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霉的西田中佐好不容易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为了日本军人的名誉,他又不得不操起武士刀,自己给自己的腹部做了开膛手术——当然没有人帮他缝合。

从来没记者采访自己的徐永晋,在那些日子,发觉自己成了记者的宝贝,整天从早到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黑眼珠、红头发,他的事迹冲出巴尔干,走向全世界,连同盟国的报纸上也将他徐永晋的大名刊登出来。那么密集的新闻报道,如果当年评选本年度最佳新闻人物,徐永晋相信自己有很大的可能榜上有名。

众多的采访,徐永晋就是一个字也不说,那些法力通天的记者也有办法将他描绘成顶天立地的汉子、胸怀坦白的男人、性情仁厚的智者、果敢刚毅的军人这些都是程序化形象,只许记者参照报道中主人公大致历程,增加那么一点虚构的元素,于是一篇感天动地的文章就此告成,可以得到无数好评,还能换来稿费若干,真是何乐而不为。至于千篇一律,读者是否看的厌烦,那些记者倒不担心这点,这个世界上富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人士实在太多,任谁也不敢告诉别人,自己就是讨厌英雄,自己就喜欢坏蛋,最好当个大反派再妙没有。

真要有这种人,监狱是他们最理想的人间乐园,不过现在监狱里用来改造这些人的,就是战场上有关英雄事迹的报告,就算进了监狱,这些人心灵上还是要经受一番折腾。

在萨洛尼卡城中,给洪葵元上将身边当副官的日子,很长一段时间内,徐永晋每天都能从给上将阅读的各地报纸上,看到有关自己的新闻,让徐永晋有些脸红的是:上面名字、军衔、职务是没错的,只是那些事情好象不是他做的,如果报纸上内容全部正确的话,把那些内容综合起来,徐永晋至少在一天中,同一个时间内,在相距以千里计算的不同地点,从冰冷的(温煦的)大海(湖泊或者河流)中,救出了十来名不同的人,在这个时间里,徐永晋救起了年过七十失足落水的老翁,年过三十因为丧夫悲痛自杀的寡妇,戏耍溺水的稚嫩童子,轮船沉没苦苦挣扎的船上水手

“就算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干这么多事情,他也会无能为力的!”

同样给洪上将当副官的秦烈风少校在看了报纸上刊登的徐永晋光辉事迹后,不由的感慨万千。要能办这么多事情,徐永晋不是佛祖就是上帝。

报纸能满足人的虚荣心——没什么人真的会计较徐永晋是否在某日某时某刻在某地救了某个原本命中注定要发生不幸的倒霉蛋——只是白纸黑字的东西,可以让你有当大人物的感觉。对徐永晋来说,更实在的是当了上将的副官后,周围原本冷漠黑白的世界,仿佛魔术师挥动了下手中的魔棍,眼皮子都来不及眨一下,骤然变化成了温煦的彩色天堂。

工作需要,徐永晋要跑不少地方,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走在坐落在爱情海畔——洪葵元的副官秦烈风少校是江苏人,爱琴与爱情到了他嘴里没什么区别,总部不少工作人员按照他的腔调,很自然将爱琴海改成了爱情海——的萨洛尼卡小城,在这个季节里晴空万里,偶尔吹过来的海风不停拂过后背粘湿的衬衣,让人觉得凉爽宜人,明媚的阳光照亮了远近高低,那些看到徐永晋“上校”从身边经过的陌生的军人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向他行个军礼,当然,徐永晋“上校”也会面带笑容还个军礼表示友好之情。

当上了上将司令员的副官,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事处那个肥头大耳的办事员,对徐永晋态度的转变。那个将近四十却让自己喊他“小唐”的办事员唐鹏,现在每次徐永晋到那里办事,“小唐”都会以闪电般的速度,从靠椅上跳起来,飞快帮徐永晋倒好一杯假冒伪劣的龙井茶——在国外想要喝上正宗极品龙井,如果你不是国家或者军队领导人的话,基本上不大可能——亲手将滚烫的茶水放在“徐大哥”面前,然后变出扇子,帮徐大哥驱驱暑,至于自己那圆嘟嘟的脸上,汗水好象小溪一样流下来,小唐是根本感觉不到的。

要查阅人事档案?好!再生僻的名字,哪怕是一名新兵,小唐也会在十分钟内双手给徐永晋捧出来。要和人事处领导见面?没问题!哪怕那位领导正在海滩上和一个南欧美女交流感情,小唐也会让徐永晋稍候,自己以奥运会百米赛跑的速度,去把领导请过来。至于是否给领导留下不好印象,按照小唐说法“大哥的事情就是兄弟的事情,管那么多干吗?”

每次唐鹏看到徐永晋时,脸上都会露出因为喜悦而熠熠发光的脸。不知为什么,看着脸上肥肉不停晃动,笑的眼睛都眯起来的唐鹏,虽然知道他一再对自己表示亲热,徐永晋却总是下意识讨厌看到他。或许这和初次与唐鹏见面有关系——上次来报到时,这位唐上尉为什么就不能稍为友善些?

和表情虚假的唐鹏比起来,人事处的薛文超处长就显得正派多了。薛处长是上校,两个上校在一起,原本也用不着刻意巴结什么。只要和徐永晋见面,薛处长总是微笑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不管是询问还是帮忙,他总是慢条斯理,按照他的意思,“慢慢来,一切都会解决的。”一般来说,说这话的人一般都是用来搪塞对方,而薛处长却决不会把你说的话当成耳旁风。

当徐永晋还是临时少校时,是薛处长很友善地接见了他,并且没有因为日本人的投诉,呵斥过他——要是派外人员在外面表现不怎么样,外人面前需要包庇,可在内部,一般来说,一通臭骂总是免不了的。——并且按照惯例,把他从临时少校提升为临时中校。对薛文超薛处长,徐永晋总是抱着感激之情。

联军总部里将星闪耀,在总部走廊上,你总能看到身穿各国军服佩带了将星标志的将军,其中不少是中国将军,当然,以少将居多。在这些人中,徐永晋还见过担当过他的校长的袁蔚庭袁中将。给司令员当副官,其中一项好处就是能经常与这些将军一起吃小灶,从将军那里听到各种各样东西,学得不少战壕里所无法了解的知识,军事知识,报纸和宣传上所不会讲到的真实的战争。
正文第三部风云第四十四章封侯万里(四)'目录引索'



小原传中将指挥的第五师团不愧是日军中头等主力师团,报纸上宣传的二十个同盟国师围攻第五师团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但八个同盟国师围攻还是有的,其中还有从俄国战线调过来的三个德国师。

按照不少将军说法,如果是中国一般步兵师,在敌人这么多师团围攻下,自身弹药又补给不畅,能坚持三天三夜不崩溃,这个师足以称为王牌师。要是围攻坚持一个多星期,并且敌人兵力有增无减,就算是王牌师,为了能让绝大多数人活下来,恐怕最后也不得不学习李陵——民主的中国不是讲究愚忠的封建社会,出现这种情况,要追寻责任的话,该找上一层军官,而不能将责任推给明知道完不成任务,却非得坚持下去的部队。只要打到弹尽粮绝,在优势敌人包围下,投降比无谓的送死要好,毕竟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在众人都以为第五师团应该投降了,巴尔干战局要以失败宣告结束时,顽强的第五师团却又在敌人铁锤重击下,顽强的挺立过来,三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七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同盟国军的围攻还在继续,而第五师团也没有停止抵抗!

第五师团之所以能一直坚持下来,和他们在一次突击中占领了一小段海滨公路有关,虽然同盟国军很快用火力阻止了第五师团向两边扩大的希望,并且用炮火将这段沿海地带封锁起来,但有这么一段和外界沟通渠道,对第五师团来说已经足够了。

口子很小,不可能将第五师团从这条通道撤出来——如果撤,天晓得被赶下海的第五师团有多少人能活着回到军舰上——但却可以利用夜晚,将补充兵员和部分弹药一批批送进萨洛尼卡。不然第五师团就算有着钻石一样的硬度,他也要在同盟国军捶击下化为齑粉了。

第五师团在萨洛尼卡城内固守,外面的近卫师团、第一师团、第六师团澳新军团、加拿大师、法军、希腊军再拼命地向城市突击,要给第五师团解围,巴尔干战区中的德国军队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可奥匈军队、保加利亚人却胆子没多大。经过一番苦战,城里的第五师团终于和外面解围部队胜利会师,见围攻失利,同盟国并没有幻想把这些协约国军队聚歼在萨洛尼卡,而是将部队向后方转移,拉开一段距离,挖好了战壕要和协约国打一场堑壕战。

按照统计,第五师团从登陆巴尔干,到被解围为止,一共作战二十天,在二十天里,拥有两万人的第五师团光战死就超过四万,解围后,第五师团还剩下一千来行销骨立痴若木偶的残兵,这些人各个带伤,他们就是第五师团在补充了无数次后,所有剩余部队,除了他们,第五师团再无其他伤员。

第五师团的战死者不光超过日军其他师团在巴尔干战区到目前为止战死总和,也超过了联军其他部队所有战死者总和。付出这么大代价,第五师团的小原传师团长还在,各联队军旗还在,有军旗,说明这些部队还在,并没有被敌人歼灭,日本人的脸面也就还在!

刚解围的那些日子,按照日本风俗,日军砍了不少橄榄树,将砍下的树木垒成一个个巨大的木城堡。所谓木城堡,就是在沙滩上挖好多长三米,宽三米,深半米多的大坑,然后把木柴往坑里横一层竖一层的垛,一直垛到一米多高,然后再在上面放上尸体,每一堆木柴上放上四具尸体,浇上汽油后,在随军僧人的念经声中,所有城堡同时点燃,几十条烟柱扶摇直上连着好几天,萨洛尼卡外面第五师团焚烧尸体的火光就没熄灭过,空气里弥漫着阵阵恶臭。

第五师团幸存者中有一名军官两名士兵在焚烧尸体时,不幸“阵亡”。当时一个木头城堡正在燃烧着,突然轰地一声,燃烧着的城堡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当场将烧尸体的一名军官与两名士兵炸死。于是应该焚烧者中又增加了三名刚逃脱大难的幸运儿。

城堡爆炸自然不是同盟国特务搞什么破坏,经过调查,是大火引爆了尸体身上的手雷。第五师团在被围困时,给每一名士兵发了两颗手雷,按照师团部要求,要求在最后一刻把其中一颗手雷投向敌人,另外一颗留给自己自杀成仁。可战死的士兵实在太多,很多人根本没来得及将手雷投出去,或者取都没有取出来,就被敌人打死。夏天没几天,尸体就开始腐烂,而且最先腐烂的是肚子,当肚子腐烂后,手雷就慢慢陷了进去,这样检查的人一般很难查到,发生这种意外也就在所难免。

按照某位中国将军说法,第五师团的战死者使得“萨洛尼卡的海滩从此可以种大米”。

不管怎么说,第五师团算是被解救出来了,当被围困的第五师团和解围部队胜利会师时,大批来自广岛的补充兵力也跟随解围部队进入萨洛尼卡,于是在新闻片中,两万第五师团健儿雄赳赳气昂昂迈着鸭子步,登上轮船到中国人控制的罗得岛休整去了。按照小原传说法,只要给他半个月,他的第五师团将再次踏上巴尔干大地,和同盟国决一雌雄。

与第五师团比较起来,中国的陆战旅就显得寒碜多了,陆战旅上去两万,前后补充了有六七次,等撤下来只有一万五,就这洪上将还说部队大伤元气,没有一年半载根本恢复不过来

如果将洪上将对陆战旅的评价套到日军第五师团头上,恐怕这个第五师团就算一百年,那也恢复不过来了。

“在我们强大战斗力支持下,第五师团的日本人似乎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战斗力。”

作为联军副总司令,海因曼。艾伦比英国陆军上将对第五师团的战斗力给予了站在英国人立场上还算中肯的评价。

海因曼。艾伦比上将说这样的话自然是很有理由的。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信口开河,上将从战略决策、火力对比上阐述了英国人为了巴尔干战局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是战争,不是俩隔壁打架,没有英国绅士喝着鸡尾酒运筹帷幄,强大的帝国舰队将同盟国海军隔绝在战场之外,第五师团又怎么可能有机会表现出他们的战斗力?最后,荣耀总是属于大英帝国。

法国人兵微将寡,他们参加巴尔干战局,不过是为了向世界表明作为一支武装力量的存在,因为参与巴尔干行动,虽然除了几块殖民地,贝当在法国本土没有立足之地,中国、俄罗斯、英国都宣布承认贝当领导的自由法国代表了法国政府,而和德国签定停战协定的现法国政权属于不被承认的傀儡政权。能在政治上取得这样的成果,贝当及他的手下已经相当满足了,至少联军总部的中国将军这样认为。

对于希腊,萨洛尼卡原本属于希腊领土,现在这块土地再次回到Hellas(希腊人)手里,正在克里特岛行使主权的希腊政府光顾着兴高采烈“打回老家去”了,至于希腊军队表现如何,他们自己心知肚明,只要登上本国土地的有希腊军队,这已经足够了。

在联军中,倒是美国志愿者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可以用翻天覆地形容——变化。

联军发动巴尔干登陆战后,在美军追击下一直东躲西藏的墨西哥光辉道路党党魁卡洛斯。黄尔,在化装打算潜逃到停泊在利蒙港的德国“埃尔平”号轻巡洋舰时,港口外突然出现了庞大的美国大西洋舰队,卡洛斯。黄尔与他的“亲密战友”胡安。林蒂特斯上将、迪卡尼奥。邓肯还有“埃尔平”号轻巡洋舰舰长马德伦中校乖乖束手就擒,一块沦为俘虏的,除了两百名水兵,还有一百多年轻貌美的女性摩门教徒——卡洛斯。黄尔说过如果事业失败,他会毫不犹豫自杀,在美国大兵出现在面前时,卡洛斯黄尔突然福至心灵,认为采取不合作运动,到美国监狱与邪恶的美利坚进行坚强斗争,更符合光辉道路党教义。于是美洲大魔头很是沉着放下武器,大义凛然带领他那支由女人组成的亲卫队向美国监狱进军。唯一让黄尔遗憾的是:从今以后,他的生命中将不会再有什么女人了。

卡洛斯。黄尔的垮台,有如多米诺骨牌,在美洲引发了连锁反应。拥有百万大军的墨西哥不到一年就让美国打的国家沦陷,领导人成了阶下囚,美洲那些大大小小的独裁者、军阀一时人人自危,纷纷向白宫递交贺信,祝贺美军取得了对抗邪恶墨西哥的伟大胜利,表明永远站在美国左右的自己,要紧跟美国勇敢前进,消灭一切违背美国意志的卑鄙小人,至于这些卑鄙小人,当然是和他们正在交战的其他政府与势力。寄出贺信的同时,那些独裁者、军阀也开始悄悄收手——天晓得嗅到血腥气的美军会不会因为自己这里的枪声,兴奋不已的扑过来,和战争相比,还是和平好啊!

随着墨西哥光辉道路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动荡的美洲局势一天天缓和下来,焦头烂额的美国终于可以从美洲腾出手来了。

腾出手的美国,在审讯中——按照威尔逊总统所言,审讯是人道的,决无违反人权行为存在——获得了让美国人民义愤填膺的惊天秘密:墨西哥之所以向美国宣战,在背后有欧洲德意志帝国的影子!是威廉二世怂恿卡洛斯。黄尔对美国开战,并且承诺只要德国取得胜利,他将与卡洛斯。黄尔平分美洲!

威廉二世给卡洛斯。黄尔的战后世界地图刊登在美国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善良的美国人民愤怒了,对德国宣战成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