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萧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了看身旁的侍女们,贤妃会意,将她们支使了下去。

我这才开口道:“此事说小不小,希望妹妹不是多事才好。妹妹身旁地一名侍女,自小随她父亲行医的,闻出姐姐所服用汤药中,含有过量的川草乌,此药如果长期服用,令人心思恍惚,重则丧失心智。”

贤妃听了这话,低下头去,半晌不言语。

我未料到她会是这种回应,便说道:“虽说此事无凭无据,但是为了姐姐身体安康,还是让御医重新配药才好。”

她缓缓抬起头来,脸上已经满是泪水。

“姐姐……”我蹙了眉,不解的望着她。

“我忍得好苦,”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滚落了下来,直让我看的心中也酸楚起来,“只是想不到,我万般的忍受,也只换来这种结局。”

“难道你知道此事?”我惊奇的望着她。

贤妃苍白却小巧地脸颊上,浮现出了一抹哀伤至极的笑容:“可是,那人终究是舍不得杀了我的。”

我的心突地沉落谷底,因为,想到了“那人”是何人。

贤妃呆滞的目光缓缓的移到了我地脸上,叹道:“妹妹你真是个绝色地美人儿,不仅美,更是动人。我若是你,也不会落到今日这步田地了。昔日的晋王爷,如今地皇上,他可曾真正的将我当作他的女人啊……”

在我急切而惊愕的目光中,贤妃开始了娓娓的讲述,事情的真相。

 第二十二章 尾声

李贤妃垂着眼帘,缓缓道:“妹妹,在你眼中,皇上是个怎样的人?”

我不知该如何作答,他是个怎样的人?从相遇的第一眼,直到现在,我却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想通过。

“不用你说,我心里也是明白的,”她的脸上浮现出感伤的笑容,“当皇上还是晋王爷的时候,汴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哪个不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晋王不仅相貌俊朗,地位更是尊贵,我未出阁之前,也对他心存憧憬。可是,嫁入了晋王府之后,我才发现,他身边的女人,竟没有一个是幸福的,当然,”她看了我一眼,“妹妹你或许是个例外。”

我勉强笑了下,继续听她说下去。

李贤妃的眼眶里渐渐的涌上了泪水,她哽咽道:“我从未指望过他对我会多些爱护,只希望他能这样静静的将我留在身边,可他连我这个微小的心愿都不愿满足。”

我听出她的话音,怔怔的问道:“姐姐的意思是,皇上不想留下姐姐,难道说……”

“御医是皇上安排的,汤药出了问题,他们会掉脑袋,除非,是皇上的意思。”李贤妃黯然道。

我不敢置信的望着她,连忙说:“皇上与姐姐夫妻一场,不会做出这种伤害姐姐之事的!”

“因为我看到了那封信。”她突然之间目光呆滞的望向窗外。

我的心脏猛烈地跳动着,想听她说下去,却又不敢听。

“妹妹啊。”她叹道,“事已至此,说不定哪天我就不在这人世了,将此事告诉你,希望你不要怨我才好。”

“怎么会怨姐姐?”我含糊不清的说道,头脑一片混乱。

她苦笑道:“当初还在晋王府之时,晋王有日在我那儿就寝,不知怎么的,我在整理他的衣衫时,看见了一封信。没有署名,一片光秃秃的。我不知当时是怎么了,鬼使神差的拆了开来,读了信笺上的内容。待我看完之后,全身都是冷汗。”

说到这里,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恐惧,显然心有余悸。

“那信中说的什么?”我的喉咙有些干涩。

她也不看我,嘴唇微启,说道:“是王继恩写地,他向晋王举荐一人。说那人善于用药,还劝晋王快些下手,不然大祸临头。”

“下手?”我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你还不明白吗?”她盯着我,说。“那个时候,太祖皇帝对晋王有了疑心,这就是王继恩口中所说的大祸临头。”

王继恩那时还是太祖的贴身侍从,却和晋王私下里书信来往。再想到艾云所说的,太祖驾崩那晚。王继恩忤逆宋皇后的懿旨,与晋王径直闯进内殿。

我不敢再想下去,生怕心中最坏的设想会成为实情。

“太祖皇帝究竟是如何驾崩的,”李贤妃道,“恐怕真是千古之谜了。”

我脚步踉跄的逃出了殿外,只记得自己一直向前跑着,却茫然不知该去何处。

这样一路奔跑着,直到湖边。我终于“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面向着这片广阔的湖面。

过了半晌。我才想起,这片湖便是当日赵匡胤救我地地方。

曾经恨过他,怕过他,因为他出兵攻打南汉,因为他令我沦为亡国女子;可是若不是他的在乎,我早在大宋攻城之时。就会因为受辱而死在了广州城;若不是他的礼让。我或许真的葬身在了这冰冷地湖水之中;若不是他的成全,我又怎能安然出宫。与晋王有了恒儿。

原来,他对我有这么多的好。

赵光义纵然是我所爱,也不会如他那般。

我望着湖面上自己的倒影,不禁泪水涟涟:萧凝啊萧凝,到了最后,你还是如此愚蠢的一个女子。因为在你眼中宛如天神般地赵光义,却原是如此的残忍无情!往后的日子里,我该怎样面对他。

在湖边待了许久,我抹了抹眼泪,佯装无事般来到了宝隶宫,远远的听见殿内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殿外的内侍跑上前来,笑着说:“萧妃娘娘,皇子们正在跟着太傅读书呢。”

我面上含笑,点了点头,然后驻足听了会儿读书声,心头不禁一酸,转身离去了。

当晚,皇上来了宫里歇息。我见他心情颇佳,便笑盈盈的说道:“臣妾今日去看三个孩子,如今读起书来还真是有模有样呢。”

他呵呵笑道:“太傅也时常在朕面前夸奖他们。”

我看着他的笑容,突然温声道:“知道贤妃娘娘病重,恒儿也很是担心,连声追问臣妾他母妃如今的状况如何。”

他略微点了点头,道:“年纪虽小,却也有孝心了。”

“臣妾不求孩子能像皇上这样成为天下至尊,只想他平平安安地成长,”我说,“皇宫向来是争权夺势之地,纵使心底纯良,也难免不被卷入其中。”

他轻拥着我,浅笑道:“怎么你最近格外的多愁善感起来?”

“可能,可能是臣妾太累了,”我低声道,“这一路走来,臣妾真的倦了。”

“你倦了,朕就守着你。”他柔声说道。

我仰头凝视着他,熟悉的眉眼,背后却隐藏着太多我不知道的秘密。

“过几日就是本月十五了,臣妾想去相国寺烧香求佛,请皇上恩准。”我嗫嚅道。

“这样也好,求得心中的平和,也免得让你整日胡思乱想。”皇上笑道。

我心头泛起苦涩,这心中地平和,我怕是再也求不来了。他是否弑兄,是否篡位,我不想再去深究了,这些年来地折磨,已经将我的一颗心磨成空白。

接下来地几日,听说贤妃稍微康复了些,我也觉得松了一口气。有了皇上和贤妃的疼爱,即使我不在身边,恒儿的将来也应该能过得风平浪静。

十四那天,我从保存已久的匣中取出了那根绿丝带,细细的摩挲了良久,直到天色渐晚,我走到湖边,伫立片刻,方才手一松,眼见着那丝带落在水面上,慢慢的,慢慢的飘远了。

离开皇宫,前往相国寺的那日,我换上了一套素青色的衣裙,心中默念着一个人的名字。若是我命里注定如此,那人今日势必会出现吧。

马车出了大内,我终究没有再回头多望一眼,那红门朱墙内,满布着的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

这皇宫,不仅夺去了我的青春和欢乐,最后还硬生生的夺走了我所爱的人……

后记:

公元976年年底,当朝宋太宗之妃萧氏于相国寺内失踪。太宗皇帝盛怒之下,下旨搜查全城,终究一无所获。

直至公元979年,太宗皇帝亲征太原之时,于途中依稀看见一名老道与一名与萧妃甚为相似的道姑,但那二人的身影转瞬即逝,再也寻觅不得。

公元979年,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在被太宗训斥后,回府自尽。

公元981年,赵匡胤次子赵德芳病逝。

公元982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被罢免官职,贬往外地,后忧愤成疾,吐血而终。

史称此三人之死皆与太宗有关。

另外,李贤妃与公元977年开春病重逝世。

次年,陇西郡公李煜被太宗皇帝以毒药赐死。

公元980年,彭城郡公刘病逝。

公元997年,太宗三子赵恒以太子身份继位,史称宋真宗。

结尾词: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请登陆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