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虎狼 (文字精校版)作者:灰熊猫-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砰!”

  弘光皇帝突然一拍御案,人已经站了起来,脸上显出狂怒之色:“从来没有人能这样羞辱朕!”

  “圣上息怒!”

  朝臣们一起跪倒在地,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一个劲地劝明皇克制。

  首辅缓缓转过身,背对着弘光皇帝面朝群臣。

  “传令,让史阁部统帅大军,继续坚守淮扬,抵挡闯贼。”

  淮扬防线的二十万大军仍然不可以移动,这个时节如果让史可法退兵那就是把江淮拱手相让:“让黄得功立刻回师。”

  “元辅,黄将军要是回师了,那万一淮扬告急,谁还能前去驰援史阁部呢?”黄得功对弘光朝廷忠心耿耿,手下虽然同样不是惯战之师,但有这样的统帅军队还是比较可靠的,所以被史可法留在后方当作总预备队,就算是前方不利也可以指望黄得功及时增援,而不至于一看局面危机就望风而逃。而且有这样一支军队在后方,也可以起到督战的作用,让更前方不太可靠的军队不至于临阵脱逃。

  “元辅,以大局为重啊。”

  不少人见弘光皇帝已经气得说不出话,就开始劝马士英:“此乃多事之秋,还是派一能臣去劝说左帅回心转意吧。”

  “大局为重啊,元辅。”

  “我君臣宁死闯逆,不死左贼,”马士英实在按捺不住:“速令黄得功,火速讨平左逆。”

第八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 第十二节 养士

  得知左良玉起兵清君侧后,已经抵达宿迁的顺军便在淮河北岸停下休息,不久之后许平便得到消息,明军已经向扬州收缩。又等了几天后顺军再次开始南进,兵不血刃地渡过已经无人把手的淮河防线,淮安府南明官吏开城投降,不多时宝应也送来降表,并派人做向导带领顺军进入扬州府地界。

  这次顺军一直进抵高邮才又一次停下里整顿,许平和猬集在扬州附近的江北军已经没有缓冲空间,明顺两军已经营垒相望。这个时候许平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悠闲地开始在军营中弹寝,此番出兵之后,他又一次把这个爱好拾起来,无事的时候便在营中自娱自乐。

  “大人,江北军那边来人了。”

  “我想也是时候了。”许平继续弹着他的琴,淡然地评价道:“来者何人?”

  根据南方的情报,左良玉带领着号称八十万的清君侧大军,与忠于南京的部队在庐州府、太平府一带激烈交战,在过去的三十多天里,有二十个日夜发生激战,黄得攻所部因为兵少将寡无力阻止左部前进后,南京又不得不继续从江北抽调部队前去增援黄得功。现在江北军中已经是一片悲观,根据线报许平知晓:大部分江北军将领都觉得前途茫然,他们不认为自己有两线作战并且取胜的能力。

  如果左部取胜的话,他们肯定会在攻入南京后扶立潞王登基,而江北军是拥立福王登基的功臣,新皇登基他们会从功臣一下子变成罪人,就算能够在顺军面前守住扬州,他们又是在图什么呢?就算能保住南明政权也保不住弘光皇帝,保不住自己的功臣地位,而且还很可能会被反攻倒算追究当初不支持潞王的罪过。

  如果全师南退去与左良玉交战,那么顺军就会长驱直入,现在许平悠闲自得地慢慢前进,不攻打江北军只是跟在他们身后接受地盘就很明白地显示出了他的用意——图渔翁之利。江北军众将同样不认为这是一条有前途的路,就算和左良玉拼个鱼死网破,但把兵都拼光了,顺军也进了南京、夺取了江北军原来的地盘,他们一下子都变成了丧家之犬。

  “来者是江北提督郁董,大人和他不是还有故吗?”卫士们笑道:“此番江北提督亲自前来,足见诚意了。”

  “带他进来吧。”

  身材魁梧的江北提督手里提着一个木匣,走进许平的大营后就大礼拜倒:“罪将郁董,胆敢抗拒王师,死罪,死罪。”

  许平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手指还拨弄着琴弦。

  “罪人力斩恶徒高杰,敢献给大将军。”郁董脸冲着地面,双手把带来的木匣高高举过头顶。

  “哦。”听到高杰的名字后,许平一下子停住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壮汉,早有卫士跳上前去,把郁董手中的木匣接过来交给许平。

  高杰是李自成的大仇人,他的妻子邢夫人是李自成打的前妻,当年高杰私通邢夫人,把李自成和闯营出卖给官兵。此番南下时刘宗敏还特别对许平和李定国交代,一定要不能放过高杰这个家伙,生擒回京师千刀万剐自是最好,若是能杀了他也不错。

  在南京军中,高杰是死硬的主战派,他就是肯投降左良玉都不会同意投降顺军,郁董等人决心投降后,就打算绑了高杰当见面礼,前天郁董以江北提督的名义召集扬州北方的野战军将领举行军事会议,计划演一场鸿门宴。可高杰心存疑虑,坚决不肯赴会,说若是召开军事会议不可以瞒着督师史阁部,要开也要去扬州开,反正现在距离也不是很远。

  见高杰不肯就范,郁董、李成栋和刘泽请等人也不和他废话,当即就点齐兵马围攻高杰的大营,事关项上人头与未来的荣华富贵,江北军人人奋勇,一日夜就攻破高杰军。他们也不理会史可法几次三番派来使者询问变从何起,杀了高杰后,就押着他的妻儿来投降许平,因为是李成栋杀的高杰,郁董就自告奋勇亲任使者去见许平,为江北军的十几万儿郎请命。

  许平打开木匣看了看里头面目狰狞的人头,它已经被用石灰包好,一时半刻绝对不担心腐烂:“这便是高杰?”

  “正是这厮。”郁董忙不迭地在下面应道。

  把木匣轻轻合上,许平吩咐左右:“快马送去北京,呈送大王。”

  “本将和郁将军也算是老相识了,”许平向着郁董展颜一笑:“今日总算有缘一见,不胜快哉,郁将军起来说话吧。”

  “谢大将军。”郁董起身后,像个小学生般地拘束地站着,许平让他坐下后,郁董还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摸样,好像连双手东都不知道放哪里好。

  “高杰的妻子儿女如何了?”许平开口问道,如何处置邢夫人和她与高杰的儿女,这就不是许平能够决定的事情了,只能交给顺王亲断。

  “罪将已经把他们关押起来。”郁董也明白这个道理,谁都不知道顺王到底是怎么想的,江北军不敢对邢夫人太过无礼,万一李自成还念旧情那就麻烦了。

  “很好,”许平让人去把邢夫人从江北军那里接过来,同时准备车辆把他们也送去北京:“郁帅日后有何打算?”

  “惟大将军马首是瞻。”郁董立刻表示,他们江北军愿意立刻出动去攻打扬州,据郁董所说,江北军能战的部队已经尽数打算向顺军投降,就是和史可法交情不错的刘泽清也都和南明恩断义绝,现在扬州城中只剩下史可法的标营。

  许平点点头:“还请郁帅明天把众将都带来我的辕门,本将有些话要同你们交代。”

  “遵命,大将军。”

  

  第二天一早,江北军的将领们就陆陆续续地抵达许平的营外,为首的郁董跪在门外最前,后面密密麻麻地跪着江北军的上百大小将官。

  看许平抚了一曲又是一曲,一直等到日上三杆还没有出营去见众降将的意思,终于有卫士忍不住开口劝道:“大人,外面的人都跪得膝盖发麻了,属下看见有人都快趴到地上了。”

  “礼贤下士那是主上要做的,不是我份内之事,”许平仍沉浸在自己的娱乐中,缓缓解释道:“小人,亲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我就是桀骜一些,让他们心存恐惧,这样打仗的时候才会卖力。至于将来,那也是恩出于上,让主上去安抚示恩吧,人心不该由我来拉拢。”

  一直等到尽兴之后,许平才起身从桌边拿起两条横幅,撩开帐门走到等在门外的众人之前。和面前这些顶盔贯甲的江北军将领不同,许平今天没有身着戎装,而是一袭长袍,头戴方巾,在腰间的束带上系着一柄长剑,看上去就好像是个佩剑游学的秀才,或是进京赶考的年轻举子。

  大步走到黑压压的人头之前,许平把手中的横幅高高举起,尽可能地伸直手臂让这些江北军将领们都能看到。

  “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许平用力地大声叫道:“这是我主顺王的谕令,还请诸君牢记,勿伤百姓一人,否则莫怪本将军法无情。”

  说完之后,许平就弯腰把横幅递给最前面的郁董:“郁帅务必让众人牢记此令,否则本将唯你是问。”

  “敢不从命!”

  郁董连忙答应下来,他身后的众将们也齐声大呼:“谨尊吾主钧令。”

  “好,去把扬州为本将取来。”

  

  近卫三营刚刚向着扬州拔营出发,下午许平就接到急报说先锋李成栋大败史可法在扬州城外的部队,已经将扬州包围得如铁通一般,正准备攻城。

  第二天中午时分,就又有捷报传来,扬州守军一触即溃,李成栋一个猛攻就打破了扬州,已经将督师史可法抓住,等候许平处置。

  得知这个捷报后,许平就带着亲卫快马加鞭赶往扬州。等他抵达城门时,看到其他各部都围城扎营,城内现在只有李成栋所部在维持秩序。李成栋本人则等在门外,见到许平抵达后,他立刻迎上来,口中连称死罪。

  “李将军何罪之有?”许平惊奇地问道。

  “罪将束军不利,以致有人私取民财。”投降顺军后,李成栋也连夜抄好了两幅和许平赐给郁董那副对联一模一样的横幅,悬挂在自己的军旗旁。进城后李成栋手下有一校私闯民宅,吃了那户百姓的午饭。听闻此事后李成栋立刻把该犯抽了二十鞭,游街示众后就在那对联旁把犯人砍头,然后把首级悬挂在扬州衙门前。

  见到许平后,李成栋急忙又赶来请罪,现在扬州一城皆安,大多士兵们连城墙都不敢下,城内仍由本地衙役负责治安。

  “既然李将军已经处罚了犯兵,本将就不追究了。”

  “谢大将军。”

  “把史可法带来吧。”

  出乎许平意料的是,史可法作为一个阁老高官,竟然拒绝投降,见李成栋把史可法绑得严严实实的,许平就想让人给他松绑。

  “大将军不可,”李成栋连忙劝道:“他屡次想自尽,绝对不能放开。”

  攻破扬州城门后,守军顿时作鸟兽散,史可法不但不突围,反倒带着为数无几的标营卫士冲出来巷战抵抗,且战且退到衙门前时,标营卫士死伤殆尽,他本人还舞剑抵抗,最后力尽被执。

  “本官唯求一死。”见到许平后,史可法闭着眼翻来覆去就是这么一句话。

  “先生。”听到史可法的事迹后,许平也不禁对这个罕见的阁老有些心存敬意:“大明气数已尽,先生何必如此。”

  “听说先帝殉国时,许将军就在边上。”史可法突然张开眼,直视着许平的双目:“本官所愿便是追随先帝于地下,难道许将军防得了一时,能防得了一世么?”

  许平长叹一声,喝令左右:“给先生松绑。”

  被松绑后,史可法甩甩已经发麻的手臂,看着许平说道:“本官还要向许将军借一物。”

  “先生所求何物?”许平知道对方心意已定,和崇祯皇帝一样死志已定:“剑或白绫?”

  史可法想了一想,答道:“本官乃是堂堂大明兵部尚书,当然要剑。”

  “谨遵先生所命。”许平把自己的佩剑拔出,双手捧着交到史可法手中:“大明养士三百年,有先生便是不枉了。”

  许平的称赞并没有让史可法感到什么荣耀,反而惨笑一声:“平素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史某上不能安社稷、总同僚;下不能督师御贼。事到临头只能一死而已,真乃至无用之人,国朝养士三百年,何来不枉?”

  史可法伏剑而死,许平下令把他的尸体收敛入棺,以大学士之礼厚葬在扬州城旁。

  此时许平又得到情报,黄得功得到增援后又重振旗鼓,带领部队在庐州府同左良玉的清君侧军连番大战,为了支援黄得功,弘光朝廷已经把最后一些依然忠于南京的部队派去黄得功那边助战,现在他们还不知道扬州已经陷落,南京的北面已经洞开。

  见机不可失,许平就命令军队稍加整顿立刻出发,郁董、李成栋、刘泽清等人急着立功,连一刻都等不得立刻离开扬州出发,准备搜索船只渡江。据他们说福宁军的水师已经驶入长江,不过这许多渡口他们不可能尽数照顾过来,何况江北军也有自己的水师。并且黄得功和左良玉激烈交战,现在江防已乱、后方敌我难辨,福宁水师也受到很大影响。

  离开扬州之前,许平到刚刚建好的史可法墓前致辞,按说奠文应该骈四俪六、宫沉羽振,不过许平不会也不算按照这个模式:

  “众皆南遁而先生独议勤王,群臣安乐而先生自请督师,野战不利则守城,守城不利则巷战,巷战不利则殉国,呜呼壮哉。”

第八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 第十三节 渡江

  “马士英这个奸佞!”

  自从得知马士英把部分兵马调去抵抗左良玉后,反对派就群情激愤,程度不在他们当初听说左良玉终于骑兵清君侧时的欢欣鼓舞之下。刚刚得知被寄托厚望的左良玉在庐州府被黄得功打得大败后更是如此,传闻顺军已经攻破扬州,史阁部生死不知,马士英这个奸佞居然还在抵抗左良玉的正义之师,是可忍、孰不可忍?

  “马贼自顾个人荣辱,全然不管大明社稷,”最让反对派的气愤的莫过于马士英不顾大局:“左帅是清君侧,不是要推翻大明江山,就算是潞王登基这天下还是他们朱家的啊,又不会便宜了外人;而要是被闯贼得手,那大明不就完了吗?马士英这奸贼难道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么?”

  “还有昏君,操干戈与同室,难道潞王就不是太祖子孙么?他为了自己的皇位,竟然从江淮防线抽调军队回来内讧!他这岂不是把太祖皇帝的江山白白送给外人?”

  既然皇上如此昏庸,密谋的臣子们彻底失去了对弘光皇帝不多的忠诚,庐州府战况对马士英奸党越来越有利,左良玉五天败了三阵,看起来不日就要被马士英的走狗黄得功彻底击溃。这样反对派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黄得功得胜回朝后,因为消灭了左良玉而变得底气更足的马士英会不会秋后算账,把反对派尽数赶出朝廷,像魏忠贤当年一年一手遮天。

  就算马士英没有丧心病狂到利用这个机会驱逐反对派,弘光皇帝以后恐怕也不会给这些声援左良玉的臣子什么好脸色看。

  “黄侯那边怎么样?”

  “黄侯仍然没有动静。”

  “黄侯的世子不是带兵去了杭州了么?”杭州是潞王行在,很多人都希望福宁军起兵响应楚军清君侧,或者干脆就直接在杭州拥戴潞王登基、或是监国。

  “黄侯不肯起兵清君侧,只答应不让奸佞的爪牙到浙江横征暴敛,”无论反对派给黄石去多少信件痛陈利害,他始终态度暧昧,不肯拥戴贤惠的潞王。很多人觉得年初若是黄侯从福建出兵,哪怕是出言声援贤王潞藩,也不至于被郑贵妃这个狐狸精的后代占了便宜。现在福建的表现让这些人感到更加失望,左良玉率先发难已久,镇东侯仍然不紧不慢地在福建、广东巩固地盘,就是让他出兵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