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色黎明-第7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培里(Matthew??Calbraith??Perry,1794~1858)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舰队中的黑色近代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培里赠给幕府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培里来航令日本人震惊,深切感受到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日本人称这次事件为“黑船来航”。由于这四艘军舰合共有六十三门大炮,而当时日本在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可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大约只有二十门,在不开国就开火的威吓下,幕府不敢拒绝开国的要求,但又恐怕接受培里带来的国书后,会受到全国的抨击,于是当时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条约,并约定培里下一年春天给予答复。

这是第一次黑船事件。第二次事件发生在第二年。1854年(嘉永七年)二月十三日,培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一共有七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面对培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了。于是双方在横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他西方列强跟随著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是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都与日本签定了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

自此之后日本爆发了明治维新,在日本舰队通过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夺取了远东海上霸权之后,美国就成了日本在海上的最大敌人。

现在日本的昭和维新正在最危险的时候,美国太平洋舰队再次出现在日本的东京湾外海,这无疑引发了昭和维新派们的极大危机感。难道美国是准备趁火打劫来第三次黑船来袭不成?

日本过渡政府立刻向美国方面提出了质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回复是“例行训练”,这极为不友好的话让日本更加紧张起来。美国占领了菲律宾之后,几十年都没有在日本的海域搞过任何军事训练,这次怎么就来了“例行训练”?难道美国还准备没事就来日本这边溜达几圈不成?

9月14日,东京湾外面除了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对峙的日本舰队之外,再次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舰队采用灰色涂装,作为旗舰的战列舰上,中国人民海军的赤色旗帜在海风中烈烈飞扬。应日本过渡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联合海上军事演戏在东京湾外面展开。

中国这次紧急调动了母港在青岛的黄海舰队与母港在福建与台湾的东海舰队,两个舰队组合成的舰队包括两艘战列舰,四艘航空母舰,万吨左右的重型巡洋舰也有四艘。天空中飞行的有包括路基的轰炸机,以及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以及鱼雷攻击机的机群。

一时间,东京湾外海成了炫耀军事力量的场所。天空、海面、水下,集结了这个时代最先进军事技术的装备都是剑拔弩张,耀武扬威!

莫道前路无知己106青萍之末(七)

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到日本来完全是为了打酱油的。根据已经到期后自动废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国与日本的海军总吨位加起来超过了美国的海军总吨位。在美国人的战略版图上,首先要选择的战略方向自然是大西洋地区。环北大西洋经济圈甚至到了21世纪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圈,在20世纪30年代自然更是最强劲的经济区域。更是美国的第一战略方向。

对美国来讲,此时的战略是南下第一,西进第二,对于东边的北大西洋则是采取了防御的策略。尽管罗斯福也吆喝几句“睦邻友好”“放弃门罗主义”,不过如果相信美国人嘴上的话,还不如找根绳上吊自杀更爽快。对拉美国家,美国采取的是极力控制的政策。罗斯福刚吆喝完睦邻友好,在1933年古巴人民起来独裁者马查多建立圣马丁政府上后,罗斯福立刻派遣30艘兵舰进行干涉;1934年美国训练的尼加拉瓜国防军,谋杀了尼加拉瓜的民族英雄桑地诺将军,支持与扶植拉美地区反动独裁政府。

在美国的东边是强大的英国,美国还没有做好与英国撕破脸的准备,在北大西洋方面,美国一直实施着防御政策。

至于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实施的是渗透政策。与二战后西太平洋出现了诸多独立国家不同,1937年的西太平除了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之外,就那么七个国家,中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暹罗,以及同属英联邦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日本维新派发动革命之后,美国本想通过对日本做点什么扩大自己在西太平洋的发言权。高桥是清内阁组建之后就努力强化与美国的关系,把美国作为他们最大的市场。既然日本乱起来,那就可以利用经济对日本狠狠的整治一番。结果日本维新派在经济上实施了对中国一边倒的政策,曾经致力打击日本的中国变脸跟翻书一样,竟然与日本搞起了睦邻友好。美国的如意算盘就这么顷刻落空。

最令美国愤怒的是,中日在金融上实施了合作。曾经被迫向美国申请信用贷款的中国居然向日本发放信用贷款。打入日本金融市场,这是连美国都没能办到的事情。中日两国海军吨位加起来超过美国的海军总吨位。中日一旦按照眼下的方式走下去,很可能就会达成中日联合。美国地理位置优越,那是因为他坐拥两洋。任何优势都有其不利的地方,如果两洋上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那么美国就会处于两面被夹攻的姿态,两洋出击就会变成两洋防御。

所以美国就派遣太平洋舰队到日本这里示威起来,如果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这么干是把日本逼向中国的怀抱。但是在美国的想法中,他们认为自己这么做能够提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发言权。因为美国不是英国,没有那么多全球范围内的利益,任何挑战成功了,美国就能捞一票,不成功也就不成功。反正那些利益本来就没有美国什么事。

谁拳头大,谁就有更大发言权,这是1937年的世界秩序。在这件事情上,美国的态度自然是顺从世界潮流。至少是实质上顺从世界潮流,口头上则是吆喝一些比传统帝国主义国家更温和一些的口号。毕竟美国国内的封建制度没有什么底蕴,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更好。

奉命前来示威太平洋舰队司令在旗舰中看着天空中不断飞过的机群,心里面叫一个不爽。司令已经非常不爽,下面的军官们就有些胆战心惊的感觉了。他们都认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现在出现在美国舰队上方的中国空军飞机的体积远比美国军人想象的更大。尽管体积大,飞行速度却比美国空军的飞机更快。不少美国军人甚至怀疑中国这飞机只怕不是金属的,飞机体积越大重量越大,重量越大飞的就越慢。就算是英国与法国也没有制造这样大体积高速战斗机的能力。

令美国更加觉得麻烦的则是中国的航母,四艘航母的模样与体积都不一样。根据美国空军侦察机的报告,应该是中国最新下水的航母外型非常怪异,除了直通甲板起飞处甲板上翘之外,在舰体前侧还出现了一个水平的侧跑道。这种古怪的设计与现在主流航母设计完全不同。

美国舰队本来是示威的,现在被数量高于美国的中日两国舰队从两侧包夹起来。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争的话,这就是腹背受敌的局面。空中飞行的不仅有航母上起飞的飞机,不少路基飞机也大量参与进来。天空中飞行的都是飞机。不同涂装的飞机在天空交错飞行,逼急,驱逐,再分开。不时有大型的机群以整齐的编队经过这片海域,从飞机的体积上看,大概是轰炸机群。总的来讲,除了没有实弹射击之外,这就是一场模拟的战争。

“日本人允许中国飞机在日本机场起飞么?”美国舰队司令讶异的说道。空中的飞机多数都是中国飞机,始终能在战场上保持如此数量的飞机,要么是中国飞机数量够大,靠近美国舰队的空军基地够多。要么就是日本允许中国空军使用日本的机场。很明显,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倾向于后一种解释。

“阁下,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是不是结束演习,先回菲律宾?”参谋长试探着问道。

经过这么一天多的对抗,中日两国的海军已经完成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包围姿态,“演习”到了这个份上也该收场了。根据美国海军的侦查,中国两支舰队各以两艘航母为中心位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东南与西南,而且与美国舰队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出现在美国舰队上空的飞机密度并没有丝毫弱化的倾向。

给轰炸机群护航的战斗机群能够在轰炸机出现在美国放空圈前加入编队,而鱼雷攻击机机群则从各个角度包抄过来。“演习”当中的打击套路已经越来越熟练了。这还是建立在中国航母编队距离美国舰队越来越远的情况下。

美国太平洋舰队这次出动的都是战列舰,除了靠近炮击之外,并没有有效的打击中国舰队的方法。太平洋舰队也数次尝试快速靠近中国舰队,然而中国航母编队跑得跟兔子一样,航母大编队甚至能缓慢但是持续拉开与美国舰队的距离。

海军都是比较要脸面的,到了这个阶段,让他们继续玩猥琐流是不可能的。因为假如这是实际战争,美国舰队早就被摧毁了多次。人丢到适可而止就行了,继续丢人那是违背海军白手套的光荣传统的。

大家都是吃海军饭的,不仅美国舰队明白演戏的结果,日本舰队也同样明白了中国海军的力量。中国海军的力量给日本海军造成的震动甚至在美国海军之上。中国海军炮击类型的军舰数量还是低于日本,这个只要一看就知道。即便是中国在屡次海战中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没有能够扭转这方面的趋势。毕竟中国的海军建设主要方向并非是炮击型的军舰。

但是中国空军的建设速度远超日本想象之外,这次中日“联合军事演习”是非常紧急的状态,日本并没有向中国提供空军机场。中国的空军都是从青岛、天津、旅顺、朝鲜、乃至台湾起飞的飞机。这么多飞机持续不断的出现在“演戏区域”,让日本海军感到了极大恐慌。

如果日本坚持与中国作战,就日本眼下的空中力量根本不足与中国较量。中国的航空母舰更是拥有强大的机动力与载机战斗力。不仅是美国舰队在跟踪中国舰队,日本海军同样在跟踪中国舰队。中国航母编队与美国舰队之间的赛跑,日军也是参与其中的。

日本海军好不容易在英国的帮助下能够自行建造告诉战舰,中国现在明显也有同样的能力了。参加昭和维新的日本海军军官都很年轻,他们知道以中日之间的国力差距,中国卯足劲开始造战舰,那会是一个什么局面。日本被迫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因为当时美国威胁日本,如果日本造一艘战列舰,美国就造两艘。英国与日本敢造两艘,美国就造四艘。以纯粹的工业能力做后盾,美国硬生生把英日给逼到了谈判桌上。因为两国都知道,比造舰,美国是占据优势的。

而现在的东亚,以前的霸主中国再次恢复了自己强大的实力。中国眼瞅着也有了当年美国的那股子能力与劲头。

经过这番暗中较量之后,日本海军也终于认清了形势。北一辉明显感觉到一度还觉得自己人五人六的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的带领下总算是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与过渡政府合作起来。

美国方面的反应就没有日本这么友好,就在“中日联合演习”结束后的第五天,美国就向中国发电报,建议在华盛顿召开新一届的限制海军条约谈判。罗斯福特别邀请陈克前去美国参加会议。

陈克以日程安排过紧为理由拒绝去美国参加会议,但是中国方面同意派遣代表去华盛顿参加此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中日双方代表是乘坐同一条船前往美国的。这是很有趣的表态,曾经大有不死不休的两个国家现在表现出了合流的姿态。中日双方代表出现在华盛顿的时候,不管是主办方美国还是世界霸主英国,他们的代表脸色都不那么好看。

这时代世界上能够自造大型军舰的国家已经两只手都能数过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日本,就连苏联的造舰水平都比较含糊。倒不是这个国家没有造大型军舰的能力,而是苏联并没有一个自己满意的海军战略方向。苏联是个很悲催的国家,或者说俄国是个海上很悲催的国家。无论是北大西洋经济圈,还是太平洋经济圈,这个国家都是只差一步就能在版图上迈入,可是偏偏被死死的挡在了这两大经济圈之外。

在北大西洋,苏联要么得干掉挪威瑞典,要么得吞掉波罗的海三国。如果采取入侵波罗的海三国的话,光占领也没有能够达成目的,苏联还得突破波罗的海,才能自由进出北大西洋。在太平洋上,苏联的海军基地只能设在荒无人烟的寒带地区。至于黑海这个出海口,除非吞下希腊或者土耳其,否则的话苏联完全受制于黑海海峡,即便是苏联能够冲入地中海,两头还有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与直布罗陀海峡。

这么悲催的海上局势让苏联没办法确定自己到底要走一个什么样的海军路线,如果是简单的憋出几十艘先进的战列舰,苏联的国力还真的承担不了。

所以这次海军谈判,苏联并没有参加。倒是与会者都趁着这个机会向中国方面的代表朱姚套苏联的情况。因为苏联正在国内玩命的搞肃反呢。

托洛茨基同志在东西伯利亚这个无人区当了一段时间的党委书记之后总算是想明白了,他向莫斯科写了一份诚恳的信,表示自己知道错了。为实际上有分裂苏共中央的错误行动承认了错误。铁人大叔倒也够意思,他同意托洛茨基同志回到莫斯科继续工作。

但是这个局面并没有因为托洛茨基的服软而稳定下来。铁人大叔不是列宁同志,更不是陈克。列宁同志有着极大的威望,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列宁的意见。铁人大叔上台是靠了更加强硬的方式,以肃清异己为手段。哪怕铁人大叔的观点是正确的,哪怕是中国方面给了苏联很多支援,让苏联的建设与发展比陈克时空更加轻松一些。

可是陈克领导的人民党是赶上了好时候,通过示弱的方式,中国一直没有被排除在世界经济圈之外。加上中国总是能够有欧美需要的一些商品,太平洋西岸又是一个世界的边缘地区,中国还能很好的投机取巧。苏联距离西太平洋太近,却又没能跨进西太平洋。把苏联挡在西太平洋之外就是欧洲畏惧共产主义的那些政府的必然选项。

铁人大叔采取的强行积累模式引发了苏联民众的极大不满,平心而论,即便是陈克穿越到苏联,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苏联的问题。苏联与中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传统中认为,皇帝是好的,官员和豪强是坏的。这种态度呢,能够让中国比较服从一个中央。人民党中央很容易就能得到人民的顺从。当人民党领导着中国,让人人有饭吃,孩子能上学,这就是旧时代下的中国普通人民能够想象的最好的政府了。

俄国的传统很特别,他们认为乡间的自治是最好的,无论是道德上还是实际上都是最好的。这种在中国看来很奇葩的文化传统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铁人大叔的强硬手腕引发了激烈的反弹。

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基洛夫遇刺事件。有说法是,在苏共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期间曾召开一次非正式的会议,对国家情况特别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