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闯关东 作者:高满堂 孙建业-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为首的大汉一脚踹倒了传杰:“少啰唆!俺们不是好汉,是强盗,不拿出粮食你们谁也别想活命!”
  传武娘见状脑子一转,说:“粮食可以给你们,俺打听个人你们可知道?”
  蒙面大汉道:“谁?说!”
  传武娘朗声道:“当年闹义和团开香堂的朱开山。”
  蒙面大汉点头:“有些耳闻。”
  传武娘一笑:“俺就是他家里的。”
  蒙面大汉冷笑:“提谁也没有用,俺们和他不是一路,过了今天没明天。少废话,拿粮来!”
  传武娘哈哈大笑:“痛快!传杰,把粮食拿出来,老虎要吃人,还跟他们讲什么?”
  几个蒙面人拿了粮食,打了个唿哨一阵风地走了。
  屋里头传文哭道:“娘,粮食没了怎么娶亲呀!”
  “你们没看出来?咱今天要是不拿出粮食来就有灭门之灾,这些人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认头吧。”传武娘嘴上安慰儿子,心里也是悲切。
  一家人正难受着,传武擎着一样东西,气喘吁吁地跑进屋:“娘,你看,这是什么?”
  传武娘将那物件接过来,大惊失色:“俺的娘呀,这不是金元宝吗?你从哪儿弄来的?”
  传武说:“他们抢粮的时候俺溜出去了,在院外他们的马褡裢里翻出来的。”
  传文高兴了:“这下可好了,这东西,就是现在的年景也能换七八斗米!”
  传武娘却脸色大变:“传武,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惹了杀身之祸呀!他们会回来的,回来咱全家就没命了!”
  她话音还没落,屋门又被一脚踹开,为首的蒙面大汉一把揪住传武的耳朵:“小兔崽子,你敢截爷们儿的财,找死呀!”
  传武使劲挣扎着:“你们抢我偷,咱们扯平了。”
  另一个蒙面汉子恶狠狠道:“大哥,做了这小子!”
  传武却毫无惧色:“杀就杀,二十年后又是条好汉!”
  传武娘上前两步:“好汉,不怨孩子,我老婆子教子无方,手脚不干净,坏了你们道上的规矩,要杀杀俺。”
  为首的汉子笑了:“俺们土匪草寇没规矩,东西还了就行。”他拍着传武的肩膀,“小小的人,天大的胆儿,将来是个人物!好吧,你们也不容易,留下两升米。”说罢,率众土匪扬长而去,留下朱家一家人对着两升米发呆。
  传文哭道:“娘,粮食没有了,这亲还娶吗?”

  4

  花轿上路了。虽然年景不好,可该有的排场不能少。轿子是四人小轿,大红的颜色有点褪色,但在冬日暗淡的乡间还是显得喜庆。轿前头八个吹鼓手,吹着《百鸟朝凤》的调子。传武娘穿着浆洗干净的棉袄,头发用水蘸过,显得格外精神。传武、传杰在轿子前上蹿下跳,忙得不行。倒是新郎官传文骑着马,十字披红,蔫头耷脑的。
  传武娘看不过眼:“传文,你的头叫霜打了?给俺抬起来!”
  传杰笑嘻嘻地说:“哥,书上说娶媳妇就是小登科,笑还来不及呢。你看你,哭咧咧的。笑一笑!”
  传文不耐烦地道:“去去去,这哪是娶亲?简直就是抢新娘。”
  谭永庆家门口已是热闹非凡,四邻的男女老少五十多口人都等着看热闹。
  谭永庆两口子也挤在门口不停地张望着。一大清早,就有乡亲来给他们说,传文带着迎亲的队伍上路了。
  老两口纳闷,怎么要娶亲事先也不打个招呼。又怕误了事,一面嘱咐鲜儿做准备,一面拾掇家里,张罗亲朋,好一阵忙活,也不知道亲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远远地见花轿来了。谭永庆扯住老婆:“鲜儿娘,俺眼神儿不济,你看看,是不是真是鲜儿婆家来娶亲了?”
  旁边一个邻居眼尖嘴快:“怎么不是?你没看见?传武娘亲自来了!”
  谭永庆更不解:“这是怎么回事?迎亲不打招呼,他娘也来了,这不破规矩了吗?有这么办事的吗?这老婆子,俺看是昏头了!”
  说话间,迎亲的队伍过来了,花轿停下。
  传武娘冲亲家公抱拳道:“亲家,今天俺亲自来迎亲了,给你个措手不及,破规矩了。这年景俺也不怕人家笑话,一句话,顾不了那么多了!俺委实是没办法了。亲家,今天你让俺先把媳妇接走,咱后话再叙,中不中?”
  谭永庆冷着脸:“有话好商量,那八升小米呢?只要小米拿来,闺女你接走,俺不拦挡,不差早一天晚一天的。”
  传武娘含着眼泪:“亲家,俺就把实情说了吧,昨晚俺家遭响马了,八升小米抢去了六升,就剩下二升了,俺都带来了,剩下算俺欠你的,俺立字据,熬过灾年一定加倍还你,你就成全了俺吧。”
  谭永庆一听明白了,摇得头像拨浪鼓:“熬过灾年?那不行!到那时候一斗小米算什么?你说遭响马了?谁看见了?俺还说俺家遭响马了呢,谁信?今天不拿出粮食,你就是说破大天俺也不会让闺女上轿,你回吧。”
  传武娘说:“亲家,你不能这么说话,俺老朱家是那样的人吗?委实是遭了响马,俺要是说一句假话天打五雷轰!”
  谭永庆瞅着围观的乡亲,心里发恼:“你也不用赌誓起咒,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回吧,说别的没有用。”
  传武娘强笑道:“亲家,你就开个面儿,不能这么不仁不义,就不怕乡里乡亲笑话?”
  谭永庆更急:“笑话谁?俺看该笑话的是你!你说你们家这几年,为娶鲜儿,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定了的日子一变再变!要你们点粮食为过吗?俺把鲜儿养这么大得多少粮食?你们一斗变八升,八升变两升,糊弄人呀?不实诚,太不实诚了!俺闺女怎么能嫁给你们这样的人家!”
  传武娘哀求:“他叔,谁家没个三灾八难的?老虎还有害牙疼的时候呢!你就抬抬手,难道还能悔了这门亲?”
  谭永庆一拍大腿:“谁说悔亲了?啊?你叫乡亲们说说,俺早就说过,鲜儿早晚都是你老朱家的人,可话又说回来了,俺不能白养她这么大!她娘,把门关上,想白娶走俺闺女,没门儿!”说完,和鲜儿娘闪身回了院子,咣当一声关了大门。
  传文带着哭腔道:“娘,咱回吧,这亲娶不成了!”
  传武娘铁青着脸:“俺还就不信这个茬口!”她看看围观的人群,对响器班一鞠躬,“各位爷们儿,今天你们卖把子力气吧!锣鼓唢呐响起来,今天我老婆子媳妇是娶定了!”
  一时鼓乐齐鸣,街上一片沸腾。传武趁机点燃一挂鞭,嚷着:“娶亲了,娶亲了,朱开山家娶亲了!”
  鞭炮声又招来一群孩子,谭家门口人越聚越多。传武娘静静地望着紧闭的大门。
  院里头,鲜儿听着院外鞭炮声、笑闹声响成一片,扑通给爹跪下了,哭道:“爹,求求爹了,你就让俺出门子吧,金山银山俺不要,牛羊满圈俺不要,俺就要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家,哪怕是蹲在冷灶下喝凉水,只要身边有传文,俺心里认了!爹,俺和传文从小到大根叶相连,这辈子拆不开了”
  谭永庆老泪纵横:“鲜儿,不是爹心狠,爹知道你和传文分不开,可俺就这么把你打发了,你哥怎么办?人家那边也催了好几回了,咱家没粮食怎么给你哥娶回媳妇?你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哥打光棍儿?俺也是没办法了!”
  鲜儿求道:“爹,俺知道他家实在没粮食了,俺就是不嫁,哥也是娶不成亲,你就放俺走吧。”
  谭永庆咬咬牙:“不成,俺要放你走了你哥就更没指望了,这个主意俺不能失!”
  鲜儿横眉竖目:“爹,你到底答应不答应?”
  谭永庆跺着脚:“不答应!说破天也不答应!”
  鲜儿忽地站起来,说:“好,今天俺就死给你看!”说着一头向桌子撞去。
  鲜儿娘死死抱住女儿,大哭:“鲜儿,你这个犟种,要逼死你爹呀?”
  鲜儿仰躺在娘怀里:“娘,是俺爹逼俺去死呀,俺不活了!”
  谭永庆吼着:“让她死去!俺没这个闺女,吃里爬外的东西,俺白疼她了!”
  贵儿心急火燎地跑进来,对谭永庆说:“爹,不好了,传文在大门口跪下了,喇叭匠吹倒了好几个,这么下去会出人命的,你快出去看看吧!”
  谭永庆长叹一声,一跺脚,气咻咻地走出去开大门。贵儿从院角里捡起一根大棒子跟在他后头。
  谭永庆开了门,直直地看着传武娘说:“朱开山家的,你到底想干什么?”
  传武娘理直气壮:“俺来娶媳妇。”
  谭永庆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没有粮食你娶不了亲!”
  传武凑上来:“俺还不信了!他不仁咱也不义了,咱冲进去,问问鲜儿姐,她要是不跟咱走咱就回,她要是愿意谁也拦挡不住!”说着就要率人往里冲。
  冷不防贵儿操着大棒舞弄起来。传武哪肯吃气,撸起袖子拉开了架势。
  传武娘大吼一声:“都给俺住手!老谭大哥,俗话说,看得见山才放得起马,俺们家山还在,他爹闯关东四年也快回来了,等他回来俺们一起报答你!你就应承了吧。”
  谭永庆沉着脸不说话。
  正在这时,围观的谭家的一个长辈谭三爷突然爆出一句话:“你别做梦了!永庆,你也别做梦了。四年了,这句话我一直压在心底不敢跟你说,朱开山不在关东!你没听说?朱开山四年前被官家砍了头,有人亲眼看见了,他的脑袋就挂在北京前门楼子上,尸首都找不着了!”
  谭永庆吓了一跳,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传武娘如五雷轰顶,喊了声“天呀”,昏厥于地。
  传文觉得天旋地转,大喊着:“爹!”一头撞在院门上。




第二章

  1

  文他娘万念俱灰地病倒在炕上,迷迷糊糊地念叨:“山塌了,家里山塌了山东没法活人了逃活路吧!”
  传文端着一碗水,眼里含着泪:“娘,你醒醒,喝口水。”
  文他娘勉强地挣扎着要起身,却起不来,说:“扶俺起来。”
  传文小心翼翼地把娘扶起,她喘着粗气:“传文,山东的地面养不活人了,闹灾荒,闹响马,没完没了,委实养不活人了,你是哥哥,带着两个弟弟闯关东逃命吧!”
  传文道:“娘,使不得,俺走了你怎么办?”
  文他娘说:“娘好说,俺一个人留在这儿,死活不挪窝儿了。”
  传文哭道:“娘,不能啊,要死咱死在一块儿,俺不能撇了娘呀!再说了,哪来的盘缠啊?”
  文他娘火了:“你这个没血性的东西,是朱开山的后人吗?啊?大不了卖了老屋和咱那几亩山冈薄地!”
  传文道:“娘啊,俺不是没有血性,俺心里放不下你呀,爹不在了,俺要给你养老送终呀!再说了,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哪有买地买房的主儿?就是卖了房卖了地,那你吃什么住哪儿?”
  文他娘叹口气:“唉,你娘你们就不用管了,俺不会拖累你们,你和两个弟弟商量商量,要走就快做打算,不能死囚在家里。”她挥了挥手,又昏沉沉地睡了。
  传文见娘睡下,耷拉着脑袋回到东屋跟两个弟弟一说,哥仨儿躺在炕上长吁短叹。
  传文说:“俺看娘是糊涂了,关东是那么好闯的?”
  传武说:“俺看娘说得也有道理,在家死囚也不是事儿,咱不能坐着等死,出去闯荡闯荡多好啊!”
  传文心里犹豫,又问传杰:“三儿,你看呢?”
  传杰转转眼珠:“二哥说得也有道理,树挪死人挪活,出去闯闯倒是个道儿。可话又说回来了,大哥的担心也有道理,老话不是说了吗,父母在不远游,咱爹没有了,不能撇了娘呀。再就是盘缠,指望卖那几亩薄地破房是不行了,没盘缠寸步难行啊!”
  传文白他一眼:“说了等于白说,你也没个准主意。要俺说,这事不能听娘的,咱们守着娘,死活在一块儿。吹灯睡觉吧。”
  不一会儿,传文、传武的呼声响了起来,传杰睡不着,支棱着耳朵听着外屋的动静。
  文他娘听着孩子们的鼾声,挣扎着下了炕,点着了油灯,用手擎好了,哆哆嗦嗦地进了灶屋。她在锅里添上水,慢悠悠地拉起风箱。火苗旺起来,在冬夜里却暖不了人心。四年了,他朱开山虽没个音信,但还是个支撑,日子苦熬也要熬到他回来那天,可没想到人没了,苦熬也没个熬头了。她觉得心里发空。
  锅里的水开了。文他娘打了一锅苞米面糊糊,盛了一碗,又把一包土信子放进碗里,她端起碗来,一闭眼正要仰头喝下,忽听身后扑通一声。
  她回过身,看见传杰在门后跪着,他号哭道:“娘,俺一直看着你,你可不能把俺们扔下啊!”
  文他娘过去紧紧地搂着孩子,大放悲声:“三儿,娘不想拖累你们了,娘去找你爹,你们利利索索地走吧,逃条活命吧!”
  传文、传武闻声跑出西屋。传文问:“娘,你这是怎么了?传杰,你哭什么?”
  传杰哭着说:“大哥,咱娘要寻短见了。”
  传文、传武一齐给娘跪下,哭着:“娘,你糊涂呀!咱还没到绝路呀,就是要饭俺哥仨儿也能养活你呀!”
  传武娘刚要说话,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传文一惊:“传武,谁敲门?看看去,劫粮的再敢来,跟他们拼了。”
  传武顺手抄起一根扁担去开门。
  传文和传杰把娘扶进了堂屋。刚坐下,就听到传武嚷嚷着:“娘,你猜猜谁来了,俺春山叔回来了!”说着带着一个扛着大口袋的大汉进了屋,来人正是他们本家的叔叔朱春山。
  文他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春山,是你?你不是闯关东了吗?咋回来了?”
  朱春山说:“小点声!里屋说话。”又回头交代传武,“别嚷嚷,关好院门。”
  文他娘把朱春山让到炕头:“春山,坐。传杰,赶快拉风箱,把锅里的糊糊热一热给你春山叔喝。”
  朱春山说:“嫂子,不敢张罗,俺是偷偷来的。”
  文他娘一惊:“怎么?在关外惹事了?”
  朱春山说:“没有。嫂子,俺是给开山大哥捎信儿的。”
  文他娘一愣:“你说什么?大点儿声!”
  朱春山抬高了声音:“开山大哥让我来捎个信儿!”
  文他娘张大了嘴巴,想说什么却哽咽着说不出来,浑身都在抖动着,却哭不出声来。三个孩子也是面面相觑。
  这一下把朱春山弄糊涂了:“嫂子,这是怎么了?”
  传文说:“人家说俺爹早就死了。”
  朱春山一愣:“你听谁说的?”
  传杰抢话:“谭家庄的谭永庆的叔叔谭三爷说的,说俺爹闹义和团,让官兵抓去杀头了,脑袋都挂在北京前门楼子上了。”
  朱春山唾骂了一句,道:“这都是从哪儿传出来的瞎话?庚子年开山大哥扯起扶清灭洋的旗号,领着咱们这一带的义和拳打进北京城杀洋毛子,俺一直跟着他。谁知道朝廷后来翻了脸剿杀义和团,不少弟兄把命踢蹬在北京了,俺和开山命大,跑出北京一头扎到关外。”
  文他娘忽地转过身,她早已是满脸的泪水:“好,咱不说这些了!开山让你捎了什么信?”
  朱春山一指口袋说:“都在这里呢。”
  文他娘急忙剪开布袋口,提起袋子往炕上一倒,哗啦一声,核桃、松子、榛子铺了一炕,还有一包银圆,沉甸甸的。哥仨儿看傻了眼,随即疯抢起来,往自己怀里扒拉着。
  蓦地,传杰看到一封信,急忙抓起来,轻声喊道:“娘,俺爹来信了!”
  文他娘也激动起来:“三儿,快给娘念念!”
  传杰撕开信封,看了几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