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色黎明-第5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最后的话终于打动了广东代表,英国法国的确都照过广东政府,并且表示如果广东政府能够加入到围剿人民党的阵营里面,就会给广东政府如何如何的支援。这也是广东方面愿意参加这次会议的原因。

“英法愿意支援么?”张人骏想再次确定一下。

“我们不妨请英国代表亲自来说此事好了。”冯国璋笑道,“有情汉弗莱爵士。”

门帘一掀,在广东代表惊愕的视线中,英国公使馆的汉弗莱爵士施施然从内堂里面走了出来。

福建会议开了三天,三天里面英国、北洋、广东彻底达成了协议。英国可以负责支援广东一批武器弹药,这些武器弹药直接通过英国在广东的商号交易。但是广东必须在战事服从北洋的指挥。而英国担保,广东战后可以继续维持现有的两广体制,甚至可以在人民党控制的湖南分得到一定利益。

能够和英国人肩并肩,几乎是平等的商谈未来的国家大事,这可是那些被英国人欺压惯了的广东政府以前从未想过的。加上英国承诺,在剿灭人民党之后将会与中国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这极大的打消了广东方面的担心。

当然这一切的承诺都不是没有条件的,广东必须与福建、浙江一起彻底消除“激进主义份子”,消除人民党“在广东的内应”。只有完成这个工作之后,英国人才会向广东提供军事装备。广东方面对此自然是十分赞同的,丢掉广西,损失大部分军队,已经让广东吓破了胆子。他们自然是心花怒放的选择了加入。

达成协议之后,英国代表汉弗莱爵士就退场,所有问题交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这也是英国的手腕之一,他们愿意花极大的力气去促成某件事达成,不过在这件事的具体执行中,英国人却会放手让那些参与者自己去做。反正捏着这些人不能不接受的条件,英国一来可以最大限度置身事外,二来又可以给自己留够后路。

东南三省又经过讨论,大概列出了打击目标。并且确定,1915年4月12日,在三省同时发动清洗乱党的行动。

莫道前路无知己七十一章四一二(十四)

数万人的安置问题从来不是容易事情,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就足够让后勤人员发疯。即便是人民党经验丰富的后勤队伍也是如此。秋瑾头部受伤,却始终在第一线进行指挥,进入安徽之后就病倒了。徐锡麟这次也不再想去求见陈克,他不得不名义上接掌了指挥权。

人民党把浙西分部这些人暂时安置在广德县,皖南地委书记李寿显亲自到广德县与徐锡麟会晤。不仅是李寿显,工农革命军412师也进驻广德县,有了这个师的军医院,浙西分部的伤员才算是得到了全面治疗。

李寿显只见过徐锡麟四五次,最近一次相见是两年前的事情。这次见到这位曾经给过陈克最初支持的老革命家的时候,李寿显不得不为徐锡麟的变化而吃惊。徐锡麟今年42岁,比陈克大7岁,两人在清末这个时代已经是中年人。李寿显不久前刚见过陈克,陈克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光看外貌的话大家都会相信他是个生气勃勃的二十六七岁青年。而徐锡麟花白的头发,黯淡的皮肤,满脸的皱纹,看上去与五十岁的老者并无区别。

“徐先生,贵部生活上可有什么问题?”李寿显开口就问这些实际困难。

徐锡麟稍微怔了怔,这才摇头答道:“到了这步田地,我们已经极为感谢贵党援手。”

李寿显答道:“若是有什么困难的话,直说。我们能解决的都会尽力解决。而且徐先生,若是战事一起,广德县也不安全,到时候只怕还得继续把大家安置到更安全的地方。到时候我们会提前通知大家。”

战争只是刚开始,徐锡麟知道这些。可即便是知道了他也提不起任何精神。面临的巨变给徐锡麟太过于沉重的打击,他万万没想到光复会自己内部的杀戮居然会到了如此残酷的地步。浙西分部一度控制三县加上湖州城,人口五十八万。浙西分部的政府、军队、基层组织,总人数有一万四千余人。现在能够撤到安徽的总共有两万余人。这其中浙西分会组织内部的人数不足四千。各地得到的情报都表明,没有能够撤出的人员中,浙西分部成员以及与浙西分部关系密切的百姓全部遭到了屠杀,死亡人数只怕超过了六万。浙西十个人中就有一个遭到屠杀,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徐锡麟觉得自己做了一场噩梦,虽然对面是李寿显,徐锡麟还是忍不住做了最近经常做的一件事,咬了自己的大拇指。痛感从大拇指上传来,但是这噩梦怎么都醒不过来。

“徐先生,却不知道你们浙西分会未来有什么打算?”李寿显虽然看到徐锡麟正在用力咬自己的手指,但是他也只能装作没看见。实际上人民党的情报搜集效率超过徐锡麟的情报,就人民党所知,北洋军以及浙江地方上在浙西杀了将近十万人。被杀戮的不仅仅是浙西分部的基层人员,浙西的三万多工厂人员几乎被杀光了,而农会成员也被杀了近五万。北洋军以及山区地主的残暴程度远高于李寿显的想象。

“这还能有什么打算?一切都完了,浙西分部可以说是被连根拔起。陶公已经不在了,整个浙江再也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徐锡麟的声音只能用万念俱灰来形容。

听完这话,李寿显心中生出一阵小小的不快。徐锡麟到了被人民党出兵相救的地步,还是不肯认清自己已经不是光复会成员的现实,不过转念一想,若是李寿显被人民党如此残酷的驱逐,只怕他的表现还不如徐锡麟呢。但是又转念一想,人民党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政策与党中央对抗,而且用兵自重的势力。光复会浙西分部的情况绝对不会在人民党中出现。

微微叹口气,李寿显说道:“徐先生,当务之急莫过于赶紧召开你们分部的会议,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好好理顺。若是这么一味消沉下去怎么对得起那些已经牺牲的同志呢?”

如果是人民党遭遇这等困难,为何会出现这等局面?到底该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各级党组织早就开会讨论。按照人民党党组织的原则,只要一地有三名党员就要建立党小组,行动需要经过讨论。人民党整风运动中强调的要点之一就是“反怠惰”。陈克在党内反复强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这就是工业时代的特点,只有不断向前向前,我们才能存活下来!同志们,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才是最正常的,我们人民党就是在困难当中成长起来了。”

李寿显深知陈克所说的一切,他也是“老干部”,从安徽水灾时候开始就与同志们一起跟着陈克迎着各种困难而上,每次千辛万苦的克服一个苦难,人民党的革命事业都能得到一次几乎飞跃性的发展。大浪淘沙,人民党的敌人与竞争者往往不是被人民党打倒,而是自己倒在困难面前。单看徐锡麟的现状,浙西分会也进入被彻底淘汰的倒计时。

但徐锡麟明显陷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李寿显劝了几句离开了。人民党根据地里面也有遭遇挫折后一蹶不振的党员干部,这些人的结果无一例外的都是以被免职收场。

辞别徐锡麟后,李寿显没有离开广德县,他前往去寻找姬晔等光复会中层干部。这些青年们都是在人民党这里接受过培训,好歹也是知道“反怠惰”的。浙西分部也坚持武装部队应该是劳动队、宣传队、工作队。姬晔主要负责部队的重整,当下的工作无外乎维持秩序。

李寿显的身影出现在姬晔视野中的时候,姬晔正与同志们商量交通指挥工作。所谓的维持秩序的前提是有秩序可以维持。让人明白有交通秩序,这本身就需要相当时间的出行培训才行。从实际效率上来讲,万人的营地若是没有良好的出行秩序,监管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浙西分部的中层干部基本都聚集在营地中参与着这件工作。

到达了安徽后的几天中不时有同志干着干着工作红了眼眶,或者干脆默默的哽咽,却没有人停下工作。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只有坚持工作这一个办法才能避免自己被悲痛彻底吞噬。而他们每个人在撤退的路途中都不止一次的嚎啕大哭过,甚至有过自杀的打算。在这样的情绪中,即便听到“大家好”这么一声招呼,也没有人在乎。姬晔等几个人表情淡漠的抬起头,其他几名同志甚至连头都没有抬起。

“李大哥?”姬晔讶异的问道,接着她心里面生出一种强烈的羞愧感。其实姬晔并不是李寿显的部下,双方各自隶属不同的政治实体。但是姬晔就是无法不羞愧,作为在同一所学校接受过教育的同学,这种羞愧是完全是无法扼制的。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李寿显态度里面没有丝毫的责备或者指责,与平时亲切的招呼声没有任何区别。不仅是说,李寿显还走上前与年轻的同志们一个个握手。包括姬晔在内,不少同志觉得自己的眼泪几乎流干,但是现在他们觉得又有泪水湿润了眼眶。

李寿显看到这些仍旧坚持工作的年轻人动了感情,心里面也觉得很是感动,他挨个拍着年轻同志们的肩头,但是依旧很冷静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志们,现在不仅仅要工作,我建议大家赶紧召开会议,决定未来的方向。”

“但是秋先生已经病倒了,徐先生又那个样子”浙西分部的年轻同志们对李寿显的提议感到有些难以实现。

李寿显严肃的摆摆手,“同志们,任何政党的力量都是来自基层,这个基本认知是在我们党校干校中反复强调的。如果上层垮了,咱们基层也就垮了不成?上层才多少人?在组织里面,越是基层人数越多。”

这话没错,不过浙西分部的同志们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接受抛开徐锡麟自行开会的方式。李寿显倒也没有强求,等浙西分部的同志安排完了交通工作。李寿显才说道:“如果大家现在不想召开全体会议的话,那么我就想请同志们帮一个忙。大家有没有收集过光复会人员资料。特别是光复会在浙江之外其他省份的人员名单?”

这个要求让不少人有些意外,“李书记,眼前的事情应该是赶紧准备打仗吧?这和其他省份的同志有何关系?”

姬晔还算是比较冷静,她疑惑的问道:“李书记,难道总会还要向其他省份的同志动手?”

这一说,浙西分部的同志们也都感觉相当的意外,“其他省份的同志和我们浙西分会主张并不相同,总会怎么可能对他们动手。”

李寿显原先也不太相信光复会会丧心病狂到这个程度,只是陈克的电报中给李寿显讲过此事,而李寿显绝不可能不相信陈克的判断。“这次的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了解,就我们所知,光复会的同志们即便没有走群众路线,他们还是有人认识到土地矛盾是中国当前最大矛盾所在。而光复会总很明显以这些人为敌人。”

自耕农出身的革命者是光复会里面重要的力量,希望能够扼制兼并的政治观点也是光复会当中重要的想法之一,虽然这些人当中最激进的一部分都加入了浙西分部,不过温和反对兼并的政治观点在光复会里面依旧有着相当的支持者。

听了李寿显的话,浙西分部的年轻同志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李寿显,也互相对视。李寿显所说未免有些骇人听闻,如果总会真的是这样的标准来界定敌我的话,那么这场腥风血雨仅仅是刚开始而已。

“为什么?”姬晔脸色苍白的问道。

“因为这些人要的是有产者的天下,有了这个机会的时候这些人绝对不会放过。狼就是要吃肉,这就是狼的规矩。”李寿显回答的时候很极为冷静,沉重的声音让人背上有些发冷。

莫道前路无知己七十二章四一二(十五)

“同志们,阶级斗争为什么无比残酷?因为阶级斗争就是赤裸裸的利益斗争。这种斗争不是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两句的意气之争,而是要把本阶级利益最大化的斗争。所以阶级斗争一旦全面化,必然会有极其可怕的杀戮。所以你们不要觉得光复会总会打跑了浙西分部之后就会收手。即便他们没有明确的理念,不!就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理念,所以斗争与杀戮才会无比残酷,因为他们下意识的要确立一个千秋万代的秩序,他们会依靠本能趁着这场大乱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李寿显全力劝说着浙西分部的同志,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光复会的全面名单。

浙西分部的年轻同志们一个个听的认真,只是没有人敢去相信地主士绅居然能够为了一己之私继续扩大杀戮的范围。浙西已经被杀的尸横遍野了,继续杀下去的结果只能是整个浙江都成为一片血海。

即便是姬晔也不敢轻易的对李寿显的意见表示明确支持,她稍微迟疑的问道:“李书记,这得丧心病狂到什么程度才会如何?我家就是地主出身,对佃农与农民不讲情面,这是有的。但是你说的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我不信。”

李寿显苦笑了。在相信所谓“人性”主导人行为的时候,李寿显也认为世界上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李寿显学习了唯物主义之后才发现,所有看似不合逻辑的事情都有其内在利益的驱动。这些内在利益赤裸裸的残酷性甚至令人不敢面对,人性的黑暗与暴虐在其中展露无遗。如果不能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历史观来看待这些的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用理性来分辨这些。他们甚至会顽固的否认这些事情是必然存在的。

例如眼前的这些光复会年轻干部就坚决不承认。

李寿显知道这种问题的讨论必须有认识水平的前提条件,就事论事根本没有用,强行讨论起来的话,只会引发种种混乱,他也不再继续讨论这些问题,“同志们,我现在也不要求大家一定相信这些。我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而已。到底谁能够提供整个光复会浙江之外的名单?”

光复会的年轻干部们面面相觑,他们一来的确没有完整的名单,二来他们也不相信李寿显的话,加上光复会浙西分部毕竟不是人民党浙西分部,也没有理由向李寿显提供如此机密的情报。整个局面就这么僵持下来。

李寿显也不想催促,人民党并没有实施全面救援的打算。既然陈克都已经定调“通过这次反革命们的表现来教育全党全军”,李寿显自然不会自行其是。他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希望挽救浙西分部的年轻同志,这批同志或许是人民党在整个中国最有可能的同盟军了。如果不能扩展这些人的视野,所经历过残酷的经历也未必能够转化为这些青年的财富。

“李书记,让我们先讨论一下,看看大家是不是知道这部份名单。”姬晔用最婉转的话回答了李寿显的要求。

“好的。”李寿显答道,“如果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尽管提。”

离开浙西分部的时候,李寿显遗憾的轻轻叹口气,最后尽可能拯救光复会成员们的可能性也就在这迟疑中消失了。

在李寿显尽最后努力试图拯救的时候,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清楚逆党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广州,在如何圈定名单方面有一些分歧。

“同盟会孙文提出了三min主义,明确指出平均地权,我觉得这与人民党也是一丘之貉,当彻底剿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同盟会成员甚多,而且陈炯明陈议长也是同盟会的人。若是同盟会人人都不放过的话,是不是不太合适。”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当年咱们广东上下革命情绪极为高涨,咱们起义的时候,人民党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只是当年起事的多是光复会与同盟会的。牵连起来的话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