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弹水浒-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逵一生有三好:“好酒、好赌、好斗”,而这三条恰好全部被初次见面的宋江遇见了。 
宋江发配江州,请戴宗、李逵两人饮酒,席间李逵赌性大发,借了宋江十两银子就下楼去了,而正是这十两银子,宋江彻底俘虏了梁山第一莽夫的一生。李逵这次运气不好,赌博输得一干二净,出于对宋江这个陌生人难以交代的目的,李逵第一次耍起无赖。而正是这个大违“英雄壮举”的行为,恰好让宋江看在眼里。书中写道: 
李逵见了,惶恐满面,便道:“哥哥休怪,铁牛闲常只是赌直,今日不想输了哥哥的银子,又没得些钱来相请哥哥,喉急了,时下做出这些不直来。”宋江听了,大笑道:“贤弟但要银子使用,只顾来问我讨。今日既是明明地输与他了,快把来还他。” 
最落魄的事被偶像当场看见,一般人那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李逵纵然皮厚如墙,也感到无法解释。宋江不一样!宋老大轻描淡写将矛盾轻轻揭开,丝毫没有轻视李逵这种没有赌品的无赖行为,而且举手投足看似全然无心,一副大家宗师派头! 
十两银子只是导火索,而宋江漂亮地化解矛盾那才是核心所在!由此而来李逵彻底对老大死心塌地!一个地方小牢子,身份、地位低下,却能得到黑道头号大哥的赏识,怎不叫人热血沸腾?所以我们看见,老大想吃鲜鱼,李逵立马自告奋勇下楼去讨,他这“讨”说好听了是索取,说难听就是榨取。而后续的黑旋风大战浪里白跳,更是向老大暗示一个信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只要大哥想要,我李铁牛舍了性命也要办到! 
宋江使用了“饮酒”、“借钱”和“宽慰”三条绳索,将李逵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而李逵,也迅速脱离戴宗投入到宋江的怀抱,两人主子和打手的关系,从此赫然建立! 
李逵遇见平生最心折的大哥,于是他自觉不自觉地将日常行为准则和老大相靠拢:宋江杀小老婆,终李逵一生不仅自己不近女色,对别人也要求“自律”;老大要杀黄文炳,李逵亲自出马活剐了仇人;老大要接老爹上山,李逵就理所当然地要接老娘享福。 
很多人对李逵滥杀无辜大摇其头,但是对他的“孝心”相当赞赏。其实这是标准的误解! 
李逵因为杀了人,从山东沂水县百丈村逃窜到江西九江,一晃十多年没有回家,也没和老母、兄长李达通音讯。老母衣食住行,全靠长子李达给人打长工维持,李逵身在他乡,却没见任何资助的孝心表现,发的工资,除了喝酒,就是赌博!他看见老大接父,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个老母,还有个嫡亲老大!于是他也要接老娘上山,与其说这是孝心的体现,不如说这是一种刻意的模仿行为。而上天也和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李逵刚有孝心的表现,老母就被老虎吃了,真正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李逵杀了老虎,被当作打虎英雄在曹太公庄上游行。李逵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丧母之痛,反而大吹大擂自己如何英雄了得!隐隐将武松打虎比了下去。武松可是赤手空拳在半梦半醒之间打死猛虎,李逵那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用朴刀杀的老虎,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可见李逵孝心一说,阵脚大乱。 
经此一役后,李逵的心理已经完全扭曲!宋江攻破祝家庄,李逵对于投降的扈家庄大开杀戒,几乎灭了扈三娘全家;为了逼迫朱仝落草,竟然斧劈了年方四岁的垂髫幼儿!为了请公孙胜出山,先吓公孙老母,后砍公孙师傅,行为恶劣直比地痞流氓!破了北京城,李逵一马当先,杀得满身血污,在他率领下,北京一城死伤百姓将近一半 
可以说,正是丧母事件,激发了李逵内心深处一种变态的杀人理念产生!我失去了最亲密的人,我让你们也得不到!这种病态的观点,不仅没有得到宋江的制止,反而变相获得允许――世人多罪,天杀星李逵是帮人超脱的――这就是宋江的借口。 
李逵当然要再次对宋江感恩戴德!由此而来李逵算是彻底成为宋江的贴心人,宋江的一切言行他都当作圣旨来执行!我们看见,李逵四柳村杀狄小姐和她情人王小二,手段相当残忍――李逵道:“吃得饱,正没消食处。”就解下上半截衣裳,拿起双斧,看着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 
可以说,此时的李逵已经完全蜕化变质成一个标准的杀人恶魔,他见不得任何美好的事物,人家小姐和情人私会有你什么事?崔莺莺不是和张生结成千古佳话么?你要这般变态残暴?最不可思议的是,临走前他还逼着狄老头感谢他“成功捉奸”,并且吃了“犒劳饭”才拔腿走人!此人性格分裂,渐进魔态! 
最可怕的不是李逵沦为单纯的杀人机器,他人性中久久压抑的性取向出现可怕的偏差――李逵由于对宋江的过度依赖,竟然发展成一种类似“同志”的关系! 
宋江私会李师师,李逵见大哥嘴上一套手上一套,心情极度郁闷。书中写道: 
却说李逵见了宋江、柴进和那美色妇人(按:李师师)吃酒,却教他和戴宗看门,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正没发付处,只见杨太尉揭起帘幕,推开扇门,径走入来,见了李逵,喝问道:“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李逵也不回应,提起把交椅,望杨太尉劈脸打来。杨太慰倒吃了一惊,措手不及,两交椅打翻地下。戴宗便来救时,那里拦当得住。 
正是李逵这种藏不住的性格,使他的不满发泄了出来,他不是恼恨杨太尉的骚扰,只气不过宋江的“新欢”而已!而这点在荆门镇表现的最明显:刘太公的女儿被冒名顶替宋江、柴进的小毛贼王江、董海抢了,李逵一听之下,顿时肝肠寸断,他气愤的不是宋江抢女人出尔反尔,而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李逵撒谎! 
所以我们看见李逵终于失去了理智,一斧将梁山的标志性建筑物“替天行道”大旗砍翻。李逵这一斧,挽回了相当多的同情,然而这一斧,并不是维护正义而去,只是争风吃醋而已!当事实真相大白的时候,李逵坦然自若受死――他心甘情愿,能死在宋江手下,而且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误会,所以李逵能够安心就戮。当然宋江不会杀他,这么好的小弟可是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所以我们看见,李逵侍宠而骄,不仅多次公开场合顶撞宋江,而且数度破坏招安的计划――这次李逵没有和宋江站在统一战线,只是担心得到荣华富贵的老大――男人有钱就变坏,再也不再宠信自己!而宋江三番五次作大义灭亲状,只是向大家传递一个公正的假象,而李逵见大哥始终雷声大雨点小,也就更加坚定了他单方面的猜测。 
李逵由于丧母的原因,最终转变成一个心理变态的杀人狂,不得不说和宋江的教育有关。李逵之死,是梁山好汉中最感慨莫名的: 
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言讫,堕泪如雨。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宋江到死都不知道心腹小弟的奇妙心理,他将“忠义双全”这块遮羞布牢牢地捏在手里,为大宋政府扫开了最后一块绊脚石。李逵死了,他死在最心爱的人身边,了无遗憾,生为宋江的人,死为大哥的鬼,从此一了百了,再无牵挂。 
宋江、李逵刚死,美男花荣就投缳殉情了,军师吴用也畏罪自杀了,他们用生命唱响了人生最后一曲挽歌。可笑的是,宋江的亲弟弟,梁山结义兄弟宋清却没有亲自来给大哥上坟!不知宋江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李逵一生,只爱过一个人,而这个人,只用了十两银子就收买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就是宋江。 
为了梁山大计,晁盖必须归天 
晁盖在梁山三代领导人当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梁山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并且由继承人宋江完成从巅峰到衰落的抛物线路径。 
晁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王级英雄!梁山上真正的英雄好汉并不多,鲁智深、史进、朱仝、朱贵和晁天王是难得的好汉。 
晁盖在落草前,是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的大地主、当村保长,大约就是如今的村长兼村支书角色,为人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出于对黑暗的现状强烈不满,因此当刘唐将生辰纲的消息透露给他的时候,晁盖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两人一拍即合,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一个生活安乐的富裕地主,能够抛家弃业铤而走险,为了“劫富济贫”的崇高目标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晁盖可谓真好汉! 
黄泥岗劫生辰纲是架构梁山强盗公司的第一笔原始资金,在这场出山第一战中,晁盖等人运气不错,顺利从杨志手中骗得十万贯金珠。 
七雄劫生辰纲,前戏破绽百出!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作为地方名人,晁盖竟然不知道避嫌。港台枪战片中,打架斗殴事件都是小弟挥着斧头上,真正的老大戴着墨镜幕后操作,而晁盖却不能很好地学习、贯彻和领会这种精神。晁盖是一个好大哥,却不是个好领导,他能够做到身先士卒,却忘记伪装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明白“将在谋而不在勇”的真理,结果被黄泥岗派出所所长何涛的弟弟何清认出,要不是宋江知法犯法前来通风报信,晁盖极有可能在监狱中度过下半生。 
最不可思议的是,宋江早晨巳时报信,晁盖开始收拾家产,一直收拾到晚上一更都没能结束!其间共有九个钟头的宝贵时间没能有效利用起来!而正是他的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直接导致了郓城全体公安干警的前后合围!要不是朱仝徇私舞弊,晁盖还是逃不脱恢恢法网! 
由此而来七雄只能在晁盖的领导下投靠梁山,晁盖天真地认为王伦会喜不自禁――既得到大批部下,又得到无数金银,可谓“人财两得”。晁盖办事,颇有点理想共产主义,把人性想得太简单、太善良,在他的概念里,大宋政府的下属人员,除了极个别的如宋江、朱仝,其他都是坏的;而和朝廷作对的,都是好的。晁盖不如吴用,吴用为人如我前文所说,是个彻头彻尾的狗头军师,大事屡屡弄巧成拙,拨小算盘陷害人却是一把好手。 
晁盖没有看清楚王伦的真面目,吴用不简单,不仅看出了,而且还看出林冲的复仇心态。而事情的发展也和吴用预料的一样,梁山发生大火并,人格魅力低下的第一代领导人王伦自取灭亡,而晁盖则一步登天,成为梁山的新老大,梁山的命运从此改写! 
晁盖上台后,出手不凡。首先大赏功臣,犒劳三军,迅速稳定了人心,然后修理寨栅、打造兵器,做好后勤工作,接着才是安排船只、训练士兵,提升梁山的作战能力。这一套“先发展再争霸”的策略,完全符合当时的形势需要,正是这“三步走”的正确方案,导致随后的济州剿匪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团练黄安也被梁山生擒,最终病死强盗窝。 
在这场家门口的水泊保卫战中,晁盖很好地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指挥全军大获全胜,从此开创了梁山的新局面。但是随后的另一场攻坚战却使我对晁盖的指挥水平大摇其头!可谓失败之极!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江州劫法场之战。 
宋江“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浔阳楼头触犯了文字狱,进而连累了戴宗的落水。晁盖当然不能背着“没有义气”的黑锅,留下吴用、公孙胜、林冲、秦明看守大本营,自己亲率梁山大军去劫法场! 
如前所说,晁盖义气当头,勇气可嘉。但是他的计划相当混乱! 
晁盖带领十六员头领,四路化装混入江州,并且顺利靠近法场周围,看起来一切都很成功,但是晁盖忘记了一个重要环节――谁来解决行刑刽子手?! 
电影电视作品里面,大凡法场杀人,通常选择午时三刻这个时间段,而刽子手是时间观念相当严格的人物,听见号令,天大的事情也阻拦不了他们动手。晁盖所带部下,除了花荣施神箭可以射倒一个,另一个恐怕会顺利砍下戴宗的脑袋!现代特警营救人质,要求生还率达到百分之百,假如江州之战,人质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五十,怎么看也不像是场成功的战例。 
晁盖百密一疏,由此戴宗性命攸关!退一步讲,即便花荣神箭及时出手,也未必快得过刽子手的利刃和惯性!哪怕梁山好汉事后将两名刽子手大卸八块,宋戴二人终究是拼不起来了! 
作为小说男主角,宋江运气不错。正在危急之时,改变战局的人物――李逵出现了!李逵由此正式拉开他的处子秀,只见他露出其标志性的赤条条身躯,像人猿泰山一样,从十字街头的茶楼凌空一跃,伴随从天而降的是他的霹雳怒吼。刽子手长这么大,什么都见过,就唯独没见过这个同事表演皇帝新装空降版,这“有声有色”的一幕实在骇人,刽子手一时看呆了,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结果被李逵一斧一个,身首分家。 
有这个良好的开端打头,一切水到渠成,晁盖率领大军,顺利扰乱了市场秩序,救走人质宋江、戴宗。这时候,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晁盖根本没安排断后的人员和撤退的路线,一大帮人,像没头苍蝇一样胡闹!好在监斩官早就吓得逃之夭夭,要是有人镇定指挥,关起门来打狗,恐怕晁盖等人要全军覆没! 
而这时候,晁盖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全军跟随李逵前进――他以为李逵本地人,知道路线。其实李逵自己也是个胡闹大王,哪里有什么善后处理计划!当时杀红了眼,不管官兵还是百姓,只要挡在前面,统统大斧排头砍去。砍得晁盖都看不下去了,拉住李逵的手大喊:“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李逵杀得性起充耳不闻,带领大部队杀出城门,一直到浔阳江边――终于无路可走了。 
花荣便道:“哥哥,你教众人只顾跟着李大哥走,如今来到这里,前面又是大江拦截住,断头路了,却又没一只船接应,倘或城中官军赶杀出来,却怎生迎敌?将何接济?”李逵便道:“不要慌,我与你们再杀入城去,和那个鸟蔡九知府一发都砍了便走。”戴宗此时方才苏醒,便叫道:“兄弟,使不得莽性,城里有五七千军马,若杀入去,必然有失。”阮小七便道:“远望隔江,那里有数只船在岸边,我兄弟三个赴水过去,夺那几只船过来载众人如何?'晁盖道:'此计是最上着。' 
花荣毕竟是军官出身,眼光远大,看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可谓大智;李逵不愧是第一莽夫,除了杀人还是杀人,完全不动脑子;戴宗鬼门关上转了一圈,到现在才清醒过来,好歹还算明白形势;倒是阮小七明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给出一条正确的建议;晁盖能说什么?遇事不明,导致全员陷入困境,除了能说“好主意”又能如何?而宋江已经晕过去了,不作评价。 
好在“主角不死”的真理再次发威,张顺率领揭阳镇同仁水路及时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