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连环-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序无奈,将闵安的头脸包好,随着他一起摸向黑洞深处。火把已熄,玄序就取出夜明珠照亮,让他们勉勉强强抵达了一处阴湿地方,穹窿顶上的石灰岩腐蚀出了数以千计的洞眼,里面塞着草末屑,不多久,一只只体大背高的蜂子闪着翅膀钻出来,震得草屑树籽纷纷落下。
  闵安一心记挂着查清毒源便于结案,连忙掏出网兜抓捕白翅蜂王。玄序一边看着他,一边打量着洞里的光景。山洞蜂巢是四周山峰的汇集处,东南西北四面都可行走,可见除去他们进来的那条路,其他的郡子也有入口。在石灰水结集的笋柱后面,扑倒着两具乡农打扮的尸身,依稀可辨面目,血肉并未腐烂干净。
  玄序走近细细查看,突然察觉到,里面这两具尸身与外面的巡捕尸身有些不一样。乡农的指尖触着地面攒生的一圈白菇,身上的肉色呈黑红色,像是失水而竭的迹象。
  闵安抓到了两只白翅蜂王,小心收在罐子里,也走过去查看玄序发现的景况。他懂得验尸,不多久就给出了答案:“这两位大叔不是被蜂毒蛰死的,倒像是走到这里,气力不支倒地,然后活活渴死的。”
  玄序看着乡农手指的白菇,心下奇异,没有答话。
  闵安凑过去看了看白菇,说道:“在毒蜂出没的地方,又是个阴湿处所,这类的野菇多半有毒。”他怕玄序不信,取出银针试了试毒,针尖果然变黑了。
  玄序顿时像是失了兴致,笑着说:“走吧。”闵安起身就走,玄序落在后,隔着巾帕挖了几朵白菇,小心收进了腰包里。
  白菇一旦被挖,地底的根眼里就冒出一点淡香气。白翅蜂子突然闻香而动,扑打翅膀就蛰了下来,玄序拉住闵安的手,使出全力朝外跑。两人边躲边打,衣衫头巾散落得不成样子,好不容易逃出石洞后,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又双双笑了出来。
  “进洞一趟,成了叫花子。”闵安笑着,替玄序理好了衣襟。
  玄序拉住闵安朝草坡下滑,急急说道:“快去通知郡衙,将洞口封起来。”
  闵安随后报告了郡衙长官,石洞里有毒蜂,让自己写的封条发挥了作用。
  当晚,玄序烧了几道菜给闵安吃下,又点了安神香助他休眠,见他睡得安稳了,才带上门走向了偏房。偏房铁笼里,还关着那只用来做演示的山猴。玄序刮了些白翅蜂王分泌出的白灰香粉,和在糖浆里给山猴吃下,不多时山猴就要倒毙在桌上。他连忙取出浸泡好的白菇,分出一点喂给山猴,再过一刻,山猴就蹒跚着站起身,颤巍巍地跳下桌去。
  玄序仔细看着山猴的动作,推算着时间。山猴走了几步,没捱到门边,突然又一头栽倒,再无动静。玄序走过去探了探它的鼻息,已是冰冷。他小心收敛它的尸身,放进和山洞湿气一样重的地坛里,封存起来,以待数日后验尸。
  如果不出他的预料,山猴倒毙后的症状应与乡民一样,也即是表明,白翅蜂王看守的白菇,实在是它们的天敌,能一时缓解它们的蜂毒,不至于让中毒者马上发作倒地死去。中毒者服食了白菇后,以毒攻毒,能阻遏毒血流畅,是以山洞里的乡民并未显露出中毒迹象,到了最后只是因为体力不继的缘故,被活活困死在蜂巢,留下了被蛰死的假象。
  山猴之死,却是玄序有意为之。他特地挑了一点白菇作解药给山猴服下,看它抵不住毒发时也不加分量,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查看它以后的反应。
  玄序做了一番试验之后,心里就有了底气。趁着天黑,他去了趟羊倌的住所,再摸进洞挖出了一圈白菇,小心收藏起来,随后洗净了身子睡下。
  天色刚亮,玄序洗漱完毕走到碑林收蜂蜜,按照以往的惯例,再去了羊倌的石屋收集消息。羊倌见他来,接过他的赏银,利落说道:“我打听过了,知道白蜂洞的人不多,也就这郡子里的几个老家伙,快要死干净了。白蜂洞的其他出口,东面的落在旁边郡子的官道上;北面的落在悬崖石壁上,鸟儿都飞不过去,公子可以不操心;南面的有点棘手,一直通到了清泉县郊野,听说那里有兵农挖沟修墙,正堵在了山前。”
  玄序听得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羊倌见他面有喜色,更是顺溜地说下去:“这两天郡子里的文书传得急了些,都说楚南王的二公子下乡郡巡查,还说昌平府里加紧了盘查,在找一个要犯,关口又没贴出绣像来,那人是男是女都弄不清。”
  玄序听完所有,弯腰作揖,答谢羊倌,随后提着陶罐走回宅院。
  闵安蹲在河边捞虾子,大概在挂记着可口的明虾球。玄序满足他的口欲,炸出虾球,趁他吃得高兴,劝告说道:“蜂毒太霸道,最好炸断出口,封死了洞穴以防万一。”
  闵安迟疑地说:“在山洞口围了石台栅栏,贴了封条就足够了,不用炸山。”
  玄序反问:“若是有不懂事的孩童走进去呢?”
  闵安想了想,只能应道:“其余三处出口在哪里?”
  玄序一一说明。
  闵安擦了嘴说:“那我拿着昌平府的办事腰牌去走动吧,劝得其他郡子长官封山堵洞口,保证当地民生不再受影响。”
  玄序笑:“你一人忙得过来么?不如拨出两个地方让我帮你。”
  闵安画出山势走向地图,标注出了四方出口,细细考量着,最终说道:“那可不行,公务事怎能假手于平民。外头风险太大,你还是待在这里吧。”
  玄序微微笑道:“我也需去旁郡收秋果,怎会闲下来等着,不如各自办完事再回到这里聚一聚。”
  “好。”
  闵安说了一些闲话,备好所需之物,去了郡衙通知官员封山炸断入口的方法。他的提议得到肯定,官员随即就炸断了本郡入口,封死了山洞。闵安见事已奏效,提议派出其余两名公差,分别赶赴北面和南面的县郡,如法炮制劝得长官封洞,他自己则去了东面的郡子公干。
  他选东郡,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北面难度小,留给其他公差,方便他们行事。南面会走回清泉县,他再也不愿走回头路了,所以就选了东面。
  闵安顺着山头翻越,还没走到东郡官道上,就听得轰隆一声大响。只见山坡整片地抖动,火药的余声连绵炸开后,各个小山头都翻滚出了泥浆,哗地一下泼洒下来,用铺天盖地的威力,顷刻就吞没了瘦瘠的山道。
  闵安只能折返回去,绕过炸开的山道去东郡。他小心爬下断口,沿原路返回,泥浆滚滚,冲过来一名甲兵,手里还紧紧捏着一个标旗。
  闵安眼疾手快拉住那名甲兵,自身被他一带,险些冲下右侧的山坡。闵安将两脚卡进折断的树干里,死命地借力,问道:“军爷是哪个营里的?怎会走到这里来?”
  甲兵满身满脸泥浆,呼吸困难,只能动了动手里的标旗。闵安吃力将他拉到树干上,喘口气,将水囊里的水喂给他喝。
  甲兵清醒过后就说道:“我是楚南王府二公子队里的骑兵,先来探路,突然遭着了火药炸山。我还来不及打旗语传回消息,泥浆就落下来了,你赶紧去看看,我家公子还好么?”
 

  ☆、第75章 救援

  东郡炸山如此快速进行;得力于白木郡衙门所派公差游说的效果。
  公差之前,自然还有幕后指使者。
  玄序来到白木郡已有半月,通过钱银笼络了一批人,使得羊倌四处放牧给他收集消息;郡衙里的书吏与他称兄道弟,最紧要的公差位置上,还安插了朱家寨的人——一名叫做朱八的典史。
  既然朱家寨以帮役的名义派出本家人,可见那处衙门里有需要监察或者辅助的贪官。因此朱家寨人要求外出公干时,长官也不会拒绝。
  朱八领着典史之职,带好火药赶往东郡,比闵安先走两个时辰。他骑马掠过官道,打量两旁坡岸;看到的景况果然如玄序说的那样,经过两日大雨的浸泡,土壤已经变得松垮了不少。再加上数以万计的白翅蜂钻进山洞里,一代代繁殖下来,分泌出的白灰香粉腐蚀了洞壁,使得洞穴内淘空了,此时外人再点上火药扔进去,极易形成摧枯拉朽力道来覆没整座山头。
  朱八对着东郡长官一阵游说,长官并不了解洞穴内部的情况,听说繁苦差事由他人来代办时,乐得顺水推舟,点头应允了朱八的请求。
  朱八做事极为快速,取得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他钻进山洞里寻了个石壁薄弱处,放置好了自身带来的两筐火药,铺好引线,退了出来。东郡其他的衙役见状,纷纷抬进他们的火药,将引线编成一股绳,交给了朱八手上。
  朱八劝说所有人退出了山头,也阻隔了官道上远远跑来的一支锦旗队伍的消息。
  非衣的随从正骑马护在了马车外。
  非衣拿着昌平府刑房书吏转告的三个地点,赶去最近的两个郡子,都未打听到闵安的消息,由此推断他必定是去了最后一个案发地东郡。非衣不知闵安先赶到了白木郡探望玄序,闵安也不知非衣正在找他。
  两人走岔了两三天,中间的时机恰好被玄序掌握到了。
  玄序派出了朱八。
  朱八此时就在官道上方的山头上。
  非衣的马车走到官道最为宽阔的地方时,右侧山脊里突然传来一声大响,紧跟着,地动山摇。非衣知道出了变故,立刻掠出马车,唤随从弃马。
  可是铺天盖地的力道来得太快,一大片泥浆如同倾倒的盆水瞬间砸在他们身上。非衣使出全身力气,两手抓过离得最近的随从,随着泥浆的冲击势头滑向了左侧山崖下。
  整支队伍的惊呼声不绝于耳。泥浆似水流一般冲刷着所有人的耳目,非衣眼力高于其他人,下坠间对底下的一点白碎亮光看得真切,就发力喊道:“朝白光跳!那处有水兜着!”
  一句提醒话之后,能在坠落间调整身形的随从,都纷纷砸向了泛着水光的地方。
  山崖底果然有一处水潭在等着他们,随之还哗啦一声砸下大片泥浆,夹着满天的山石土坷。非衣借水力冲出身子,点数跳下潭来的随从,发觉还是损失了三人。
  随从们也浮出水面,找到挂在山壁的同伴,聚集全力将他们救下。两名骑兵受了伤,所幸无大碍,另有一名前头兵被泥浆冲到崖底,直接殒了命。
  非衣带着随从收集落在崖底的杂物,将亡兵好生收敛了,放在了木枝搭建的担架上。他走到水潭边清洗头发及身子,水草丰沛的源头处,突然又走来了闵安的身影。
  闵安找到一条小路径直滑了下来,身上衣衫污败不堪,手掌及靴底沾满了黄泥。整支队伍里的人一看,就明白小相公下来得急,多半是冲着他们的安危来的。
  闵安没想到一走出酸枣树林子,就能看见十几名青年兵士光着上半身站在水潭旁清洗,顿时羞红了脸。他低头闭眼朝前走,嘴里说道:“非衣,你们还好么?”
  非衣先对身旁的随从说:“都穿好衣服。”自己也找了一件皮甲裹在底衣上,迎上闵安,将他转了个背身,问道:“谁敢炸官道?”
  闵安背对众人依然低着头:“不是炸官道,是炸山封洞。”
  “难道不知会引发泥浆水流覆没官道吗?”非衣冷冷问道。
  闵安怔忡一下,才应道:“我从白木郡赶过来时,也曾炸过山洞,没见过会引发泥浆啊。”
  非衣抬头望青灰色的天空,断崖壁阻隔了他的视线,使他看不见原先的官道上,右侧的山脊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推断说道:“炸山的人应该很了解这个地方,选取的断口也是山脊薄弱处,眼力不简单。”
  闵安十分纳闷,赶着说了说炸山的理由,就是为了封住巨毒白翅蜂出没的道路。他摆出的理由极正当,非衣自然不会去怀疑他,生他的气。
  可非衣并不是那种好打发的人。他唤随从抬着伤卒亡兵爬上山崖,一路赶到东郡郡衙里,压下一个未勘查地形就炸毁官道的罪名给长官,命长官善后并赔偿丧葬银两。
  东郡长官悔不堪言,转身想找白木郡的典史承担罪责,却听说典史已经动身赶往南面的清泉县,去提醒当地的长官整治毒蜂去了。他觉得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气势逼人的王府随从面前,也无奈应承下了所有的过错。
  被毁的官道旁边,闵安滞留不去。虽说郡衙里的一批官吏没查清楚,为什么一炸山脊就会引发如此大的灾祸,可他却将这个疑点放在了心里。
  非衣收拾好了随行之物,等在了干净的山道旁,默不作声看着闵安慢慢爬上泥浆满地的山坡。闵安不嫌脏,他看了可是直皱眉。
  闵安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找到了一大块壁石,用手一捏,搓下了一些白灰粉末。他猛然记起在白木郡的毒蜂山洞里,只要是被蜂子毒液所腐蚀过的地方,就会产出这种干脆的白灰石。
  他暗道一声不好,连滚带爬地滑落下来。非衣用手拎住他的衣领,问道:“怎么了?”
  闵安着急着朝前走:“赶紧的,我们要去通知清泉县郊野的守兵,军营背靠的那座山峰,并不安全!”
  非衣拎着闵安的衣领不放,问理由。
  闵安解释道:“毒蜂已经将山洞石壁蚀空了!若是公差们再不勘探地形,点了火药炸山,岂不是像东郡一样,引发整座山头倒下来,砸断了军营吗?”
  非衣问:“你就这样去?”
  闵安着急:“传令的公差已经比我先走一个上午了,再不赶过去,恐怕就来不及了!”
  非衣说道:“先要备好两匹马。”他带着闵安朝前赶,闵安一边走一边脱去黄泥外袍,就着雨水淋干净了手掌和脸庞,稍稍整治出齐整的样子来。
  非衣在一处山民家里买了两匹马,与闵安一起赶向二十里外的清泉县郊。
  闵安骑在马上歪歪斜斜,震得伤臂发痛,但没喊过一声苦。非衣见他马术功力有所长进,问道:“平时还在操练么?”
  闵安点头:“有空就练,武力未曾拉下。”
  “那就好。”非衣记起闵安以前不会起马,必然要赖在他身后的往事,心底涌出一些酸涩之情。如今的闵安,显然不会再依赖他了。
  闵安在马上疾驰时,暗自祷告上天开眼,别让传令的公差行事那么快,又给炸断了山脊。非衣询问闵安,中间的这两三日去了哪里,闵安想到自己提前去了白木郡探望玄序,应是属于渎职之举,就隐瞒了玄序的事情,只说他顺着毒源去查探了蜂洞。
  非衣又问:“传令的公差怎会这样急切,不经过勘探地形就炸断了山脊?”
  闵安回想着白木郡派出的公差,都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不像是什么耍心思的人,答道:“公差们往往只负责传到话,难免对其他事有些疏忽。”
  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无异常了,最多治白木郡衙办事不力的罪责。非衣暗暗考虑到,应当探一探郡衙的消息为好。
  两人沿着蜿蜒起伏的山道攀爬,遇见陡峭处就弃了马,终于在傍晚赶到了郊野军营背后的山峰前。闵安与非衣商议分头行事,他去了军营唤兵士点燃火把巡山,将毒蜂洞出口包围起来,不让外人进入。非衣则去了县衙通传诸事。
  厉群还留在了军营里,听见闵安的转述,知道事情紧急。
  正在一行人爬上山峰,堵塞洞口时,洞里突然传来潮水般的嗡嗡声,如同海龙呼啸。闵安侧耳一听,变了脸色:“快!毒蜂受到侵扰,快要冲出来了!”
  话音刚落,大片的毒蜂攒着一阵苦腥气,像是暴雨一样冲刷而来。闵安来不及解释详情,喊道:“丢火把进去,用油桶堵住!”
 

  ☆、第76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