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在大唐爱-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合贬高力士流放巫州,宝应元年四月,得闻李隆基驾崩,高力士哀毁过度哽咽成疾,同年遇赦回京同是命丧中途

    “力士,择日代朕拟旨,令递楚国公柩还,以礼葬之,仍遣中使存问其家。另。追赠泽州刺史。”而今复思姜皎旧勋,李隆基片刻缄默,信步于梅林里,暗吁口气才不徐步缓说道。心情显是平复许多。

    谕令下。高力士反倒怔愣了下。方躬身应命:“是,老奴谨遵圣谕。”顿了顿,又续道,“老奴明日即差人速办此事。”

    江采苹留意见,月色笼罩的梅枝丛影下,高力士侧脸上看似划过丝丝喜慰之色。但听李隆基敛色道:“这件事便交由尔着手去办即是,不必假手于人。”

    “老奴遵旨。”高力士立马空首领旨,起身时,颇带感悟之味的朝江采苹揖了礼。说来。李隆基不忘老臣,这对高力士实则也是种褒肯与安抚,自然倍感宽慰。倘使姜皎尚在人世。定当对此感激涕零,悔不当初。

    江采苹不动声色的将目光从高力士身上收回,凝目李隆基,心下平添了分柔软。天家也不尽是绝情时,尽管这份恩典对于一个早就死去的人来说,顶多只是死后的尊荣而已,至少可含笑入地了。当日在南熏殿外,江采苹不过是随口一问,着实不曾料及李隆基竟为此开恩,姜皎竟得以平反昭雪。这次李林甫可是欠下了其个大人情。

    梅林静悄悄,但这刻却使人如沐春风般浑身轻松,就连高挂于夜空的那弯明月,仿乎亦在笑弯弯的俯视人世。

    “朕听说,前几日太子来过梅阁”须臾心旷神怡。李隆基长眉微皱。环睇江采苹,口吻不咸不淡。话却只说了一半便收声。

    江采苹拈花一笑,美目流转,及时接话道:“不止是太子殿下,韦妃也一并随之同来过。”宫中的事,桩桩件件尽收于李隆基耳目之中,与其藏着掖着妄揣圣意,如实作答才是明智之举,再者说,李屿、韦氏登门拜谢一事,根本也犯不上为之圆谎。

    看眼江采苹明亮柔静的清眸,李隆基冁然拊掌:“韦氏平素可不怎出门。”弦外之音,不言而喻。

    今夜江采苹的眸子,犹如天上的点点繁星,像极映着明净天空的池水一样,双瞳剪水,顾盼生辉。直看的李隆基有些把持不住,如痴如醉。

    “陛下有所不知,前些日子韦妃逢巧在梅林外扭伤了脚,身边只带了个婢子伺候,嫔妾不过举手之劳,代为照顾了小会儿。过后便也未跟陛下提及。倒是太子殿下多礼了,那日竟带着韦妃特来当面相谢嫔妾。”江采苹语笑嫣然道,嘴上这般说示,心下自也了然。

    当日逢雨,江采苹陪韦氏坐等于梅亭时分,差了云儿跟韦氏身边的婢子莲儿二人先行回东宫找人来担抬韦氏。云儿、莲儿行至半道上,却是巧遇见高力士,实乃高力士直接遣了几个小给使过来,把韦氏送回东宫去的。想必高力士事后早已向李隆基有所交代,不过,一介女流,有时过于聪明不见得就是好事。李隆基既有意绕着圈子的说,江采苹便也只能夫唱妇随番,姑且饶着说几句风趣话。龙颜不可冒犯,总不可反唇连问一通,指证李隆基是在明知故问。

    “太子倒也学懂与人交好了。”李隆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倒背过手踱了三五步,“下月二日,便为太子的册礼,以爱妃之见”边说,边意味深长的凝睇向江采苹,“届时韦氏可应顺理擢晋为太子妃?”

    适才李隆基无端端询及李屿,江采苹便已猜及要有此一问,这时面对李隆基的问示,仍貌似微打愣之余,旋即不无惶恐的垂首,就地行了个叉手礼道:“陛下恕罪,嫔妾不敢妄言。”

    历来后。宫不得干政。李隆基当然听得懂江采苹这话实是在顾忌甚么,于是伸手搀向江采苹,缓色和声道:“立太子纵为国之要事,却也为朕之家事。至于太子妃,爱妃大可视之为后。宫中事,但说无妨。”

    众所周知,不日行完册礼,太子即为名正言顺的大唐新储,乃它日要承袭大宝的人,而登上太子妃之位的人,无疑是要母仪天下之人。李隆基之所以问此,在江采苹看来,估计或多或少同样在犹豫不决,究竟是该立韦氏亦或应是改立张良娣。

    倘或论家世,韦氏自是不二人选,当年王皇后与李隆基为李屿选定韦氏为忠王妃,虽说重在为巩固李隆基当时的皇权,但也是替李屿长远打算,更别说现如今韦氏之父、兄在朝中皆官居要职,唯一让李隆基担忡之处实则在于韦氏懦弱无争的软性子,原本是正室却被张良娣夺了实权。说白了,今下才仅是个忠王妃的位分,来日可是一国之母的位子,李隆基着是不希看见张良娣独大,到时后。宫再掀起场腥风血雨之争。

    中宫位主无能,后。宫不得安生,前朝势必被卷入风波之中,朝野纷争不断,天下又何以安平?

    换言之,如若今下废韦氏正室,扶张良娣当上太子妃,仔细考究斟量下来,似乎又有着更大的隐患。张良娣这个女人,之前在忠王府不安于本分,日后必也难是个心慈手软的主儿,况且,诸如权柄下移之事,有几人能甘愿屈居认命。张良娣往昔在府中的一贯行事,李隆基早有所耳闻,其中最至关重要的一点实也在于,李屿的长子乃李椒,李椒既非韦氏亲生之子,同时更非张良娣所出。等李隆基哪日归老,李屿继承大统以后,不可避免的要迎来选立太子一事,提上日程之时,只怕又要免不了几经波折,不知将牵累多少人吃罪,甚至乎无辜丧命。

    自唐开国迄今,历代首位皇太子,好像均无好下场。在其位谋其政,李隆基今下不得不高瞻远瞩,以防再横生变故,因于后。宫失德,唐史上又出现第二个武周

    “倘如陛下非要嫔妾说不可,嫔妾只能说”稍作沉思,江采苹颔首对上李隆基探究的目光,略顿,才凝眉续道,“嫔妾出身寒微,不懂军国大事,不过嫔妾自幼也读了不少诗书礼仪,嫔妾阿耶曾一向教诲嫔妾,礼之用,和为贵,从来说‘家和万事兴’。嫔妾见识短浅,自觉身居高位也罢位居人下也罢,皆少不得须有容人之量为大。一味抛却一切往上争,指不准反却害人害己。大凡一家子人,过日子总要和和气气不是?”

    良久端量江采苹,李隆基龙目深邃,才冁然而笑执过江采苹玉手:“古语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以今时而论,朕颇觉不通,当是如爱妃这般者,才是为有才德。”

    江采苹赧然酡红面颊,柳眉连娟,垂眸行了个微躬礼:“陛下岂非又在打趣嫔妾?”

    李隆基眉宇舒展,开怀畅笑声,当下揽过江采苹纤腰,踏着朦胧月色提步迈向前方不远处的梅阁。

    夜色宜情,香簟爽眠,幽韵撩人。佳人在怀,端丽冠绝,芳馨满体。如此良宵美景,倘不及时行乐,岂不白白辜负了。

正文 第212章 在此一举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七月二日,立忠王李屿为皇太子的册礼准时于勤政殿前举行。辰正时辰,笼罩着东方的一片雾霭阴霾的天空,红日喷跃高照,拨云散雾,呈现出一应吉祥和气之兆。

    先时早朝时分,文武百官及诸亲王便已齐聚一堂,以贺新储。此刻,勤政殿内香火缭绕,景阳钟动,诸臣已然身穿礼服头戴笼冠敬候于殿门外。且至吉时到,但听侍中高奏道:

    “中严!”

    殿外百官即刻排成两排鱼贯而入,各就各位。黄门侍郎引主节持节,中书侍郎引制书案上大殿。

    “外办!”侍中又奏。满朝文武齐稽首。

    李隆基绛纱袍翼善冠正襟危坐于龙座之上,高力士执拂尘恭立于旁。

    群臣顿首山呼:“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屿朱明服衮冕,白珠九旒红缨,足登朱履于下,典仪郑重其事地引其步上宝案,北向对御座。因册立太子的制书,早已在上月三日即已颁布,故,今日的册礼,倒省却不少繁文缛节。原本,有司行册礼,其仪有中严、外办,其服乃绛纱。李屿见之,曰:“此天子礼也。”,唯恐大不敬,遂下公卿议。太师萧嵩、左丞相裴耀卿请改外办为外备,绛纱衣为朱明服,李屿这才从之。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今个李屿满面红光,尤为意气风发,超群绝伦。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单是其身上这身朱明服。不知要羡煞多少人眼。

    待接下高力士神情庄重的递过手的太子玺,李屿忙俯伏再拜三稽首,但闻谒者高声喊道:“皇太子李屿!”

    “可!”另一位赞札官中谒者即时应声。三公随即正步升阶,上殿恭贺。齐呼万岁。内使将册、宝放入册宝亭盈匣中。

    礼部继而奉上贺皇太子册礼华德音表:“伏奉今日制书。皇太子册礼云毕,思与万方同其惠泽者。盛典斯举,鸿恩遂行,凡在率土,不胜忭跃。臣某等诚喜诚贺,顿首顿首。伏惟皇帝陛下克奉神休,以正邦统。建天下之本,宗庙以安,致万国之贞。兆人攸赖。典册既备,庆泽载流。既广爱而推恩,亦好生而布德。缓刑而囹圄知感。进勋而嗣续增荣。崇教谕之方,忠良是举,严赞襄之礼,赐与有加。旌孝弟以厚于人伦,敬鬼神而修其祀事。况行礼之日,则屏翳收迹,太阳宣精。用彰出震之休,更表重离之曜。神化旁畅,皇风远扬,自华及夷。异俗同庆。臣等谬参著定,倍百恒情。无任欢庆踊跃之至。”

    殿上贺表之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传于殿外,直达九霄,堂上众臣随之附叩在地:“陛下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直至此刻。李屿复又躬身叩首:“谢主隆恩。册封太子,喜加元服!儿不敏。受此大任,诚惶诚恐,惟,弃厥幼稚,慎其成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宗庙,不辱使命!”

    诸臣之中,李林甫貌似强颜欢笑位列于首,一直微拧着眉头,面露不快之意,这时才口吻极淡的朝李屿拱手道:“吉月令辰,太子殿下入主中宫,乃中嘉服,惟愿太子殿下,克敬威仪,式诏厥德,承天之庆,永寿胡福!”

    一席恭贺之词,由李林甫口中道出,听似楞是变了些味,不过,今儿大喜之日,李屿看似毫未以为意,依是还礼答谢,就地微笑答礼。毕竟,来日方长,往后里尚需李林甫多多相携。

    “册立太子,乃国之本也。今,国本定,朕决意”李隆基顿了顿,环目堂下,方又正色道,“大赦天下,赐酺三日!”

    “陛下圣明!”在群臣的山呼声中,李隆基乘坐步辇由东房移驾南熏殿,待恭送走圣驾,又纷纷向李屿道贺过后,册礼便也完结。

    倘换做往历,册礼毕,少时李屿当入后。宫向母后皇后请礼,这场册立仪式才算礼成。但今下,大唐的后。宫中宫主位尚处于悬虚中,虚位以待有能者居之,至于已故的武惠妃,卒亡之后虽已被追赠为“贞顺皇后”,但也只需及至祭拜皇陵之时再行敬拜即可,是以,今日便也免了这虚礼。

    喜逢大日子眼,何止宫中好不热闹,皇城内外皆在普天同庆,那股欢庆劲儿,简直堪比逢年过节时的喜庆。梅阁却是较显冷清。

    江采苹静伫于窗扇前,听着外面鼓声若响,良久凝神才回身启步。今日这般大喜的日子,其心下却波澜不兴,既无那份雅兴出阁凑热闹,更无那分心境口是心非地赶去跟人道贺。尽管旁人堆里,也不乏是在不无逢场作戏者而已。江采苹却无法释怀近些时日以来的那个心结,对于日前滑胎一事,说不耿耿于怀,就连骗鬼只怕鬼也不信。

    况且,今日之于某些局外人而言,同是个翘首以待之日。与其违心的去做心口不一之事,反不如静待于阁,静观其变外头的动静,一旦有何风吹草动,稍晚点时辰也便于见机行事。

    “娘子可是要出门?今儿个阁外着是异常热闹。”见江采苹提步向阁门方向,彩儿侍立于侧,忙不迭紧跟几步。

    “吾想去园中小坐片刻。”侧首看眼彩儿,江采苹温声说道,语毕未多赘言,转即迈向阁阶下方。今日宫中处处洋溢着欢愉氛围,身为宫婢,好奇心重无可厚非。彩儿脾性三分像极采盈,原就耐不住安静,适才听见宫中的鼓声奏响时刻,就一个劲在伸长脖颈直往外撒瞅。

    见状,彩儿努努嘴,欲言又止之际,一并侍奉于边上,随江采苹步下阁阶。这刻景阳钟那边的鼓声已是停息,想必册礼也已举办完才是。如果刚才早会儿出来院中,想是尚可多听几声鼓鸣。

    抚着秋千坐下身。江采苹娥眉轻蹙,似凝着抹愁绪。今晨早起便差云儿外出打探消息,已过两个时辰之久,也未见云儿回阁来。思来不禁担忡。

    皇太子的册礼。非是寻同小可的事,听说诸亲王以及皇嗣一大清早儿皆已早早便入宫来,如此说来,薛王李隆业也该进宫来了才是。只不知,云儿可否寻遇见薛王丛,相请之事又可否应承下。

    暗忖间,却见云儿行色匆匆返来。但见江采苹正坐于庭园里,慌忙压着碎步疾走过来,行了礼道:“娘子怎地坐于这儿了?眼看晌午头上了。天儿可燥热着呢。”

    环目云儿身后,江采苹径自站起,上前半步急切不已的关询道:“如何?事可是办成了?”

    现下云儿既是独个返阁的。估计此趟不是无果而返,便是交代其的事情已有眉目可言。只希有的盼头才好。

    云儿轻挽江采苹移步于旁两三步,这才低声附耳道:“娘子,薛王邀娘子,未时三刻前往翠华西阁一聚。”见江采苹顿打愣,续说释道,“娘子交办之事,奴虽已跟薛王提及,但薛王只应,事大也罢。事小也罢,且待见了面再说。”

    薛王丛推诿之言,实也在意料之中,江采苹稍作沉思,旋即凝眉问道:“陛下现在何处?”

    云儿忙作应:“奴适才回阁途中。瞧见圣驾朝南熏殿去了。”

    “今日宫中可有宴饮?”踱了己步。江采苹止步问向云儿。

    “听说有午宴。不过,宴飨安排在了太子殿下的东宫。”云儿如实作禀道。“娘子可要去?”

    江采苹坐回秋千上,踮起脚尖轻摇了几下,并未急于表态。彩儿见了,反而一时兴起,径直步于旁侧,拿捏着力道为秋千推了几下助力。

    “悠着点,娘子坐于上呢。”云儿及时步近,生恐彩儿一不留神儿力道过猛,以致江采苹有甚么闪失。

    “无妨。往日采盈未少于后偷袭吾”江采苹莞尔于上,伴着秋千的荡扬,愈荡愈高,衣袂飘飘,整个人仿乎要飞仙一样。

    云儿看在下面,不禁有点不安,朝推秋千推得正起劲儿的彩儿使了个眼色,醒示彩儿切勿失了手。其实彩儿并未使多大劲,只是江采苹自己荡的高罢了,身坐秋千上不像她人那般局促,倒像与秋千合为一体了似的。

    “也不知采盈、月儿,可否有幸被赦免出牢?陛下大赦天下,倘使得以回宫,由今而后奴等便又可一块儿侍候娘子身边了。”会意云儿示意,彩儿撇撇嘴,心里藏不住事的直肠子嘟囔出声。

    抬首察言观色下江采苹,云儿忙又冲彩儿连连递眼神。今个江采苹烦心的正为此事,此刻彩儿竟还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明摆着刺江采苹痛处。彩儿也后知后觉意识到自个说溜了嘴,瞥眼笑靥微僵的江采苹,垂首于原地噤了声。

    四下好半晌静谧,江采苹才悠悠停下荡秋千,稍加喘息,若无其事道:“估摸着宴席开席时候,汝二人代吾至东宫奉上份贺礼,略表心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