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零炮楼-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贾兴安在死鬼子的脸上发现了一张纸条,贾兴安拿着纸条看了看递给了贾兴朝。
  “杀人者贾寨人。”
  贾兴朝像烫了手一样,把纸条丢了。说:“这是把祸往贾寨引呢。”大家望着纸条议论纷纷。贾兴朝问咱四大爷贾文灿,“是不是你干的?”
  咱四大爷回答:“是俺发现的,不过俺早晚也要干,天暖和了俺就干。”
  贾兴朝说,“不是你干的,这就不是咱贾寨人干的嘛!”
  “谁证明不是咱贾寨人干的,死人就在你贾寨的路坝子上,你说不是贾寨人干的,谁证明不是你贾寨人干的?”
  “要是贾寨人干的谁会恁傻,还写这纸条。”
  “贾寨人这回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完了,完了,这要让炮楼里的龟孙知道了,贾寨人谁也别想活。”
  咱四大爷贾文灿说:“他不让咱活,咱就和他拼,狗急了还会跳墙呢!”
  贾兴朝说:“好啦,好啦,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大家赶快回家收拾、收拾,先到亲戚家躲几天。快,快跑吧,晚了就没命了。”
  村里人听贾兴朝这样说,一下就炸了营了,连忙往家跑。
  咱四大爷贾文灿和贾兴朝、贾兴安、贾兴良等人一起来到咱三大爷贾文清家。咱三大爷还在养屁股上的枪伤。咱三大爷见几位来了,想起来招呼,贾兴朝连忙把咱三大爷按住,说。“你就别起来了,我们几个来和你商量商量。”
  咱三大爷问铁蛋:“大清早就听你吆喝说打死人了,谁被打死了?”
  咱四大爷说:“一个日本鬼子,你看还有一枝好枪,值七斗小麦。”
  “啊,好!”
  咱三大爷脸上露出喜色,“打得好,自从日本鬼子来了,在南李营烧杀抢掠,在咱贾寨强抢民女,除了俺五弟贾文坡捅死一个,还没听说鬼子死过人呢!”咱三大爷有些激动地坐了起来,屁股疼得没办法,咧了咧嘴,“谁打死了日本鬼子?”
  咱四大爷答:“一个贾寨人。”
  咱三大爷问:“贾寨人谁这么大胆子,奖他十斗麦。”
  咱三大爷说:“这可是你说的,杀一个鬼子奖十斗麦,俺今天夜里就去杀两个。”
  “行了,行了,别在这逞能了。”贾兴朝说,“你有这么好的枪法嘛,一枪正中眉心。打死了日本鬼子还留着字,说杀人者贾寨人也。”
  “是贾文锦!”咱三大爷张口就说出了咱大爷的名字,“在咱这一带,只有俺大哥有这样的枪法。”咱三大爷不无骄傲地说。
  贾兴良有些气急败坏地道:“这贾文锦不是给贾寨惹祸嘛,他打死了人怎能往贾寨人头上栽呢!”
  咱三大爷说:“俺叔说这话就不对了,这怎么叫往贾寨人头上栽?咱大爷也是贾寨人呀!”
  贾兴朝说:“好啦,你们别争这些没用的了。现在咱是关着门说话,这事该咋办?”
  “凉拌热拌一起拌。”咱三大爷说。
  “怎么讲?”
  咱三大爷说:“我们不能这样苟且偷生,要和鬼子干,这就是‘热拌’,当面咱和鬼子周旋,这就是‘凉拌’。我们把俺嫂子送给龟田了,东西庄都知道,人家背后都捣咱脊背骨呢!日本鬼子长不了,等日本鬼子走了,咱咋在人前站。老大贾文锦打俺一枪算是把俺打醒了,俺这一段时间躺在床上想,不能把贾寨人的脸都丢完了。我们已买了枪,既然买了就要用上。”
  贾兴朝说:“你说的这些俺都懂,我们那几杆破枪怎么能和日本鬼子对阵?”
  咱三大爷说:“咱不能和鬼子明目张胆地干,咱让贾文锦领着大家和鬼子打游击,暗着干。既然鬼子让俺当这个维持会长,俺就可以利用这个身份和鬼子混着。”
  “那眼前怎么办?”
  咱三大爷贾文清说:“眼前就先让乡亲们出去躲躲,俺去龟田那里报信。”
  “龟田他会不会对你下毒手?”
  “没事。”咱三大爷拍拍屁股说,“一切事情都推在贾文锦身上,就说是他干的。”
  咱三大爷贾文清去炮楼里报信,贾寨人大部分都躲了出去。村里只留有十几个腿脚快的精壮劳力。枪都发给他们了,一人一杆,大家在咱四大爷的教导下刚学会用。咱四大爷想把他的弟兄们集合起来,被咱三大爷制止了。咱三大爷怕铁蛋的手下闹出乱子。
  大家都埋伏在村口的院子里,如果龟田来了向贾寨人下毒手,大家就出来和鬼子拼命了。

二十四 村里人之六(1)
  咱三大爷贾文清让人把自己抬到架子车上,拉着去了炮楼。临走时还找了张破席将死鬼子盖了,咱三大爷还让人给称了二斤黄纸,预备到时烧给龟田看。村里人说,这对鬼子太好了吧,死了还给他钱。咱三大爷说,给他也白搭,花不了,他不认识咱中国钱。
  当咱三大爷贾文清带着炮楼里的鬼子来到贾寨时,村里人连忙让人把准备好的纸钱烧了。龟田问烧纸干啥?翻译官张万银说,这是中国人的风俗,烧纸就是给他钱,让他路上花。龟田听了笑,说吆希吆希,贾文清的良心大大的好,皇军的好维持会长。
  咱三大爷正得意,龟田突然把眼一翻,大喝一声:
  “你的告诉我,谁打死了皇军?”
  咱三大爷吓了一跳,连忙翻开破席拿出了那张纸条。龟田看看递给翻译官,翻译官念道,杀人者贾寨人龟田一听把指挥刀刷地抽了出来。贾寨的死啦、死啦的。咱三大爷连忙说,张万银你狗日的咋不念完,你咋不念完,纸背面还有。翻译官翻开背面,念:“贾文锦是也”。翻译官把纸条连着念了一遍,为:“杀人者贾寨人贾文锦是也。”
  龟田问:“贾寨人贾文锦是什么人?”
  咱三大爷说:“是国军。”
  “国军,国军都被皇军打跑了,哪来的国军。”
  咱三大爷说:“他没有跟大部队撤退,留下来了。”
  “有多少人?”
  咱三大爷想起咱大爷骑的白马和张万喜骑的黑马,便信口开河。说:“一个黑马团,一个白马团。”
  “有两个团。”龟田不由回头四处望望,觉得后脑勺发凉,“他们哪里去了?”
  咱三大爷答:“他们的马快,来无影去无踪。”
  龟田说:“我要调皇军的骑兵消灭他们。”
  龟田把死人装上大车,然后阴笑着对咱三大爷贾文清说:“皇军的死了一个,贾寨人的也要死啦死啦的一个。”
  咱三大爷不懂龟田是什么意思,翻译官张万银说,龟田队长的意思是要找一个贾寨人抵命。
  咱三大爷说,你找贾文锦抵命去呀!
  张万银说,皇军说了,在抓到贾文锦之前就让贾寨人抵命。
  龟田对咱三大爷说:“你的给皇军报信,大大的有赏。杀死皇军的是贾寨人贾文锦,贾文锦跑了贾寨人跑不了。你们中国有句古语叫: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咱三大爷问:“皇军想让谁抵命?”
  龟田又阴险地笑笑说:“只要是贾寨人就行,由你维持会长定,明天送到炮楼的干活,明天不送去,贾寨人全部死啦死啦的。”
  龟田说着拉着死鬼子回炮楼了,走着还哈哈笑着,像是在和咱三大爷开玩笑。只是咱三大爷知道龟田不是给他开玩笑,龟田是个笑面虎。咱三大爷完全理解龟田的险恶用心。龟田就是想逼贾寨人就范,使贾寨人不敢反抗,不敢支持抗日分子贾文锦,甚至限制贾文锦打鬼子,从而达到孤立贾文锦的目的。
  咱三大爷当然没法决定把谁送进炮楼去给鬼子抵命。在鬼子走后,咱三大爷贾文清再一次敲响了那桑树上的大钟。咱三大爷把村里人召集到大桑树下,说龟田要找一个贾寨人抵命,送谁不送谁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俺没法做主,把大家都叫来咱商量商量。
  咱三大爷贾文清召集村里人开会讨论谁去炮楼送死的问题,这件事在现在听起来有些荒诞和怪异。这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可是这件事情却发生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咱那一带。细想一下也没什么值得怀疑的,当时咱的国军被打跑了,咱们的救星共产党还没有来,咱老百姓要活着又要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恐怕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咱都看过《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枪声》《小兵张嘎》之类的,咱真羡慕这些电影里的老百姓,有党的领导,有组织,有纪律,有指挥,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打鬼子。在咱那一带就不同了,只有去送死。
  关于贾寨人送死的故事,现在还有物证。那就是在贾寨的松树岗上的几十个坟茔,这些坟茔都立有石碑,这些墓碑和一般的墓碑不同,一般的墓碑都是子女为老人立,而这些墓碑都是以贾寨人的名义立的。落款为:贾寨人叩首。还有就是在石碑的正面刻着死者的大名和外号,哪有立碑刻死者的外号的,这又和一般的碑不同,村里人为了牢记这些送死的人,把外号都刻上了,因为很多送死的人大家根本不记得他的大名,而外号却人人都在喊。比方:第一个去送死的人叫贾文莲,村里人都不叫他贾文莲,都叫他“风箱”。风箱当然是贾文莲的外号,因为贾文莲有痨病,平常喘气呼噜呼噜的像拉风箱,所以村里人都叫他风箱了。
  风箱是第一个去送死的贾寨人。当时咱三大爷贾文清敲钟把贾寨人召集到大桑树下说,鬼子被打死了一个,龟田让贾寨人一命抵一命,让咱明天送一个人去。俺把乡亲们都找来,看送谁去?
  咱三大爷的话音未落,有人就喊起来,说这不是让咱送死嘛,俺操他小鬼子的大爷!
  咱三大爷说,对,就是让咱贾寨人去送死,现在咱要商量一下,是一个去送死还是全村人去送死。如果咱不愿全村人去送死,那就要找一个人替咱贾寨人去送死。还有一条路就是“跑”,咱全跑了,房子和地都不要了。咱人跑了房子让小鬼子烧了,地也就荒了,可是咱都跑了,这几百口子跑出去住哪儿,吃啥?最后不是冻死就是饿死。

二十四 村里人之六(2)
  咱四大爷贾文灿跳起来喊道,没活路了,咱干脆和小鬼子拼了!炮楼里才有十几个鬼子,咱贾寨有几百口子,俺不信就端不了狗日的炮楼。
  贾兴朝说,这样不中,咱一个村的人拼了命去端贾寨的炮楼没问题,可是你今天端了明天镇上的鬼子又来了,你把镇上的鬼子都干掉了,还有县城里的鬼子呢,还有省城里的鬼子呢!贾文锦他们几十万国军连个信阳都保不住,咱老百姓有啥能耐和鬼子拼。
  有人说,那怎么办?咱老百姓只有去送死了!
  贾兴安说,那只有去送死。一个去送死,保咱全村人的不死。不过送死也要讲个方法,咱不能乱送,想送谁就送谁,这不公平。咱要来个公平的,咱听天由命,抓阄。谁抓住了“死”谁就去送死。
  村里人一听都默认了。
  咱三大爷贾文清说,抓阄可以,不过抓阄也不能全村人都抓。妇女、孩子不能去送死,孩子还小,那是咱贾寨将来的想念,是咱贾寨的种,咱贾寨人不能绝种;女人不能去送死,女人送去不但丢了命,还要丢脸、丢人,咱贾寨人再不能干这事。咱贾寨人把俺大嫂送去,那是没办法,那是鬼子点名要的。还有就是拖家带口的青壮老力不能送,青壮劳力送死去了,谁养活咱贾寨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的,送去一个就要饿死一家。另外,我看咱村里的几个长辈的也不能送,他们是咱村里的主事了,是咱贾寨人的主心骨,把他们送去了,咱贾寨今后就不知道咋活了。
  在咱三大爷的指挥下,女人和孩子先站到了一边,然后是拖家带口的青壮劳力,再然后是村里的几个主事的长辈贾兴朝、贾兴安、贾兴良等。
  最后站在那里的还有几十个人,这是一支奇怪的队伍,都是贾寨的老弱病残。有瞎子、瘸子、驼背、痨病患者,麻风病人,孤寡老人,娶不上媳妇的单身汉等。这是贾寨的送死队。
  咱三大爷说,小鬼子想用一命抵一命的办法吓唬咱,让咱安分守己甘当亡国奴,他的算盘珠子打错了。咱老百姓杀不了鬼子,有贾文锦他们呢!咱们可不能拖他们的后腿,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放开手脚打鬼子。龟田不是说一命换一命嘛,好,咱就和他换。咱用老弱病残去换他的青壮劳力,咱划算。咱先把送死的队伍排好了,咱就等着和小鬼子换命。
  贾兴朝说,凡是送死的人都是咱贾寨的恩人,是咱贾寨的英雄。从今天起你们由村里人供着你们,你们天天有肉,顿顿白馍,死后厚葬在咱贾寨的风水宝地松树岗上。要用松木棺材,还树碑立传。贾寨人将来逢年过节家家为你烧纸,户户为你送钱,子孙万代永不相忘。
  然后,是抓阄。从一号开始排列,谁抓到了一号谁就第一个先去。结果外号“风箱”的痨病患者贾文莲抓到了第一号。
  第一号贾文莲被送进炮楼是在中午,鬼子在离炮楼有一里远的河边栽了一根碗口粗的杆子,鬼子把贾文莲捆在那杆子上,然后当靶子。当时,守贾寨炮楼的有一半是新兵,他们的枪法比较差,他们就拿贾文莲练枪法。枪声从过午一直响到傍晚也没把贾文莲打死。贾文莲破口大骂:
  我操你大爷小鬼子!
  开始贾文莲的骂声贾寨人和张寨人都能听到,张寨人都躲在门后看。贾寨人没有去看的,都在给贾文莲准备后事。女人在给贾文莲做寿服,男的在松树岗上给贾文莲挖墓坑。棺材早就准备好了,是贾兴朝的寿材,停在贾兴朝屋里有两年了,是贾兴朝为自己准备的,贾兴朝把寿材献了出来,给贾文莲用了。到了天黑时,不知是贾文莲骂累了还是被打中了,贾文莲就没声音了。
  后来,每当有鬼子被打死后,贾寨的送死队就主动集合在村口的大桑树下,等着去抵命。那些平常没人管的老弱病残,一下成了贾寨人最为尊敬的人,在那等死的日子里,这些老弱病残突然觉得这是自己一辈子过得最有意思的日子,也是吃得最好,穿得最暖,睡得最香的日子。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活,临死还享了一回福,死后还树碑立传,还用松柏为棺,这种好事到哪找哟,死了也闭眼了,值了。
  现在咱那一带还流传着贾寨送死队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动容,咱知道了什么是前仆后继,什么叫视死如归。

二十五 咱大爷之二(1)
  咱大爷贾文锦不久又回到了贾寨。咱大爷回来带了三个人,都别着双枪,他们是咱大爷在队伍里叩头的弟兄。咱大爷养伤时,他们都脱离了大部队。咱大爷这次回来都骑着马。进村的时候,由于给马穿上了早已准备的“马鞋”,村里人连一点马蹄声都没听到。要不是咱四大爷贾文灿的花狗机灵,一阵乱咬,谁也没听到有人进村。咱四大爷的花狗一咬,全村的狗都咬起来。咱大爷恨得牙根痒,骂狗。说早晚打死你吃肉。咱大爷带回来的人,就拔出了枪。咱大爷说,不忙,要打狗,让村里人自己打,我们的枪是打鬼子的。
  咱大爷回村后直接去了咱三大爷贾文清家。咱三大娘见咱大爷又来了,开始还有些怕,后来见咱大爷从身上掏出了治伤的药,这才松了口气,连忙给几个人打荷包鸡蛋。咱三大爷却不理咱大爷的茬,冷着脸不理。咱大爷坐在咱三大爷的床头向咱三大爷道歉。咱大爷说:“老三,是我一时冲动,我是气昏了头。”咱三大爷说:“就你抗日,我们都是汉奸,你咋不一枪打死俺。”
  咱大爷说:“你不是汉奸。你要是汉奸俺早一枪把你崩了。”
  咱三大爷问:“那路坝子上的日本兵是你打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