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说,某国的法律制度非常的细致严厉,是否就代表了这是一个完善的法制国家了?事实有相当的可能是恰恰相反。这个国家的法律执行力度可能很弱,所以不得不制定严酷的法律来提高违法的边界,加强道德感的威胁和利用一些倒霉蛋来威慑大多数。

深入禁区的时间越长,区域越远,对违禁的人总归是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的。但禁区的面积越大,看守越为稀疏,你会发现违禁的人越多,边缘线上的人越多,多到看守的力量抓不过来,不敢再抓。那么,再扩大禁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也能循环,还能长时间的循环。而且,恶性循环也有极限效应,即是它增加的效应在递减,并能够达到恶的平衡。它不过是一种状态,并不必然导致崩溃,只是容易在外部影响下崩溃。比如腐败。

同样,某国的法律制度非常的细致严密,同时执法力度也非常的强,是否就可以认定为这是一个完善的法制国家了?事实是,这个国家很可能是一个独裁者控制的政权或者是法西斯、宗教国家。

那么,是不是在法律宽松的地方就能获得自由了呢?答案是完全否定的。法律是为了保护秩序而存在的,没有秩序,自由只是非洲大草原的上的狮子——除了自身以外,你没有可以积累的东西。

理想,被很多人直接定义为不存在。确实,现实中的东西,我们总能挑出他们的毛病,比如说,我们吃一个苹果,可能嫌它不够甜、不够大、不够圆、不够便宜。但我们可以努力使我们培育的苹果更甜、更大、更圆、更便宜,甚至还可以变出花样来、带字、更脆、更有味儿……

理想,是可以无限接近的!

理想,是可以突破的!

所以,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个社会的运转规则以后,你会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甚至是黑暗的东西,但你也会发现它们存在的理由。但它们也是可以改变的,变的更好或者更坏。

你可以随波逐流甚至是推波助澜,你也可以去改善、重建、毁灭……但谁也不能保证你有个好下场。

大企业的资源多,能够承担一些失败,同时你在同业内占的比例大了,势必不能完全的随波逐流,必须对行业规则、潜规则、社会规则、法律作出一定的改变,有时甚至是被动的,比如美孚石油引出了反垄断法。

所以,大企业需要作出一些探索,在必要的付出中,却很少有及时的反馈。如同我佛口中的报应,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也就形成了比较模糊的规则。

典型的例子是形象广告,花上天文数字的广告费,宣传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有没有用?有用!值不值得?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肯定有!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办?去试验!

在这个过程中,拿未知作为挡箭牌,人性中的善恶,都有一定的滋生空间。

所以,企业文化的形成,很多时候是无意识而自发的。刻意去引导,是非常必须的。但是合适的方式方法,需要经营管理者透彻的理解社会、同业、企业、自身的要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看到这里,王想似有所悟。

透彻的理解规则?

是理解而不是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太多,了解某个领域的规则都是专业人士前半生努力的目标。但理解就不同了,还是有很多的捷径的。

外星人也曾经要王想感悟游戏的经历。。。。。

王想突然悟道了!

第111章 生命的层次

了解一项事物,需要深入、需要全面、需要高深的科学知识方法手段。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调整了解的程度来控制成本。

理解就不同了。理解的深刻透彻与否当然也和我们的知识、思维、方法相关,所以有很多的捷径可寻。

我们的老祖宗就很擅长理解的功夫。在仍然木耕骨挖的春秋时代,就创造出很多理解这个世界的法门,其先进程度有点让后人无法理解,直接缔造了绵延两千年的理解文明。而理解的程度如此的高深,差一点就酿成了悲剧——它压制了还不是那么茁壮的了解文明,而让后人的理解只限于理解它自己。

幸而,外来的壮大的了解文明打破了中华固有的死循环,从而让理解文明的一个副产品发扬光大——它培养了我们的思维,遗传了我们的脑浆,不至于让我们为需要不停的思维而痛苦,不至于在别人的东西拿来时都不会模仿。它,使我们免于退化——中国人的体质无疑已经退化了,脑力再退化那就废了。

在各种理解的捷径里,最常用和最好用的一种是——抬高你的视野,从更大更全面的方位去看。

那么,理解社会的第一步最好就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

王想身为生物学博士,虽然没有突出的学术成果,总结起人性原则来,水平还是要高于荀子孟子之类几千年前的古人的。

依王想看:人性来源于兽性,兽性来源于生物性,生物性来源于物质特性。

物质特性很复杂,王想对此也有一点点的想法,只比爱因斯坦超前一点点,证明少了一点点。。。这里就不说了。

生物,也就是一些碳水化合物添加了些杂质,进行了独特的组合。生物性比物质特性独特的地方只有一样,它用和外界交换物质的方式来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主体的存在时间。

生物性只有一个原则,生存。

兽性,指的是动物性,特别是哺乳动物的特性。和植物、真菌、病毒等等生物相比,动物们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显示了两种显著的特点——遗传和变异。别的生物也遗传与变异,不过动物们表现得更明显而剧烈。

遗传和变异是相冲突的。所以兽性有了两个原则——保守原则和进化原则。

保守原则是恪守遗传。祖先能生存,自然有其优点,改变了就可能会失去这些优点。

进化原则是环境总会改变,即使环境不变,也要尝试活的更好更长的机会。

在上帝的眼里,两个原则平分秋色。最古老的病毒活过几十亿年,鳄鱼也拼掉了恐龙,哺乳类的巨兽,没有躲进海洋的基本上消失。而且在生物的进化树上,每一个层次的物种都留下一批活化石,进化一批新怪兽。所以,在人类大兴之前,地球上的物种是一直稳步增加的(行星撞击和长期冰河造成的物种大灭绝不在此讨论。)。进化原则并没有显示出优势,甚至在生物质的总量上看,变异族群还吃了亏(总质量,论数量更亏得认不得家了)。

在人类的眼里,进化原则自然优先。因为人类是最激进的变异结果,是遗传和变异这张扇状图谱的一根边骨。进化虽然不能总是占优,但世界变得更为精彩。

人性也就有了三原则。

三原则源于哺乳动物种群进化三结果。

哺乳动物作为生物进化的高端物种,具备了一些很强横的生存本能。我们在这里不讨论遗传的方式,无论是进化论、还是基因学说,都要打很多补丁的。我们在这里,只讨论群体生活的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三个结果,也即是三个决定动物行为的本能原则。

这三个原则是:

生命可贵原则。

哺乳动物体型通常较大,优点不言自明,可以扩大活动范围、增加个体安全、细胞充分分工等等等。但缺点自然也有,个体的成长和维持,需要的时间和能量很大。换句话说,又贵又少。所以,保住自己的生命是重要的,这个问题不再多说。

繁衍为王原则。

以分裂繁殖的生命没有衰老的烦恼。而细胞产生分化分工的生命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因为生命存在是一种动态平衡,环境在变化、没有衰老,意外也无所不在。产生细胞分化的生命应对这一局面的方法是繁殖——以一个新细胞重新生成全部细胞。而这个新细胞凭什么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呢?老种群的呵护。哺乳动物把这种呵护推升到了新的高点。

种群至上原则。

种群聚居,在物种生存方面有优势,这个也是公论,不需要在这里多阐述。而为了维护种群的存在,种群内的个体必然演化出一些特别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单个的个体会为了种群而牺牲自己。

这种牺牲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意识的英雄行为。比如说勇斗强敌。二是无意识的。比如说,在群体数量过多的时候停止生育、老弱个体自寻死路等。

有这种个体出现的种群延续的概率更大,但这种个体做出牺牲行为后繁衍后代的概率小。因此,这种行为怎么遗传还需要研究,但有这种行为的存在和非特异性是毋庸置疑的。

动物本能三原则,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层次上,是有明显的层次感的。

总体而言,生命可贵原则最强势、繁衍为王原则次之、种群至上原则更次之。也就是说,当面临三原则相互冲突的时候,生命可贵原则发挥作用的次数最多、繁衍次之、种群再次之。

人类,是群居大型哺乳动物。所以,人类也遵从上述三原则。同时,因为人类的社会性发展到了更高的地步,所以以这三原则为基础,我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人性。

和生命可贵原则相对应的人性形容词:自私自利、胆小怯弱、吃苦耐劳、明哲保身……

和繁衍为王原则相对应的人性形容词:爱情、亲情、血浓于水、舔犊情深、好色、下流、重色轻友……

和种群至上原则相对应的人性形容词:英雄气概、舍身成仁、奋不顾身。。。。

在人性中,本能三原则也是有层次的,发生作用的概率同禽兽。而且,社会化的人类遇上三原则发生冲突的

在人性中,还有理智这东西的存在,理智和本能的结合,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直觉。直觉这东西并不能改变三原则发生作用的概率,因为它对这三个原则都有感应。

不过,人性的理智和直觉都更清楚的了解别人的群体行为对自身有益,因此我们会发现在道德上种群至上原则占领了高地。

综上所述,如果要寻求人生的意义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三个:活着、生儿育女、成为英雄。

因为稀少,因为不一定发生,因为促成的总激素高,所以,成为英雄,是人生最高的意义所在。

而且我还要特别恭喜想成为英雄的人,人并不全需要死亡才能成为英雄——做出贡献但没有取得相应的报酬就能成为英雄,比如说成为一名大科学家,让世界都没法回报你。(死亡,还是成为英雄的捷径。)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求别人做出牺牲——绝对不是种群至上行为。集体主义和种群至上不对立但绝不相同。

理解了人性,什么用也没有。

老子对人性的理解谁也说不清,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水平一定很高。可老子最后还是无人理睬的西出函谷,去找塔克拉玛干辉煌过的老祖宗哭诉人生的无奈。如果不是关令尹喜看在老子做过祖宗遗留下来的官职,是个人物的份上,收留了他一段,现在谁还会知道李耳?

理解了人性,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理解了人性,你就对一切有关于人的问题的答案,有一种了然于胸、不过如此的淡然。除了失去了热血沸腾、感激涕零、五体投地的激动概率以外,你就成了圣贤、先知、神道。。。。。。超人。

理解了人性,回过头来,从最高处俯看历史,弥漫在山脉最高处的云雾如风吹过,展露出清晰的脉络。

第112章文明的脉络

回忆游戏设计者的历史依据,想来地球人类文明的走向是这样的:

二百多万年以前,一群聪明的猿,学会了把石头砸成更锋利、更需要的形状。这些说不清是猿还是人的动物后来又学会了用石头砍削木棒,取得了动物界的霸主地位。并从东非一带走出,扩散到有陆地相望的地方。

人类站立了起来。

十多万年以前,干燥的塔克拉玛干地区或者撒哈拉地区的人类由于密集而开始有了社会组织和更频繁的交流,从而学会了用火、编绳、磨制石器、骨器。产生了初级文明并将其发展成农耕文明,开始向全球传播。

人类学会了复杂的思考,褪掉了很多体毛。

塔克拉玛干或者撒哈拉文明因为植被的破坏而在一万多年前毁灭。他们的后裔来到两河流域,流浪的过程中发生了对落后民族的征服行为,产生了奴隶,使文明进一步发展为城邦国家。创造了文明进步第三波的苏美尔文明。

人类习惯了不停的思考。

受苏美尔影响并更进一步,埃及人建立了规模更大的统一王国。苏美尔人的经商才能,也让他们的生存方式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在苏美尔人由盛到衰的两三千年里,人类文明的曙光照耀到了中亚、北非、欧洲、南亚、东亚、中非、南美、北美……文明的扩散是个同心圆。

人类学会了更多工作。

苏美尔的毁灭,使人类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中亚王国的更迭,各地王国的出现,使世界被分割。在发展成五色斑斓的文明的同时,推进了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但同时催熟了各种宗教。并有意无意之间,让宗教限制了人民的思考。

只有希腊,继承了中亚数理精神的希腊人,没有强大君主的希腊,创造出了活泼可爱的神,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从而保住了人民思考的能力,给后人留下了一种全面的可孕育科技文明的文化。

人类学会了享受。

欧洲的势力均衡,催生了文艺复兴。理性的种子发了芽,机器的到来顺利成章。科技之光照耀之下,偶像的阴影土崩瓦解。世界的中心一路从意大利到荷兰、西班牙到英法,伴随着全新的力量方式,文明回归了大一统。这是文明发展第四波。

此时的世界,犹如春秋战国,不管你承不承认,文明自此只剩下一种发展模式。

西欧的狭小和富裕,让科技在更广袤和自由的北美获得了更强烈的共振。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并领导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人类开始了集体生存。

集成电路的出现,让机器拥有了智慧;互联网的出现,又让它们连接到一起。人工智能的出现和蒸汽机一样无声无息的夺走传统的工作岗位,同时又给人类展现出更广阔的天地。

邀天之幸,中华民族在最需要智慧劳动力的时刻,拥有最多吃苦耐劳,同时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小智慧的价值消失之前,占据了或者说被推上了世界的顶端。她现在正在和世界一起,站在另一个时代的门槛上,以忐忑不安的心情,准备跨出~~的一步。

人类开始了。。。。。。

人类要走向哪里?

这是个已经被思考了很多世纪的问题。在现成的答案之中,个人认为马克思的猜想还是挺不错的;只不过要打上两个大大的补丁。

第113章 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人类要走向哪里?

这是个已经被思考了很多世纪的问题。在现成的答案之中,个人认为马克思的猜想还是挺不错的。(首先声明,本文仅对马克思对人类未来社会走向的猜想这一马克思本人的部分想法做一些分析和补充,跟马克思主义和恩列斯毛邓格金胡卡的思想都没有任何关系)。

马克思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个人认为除了用词可以商榷以外,大体是不错的。

马克思作为一个思想家,他的共产主义理论,实际上是社会形态理论,后来的人硬是把一个完整的理论割掉了五分之四,还在剩下的部分里各取所需。所以,好好的一个学说,取得了和一个未经证实的猜想所完全不相称的巨大影响,但同时也变得支离破碎。

马克思的该理论把人类发展阶段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论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