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国记-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好处,莫启哲心情大快,他道:“秦桧那个杂碎儿虽然坏,可我看构兄也实在耳根子软,竟不把岳父大人和桓兄放在心上,难道他不明白现在跟我开战。实际上就等于把你们往断头台上推吗?真是让人失望,我看还是桓兄做皇上好,我一定要支持桓兄重新登基!”
  莫启哲大大地表了一番忠心,这才摇摇晃晃地出去了,留下了二帝。
  赵桓小声道:“父皇。照理说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九弟坐,可他却因为咱们北行,从而登基,你说他会不会为了保住皇位,故意不来救我们啊?”
  赵佶想了想。也道:“朕看好象有这种可能,只是刚才莫启哲说得不清不楚,听来是那个秦桧的过错。可朕怎么总觉着他是在说构儿啊?”
  “我也有这种感觉,要不然咱们把大臣叫来,商量商量吧,去临安之前总得把这件事搞清,要不然”赵桓心里说,要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赵佶点头答应,于是北宋的大臣们被全都招了来,和二帝商议对策。
  跟随二帝来到金国。又坚决不肯投降完颜昌的北宋大臣,自然都是死硬派,属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是不死。那我也陪着你们一块不死的人!这些人对二帝都是忠心到极点地大臣,每件事先考虑地都是二帝的利益。
  赵桓先把刚才莫启哲跟他们说的话。向大臣复述了一遍。举凡是复述事情,总要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也就是世上大多数事情,为什么越传越离奇的重要原因。赵桓是并未退位地皇帝,也就是宋国地合法统治者,他也想回国后能重登帝位,所以在复述地时候,自然而然地加入了赵构有可能不想让他们回国的想法,听得大臣们一齐点头,认为言之有理,不是“可能不让”二帝回国,而是“一定不让”,赵构简直就是个篡位者,是宋国的大罪人。
  赵佶道:“构儿怕桓儿一回国,他就得退位,所以不来相救,可他这种做法,不等于把朕也给出卖了吗?难道老父的性命,在他眼里还不值一顶皇
  一名叫苗傅地大臣忙道:“值,绝对值!”想了想,皇上的命是无价的,就算皇冠也无法与之相比,他赶紧又补充道:“不值,差远了!”
  赵佶道:“放肆,朕的命连一顶帽子的钱都不值!你你,竟然连你也瞧不起朕了!”老皇帝说完便要流下几滴眼泪,为他失去地尊严悲哀一下。
  苗傅急忙道:“不是不是,臣不是那个意思!呃我是说皇冠及不上皇上的命值钱!天底下什么东西也及不上皇上的命啊!”
  赵佶年老体衰,也没什么精力发脾气了,叹了一口气,也不再因为一句话,而难为对自己忠心耿耿地臣子。可赵桓听在耳中却不是滋味了,是啊,难道亲哥哥的命还及不上一顶皇冠吗?为了接替自己的位子,赵构把事情都做绝了。
  他道:“父皇,你累了吧,不要因为小事生气,进去先休息一下吧!”
  赵佶点了点头,道:“朕老了,有些事也没精力管了,只要能回国颐养天年就行。至于桓儿你自己倒是要好好做个打算,你和构儿的事你看着办吧,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实在不行,回国后你就退位,把皇位正式传给构儿吧!”说完,他由几个臣子扶着,进内堂休息去了。
  赵佶一走,苗傅便道:“太上皇封了莫启哲做蜀王,封地虽然不错,可莫启哲却拿不到,他心里能愿意么?”
  赵桓道:“他现在好歹也算是大宋的臣子了,不过朕看他这人好象挺难缠的,怕现在许他的好处太多,以后他如果要起个没完,那不坏事了?”另一名叫刘正彦的大臣道:“只要他能把咱们送到临安就行了,以后地事好办,至于刚才太上皇说的要皇上退位之事,臣看不妥,九殿下暂代帝位,待皇上回国之后,自然要把皇位让出来的,哪有反过来让皇上退位的道理。与理不合!”
  赵桓道:“可现在国中都是他的手下啊,如果硬是逼着朕退位又怎么办?我们并无实力与之相争地!”
  “非也,皇上此言差矣!”苗傅立即接口道:“臣在国中尚有不少故友门生,臣虽然随皇上北行,可朝中实力未损,只要回到临安,臣与其他同僚商议一下。如果九殿下确有篡位之意,咱们就发动兵变,强迫他还位与陛下!各位意下如何?”苗傅向其他臣子问道。
  刘正彦第一个同意:“咱们人数虽然不及现在地朝中大臣,可我们都曾是掌握实权地人啊,被我们提拔起来的门生不计其数。我们北行,现在想必他们也都在南边掌了权,回国之后,只要我等振臂一呼,相信迫使九殿下退位之事不难办到!”
  其他大臣也点头称是。只是一些老成的大臣提出,如果现在的大臣不再把自己这帮人当回事,反而支持赵构。那可怎么办?必竟让他们升官的人是赵构,而不是赵桓,这种情况绝对有可能发生,该如何化解呢?
  刘正彦想了想道:“如果真要这样,我们独木难支,需当有外援才行!不如”
  众人一齐看向了他,刘正彦低声道:“不如向莫启哲借兵,你们认为怎么样?”
  “啊?向他借兵!这可是尾大不掉啊。万一他派兵到了我国,事成之后,死赖着不走,那岂不糟糕!”
  “这事好办!”苗傅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出主意道:“不是答应给他四川这块封地了吗,到时他必会带兵去上任。那时只要我们求他带着军队,先向东南方向打个转,在边境叫嚷几声,大兵压境之下,朝中必会惊恐,咱们在那时发动政变,没个不成功的!”
  赵桓道:“那咱们得先回临安才行啊,不知莫启哲何时能放咱们,而且要想政变成功,也要等莫启哲在内战中获胜才行,要不然他哪有兵力在边境上示威?”
  群臣也都说现在最关键地一切,几乎全系在莫启哲一人身上了,他成功自己这帮人则成功,他失败赵桓也就不能重新登位,大臣们自然也跟着玩完!
  议论纷纷中,大家都在希望莫启哲能打胜仗,好帮助他们真正地重享福贵。
  轻轻挑开殿中的落地垂花帘,温熙从里面走了出来,在大殿的柱子后面左转右转,悄不言声地走了出去,里面正谈得热火朝天的北宋大臣们,竟谁也没发现她这个小奸细!
  温熙走出大殿,立即快跑了起来,跑出大门,见莫启哲正在门外探头探脑地向里面观望,她笑道:“相公,你等得急不急?”
  “我憋了一泡尿,就因为要等你出来,我都不敢离开,现在都快憋断气了,你要是再晚出来一会,我就要气绝而亡了!”
  “那我先陪你去茅厕,好不好?”温熙体贴地道。
  “不好,我现在疼得厉害,走不动道了!”
  “那我去给你拿个夜壶来吧!”温熙就要跑开,真的要去拿尿壶!
  莫启哲急忙阻止,“跟你开玩笑啦,用不着这么听话!快点说说里面那些家伙,都在商量些什么呢?”
  温熙笑嘻嘻地把里面大臣地话学了一遍,莫启哲大喜若狂,如果真是这样,这帮人一回到临安,那不仅意味着南宋的麻烦解决了,而且以后还会得到更多的好处,美哉快哉也!
  莫启哲费心地处理决战前的事情,而蒙古战场的完颜宗翰也正在绞尽脑汁地处理合不勒地事情呢。
  当时的蒙古虽然号称王国,但事实上并未真正地形成一个国家,在第一位汗王海都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把王国分而据之了,王权削弱,刚刚强盛起来地草原王国又陷入了分裂。直到合不勒时代,才又重新强大起来,蒙古周围的国家再也不能忽视他们了,无论是西夏还是金国,都对蒙古的存在产生了恐惧。
  蒙古兵来如骤雨,去若狂风,以前还好,就是这些部落的人对于领土的观念不强,马肥草长的季节便来抢掠一番,抢完拍马就走。明年再来。虽然给金夏两国造成了损失,可那终究是表面上的,伤不到两国的筋骨。可现在不行了,合不勒对两国明确提出了领土要求,战争也不再是游击战,而是攻城掠地地战争了,对于这点。金夏两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完颜宗翰一到了边界,便模仿中原的万里长城,也在金蒙边境修了一道城墙,算是与合不勒的边界划分,这事实上是一种不明说的让步。表示要与合不勒妥协,他必须要回国去打莫启哲,实在没有时间同合不勒较真儿了。可合不勒却不这么想,他地要求没达到,怎么可能退兵。一个冬天竟连续几十次地突破城墙,打进了金国本土,把完颜宗翰牢牢地拖住了。就是没法回师,待得金兀术逃到这里,才告知了完颜宗翰吴乞买死了的消息。
  完颜宗翰被这个消息震得头晕眼花,他万没成想当初那个挑粮食地混混,今天竟拥有了攻灭金国的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了,他必须要把蒙古打败。在与拓跋道顺会师之后,他便集中了五十万大军,向合不勒发动了最后一击。
  合不勒所有的部众加起来也没金夏联军多。完颜宗翰这一全力出击,他便抵挡不住了,几次大败后,他引兵后退,逃回了蒙古大草原。金夏联军得胜班师,向金国内地开回。准备去讨伐莫启哲。然而,他们一走,合不勒马上就又回来了,突入金国边境州府,大抢之后,他们还不走了,准备在这些城池里面过冬!
  完颜宗翰大怒,领兵返身再打,合不勒一见他回来,拍拍屁股,说声再见,又跑了!金军没抓住他,只好再次回师,可他们一走,合不勒又回来了!蒙古军把你来我走,你进我退,你退我再来的游击战术发挥到了极点,不管完颜宗翰还是拓跋道顺,谁都拿他没办法,联军被拖进了泥潭,就是抽不出脚来。这个结果就造成了莫启哲攻占了金国辽东所有的土地,把上京都给占了去!
  就在三个国家你追我跑,纯耗费马力地时候,完颜昌带着新登基的小皇帝到了。完颜昌老奸巨猾,他可不是只会动武的人,听了完颜宗翰的报告之后,他便有了主意。
  完颜昌决定使用跷跷板策略,即挑拨草原部落自相残杀,他给草原上另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塔塔儿部,送去了大量地金银,表示愿与之结盟。面对数不清的财宝,塔塔儿人出卖了合不勒,他们给合不勒送去了雕花长弓,请求合不勒把美丽的女儿嫁入塔塔儿。
  合不勒认为朋友就是朋友,敌人就是敌人,一点没想到塔塔儿人地后面竟是完颜昌,他送女亲来,带着嫁妆去了塔塔儿部。结果等待他的不是美酒,而是金兵雪亮的长刀。
  金军把合不勒乱刀砍死,完颜昌又命令把他的尸体剁成七块,分送给合不勒的七个儿子,告诉他们,再敢来金国,你们父亲现在的这个样子,就是你们以后的下场!合不勒七子谁也没能继承父亲的汗位,而由他们地叔叔俺巴孩得到了蒙古王国。俺巴孩是合不勒的从弟,是泰亦赤兀惕氏的首领。
  俺巴孩即位后,塔塔儿人便在金国的支持下打败了他,瓜分了合不勒的草场,完颜昌未死一个士兵,就把对蒙古地战争结束了,不仅收回了所有失地,还把草原拖入了各部混战的深渊。莫启哲失去了他最强有力地外援,这就是他为什么接连给合不勒写信,而合不勒始终未回复的原因。
  俺巴孩向完颜昌乞和,完颜昌答应了,蒙古军离开了金国,不过他们深恨金人的奸计,连着也恨起西夏来,和金国议和后,他们转而向西夏开去。
  金夏联军做了一下休整,便全军回师,向黑龙江开拔,征讨莫启哲,一路上各地援军接连开到,联军竟汇集成了六十余万大军,而此时莫启哲的军队各地分散,留在上京的不过十来万人而已。
  莫启哲接到战报,一面赶紧把北宋的两位皇帝送去汴梁,一面急调军队,命令所有骠骑军一齐赶赴上京,准备最后决战。随即他又飞鸽传书,把萧仲恭和韩企先一齐调来。他知道这次上京会战将有六十万联军,还有四十万骠骑军参加,他自己是无力指挥这场百万大会战的,只能把另外两位首领召来,共同研究作战计划。
  萧仲恭接到飞鸽传书后,立即起程,赶上了已经派出的十万骠骑后备军。他又给韩企先送信,叫他先带燕云骠骑军去支援莫启哲,而他自己则带着军队绕道去打西夏。
  与西夏的作战目标不是要灭了她,而是要吸引西夏军队回国。骠骑军大兵压境,西夏皇帝肯定要召回军队。而这时包括拓跋道顺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蒙古之战已了,西夏危机解除,再要让西夏兵为金国打仗,那可不容易了。西夏军队一旦回国。再要他们出来帮完颜宗翰,那叫白日做梦!萧仲恭那时再带兵去上京,和金国地兵力就差不多了。只要莫启哲能挺过会战前期这段时间,骠骑军获胜就有了保证。
  韩企先早就带着军队出发了,开过山海关,进入了辽东。这时的金军先头部队也开到了西京。
  莫启哲接到战报,立即起兵,赶去西京,准备连同韩企先消灭金军先锋,给完颜昌一个下马威。
  韩企先一路行军。封锁消息,把抓到的金军斥候尽数处决,并派人假装难民,给金军先锋送假情报,告知他们骠骑军第一个要去的地方是中京。而非西京,现在的西京是空城一座。
  金军先锋官好巧不巧地。正是那个被杨再兴赶得到处跑的金兀术,他现在还够不上金国最厉害的元帅,照完颜宗翰差远了,只能领着五万人马打头阵。
  金兀术带兵一路急赶,终于到了西京城下,西京城这时确实只有几千骠骑兵守卫,说它是空城也不为过,罕德森带兵来打时,总共才带了一万人,能留下多少士兵。
  望着城上守军慌张地样子,金兀术笑道:“看来消息不假啊,西京真的是空城,莫启哲一定是把兵力都集中到上京去了!这样很好,咱们再把这城夺回来,给城中叛变的人点颜色看看,竟敢支持伪帝!”他叫完颜为伪帝,不承认上京的政权。
  城中兵少,当速战速决,金兀术对士兵道:“不必安扎营盘,咱们一个冲锋打进去,今晚便在城中安歇。西京叛帝投降,罪大恶极,兄弟们进城之后,可大掠一日,子女金帛,任意而取!”
  金兵欢声大叫,都道副元帅体恤部下,真是好首领!
  列前后两阵,中军点鼓三通,号角声起,金兵士气高昂,齐声大喊,前阵抬云梯登城,潮水一般爬上了城墙!
  骠骑守军砰砰嘭嘭地乱放了几阵突火枪,见挡不住金军的冲锋,便全都下城,骑马逃了。金军没死几个人,就攻占了西门。金兀术哈哈大笑,他和骠骑军打仗,总是吃亏,今日攻城如此之顺,心中自是欢喜,挥刀一指,叫道:“城中庆功,今晚要一醉方休!”
  城内金兵打开城门,放了金兀术进城。刚一进城,金兀术便大叫:“上当,兄弟们快快出城,别往里面进了!”
  原来,骠骑兵马马虎虎地抵抗一下之后,便都跨过城池,从南门跑了个精光,而城中百姓也早就不知踪影,西京现在是地地道道地空城一座,干净到城里一个人都没有!
  金兀术见无巷战,便知中计,骠骑军打算来个瓮中捉鳖,倒霉的是他就是那个鳖!他此时位于中军,他进了城,就代表有一半的金兵入城了。金兀术调马向后撤退,前面的大队听不到他的喊声,已经进入了城内深处,而后面地士兵正拼命向里挤,想着要进城杀人放火呢!
  城门处乱成一团,金兀术被夹住了,不想进可又出不来!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阵阵闷雷,韩企先领军到了。
  金兵忽见漫山遍野的骠骑军到来,都大叫中埋伏了,有的士兵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