,但没有另外谁能承担得起每日享用咖啡这种奢侈品——要知道,这还是多年前只有先王才能饮用到的王家之物。此物光从异域海运到中国据说就要好几个月,自从先王说喝一杯可以提神醒脑后,咖啡就被哄传为海外仙丹,有益寿延年、返老还童之功效。

  “啊,真是沁人心脾。”陈老板抿了一口咖啡,带着居高临下的姿态环顾桌旁的众人:“诸君,今日我们要说的这件官司,是和玉班有关的。”

  底下的人顿时肃然起敬,陈老板口中的玉班是一个大型的戏班,自齐王府责成国卿院颁布版权法、广告法等法律后,原本同样是下九流的戏班也算是翻身了,十几年来玉班推陈出新,经营范围包括马戏、相声、评书,更在各种娱乐节目中植入广告。现在雄跨长江两岸,每岁据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银子入囊。

  听众们的表情让陈老板很满意,这种大客户总是多多益善:“如果我们这次能替玉班脱困,他们以后所有的官司就都会交给我们打。”

  听众们顿时人人振奋,但讼师们都知道天上不会掉肉包子,见陈老板又开始品咖啡,已经有沉不住气的人开始询问:

  “玉班逃税了?”

  “玉班的广告违法了?”

  “都不是,”陈老板放下咖啡,淡淡地说道:“玉班被人告上公堂,说他们违反钟馗法。”

  “啊。”台下发出几声惊呼,钟馗法是先王亲自在国卿院发表演说得以通过的,宗旨就是禁止任何对有缺陷的人进行歧视的法案,比如前朝可以因为品貌不端而拒绝一个士子当官,但在当今的中国,面貌丑陋不再成为拒绝一个人出任公职的合理理由,钟馗法也因此得名。这个法律对所有的行业都有效,邸报编辑不可以因为一个人是侏儒而开除他;双腿残疾一样可以成为钟表匠,总之,若一个人的缺陷不是行业不可缺少的条件,老板就不可以作为开除这个残疾人的理由。

  颁布这么多年来,凡是正面对抗钟馗法的官司一概以失败告终,陈老板告诉大家官司的起因,一个歪嘴驼背的人被玉班发现其实是正常人,因此玉班开除了他还扣掉了他的花红。这个人承认他确实是正常人,之前装出这样一副面貌是为了混进去讨碗饭吃,而且他确实装扮得很好,一开始玉班始终没有发觉,观众也很喜欢他扮演的小丑,一度还成为南京演出班里的台柱子。

  “现在他想讨回他的花红,他请的讼师状子上写玉班违反了钟馗法。”陈老板介绍道:“因为他容貌正常不影响他演戏,相对玉班招的那些歪眼、斜嘴、斗鸡眼,他正常的容貌是残疾。”

  “这是一桩小事,”一个讼师说道:“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玉班确实违反了钟馗法,对吗?”陈老板说道。

  “是的,”台下的不少讼师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把花红给他不就得了,又没有几个钱。”

  “玉班找了很多讼师行,其他的讼师行都这么说,而玉班的大当家不信,”陈老板摇了摇头:“玉班的大当家说了,他要把这个官司当一道考题,谁能打赢这个官司,谁就是南京最有本事的讼师行,他就会把以后的官司都交给这个行。”陈老板放下咖啡正色说道:“我要你们打赢这个官司。”

  “对抗钟馗法?”几乎所有讼师都立刻说道:“这是先王最看重的一个法案,执政王府一直关注所有涉及钟馗法的案子。”虽然齐王府一般不干涉国卿院的决议,但钟馗法已经是决议了,虽然齐王府一般不会干涉公堂的判决,但公堂也绝不会想和齐王府作对,尤其是明明原告占理的官司。

  “李讼师,”从始至终陈老板一直在注意一个年轻讼师,一个他非常欣赏的新秀,陈老板发现他没有开口说话:“你怎么说?”

  “我可以打赢这个官司,”那个一直沉默的讼师缓缓开口:“我可以帮玉班胜诉。”

  “很好,”陈老板拍案叫道:“你打算怎么说?”

  另外有人则迟疑说道:“反对钟馗法?齐王府不会同意的。”

  “执政王说过公堂就是讲理的地方,”李讼师说道:“只要理在我手,执政王又能奈我何?”

第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 第二十八节 决口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黄侯为什么这样看重军旗呢?”撤回开封已经三天了,李自成和许平很少有机会这样悠闲过,两年来他们总是不停地征战练兵,即将开始的开封攻城战不会有什么悬念,山岚营会自行撤退,而其他各路汴军毫无斗志。

  “侯爷曾经说过,希望他建立的营能够流传下去,”这种思路对许平造成很大影响,他也希望自己一手创建的部队能够天长地久地存在于世:“作为一个武人,能流传于世的还能有什么?一支部队、一本兵法,如此而已。”

  “但军旗如果丢失了,这个营就不会再重建?”

  “是的,侯爷认为一个营的光荣都记录在它的军旗上,磐石营和选锋营的营旗丢失了,它们就不会再重建了,而长青营虽然全军覆灭,但营旗回去了,侯爷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