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清朝之发迹-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哲学通信》?这是伏尔泰的作品!”按摩室里没有什么水汽,玛丽眼尖,一下子就认出了那最上面一本书的名字。

    “伏尔泰?”

    和怔住。这家伙不是法国最无父无君的一个什么思想家吗?何贵送他的书来是什么意思?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和琳染病

    送伏尔泰的作品给和,就算有人知道了,恐怕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年头,大清国又有几个人知道伏尔泰?不过,何贵还是太过小心了。乾隆才刚刚退位短短两年不到的功夫,大清国便立即进入了如此的境地。尤其是功勋重臣接二连三,接四连五的死去或者重病,使得朝局动荡,民心不稳,一些忠心于清廷的人无不感到心中沉甸甸的,哪还会管这种“小事”?

    “这个和真是越来越了不得了!”

    北京,刘府。府中主人刘墉为人清廉,很少跟什么人去打关系,升到如今的吏部尚书之位可以说是全凭自己的功绩,别人也都知道他的性格,所以,他的府里也一向少有人来。不过,今天刘府却罕见的来了一位客人。一位年纪大约六十来岁,胖乎乎,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和煦的笑容的老头儿。

    “是啊,和是挺了不得。不过,你朱石君不是也挺厉害的吗?过年的那次,他和某人早早地跑去给太上皇、皇上拜年,却被你用一副旧袍子拦着,你膝盖一屈,就害得他也只好穿着一身崭新官服跪到雪水里,弄得满身是泥。此事在街头巷尾可是传为笑谈,大家都称赞你朱大人呢!”

    朱石君,亦即朱硅。嘉庆帝永琰的老师之一,也是最受永琰器重的老师。可以说。永琰能够受到乾隆地最终确认,朱硅对其的教诲功不可没。所以。刚刚登基,嘉庆便向太上皇乾隆请旨,把朱硅由地方巡抚任上调了回来,原本,嘉庆是想任命其为大学士,倚为臂膀,可是却遭到了和地阻挠,最后只得将之任命为工部尚书。朱硅对此倒是不在乎。每天照样乐呵呵的,好像跟谁都挺好,就连对和也是从来和颜悦色。不过,任谁都知道,那只不过是表象。刘墉更加知道,这位朱硅朱大人虽然清廉忠君,但心机同样深邃。所以。听到朱硅说起和。他却并不接口,反而又把话题引到了朱硅本人的身上。

    “呵呵,刘大人你可莫得了便宜卖乖,我可是听人说了,出了京城,人人都在说那一天是你刘大人把和坑了一把,害得他没能像往年一样第一个进宫去给太上皇拜年,平白吃了个哑巴亏哦!”朱硅笑呵呵地说道。

    “笑谈。老百姓以讹传讹而已。”刘墉也微笑着说道,心里却也不禁对自己在民间的口碑感到了一丝微微的得意。要知道。这朱硅也是天下闻名的清官,不过由此看来,名声还是远不及他,至少在老百姓心中的声望还是远远不及的。

    “前两天听说山东德州有个县令想去找和走门子,想谋个知府地职位。刚到和府门口。就遇到了和的车驾,急急忙忙地就把自己的礼物。嗯,好像是一块赤金砚台送了上去。结果,你知道接着又发生了怎么一回事儿吗?”朱硅又笑问道。

    “呵呵,不知道!”刘墉微笑着摇头说道。

    “和先是接了那砚台,然后问了一句外面是谁?结果,听到那县令自称乃是一县太尊,顿时大怒,口称县令算是什么东西,居然也敢来吾门献丑?吓得那县令急急叩头请罪,然后亡命逃去”朱硅笑道。

    “哈哈哈,此人真真是自找苦吃。”刘墉好像真是把朱硅的话当成了一个笑话,听完大笑,“这县令是谁?既是德州的,莫不是想谋德州知府之位不成?他难道不知那德州知府金云槐是和旧日手下,当日更为何贵座上宾客,曾与一干重臣谈笑宴饮?莫说是一块金砚台,就是他弄一车金砖来,最后恐也只会是自找苦吃。”

    “可不就是这说法。可怜那县令慌慌然回到驿馆之后,大病一场,听说到现在还没好呢!”朱硅又笑道。

    “哦?竟有此事?”刘墉问道。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当然。刘大人您是吏部天官,若是不信,自可前去查探查探。”朱硅说道。

    “这就不必了。朱石君的话如果都不能信,那谁地话还能信?”刘墉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是没有反应。朱硅虽然不至于气恼,但忍不住还是有些郁闷,暗里骂了刘墉一句“老狐狸”。他跟刘墉其实并不多熟悉,放下脸来直接说事儿自然就觉得有些不太合适,可刘墉辣地狠,嘴上就是不松口,也不附合,让他找不到开口的地方。再看看天色,他已经在刘墉府里差不多呆了一个时辰了,宫城的那位皇帝陛下还在等着他的回话呢。所以,又想了一会儿,无奈之下,他只有实话实说,只希望不要伤到面前这位清廉忠能的老臣。

    “刘大人,朱某此来,实是希望您不要角逐军机大臣之位!”

    “哦?”

    军机大臣?刘墉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朱硅此来的意图。自福康安、福隆安先后逝去,阿桂又中风不起之后,和已经是势大无比,如今更是一直谋图领班军机大臣之位,还想把自己的几个党羽也送进军机处。比如和琳,比如两广总督苏凌阿,比如刚刚继福隆安为兵部尚书的福长安。而现在的情形却是,朝廷里有人比这三人更有资格进入军机处,比如他刘墉,比如孙士毅,比如另外几位大学士。可是,别人不知道,他跟朱硅在嘉庆被封为皇太子地前一夜都曾经去过嘉亲王府,自然知道嘉庆此时还在放纵和,意图以此来麻痹那大奸臣。而且如今看来,这一招也颇有成效。朱硅刚刚给他说地那个县令的事。还不就是想说和这两年已经越来越跋扈?而前面跪雪水弄脏朝服地那件,恐怕又是在提醒他,他刘墉也有巨大的声望,也还是有实力对抗一下和,让那和某人忌惮地,万一他入了军机处跟和顶起来,和说不定会变得清醒,觉得嘉庆还是对自己有所防范。并非完全信任。如果让那厮有了防备,到时再想收拾掉,恐怕就要有不少麻烦了。所以,嘉庆,或者说是嘉庆身后地这位大谋主朱硅朱大人,才不希望他进军机处。事实上,现在的军机处已经可以说是完全地瘫了。王杰独木难支。和与其不和。又手握大权,早就已经开始把事务独揽在手中了,两人连办公甚至都已经不在一起。

    “刘大人,您的意思呢?”朱硅又略带歉意地问道。刘墉当了一辈子官,清廉之外便是勤勤恳恳,没享过什么福。如今业已七十多岁,谁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几年活头,眼看着军机大臣这人臣巅峰的宝座就在眼前,却要生生地止步于此。这件事如果放到他的身上,他恐怕也不好受。

    “军机大臣之位我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不过,和琳也就罢了,福长安跟苏凌阿却都不合适,若是非要两人之中选其一。朱大人。你以为何人可以?”刘墉微微一笑,反问道。

    “皇上的意思是和琳跟孙士毅进军机处。或者和琳跟何贵!”朱硅松了一口气,心里却愈发的有些腻歪。因为刘墉的态度越平和,他就越觉得自己对不起人。

    “孙士毅跟何贵都不行。孙士毅本事有限,能有如今的地位倒是多亏了何贵,且他近几年与和并不算亲近,虽为人胆小怕事,若是入了军机处,仍难逃和之忌。至于何贵此人绝不可入京!”刘墉郑重地说道。

    “不能入京?为什么?”朱硅一怔。

    “一,何贵需要镇守南洋,他是我大清唯一一个对西洋诸国有所了解地大臣,也有手段,有他在,南洋才能安稳,东南沿海地安宁也才能有所保障;二,此人虽是能臣,且也与和有些交情,但实际上,此人有管仲之才,却无管仲之德”刘墉叹道。

    “此话怎讲?”朱硅问道,竟似有些急切。

    “管仲之才这就不必多说了,至于这管仲之德呵呵,齐桓公时,有易牙、竖刁、常之巫、启方等奸贼,管仲为相之时,并不与之为难,这几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可管仲死后,鲍叔牙却非要齐桓公处死这几人。说自己没有管仲藏污纳垢的德行。可结果呢?齐桓已老,离不开这几人,虽一时听鲍叔牙的,将这几人轰出王宫,最后却又将其召了回来,气得鲍叔牙辞官而去。最后,这几个奸贼见桓公病重,竟阴谋作乱,将一代霸主活活饿死在王宫之中,尸首无人理睬,以致腐烂发臭,蛆虫爬出门外,上面只盖一张扇,三个月没人安葬。这还不算,齐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相勾结,借内官之有权宠者大开杀戒,群吏所剩无几,而立公子无亏为太子。孝公逃亡到宋国,后来在宋襄公的帮助下,才回国平定内乱,治了易牙、竖刁的罪。可怜五霸之首的齐国,从此便走了下坡路。”刘墉缓缓说道。

    “刘大人,你这话的意思,岂不是在说齐桓公应该听鲍叔牙的么?”朱硅反问道。

    “齐桓公确实应当听鲍叔牙的。可是,鲍叔牙若是有管仲之德,不因奸佞得存而离去,而是继续留在齐桓身边,再做出仔细地安排,这些小人又焉能得逞?齐国又岂会如此迅速的衰败?”刘墉微笑着摇了摇头:“古今虽有不同,但我们做臣子的,如果想要做出大事,就不能因小失大。尤其是对君主,不能硬来。我曾与何贵在河南共事数年,自认深知其性格。何贵此人,虽表面与和等人交好,却只是为了自保,其人本心却也跟鲍叔牙一般不愿藏污纳垢,为一地督抚倒也罢了,若为辅臣,大权在手,施政之时必然会大刀阔斧。偏生此人还生着一副好脑瓜,心思也缜密,说话做事往往能一击便中,且生就一副硬心肠若是你比他强也就罢了,他或许还会先劝说一番,若是稍差些,呵呵,他可就不会客气了。所以,整个儿地说,何贵依旧是一个手段强硬,喜欢以力服人,不善曲柔之道的人。所以,不出事还好,万一出事,必定会惹出偌大的风波。可此人偏偏还就是一个不喜欢安静地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些事情出来。若只是在地方上,朝廷还可以从上而上处理,若他入了军机处,谁还能帮他善后?这是一个能臣,失之可惜,可哪一天他真惹出祸来,皇上也保不住地话,怎么办?所以,何贵此人,可为疆臣,却不可为辅臣!”

    “刘大人这话,倒是跟阿桂所言颇为相似啊。”朱硅苦笑了一下,突然摇头说道。

    “阿桂?”

    “前两天他难得清醒了些,却也知道自己天年将尽,所以写了一份折子给皇上。唉”朱硅摇头长叹。

    “御医怎么说?”刘墉黯然问道。

    “就在这几天了!”朱硅轻声长叹。

    就在这几天。

    御医的话说得很准,朱硅跟刘墉这次谈话后不久,嘉庆准许和地提名,将和琳与兵部尚书福长安提入军机处,分列第三、四位军机大臣,并将两广总督苏凌阿任命为东阁大学士。两天后,乾隆朝名臣,于乾隆三年起便为大清王朝效力,一生鞍马劳顿,立下赫赫功勋的阿桂在北京家中去世。

    对阿桂的去世,大清朝廷里面有人欢喜有人忧。可是,很快,几乎所有人的情绪都变得无比忧愁。原来,因为制订了“先易后难”的战略,整合了各路清军兵马,利用铁壁合围之术将白莲教等各路起义军困于湖北的新任抚远大将和琳,在看到各路起义军暂时无法突围之后,便率领清军一部进入湖南,并率湖南各路军马深入苗区,先后数次击败苗民起义军,并生擒起义军首领石三保,眼看着再进一步便能将苗族起义军大部剿灭,完成头一部计划,却突然也被发现如同福康安一般染上了瘴气,病情也日渐加重。

 

正文 第三百二十章 赚个技师

    “怎么会这样?”

    海兰察跟毕沅也就罢了,福康安、福隆安也无所谓,阿桂也八十了,可和琳何贵足足好几天都没能提起精神来。他努力的回忆着前世的一些信息。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平日里经常回想的也大多是那些有关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历史方面能记起的东西实在是不多。只记得和的大名在整个历史上都是数得着的,但其弟和琳却并不是那么的出名。尤其是嘉庆处置和的时候,和琳身为和的亲弟弟,却并没有出场过,好像没有受到过什么牵联一样。想想和琳身为抚远大将军,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大清国第一武将,嘉庆要想处置和,没理由避过这么一个大人物才对。难道,和琳真的在乾隆死之前就去世了?

    “三叔,又担心和大帅了?”

    方小栓刚刚从外面走进来,看到何贵在那里长吁短叹,忍不住开口问道。

    “是啊。”何贵点了点头,“我在大清国没几个朋友。和琳就是其中之一。可惜”说到这里,何贵又长叹了一口气:“希望老天爷保佑!”

    “三叔你不用担心。和大帅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会没事儿的!”方小栓劝道。

    “但愿如此吧!”和琳是吉人天相,福康安就不是了?何贵摇头苦笑了一下,却也只能将这份心思压下,把希望交给那莫须有的老天爷。

    “三叔。要出钢了,大家都等你呢。”方小栓又道。

    “这么快?”何贵稍愣了一下。

    “是啊。那个艾尔弗雷德正等着看您地笑话呢!”方小栓又接着说道。

    “看我的笑话?就凭他那点儿心思?”何贵冷笑了一声:“我倒要瞧瞧,输了以后他会哭成什么样!走。看看去。”

    虽然向西洋人订购炼钢炼铁设备是在乾隆六十年,何贵参加完嘉庆的皇太子诏封大礼之后地事,可是,吕宋炼铁厂在嘉庆元年就建立了,之后没多久,炼钢厂也耸立了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何贵未雨绸谬,知道从吕宋到欧洲需要的时间太多,所以。在向北京提出建议之前很早就已经向欧洲商人做出了贸易申请。

    不过,炼钢厂与炼铁厂的建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虽然何贵手里有几乎不需要报酬的廉价劳动力,也有着在吕宋说一不二的绝对大权,但是,炼钢炼铁设备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通过海运运到吕宋的。所以,他联系的那名商人辗转了许久,才在英国地一家公司找到了门路。只是。那家公司只能提供技术人员,各种设备,除去可以通过海运的,其余全部要吕宋方面自己制造。比如高炉的炉体。此外,还有耐火砖什么的,英国人也不可能给何贵运过来,只带来了生产技术。

    幸好,虽然有着不少的困难,但在何贵的“独裁”之下。吕宋上下都拿出了一种被何贵称为“大跃进”的劲头儿,在英国技术顾问地指导下,仅用了大半年地功夫便将炼铁厂建立了起来,并成功炼出了第一炉铁。如今炼铁厂与炼钢厂已经投入运营半年多了,炼出的生铁有四千多吨。钢材也有一千多吨。质量也远超大清本土。本来,这也差不多了。英国来的那些技术人员,以一个叫做艾尔弗雷德的家伙为首,早早地就提出要回英国去,可何贵总是不答应。说是炼铁厂与炼钢厂,尤其是炼钢厂的产量远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效率太低。对此,英国人感到了不满。在他们看来,英国人炼钢与炼铁技术已经是世界第一,他们也完完全全没有任何保留地将这些技术投入到了吕宋钢铁厂的建设之中,所以,何贵的说法是无理取闹。可是,何贵却并不理会他们,以高薪为饵要求他们对高炉进行改造,希望能将空气吹进高炉之中的铁水里面。

    对此,艾尔弗雷德等人感到不可理解,毕竟这时候氧气地发现才不过二十多年,还没人想到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