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辽东-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五合一完,小何不甘心的冲正在脱护具面罩的玄苦嚷道:“玄苦兄,就脱什么啊,来,咱俩再来个三十合,十五合也太不尽兴了。刚刚进入状态就完了。”哪知,玄苦却没有理睬他的提议,只是笑着冲小何笑道:“哎,倒底是年轻人阿,老落,拳怕少壮阿,太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哈哈”。“曹,大我多少阿,在我面前倚老卖老的,是不是土掩着脖子拉!”小何两只眼睛瞪得溜圆,不满的狠狠推了玄苦一把,想了想,又道:“也是,你刚刚和侯爷打了十五合,好吧,明天咱俩再来一局,说好了,一局三十合!”

玄苦听得小何的说话,一边脱下护具和面罩顺手扔到一边,一边笑着讽刺杨太曦道:“就你们家侯爷那点三脚猫的功夫,根本不值一提,与你们家侯爷一战,我也就是热了热身,全身上下不过是毛毛雨罢了,也没耗掉什么体力。”杨太曦闻听着玄苦讽刺挖苦的话语,只有苦笑,不敢搭腔,生怕一个不好,被心有不甘的玄苦挤兑着下场,那今天就真的只有躺着回去了。

又听玄苦赞小何道:“与小何将军打就不同了,全身上下就像天降暴雨,把我淋成了落汤鸡阿,哈哈”,边说着,边三下两下刮下了袈裟,用力一拧,果见袈裟上的汗水哗哗的撒到地上,弄得地上一片汗渍。

这时,玄苦将拧干了的袈裟迎风一抖,朝银杏树长长伸出的枝干一搭,悠闲的走到杨太曦身边,一屁股坐下问道:“听我妹子说;侯爷想召我从军;可有此事啊?”杨太曦心中一喜道:“确有此事,你可愿意?”。玄苦没有直接了当的回答他,而是不紧不慢的道:“关于此事,不瞒侯爷,我是有点踌躇,但今日与侯爷及小何将军一战,发现侯爷作战中深得扮猪吃老虎之三昧,极具忍诈变通之谋,可圈可点啊。”杨太曦闻声心道:“嘛的,这是夸奖呢,还是骂人阿?”

正心中嘀咕,又听玄苦慢慢的说道:“小何将军则是年轻气盛,充满着向上的无穷冲劲和耐力,望着他,不禁让我都生出些许垂老之意阿,哈哈。天天呆在这寺中,白白消磨了锐气,淡得出鸟来,哈哈,这几日与侯爷的亲卫们接触,发觉侯爷的亲卫们个个均是虎狼之姿,行事果决沉稳。交谈间甚是投契阿,哈哈。这几年,也曾有其他朝廷大员来少林邀我出山,我都拒绝了,侯爷,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杨太曦奇道。就见玄苦傲然道:“就因为我见他们身上文气太重,毫无平定乱世应有的权谋和霸气。值此乱世,过于迂执,不懂变通权谋之道,只会惺惺作态,怀揣东郭之心,焉能成事!徒为少林增加兵祸杀戮而已,何能成就我佛言中,拯救万民的万千功德?广布我少林声威于天下?”杨太曦听了一时摸不清他到底要说什么,只好在一旁沉默不语。

“但近日,我观侯爷和众官兵上下一体,戮力同心,相互护持有加,整个部队有股向上的朝气,从侯爷和侯爷你的杨家军身上,我看到了结束乱世的希望,我玄苦把宝押在侯爷身上了。哈哈”玄苦纵声大笑道。“那大师之意,是答应了罗?”杨太曦试着问道。

玄苦露出雪白的虎牙和一对酒窝,冲杨太曦狡黠的一笑道:“只要侯爷能说动另外两人,我就答应侯爷出山了,哈哈”“哦,哪两人?”“就是他们!”玄苦指了指旁边的玄心,玄明。玄心闻声苦笑道:“玄苦师兄,你要走便是,何苦拉我俩下水?”玄明则微笑不语。

杨太曦忙问玄心道:“玄心,玄明两位大师,你们两位可愿下山助我杀敌平乱?”玄心和玄明相视一笑,玄心想了想道:“要我们出山相助也不是不可,但侯爷要能过我俩设下的难关,侯爷倘若能过我们精心设计的玄关,让我俩觉得侯爷是值得我俩帮从之人,我们自当随侯爷下山辅助侯爷征战天下。”

杨太曦不由奇道:“不知两位大师要设什么关让我破呢?”“我们俩先去准备,侯爷呆会来找我俩时,自会知晓。”玄心笑着说完,就和玄明齐唱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转身走了,留下杨太曦一头雾水的呆站在原地。

杨太曦有些疑惑的问玄苦道:“大师,你的两位师弟究竟在搞什么鬼,他们会出什么难关让我过啊,不会是什么十八铜人阵,木人巷吧?”玄苦闻听这话不由哈哈大笑道:“侯爷从哪听到这些搞笑的玩意,铜作木雕的假人焉能作战,恁是搞笑。我堂堂少林别的不缺,就是人多,哈哈,还需假人做甚,况我少林武学注重的是悟性,强调的是梵我一如,抱的宗旨是《无》之无上佛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朽木烂铁这些着相之物,就算有极善机关之人打造出来,也只会误导人进入歧途,焉能助我数千僧众弟子修成无上佛道。”

杨太曦闻言不由大开眼界,对少林武学和佛法又多了层认识。这时,玄苦笑着楼着杨太曦的肩膀亲热的道:“我的外号,你可知道?”“是枪痴吧,听你家那老虎般凶神恶煞的妹子说的”杨太曦老老实实还不忘打趣了那小丫头一把的答道。”“不错,这个外号都是因为我刻苦钻研本寺一代神僧,朝廷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荣获“三奇功”,御封为“都提调总兵”的周友大法师传下来的梦绿堂枪法,将之与历次战斗中的经验相融合,揣摩松林风涛,茶山新绿,跌崖飞瀑等自然命理,创建了属于我自己的一套枪法--霸王枪。”

玄苦神色间颇为自豪的点了点头,接着拍了拍杨太曦的肩膀又道:“但是我那两位师弟也一人有一个外号,你就不知道了吧?哈哈”“是什么?”杨太曦忙问道。“玄心外号叫茶仙,玄明叫医痴,哈哈,玄心与生俱来就带有无穷破坏法力的疯血,幼时发作,常常不能自已,掌门方丈为化解其天生疯血之疾,特传其我佛无上佛法拈花要义辅以茶禅修行,这小子天生聪颖,十几年下来居然能以我佛无量之法力降伏体内疯血,操控其发作,其领悟佛法之智殊为我辈所称道。年年寺里邀请四面八方的达官贵人开茶宴,都由玄心主持招待,玄心泡的茶总是能够赢得第一的声誉,这些达官贵人都以能喝到玄心沏的禅茶为荣,传闻我这位师弟沏的茶,喝后让人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有出尘成仙之感,茶仙一号遂远近闻名。

玄明出家前,家里曾是行医世家,家中殷实富贵,不料在他十岁那年,所在小镇遭遇匪乱,父母俱被匪人所杀,万贯家财俱被洗劫一空,本也难逃匪类毒手,正遇掌门方丈率众武僧路过将他救下。从此在少林出家,潜心刻苦钻研父母留下来的行医笔记和藏经阁历朝历代各名医所著之医书,废寝忘餐,曾钻研医学至三日三夜不饮不餐之地,医痴一号由此而来。

若是他俩出的是什么武学之难关,没说的,我一并替你将那两小兔崽子摆平喽,这两小子仗着是方丈善信大师的爱徒孙能修习武学圣典《剑经》,我早就看不惯了,特别是玄心那小子每次交手都是装疯卖傻打得我浑身肌肉酸疼,早想找机会修理他一顿了。”一边说着,一边夸张的用一只手按住肩膀,顺势伸曲着碗口粗的胳膊道:“可是,他们俩要是出什么神神道道的茶禅,医禅什么的,我就爱莫能助喽,尽是鼓捣些什么虚无飘渺的东西,听得人跟傻子似的,听着就烦!”。

杨太曦一听玄苦提及这两位大师的外号,不由傻眼了,心道:“若是什么武学什么的,那我还可胡诌点道道出来,若是什么茶哎,医的什么的,这个是很专业的东西,不懂又如何胡扯,只会让人白白嘲笑,这两关又如何能过得了。”心中正在迟疑不决之际,旁边小何说话了:“侯爷,杨家小姐不是世代书香门第,出生官宦大家么?我等也经常听侯爷常常赞她博学多才,聪颖过人,不让须眉,不妨请她过来帮侯爷过此难关,说不定能过哦。”

杨太曦闻声不由一柏脑袋道:“是啊,我怎么把这么个好帮手给忘了,亏得你提醒我,小何,春生,你俩快去少室山下的荣庆山庄接杨家小姐过来帮我,我这就先去两位大师那摸摸底,看看他们会出什么样的难题刁难于我,你们把杨家小姐接过来后安置在我房中,我知道是什么难关后再回房与她合计合计,一起想办法!”。两人应了一声,飞也似的去了。玄苦拍了拍杨太曦的肩膀道:“我在我房中等你的好消息,勿要让我失望,哈哈”长笑而去。

第三十一章 茶仙玄心

 玄苦走后,杨太曦一个人坐在树下琢磨了半天,心道:“若是什么医学方面的东西,我根本就是张白纸嘛,想扯也无从扯起,万一弄个什么病例,让我开开方子什么的,那不如杀了我,这个茶,当年和一众狐朋狗友去泡妞,酒吧,茶吧也没少去,功夫茶也喝了千千万,天天喝的,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见过猪跑?不管怎样,我应当还能对付几句吧。”想着,心中略微一松,打定了主意,先去会会茶仙玄心,一路向寺中僧众问明玄心住处,大步赶了过去。

进玄心房中放眼一瞧,迎面就看到玄心正在一副摆满茶具的茶案前坐着,傍边的炉子上正烧着一壶水,玄心坐的椅子后对着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副书法条幅,上书有一个斗大的草书“无”,书法遒劲有力,端的是笔走龙蛇,有飘然出尘之意。玄心抬头看见杨太曦,微微一笑,这一笑宛若春风化雨,令人无限温暖,就觉得心中暖洋洋的。如果说玄苦笑也能让人暖洋洋的话,那是一种让人神经和肌肉高度亢奋的暖洋洋,但玄心却是一种让人于纷乱忙冗中,回归平静自然的暖洋洋,笑得让人忘忧去恼,全身松弛惬意,心神无比安宁。如果说玄苦是让人飘起来,飘飘欲仙的话,那么玄心就是让人飞起来又落下,落地后踩着坚实的大地,心内涌起的那股子塌实感。

正在走神之际,就听玄心向对面的椅子一指,做了个请坐的姿态,轻轻的笑道:“侯爷,请坐,水正在烧开之中,请侯爷稍侯片刻,待水开之时,请侯爷品一品我亲手栽种精制的铁观音。”杨太曦见他只字不提要出什么难关来考究自己,也乐得一屁股坐下,先品品这位有茶仙盛誉的佛门奇才的茶艺再说。这时他才留意到,茶案上摆的竟是一套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杨太曦和陶掌柜平时聊起龙泉哥窑青瓷时,常听他评道:哥窑青瓷茶具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今日一见,深感此言不虚。连杨太曦这种不喜把玩器具的人,一见这青青可爱的釉色,也不禁心中油然生出喜爱之情。

这时,就听玄心轻轻的笑道:“侯爷果是雅士,一见当年周王爷送我的这套宋代青瓷茶具就目不转睛,眼中流露出喜爱之情,呵呵,青瓷茶具色泽青翠,用来冲泡铁观音这等绿茶,最好不过,不仅有益汤色之美,也能欣赏到冲泡之时,茶叶上下飘浮的种种妙处与妙意,让人心神愉悦。我朝茶道素有‘十三宜’之则,其中就有:佳客一宜。早在我国宋代也有茶道‘三点’之说,其中也有佳客待茶一说,今日侯爷驾临鄙舍,正好当得此用,呵呵”

杨太曦闻言忙谦虚了一下道:“本侯不过一莽夫,哪能当得佳客一誉,莽客还差不多,大师谬赞了,伯雄今日前来,只愿不成为对牛弹琴中的那头大笨牛,我就心满意足了,哈哈”玄心闻言微微一笑道:“早闻侯爷平素放荡不羁,不拘礼节,诙谐幽默,今日一见,果是如此,侯爷果是性情之人哉,呵呵”顿了顿他又道:“现在离水开还有段时间,侯爷,我先和你来聊聊茶道的起源吧。”杨太曦忙道:“愿闻其详!”

玄心见杨太曦没有反对,便双手合什,娓娓道来:“茶道由来以久,早在中唐时就在王公贵族中流行,《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朝一位雅士刘贞亮也在《饮茶十德》中提到:‘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足见茶道深受世人所喜爱,被当成一种修身养性,愉悦身心之道。宋徽宗赵佶更是有言赞道:‘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对茶道赞誉之词,不可不谓之高矣。”

杨太曦听了不由笑道:“不曾想,我们现在喝的茶原来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时就开始了,可是,它又是怎么被你们佛教之人拿来做成茶禅的呢?听说大师更是在茶禅中注入佛门无上法力,用来掌控体内的疯血,着实让人觉得匪夷莫思。难道以茶为禅真能达到造化之功吗?”

玄心听了,微微一笑,道:“侯爷,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说完,将已经烧开的水壶不经意的拎在手中,神情淡定,无比优雅的将水倾倒在盛有铁观音的青瓷茶杯中,动作虽然轻巧安静,但不知怎么回事,从玄心一提水壶开始,杨太曦就被他身上那股优雅的气势吸引住,将注意力不由自主的放到了他泡茶上,只见无比清亮的壶水化做一道银练从壶嘴中洒到茶杯中,受水冲泡的绿色茶叶根根竖立,随着水波在青瓷杯内上下沉浮,那种律动别有情致,杨太曦望着望着不由进入忘我之境,一时间脑中一片空灵,但觉无比轻松。

及至,水波慢慢平稳,茶叶也慢慢的在杯中稳定的浮着,杨太曦这才回过神来道:“咦,大师沏茶,仿佛有魔力一般,我脑中是一片空灵,在那一刹那,堵然有种万事俱空之感,我这是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形了,哈哈,这茶的确有一番不足言辞的情致啊,哈哈!”闻言玄心笑道:“侯爷果是身具慧根之人,好一句‘不足言辞’,一语道尽我佛门茶道之玄妙啊,呵呵”

顿了顿,玄心又道:“侯爷可知我身后这个‘无’字的寓意吗?”杨太曦在后世已经听过太多的类似的佛门说法故事,这些都是我中华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已经溶入了土生土长的每个中国人血液中,代代传承下来。现听玄心问及,知是要和他说法了。心中略一思量,便从千余年的禅门历史故事中顺手拈来,有了主意。

杨太曦笑道:“大师此话令我想到你们禅宗的一段旧事。”玄心用眼轻轻扫了杨太曦一下,淡淡一笑道:“侯爷能马上想到此桩旧事,足见与我佛有缘,侯爷若肯归依我佛,必成一代高僧,连小僧也难以望尊者后背也。”杨太曦见自己还没说要说的是哪段旧事,玄心就已经知道是什么了,大骇道:“大师莫非有什么读心术不成,我还没有开口,大师已知我心中所想,太令人惊奇了!”玄心仍是淡淡一笑道:“千年来,佛门中关于此最具盛名,在俗世中广为流传的也只有禅宗五祖弘忍大法师传木棉袈裟衣钵的故事。侯爷既然说已经想到,小僧料不过此事耳,侯爷,小僧猜得可对?”

杨太曦心中不由暗暗汗了一个,心道:“这些有希望成为高僧的,个个真他吗的是人精,和这些人打交道,真是--嘿!难怪庄子曾云:圣人不死,大难不止!”口中却赞道:“哈哈,大师真是兰心慧质,哈哈,这个真是冰雪聪明啊,哈哈”却听玄心悠悠一声长叹后,微微一笑道:“我若再猜中侯爷此刻心中所想,料侯爷会恼我吧,呵呵。本欲与侯爷谈及另外一件异事,但想来会招侯爷恼怒,因此还是不说了,还是与侯爷单纯说法比较好啊,呵呵”。杨太曦知他此刻又猜中心中所想,心中有鬼,哪还敢听他讲什么异事,忙道:“大师所言极是,还是就事论事,就法说法的好,哈哈,”

接着,就听玄心娓娓的讲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