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杯茶葛瑞格·摩顿森-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摩顿森要常嘎吉自己回斯卡都,满意地看到他脸上掠过了一丝震惊——虽然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摩顿森必须在回美国前,把所有跟桥有关的事都弄清楚。
他和哈吉一起搭吉普车到较低的河谷地区,研究那里的桥。回到村里,他把村民们建桥的草图画
在笔记本上,然后和科尔飞的长者们讨论,当他从美国回来时,村里哪一块地可以用来盖学校,如果安拉愿意的话。
当巴托罗冰川吹下来的寒风挟带着雪花,一点一点覆盖科尔飞时,村民们待在室内的漫长季节就开始了。摩顿森和他们一一道别。十二月中旬,在科尔飞待了两个多月后,他不能再延误回程的时间了。在半数居民家里喝过道别茶后,摩顿森乘着超载的吉普车一路颠簸回布劳渡河南岸——车上的十一位科尔飞村民坚持要送他到斯卡都。车子颠簸时,他们就会跌成一团,彼此靠在一起维持平衡,也相互取暖。
从医院值完班,走在回公寓的路上,世界似乎正处于黑夜与黎明的朦胧交界,寂寞让摩顿森身心俱疲,似乎再也找不到在科尔飞时的那种真挚情谊。而打电话给吉恩·霍尔尼,唯一可能帮他回到科尔飞的人,又实在令人恐惧,他连想都不敢想。
整个冬天,摩顿森都在攀岩健身房里攀岩。没有了〃青春传奇〃,去那里的路变得很麻烦,但他还
是搭公交车去,一方面是为了运动,一方面是因为有人做伴。在他准备攀登乔戈里峰、打算把身体锻炼到最佳状态时,他是健身房会员眼中的英雄。但现在,只要他一开口,说的事情全都是关于失败的:一座没能登顶的山峰、一位分手的女友、一座待建的桥和一间没盖成的学校。
在一个下班后走回家的深夜,摩顿森在公寓对街被四个不到十四岁的男孩抢劫了。一个男孩用颤抖的手把手枪抵在摩顿森胸前,他的同伴搜刮着摩顿森的口袋。〃妈的,这个混蛋只有两块钱。 〃男孩把钱放进口袋,然后把皮夹还给摩顿森。 〃我们怎么会碰到柏克莱最没用的白人? 〃
破产,失败,破碎的生活——从冬天到春天,摩顿森陷入深深的沮丧中。他回想着那些一路送他到伊斯兰堡的科尔飞村民的脸,那些充满希望的脸。一定的,如果安拉愿意,他很快会带着钱回来。为什么他们对他信心满满,可他对自己却信心全无?
五月的一个傍晚,摩顿森躺在睡袋上,一边想该清洗睡袋了,一边却挣扎着想是否该花钱去自助
洗衣店。电话响了,是刘易斯·罗和德博士打来的。罗和德与搭档吉姆·威克伟尔于 1978年成功登顶乔戈里峰,成为首度登顶世界第二高峰的美国人。摩顿森攀登乔戈里峰前曾打电话向他请教,之后他们偶尔联络,次数虽然不多,但谈得很投机。 〃霍尔尼告诉我你想盖所学校。 〃罗和德说。 〃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了?〃
摩顿森把所有的事都说了,从五百八十封信开始,一直讲到他现在遭遇的造桥瓶颈。他也跟这位长者诉说起自己遇到的困难:失去女友,失去工作,以及最让他害怕的——失去方向。
〃振作起来,葛瑞格。你当然会遇到一些问题。 〃罗和德说,〃你现在打算做的事,比攀登乔戈里峰要困难太多了。〃
〃从刘易斯·罗和德口中说出的这几句话,对我的鼓励相当大。〃摩顿森说,〃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罗和德与伙伴威克伟尔为登顶经历的艰难,已成为登山史上的传奇。早在 1975年,威克伟尔就曾尝试登顶。登山队摄影师盖仁·罗威尔还写了一本书,
叙述这支队伍经历的艰辛,记录了登山史上最遗憾的一次失败。
三年后,罗和德跟威克伟尔再次回到乔戈里峰,这次他们从最险峻的西山脊爬到了距峰顶不到一千米的地方,结果遭遇雪崩,又被迫撤离。但他们并没放弃,而是在七千六百米的高度横跨乔戈里峰,改走传统的阿布鲁兹山脊路线,结果竟然成功登顶了。氧气存量已经不足的罗和德,明智地决定迅速下山,但威克伟尔则在峰顶徘徊,等着相机镜头解冻,好拍照记录他追求了一生的成功。这个失策的决定,差点要了他的命。
由于没有头灯,威克伟尔无法在黑暗中下山,被迫在山上露营过夜——这也成为登山史上海拔最高的露营纪录之一。威克伟尔的氧气用完了,出现了严重冻伤、肺炎、肋膜炎以及几乎致命的肺部栓塞。罗和德和其他队员全力用药物维持他的生命,直到他被直升机救援下山,送回西雅图进行重大的胸部修复手术。
刘易斯·罗和德的人生经历,让他明白追求目
标的道路上必然会历经辛苦。他清楚摩顿森选择的道路有多么艰难。他的话让摩顿森觉得自己没有失败,只是还没有完成任务——暂时还没。
〃打电话给霍尔尼,把你跟我说的事全告诉他。 〃罗和德劝告摩顿森, 〃让他支付造桥的钱。相信我,他付得起。〃
打从回来到现在,摩顿森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恢复成以前的那个摩顿森了。他挂上电话,火速在密封塑料袋里翻出写有霍尔尼姓名和电话的纸笺。 〃别搞砸。〃那张纸上写着。嗯,也许他已经搞砸了,也许还没有——这要看你是和谁谈。边想着,他的手指已经拨起了电话。
十造桥
这广大的山脉仅有少数生物存活,这个人类只能造访、无法定居的地方,生命有全新的地位但群山并没有骑士精神,我们总是忘记它们的残暴,它们用风雪、岩石、冰冷无情地袭击冒险攀登的人。
——乔治〃夏勒《沉默之石》
电话中传出噼里啪啦的杂音,像是隔着半个地球,摩顿森知道其实对方离他不超过两百公里。 〃再说一遍?〃那边说。
〃色俩目(祝你平安)。〃摩顿森对着话筒用力喊, 〃我要买五捆一百二十五米长的钢索,要三股的。先生,你有没有货? 〃
〃当然有。〃电话音讯突然清楚了。 〃一根钢索十
五万卢比,这个价钱能接受吗? 〃 〃我有别的选择吗? 〃 〃没有。〃承包商大笑起来,〃我是整个北部地区
唯一拥有这么多钢索的人。我能请教您的大名吗? 〃 〃摩顿森,葛瑞格·摩顿森。 〃 〃您从哪里打的电话?葛瑞格先生,您也在吉尔
吉特吗?〃 〃我在斯卡都。〃 〃方便问您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钢索吗? 〃 〃我有朋友住在布劳渡河上游,他们没有桥,我
要帮他们造一座桥。 〃 〃啊,您是美国人吧? 〃 〃是的。〃 〃我听说过您要造桥的事。到您村里的小路,吉
普车开得上去吗? 〃 〃如果不下雨的话可以。您能把货送上去吗? 〃 〃如果安拉愿意。〃他说〃如果安拉愿意 〃,而不是〃不行〃。十几通
被拒绝的电话之后,这是摩顿森听到的最动听的回
答,也是最有意义的回答。现在他有钢索了,这是建桥前最后也最困难的部分。时间是 1995年 6月初,如果没有其他无法克服的困难,桥在冬天前就可以修好,明年春天盖学校时就能派上用场了。
虽然摩顿森打电话给吉恩·霍尔尼时紧张得不得了,霍尔尼却出乎意料地和善,而且又开了张一万美金的支票给他。 〃你知道吗?我那帮子前妻,有的一个周末花的钱就比这个数多。 〃不过,他也要求摩顿森做出承诺。 〃学校能不能尽快盖好?我年纪大了,等盖好时,寄张照片给我。 〃摩顿森满怀喜悦地答应。
〃这个人有钢索吗? 〃常嘎吉问。
〃他有。〃
〃要多少钱?〃
〃跟你说的数目一样,一捆八百美元。 〃
〃他会送货上去吗? 〃
〃如果安拉愿意。〃摩顿森把话筒放回常嘎吉办公室的话机上。带着霍尔尼的赞助金回到盖学校的轨道上摩顿森很高兴,而且这次他也很乐意利用常
嘎吉公司的服务,虽然每笔交易常嘎吉都会抽取提成,但看在他广大人脉带来的效益上,这些佣金花得绝对值得。常嘎吉过去是警察,而且似乎认识镇上的每个人,加上学校的建材存放在他那儿,他也写了保管收据,没理由不对他的长处和人脉善加利用。
摩顿森睡在常嘎吉办公室吊床上的那个星期,每当看到墙上古旧的世界地图上,坦桑尼亚仍印着旧名〃坦格尼噶 〃时,总有一丝怀旧的欣喜。他偶尔也喜欢听听常嘎吉以前小奸小恶的故事。夏天天气特别好,常嘎吉的生意很忙,筹备了好几支登山探险队,包括尝试攻顶乔戈里峰的德国登山队和日本登山队,以及二度攀登加舒尔布鲁木 IV峰的意大利队。也因为如此,常嘎吉办公室的角落开始出现德国标签的高蛋白营养棒,就像松鼠过冬的坚果存粮;书桌后头则有一大箱日本宝矿力水特运动饮料,外加三四盒意大利脆饼。
订好了钢索,确定货会送到后,摩顿森乘吉普车去了艾斯科里,一路穿过苹果和杏桃树的隧道攀
升,直到希格尔河谷。晴空万里,海拔五千多米的红褐色锯齿状山脊仿佛触手可及,山路则像从悬崖中雕刻出来的,勉强能让车子通过。
但当他们转到布劳渡河时,南方急驰而来的云层——印度飘来的季风雨——开始笼罩车子。等他们抵达艾斯科里时,由于没有车窗,车里人人都已经淋成了落汤鸡,溅了一身泥。
进入艾斯科里后,大雨狂泻,司机说什么也不肯继续摸黑前进,摩顿森只好下车。到科尔飞至少还要步行好几个小时,他不得不在村长哈吉·麦贺迪家隔壁的商店里借宿一晚,躺在一袋袋稻米上,拼命把爬上来躲雨的老鼠赶下去。
好不容易到了清晨,暴雨仍然像世界末日般倾泻不止,吉普车司机也接了活计把一批货运回斯卡都,于是摩顿森决定步行上路。他一直想改变对艾斯科里的印象,努力去欣赏这个地方,但这个村镇已被〃污染〃得相当严重。所有往西北去的徒步者和登山队都会途经这里,许多人要在这里雇用挑夫、添补用品,不肖商人们已经学会了狠狠敲西方人的
竹杠。换言之,艾斯科里的商人通常会哄抬物价,并拒绝任何议价。
摩顿森在一条积水深达半米、两旁都是土石屋圆墙的巷子里蹒跚前行,突然觉得上衣被人从后头拉住。他转身一看,一个满头虱子的男孩伸手向他讨钱。摩顿森从帆布包里拿了个苹果给他,男孩却随手丢进水沟。
经过艾斯科里北边的一段路时,摩顿森得用衣角捂住鼻子才能呼吸。这里是无数登山队伍攀登巴托罗冰川的大本营,几百堆粪便发出阵阵恶臭。
摩顿森最近读了海琳娜·诺伯·霍吉的著作《古代的启示》,对作者的观点深有同感。诺伯·霍吉在此山南边的拉达克住了十七年。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几乎一模一样。诺伯·霍吉研究拉达克文化近二十年之久,最后的结论是:比起无限制地 〃改善〃拉达克人的生活水平,保存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土地和谐共处的大家庭生活方式——才能为拉达克人带来最大的幸福。
〃我过去一直以为,人类的 '进步'是某种不可避
免的趋势,不容质疑。 〃她写道,〃我们被动地接受种种'进步'的做法:在公园中间开一条车道,拆掉有两百年历史的老教堂,盖钢筋玻璃帷幕的银行。。步调越来越快,生活却变得越来越困难。但在拉达克,我不再这么认为,我们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我很幸运地目睹了另一种 '更正常'的生活方式——一种基于人类与地球共同演化的生存形态。 〃
诺伯·霍吉认为西方的开发者不应该盲目地给古老的文化强加上现代的 〃进步标准 〃,她提出工业国家应该像拉达克这样的民族学习,建造永续的社会。〃在拉达克我看到的是,社群,以及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比任何物质或高科技都更能丰富人类的生活。这时我才了解,另外一种生存方式是可行的。 ”
摩顿森爬上湿滑的峡谷继续往科尔飞前进,右边就是湍急的布劳渡河,他忽然担心一座桥可能给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带来的影响。 〃科尔飞的人生活非常辛苦,但他们身上有一种罕见的纯真。 〃摩顿森说,〃有了桥之后,他们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到达医院,不用再花上好几天时间,但我也担心外面的世界会
改变科尔飞。〃
村民们在河岸边迎接他,帮他坐进缆车。河岸两边是几百块大花岗岩板,堆在桥墩的预定位置等着开工。哈吉·阿里最后说服摩顿森,与其把石头千辛万苦运过河,或者看老天脸色从别的地方把石头运上来,倒不如从河岸两旁几百米的山腰处把石头切割下来用。科尔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头。
大雨中,摩顿森领着一群人去哈吉·阿里家,讨论建桥的程序,一头黑色长毛牦牛站在两间房舍中间,正好挡住他们的路。十岁的女孩泰希拉拽着牦牛鼻环上的辔头,好声好气地叫它让路,她是村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侯赛因的小女儿。不过这头牦牛别有打算,好整以暇地拉出一堆冒着烟的粪,泰希拉见状赶紧把白头巾甩过肩,蹲下来把牛粪和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往屋檐下的石墙上摔去,好让粪球变干,以免这珍贵的燃料被雨水冲走。
到了哈吉·阿里家,莎奇娜握住摩顿森的手表示欢迎,他才想起这是第一次有巴尔蒂妇女敢碰他。她大胆地贴近他的脸,露齿而笑,仿佛在挑战他的
惊讶。因为莎奇娜的热情欢迎,摩顿森也跨过限制,走进了她的〃厨房〃。里面有一个石头火炉,几个架子和一块变了形的砧板。摩顿森蹲在引火的草堆旁,跟莎奇娜的孙女嘉涵打招呼。小女孩害羞地笑着,用酒红色的头巾遮住嘴,又把整张脸藏了起来。
莎奇娜在一旁咯咯笑着,想把摩顿森赶出厨房,但摩顿森从旧铜壶里抓了把草药味的 〃潭布洛克 〃(高山茶),然后把水从塑料汽油桶倒进熏黑的茶壶,又给火里加了几把树枝把茶烧开。
他为开会的人们斟好茶,自己也拿了一杯,坐在哈吉·阿里和炉壁中间,牦牛粪燃烧的刺鼻气味弥漫在整间屋子里。
〃我的祖母非常惊讶,葛瑞格医生居然跑进了她的厨房,〃嘉涵说, 〃但她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所以也能接受。很快她的观念就改变了,她开始跟我祖父开玩笑,说他应该学学他的美国儿子到厨房帮忙。〃
不过在事关科尔飞的重大问题上,哈吉·阿里从不放松警惕。
〃我每次都觉得很惊奇,没有电,没有电话,没有收音机,但哈吉·阿里对布劳渡河谷和其他地区的信息都了如指掌。 〃摩顿森说。这次,两辆载着钢索的吉普车驶到距离科尔飞二十五公里的地方,突遇坍方落石,道路中断。哈吉·阿里告诉村人,道路可能好几个星期都通不了,重机挖土设备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天气下从斯卡都出来抢修,他建议村里的壮丁全部出动,把钢索搬上来,这样就可以立刻开始造桥了。
第二天,三十五位巴尔蒂男子,从十几岁的少年到和哈吉·阿里差不多年纪的白胡子老公公,在雨中走了一整天,背起钢索后再走十二个小时的山路回到科尔飞,他们的兴高采烈让摩顿森非常吃惊。每捆钢索重达三百六十公斤,穿过轴孔的木杆要十个人才扛得动。
摩顿森比科尔飞人高出一个头以上,他也想帮忙一起搬,却总让钢索歪向一边,最后只好在一旁看别人忙,不过也没人在意——大部分村民都曾受雇于西方登山队担任协作和挑夫,早就习惯了背着
同样沉重的大包攀爬巴托罗冰川。
哈吉·阿里的背心口袋里总放着气味浓烈的烟草〃纳斯瓦〃,而且似乎是无限量供应,村民们一边嚼着烟草,一边愉快地前进。塔瓦哈跟哈吉·阿里合背一捆钢索,他对摩顿森说,为了改善村里的生活而辛苦工作,比起帮外国人追求当地人很难理解的登山〃目标〃要愉快多了。
回到科尔飞后,村里的壮丁合力在泥泞的河岸上把地基打深。季风雨一直在下,在这种天气里水泥没办法干,塔瓦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